關於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方法

國小國小一年級階段是兒童形成各種習慣的最佳時期。在這一階段重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只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果,在一定程度上還影響其能力、性格的發展。義務教育國小數學新教材指出:“良好的學習習慣並不能簡單地理解爲只要求學生上課坐好、舉手發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導學生獨立考慮、敢於提問、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樂於表達自身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爲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就應充沛地關注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並將這一目標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那麼,應培養學生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關於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方法

  一、培養學生專心傾聽的習慣

專心傾聽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考慮的基礎,也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上課專心傾聽的習慣。上課專心傾聽包括看、聽、想、做等四個.

看:就是看老師演示、板書和動作;

聽:就是注意傾聽老師的講解和同學的回答;

想:就是想所學的內容,自身學會了什麼,還有什麼與他人不同的見解;

做:就是動手操作學具和做練習。

爲了培養學生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首先要求學生聽課時,思想不要開小差或做小動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認真傾聽其他同學回答問題,仔細研究他們回答得是否正確,有沒有需要補充的,有沒有更好的建議;再次,要仔細觀察老師的演示和板書,並按要求認真地操作學具,作好練習。

爲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上課專心聽講,我認爲教師講課時一定要精神豐滿,而且語言要生動有趣,條理要分明,方法要靈活多樣,力求使課堂教學引人入勝,使每個同學都樂意聽。

  二、培養學生獨立考慮、合作推薦的習慣

數學是考慮性極強的學科。在數學教學中,必需使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樂於考慮,勤於考慮,善於考慮,逐步養成獨立考慮並與同伴推薦的習慣。

要使學生獨立考慮,首先要選擇好考慮的資料,創設考慮的情境。如教學新教材國小一年級上冊“整理與複習”中的開放性題目□○□=12,14=□○□時,先讓學生獨立地解題,然後再讓學生在小組中推薦,討論怎樣才幹把算式都寫出來,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獨立考慮、合作推薦、有條理地考慮問題的習慣,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爲了養成獨立考慮的'習慣,在提供考慮資料的同時,教師要留給學生足夠的考慮時間。一般來說,教師提出問題後,智力水平高的同學能很快舉手回答,但爲了照顧到中、下程度的學生,應多留一些時間讓大家考慮,待已有相當多的同學舉手後,再根據情況,讓不同層次的同學回答。有時讓那些沒有舉手的同學回答,讓他們說說自身是怎樣想的,有什麼困難,以促進他們開動腦筋想問題。在提問時,防止僅與個別成果好的同學對話,而置大多數同學於不顧。要注意調動全班同學的積極性,可利用合作學習、小組討論、動手操作等多種方法,或在老師的指導下,讓一些性格內向、不願在大庭廣衆之下提出問題的學生,也有獨立考慮、提出問題的機會。

引導學生獨立考慮,還必需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其實提出問題有時比解答問題更重要,任何發明發明都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學生提出問題是從所學知識中,尋找矛盾和疑問,提出自身的看法和見解,這種提問能力是學生學習活動中的一項重要能力,也是培養學生獨立考慮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要多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學生經過獨立考慮,就可能發生新的見解,有了見解就會有推薦的願望,有了推薦又可發生新的考慮,從而使學生樂於考慮、勤於考慮、善於考慮,逐步養成獨立考慮的習慣。

  三、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應用數學的習慣

數學來源實際生活,教師要培養學生從生活實際中動身,從平時看得見、摸得着的周圍事物開始,在具體、形象中感知數學、學習數學、發現數學。教師除了讓學生將書本中的知識與生活聯繫外,還要經常引導學生去發現身邊的數學,記下身邊的數學。如在學習了數字之後,我安排了“找一找生活中的數”,學生通過尋找發現了許多有趣的數字,在學習了拼圖之後我又安排了“美麗的圖案”通過剪拼學生們拼出了各種各樣的圖案,有金魚,有小船等等,我將優秀的作品在班級展示,調動學生主動學習數學、創新數學的積極性。

  四、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

認真書寫不只能提高作業的準確率,而且對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養成認真負責的習慣有積極的意義。書寫美觀、工整是學生的基本功。做數學作業一般要求學生書寫格式規範,阿拉伯數字和符號的書寫也要規範。對於作業的書寫情況,教師要經常講評,要以典型範文,以褒揚爲主。國小一年級國小生在做課堂作業的過程中,經常會做做玩玩,心神不定,教師應要求小組同學一起督促,使學生認真地完成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