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溝通效果

1、認識自己

如何提高溝通效果

每個人都有着不同的風格,而不同的風格決定了他在處事中採取不同的態度的方法,但做爲溝通的主體,你要是讓你的風格幫助你達成目標,而不是放縱自我。

知曉你的“舒適區”,同時必須對四種處世風格有清醒和客觀的認識。“ 難者有三:鋼鐵,鑽石,認識自己。” 所謂“知已知彼,百戰不怠”,如果想達成好的溝通效果,必須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以便在溝通的過程中揚長避短。

堅定性強者表現:

精力充沛、走路較快、手勢較有力、較多地運用眼神的變化、

身體挺直或前傾、身體挺直身體挺直或前傾 、說話較快、聲音較響、較喜歡說話處理問題較迅速、決策較果斷、較喜歡冒風險、較喜歡與人正面交鋒或前傾 ,在表達觀點、提出要求、 發佈指示時,直截了當、急於決策和行動、較容易發脾氣。

敏感性弱者表現:

不大流露自己的情感、比較拘謹緘默、面部表 情較少、較少用手勢、語調轉折比較少、對日常小事不大感興趣、更多地根據事實而不是道聽途說作 推論、看問題比較關心具體的工作、喜歡單獨一人 幹、衣着較講究、時間安排比較有規律。

如何提高溝通效果 [篇2]

1、表達清晰完整

你要知道,別人的思維方式可能跟你不一樣,尤其是跟你不熟的人或者是陌生人,他們不可能知道你腦子裏在想什麼,所以,首要的一點是,你在表達的時候,就必須清晰完整的表達出你想要表達的意思,讓對方聽得清楚,理解清楚。如果你看對方的表情可能未能理解,可能還要進一步的解釋清楚。因爲當你是表達的一方時,你就是信息的源頭,只有清楚將信息表達出來了,後面的傳遞纔有可能順利進行。

2、注重傾聽

人際交往中,傾聽是一項非常重要也非常關鍵的技術。很多人總是缺乏傾聽的耐心,無法在溝通交流的時候給人一個很好的印象。你想想,如果對方在陳述或表達的時候,你無法耐心地聽清楚,而是一直把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事情上、想法上的話,效果不佳。你要知道,如果你沒有真誠地在傾聽,對方是可以感受得到的。那麼,他可能不會願意繼續講下去了。當然,好的傾聽並不是叫你一直聽,只是單純的聽,而是說在聽的時候你需要認真投入,真正將注意力放在對方真正講的內容上面,可以適當提問、適當反饋。

3、選擇合適的時機

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能夠談論的話題也不同。這些因素是你必須考慮的。如果一個人已經忙得焦頭爛額了,這個時候你請求他的幫助只會顯得你很不識趣。要根據你希望談論的話題,挑選最佳的時機,才能爲你的溝通創造更多優勢。

4、避免環境的干擾

如果在一個嘈雜的地方談論重要的事情,很顯然不是一個明智的做法,在嘈雜的環境當中,一來信息的傳遞難以順利進行,二來人的情緒也會受到明顯的影響,花在傾聽和交流的心思就會少很多,溝通必然大大折扣。

5、注重互相交流

交流的意思是說,在你們交談的過程中,需要有來有往,彼此互動。當然,只是在做好傾聽的基礎上,適時地表達你對對方所講內容的理解,會讓對方知道你確實有在認真傾聽,同時可以確保你是否真正理解對方所表達的意思。在發現不確定的信息時,可以適當地去求證,這不會影響效果,反而會讓對方知道,你真的對所談內容感興趣,真的有用心。

6、留意對方的反應

在你表達的時候,要學會觀察對方的表情和動作,判斷對方對你所談的內容的感受是如何,如果對方顯得有些不耐煩,或是心不在焉的,那麼,也許現在不是一個好的時間點,也許對方正有其他的煩心事呢,你還是另外找個時間再談吧。如果你發現對方神情聚集,認真在思考你講的話,並不時地點頭,那麼,繼續講,並且努力把你想表達的講得更加精彩,會得到很好的效果的。

怎樣提高人際交往的良好效果?這是人們經常要面對的一個難題。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約瑟夫·勒弗特和哈里·英厄姆對此提出了一個名爲“約哈里窗戶”的理論。根據這一理論,人際之間的交往狀況好壞與否,人際關係能否健康發展,家庭生活、事業發展及其各項社會活動是否能夠正常進行並且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每一個人“自我展示”和人與人之間信息溝通的程度。

所謂“約哈里窗戶”,是指上述兩位學者用窗戶式的圖形表述以下問題以及他們的觀點,即:在任意發生聯繫的兩個人之間,都有一定的信息存在,這些信息可分爲四個部分或四個窗口。

開放區域——公開的自我。意思是,自知、人亦知;自己瞭解自己、別人也瞭解自己,因此屬於開放式的展示和交流狀態。這種人際交往狀態具有意願的一致性和信息的開放性,交往雙方彼此“心理不設防”,因此這種人際交往很少發生衝突,即使發生衝突也比較容易解決。

祕密區域——隱蔽的自我。意思是,自知、人不知;自己瞭解自己,卻不願意向他人透露自己的信息,常常顧忌別人可能會因種種原因而誤讀、誤解和誤會自己,因此有意爲自己設立厚厚的保護層。在這種隱蔽區域,人際交往存在着潛在的衝突,因爲本該公佈的信息不予公佈,反而更容易導致誤會。

盲目區域——盲目的自我。意思是,人知、己不知;別人瞭解自己,但自己並不瞭解自己。在這種盲目區域,自己有時會無意中刺激或傷害他人,因此也存在着潛在的衝突。《老子》第三十三章說:“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蘇格拉底說:“認識你自己”,因此,如實地瞭解和評價自己,是最高智慧的象徵。

未知區域——未發現的'自我。意思是,人不知、己亦不知;自己不瞭解自己,別人也不瞭解自己,屬於“雙盲區”。這是一種最易於產生誤會、發生人際衝突而且原因不明的情境。這種狀況是肯定存在的,因爲世界是無限的,人的認識也是無止境的,人對自我和他人的認識都有一個不斷髮展的過程。

以上四種區域所包含的信息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們隨兩個人之間給予信息和接受反饋的程度而變化。

那麼,“約哈里窗戶”理論給了我們怎樣的啓示呢?

正確展示自我。人際交流是一種信息交流,這種信息交流具有主動性、互動性和對稱性等特點。在一個良好的、充滿善意的人際氛圍中,隨着自我開放程度和展示程度的加大,往往會得到對方相應程度的瞭解和理解;在一個複雜的人際環境中,自我開放和展示的適度性、靈活性和技巧性尤爲重要。

誠懇接納他人。一般來說,主動的自我展示總是希望得到反饋,但反饋的性質和程度是有條件的,根本的問題就在於有無誠意、是否顧及到他人的感受。因此,投之以桃,報之以李;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要想他人接納自己,首先要接納對方;積極肯定和幫助他人,誠懇地徵詢他人的看法和意見,常會得到良好的回報,也能從別人那裏瞭解到真實的自我。

加強良性互動。活動、事件、行爲方式、言語交流和非言語交流等等,是自我展示和人際信息交流的載體,因此,只有加強人際互動,才能不斷增進友誼和加深相互理解;只有在交往各方都具有誠意的情況下,才能夠以心換心,建立友情。

堅持求同存異。同一株樹上沒有相同的葉片。在自我展示和人際交流中,切不可強求一律,不能希圖他人完全遂自己的意願。因此,不求完全一致,但求大同小異,纔是聰明的做法;遇到人際矛盾時,在保護自我根本權益和尊重他人權益的前提下,各自都要學會讓步、妥協和包容,以利共贏。

總之。人與人交往是一個心理互動過程,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人人都需要鞏固和擴大“開放區域”,縮小“祕密區域”和“盲目區域”,通過彼此間的積極互動,突破“雙盲區域”,這樣,人與人之間纔會少一些矛盾和衝突,多一些共識與合作,事業的成功率和生活的幸福指數纔有可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