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討論效果

如何提高討論效果

新課程改革要求:在國小階段必須改變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老師指導下主動地、積極地參與語文學習活動,在各種學習活動中接受和處理各種信息,形成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從而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培養語文素質。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作爲學生學習過程的設計者,在考慮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基礎上有選擇地將知識點進行重新加工、歸納、形成“爆炸點”。通過課堂討論等有效方式,使學生頭腦中產生新舊知識的連接,重新組合並做出判斷,這樣使國小生在語文活動中逐漸形成獨立處理信息的能力,從而達到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的目的。

但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如果不注意討論內容的選擇或對實施過程操作、把握不當,則容易造成討論鬆散、事倍功半,達不到預期效果。因此課堂討論必須最大程度地拓展它的廣度和深度,提高它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才能充分發揮它既體現了教師對知識的優化組合,又承載了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精神的優勢。那麼如何提高國小語文課堂討論的效果呢?如下幾點值得注意:

一、 精心設計,重視問題的發散性.

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以學生爲主體的,避免過多的破壞文章整體的支離的講解,重視學生對文章的整體領悟,發展語感,注重學習的過程,鼓勵他們充分調動各種信息,加強課內外的聯繫,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師的角色由傳統的知識點的“播種機”、“轟炸機”轉爲知識點的“濃縮專家”,“診斷專家”、“設計專家”、“評論專家”,進一步強調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堂討論中,問題的解決不再是簡單的認爲學生掌握了某知識點,它的解決過程是一個思維方法的訓練過程。因此,教師必須遵循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教材的特點,精心設計問題。課堂討論既是課堂教學的重點環節,又是課外學習的集中反映。因此,問題的設計必須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發散性,它要能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並由課內向課外延伸,使學生的情感在問題的引導下,在老師的點撥下,向更深,更廣的層次拓展。如《小音樂家揚科》這篇課文的結尾寫道:小音樂家揚科睜着眼睛,眼珠已經不動了。白樺樹嘩嘩地響,在揚科的頭上不住的號叫。面對含冤而死的小揚科冰冷的屍體,面對那人吃人的'黑暗社會,白樺樹會發出怎樣的號叫呢?學生在對這個問題的討論中,拓展了思維空間,加深了理解和感悟。又如《凡卡》一文,爺爺會收到凡卡的信嗎?凡卡今後的命運如何呢?學生在聯繫前文後,就會討論出,在那種黑暗社會中,他的命運是絕對不會改變的,即使是爺爺收到了信,也會爲爺孫倆的生活而發愁,最終不會接他回去,這也是作者的精心安排。這樣的討論加深了學生對文章主題的理解。使學生在自主探尋中受到教育。

同樣,問題的設計還應有助於引導學生溝通課堂內外,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爲突破難點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改老師的被動灌輸而爲學生的主動探求。如在《飛奪瀘定橋》一文中,可讓學生先收集有關長征途中,紅軍搶佔大渡河前面臨的艱難困境,瞭解到當時前有天險,後有追兵的危險情境。在課堂中,通過對“紅軍爲什麼要奪取瀘定橋”的討論,學生明白了“狹路相逢勇者勝”,加深了對紅軍戰士大智大勇的英雄形象的瞭解。

二、 加強引導,增強討論的實效。

面對國小生,教師在課堂討論中如果組織不力,則容易導致討論不深入問題實質,或爲了急於求成,組內個別優生包辦等等情況,發生紀律渙散,學生無所適從的現象。這樣,作爲總導演的老師,必須深入小組,端正學生的心態,調整他們的注意力,幫助學生制定行之有效的組織形式,確立各小組的“原子核”,及早縮短適應期,把他們的焦點調節至如何才能更科學、更正確、更完整地解決問題。同時,教師應採取多種形式,增強學生之間的互補。根據座位安排,可採取同桌討論、四人小組討論或自由組合參與討論,也可以師生共同討論,增強學生學習的“主人”意識,多渠道、多層次主動去收集、獲取信息,讓不同答案在學生頭腦中產生碰撞、組合,形成衝擊力,同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在合作中共同探討、解決疑難問題。

爲了提高討論效果,鍛鍊學生組織能力與合作意識,教師還可以通過組內合作,組際競爭的形式,促使各小組充分調動各種積極因素,正確把握角色,不斷修正、補充答案,提升討論的深度,避免出現“一言堂”的情況。鼓勵學生人人蔘與,激發學生的集體感和合作意識、目標意識,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智慧,讓先進帶動後進,使他們全面參與、相互補充,教師要注重正面引導,關注後進生,鼓勵樹立“新星”意識。注重對小組整體水平的評價,促使小組整體發展,實現真正的“齊步走”。同時,爲避免出現“各自爲政”,教師應加強疏導,讓學生樹立角色感,虛心聽取並認真思考別人的意見,正確對待和處理各種信息,正確對待不一致的意見,既不盲從,也不剛愎自用,圍繞話題展開討論,和諧共處,培養良好的合作精神。

《如何提高討論效果》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