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國小英語活動式教學意義

國家《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新的英語課程標準使國小英語教學的理念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對當前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也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教師要打破傳統的一言堂的教學局面,要創造性地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組織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通過思考、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在課堂教學中“動”起來,從而使他們在寬鬆、和諧的環境中合作學習,主動發展。任務驅動下的活動式教學就是建立在這種理念下以促進學生全面、自主、共同發展爲宗旨的新型教學模式,是實施新課程標準的有效的教學手段。

淺談國小英語活動式教學意義

一、活動式教學的基本內涵和實施意義

所謂活動式教學就是通過創設和營造真實有意義的英語文化環境和語言環境,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採用聽、做、說、唱、玩、演的方式,以活動爲核心組織教學,爲學生提供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表達,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英語,並用英語進行交流。活動式教學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採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鼓勵所有學生合作學習、感受成功。國小英語活動式教學具有其他教學模式不可比擬的優越性。首先,活動式教學給學生提供了寬鬆愉快的學習環境,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和相互交流,減輕了學生的精神壓力。

其次,活動式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學生在活動中要完成某個任務,就必須運用多種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並且要考慮語言運用的恰當性、得體性以及語言與文化的關係。第三,活動式教學有利於激發國小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學生通過活動學會用英語做事情,容易看到一點一滴的成就,從而有利於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最後,在活動式學習中,學生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有較多的機會進行思考、決策、應變,因此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性格、情感,發展運用交際策略的能力,培養合作精神。

二、活動式教學的操作程序

國小英語活動式教學一般包括活動準備、活動實施和活動評價三個程序。

(一)活動準備

1。 瞭解“課程標準”對國小各年級的'教學要求,設計明確的活動內容和目標。活動的設計要依據“課程標準”以具體實際應用目標爲出發點。即活動的最終目標要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語言做事情。比如說。教學內容是學習句型how many……do you have?單詞pen,ruler,eraser,cray—on。教學目的是學生能聽懂教師用how many……do you have?句型發出的指示,並且能作出相應的反應。那麼,教師在做活動設計時就要考慮如何創設交際環境使學生明白此句型表達的意義,並且讓學生學會用此句型進行信息溝通。教師不應該講解how many……do you have?句型的語法意義,書寫形式,甚至也不要過多糾正學生的發音,更不能在語法講解上佔用很多課時。教師首先使學生感受到用一種新的語言進行交流的樂趣,從中使他們認識到學習英語的價值,產生繼續學習的興趣,然後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逐步提高語音準確度,語法的正確性。這種設計的思路符合“課程標準”中提出的教學要求。

2。確定活動的內容和目標。活動要有明確的內容和目標。每堂課的每項活動應該直接針對某一項目標,完成某一個任務,活動的內容和目標決定了活動的形式。比如,確定活動的內容爲聽的能力訓練。活動的目標可設計爲聽後做事情,如listen and stick。/listen and number the pic—tures。/listen and point。/listen and colouil。/listen and mine。/listen and draw等。

3。設計活動的組織形式。活動的組織形式應服從於活動的內容,應採取有利於激勵學生參與語言交流的實踐活動。實踐證明,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活動方法。小組的各成員之間存在着信息差,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會把自己所知道的信息和別人進行雙向交流,小組成員通過一系列分析、綜合、比較活動,最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作出決定。

4。角色定位。教師在設計活動的同時,要爲自己定好位,隨時調整,極力使學生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最大的發揮。在活動的不同階段,師生的角色地位不同。比如,在活動開始前,教師幫助學生做一些準備活動,如呈現一些新語言材料等。此時,教師的主導作用就突出一些,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

於教師。活動開始時,學生的地位就突出了,他們成爲活動中的交際者,其主要任務是溝通信息,在和其他成員合作的過程中嘗試用所學語言做事,此時,教師的角色就成了任務的“助學者”和“監督者”,其職責主要是觀察學生的練習活動,發現問題及時予以指導和幫助。有時,教師也參與學生的活動,擔當學生的“夥伴”(partner)。此時,教師與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是活動中的一員。

5。要根據活動的組織形式,設計學生的座位。不同的座位安排,對學生心理上會產生不同的感覺。當學生都面對教師坐時,教師的地位相對比較突出,學生對教師有幾乎100%的依賴性;當學生座位排成半圓型圍繞教師時,仍然是教師爲主,但是由於學生之間可以面對面,相互可以交流,相對減弱了教師的權威地位,提高了學生的地位;如果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內相互圍繞而坐,教師就自然隱退,學生的自主性就有更大的空間。在進行集體活動時,小組成員可允許重新組合,學生也可根據需要離開自己的座位。此時,教師應考慮學生行動的路線和調動速度,要使課堂活而不亂,內容多而緊湊。

(二)活動實施

活動實施具體體現在學生在課堂上爲完成某項任務而進行的交際活動。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設計並呈現出不同類型的任務,常見的任務類型有以下幾種:1。 列舉型任務(listing);2。整理型任務(ordering;sorting;classi—fying);3。比較型任務 (comparing;matching);4。解決問題型任務(problem solving);5。分享個人經驗型任務(shar—ing personal experience);6。項目型任務(project)。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分小組進行信息溝通交流,開展有意義的語言交際活動。如,聽—做活動、角色扮演、做遊戲、演劇等。國小高年級的學生可進行一些較爲複雜的任務交際活動,如教師設計的任務是作一次“家庭情況調查”,要求學生用所學語言在小組內進行一次家庭調查。學生爲完成此項任務將展開以下交際活動:

1。學生分小組討論家庭調查的對象和內容。

2。學生持“調查表”在小組內通過問答形式進行採訪,並將採訪內容填入表格。

3。 採訪結束,小組內推選一彙報員,向全班彙報調查結果,師生對這一結果作出評價。學生在參與和完成以上任務的過程中學習、鞏固語言知識,訓練語言技能。此時的課堂已經變成了學生真實交際的生活舞臺。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活動中,嘗試用所學語言做事,並從中感受成功和參與的快樂,此時,教師儘量不要干擾學生的活動,要放手讓學生進行發揮和創造。教師的主要職責是觀察、監控課堂活動的進展,及時發現並解決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對活動內容、組織形式和活動時間等進行靈活調整。同時,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充當“活字典”、“資料庫”。

(三)活動評價

活動評價是任務型教學活動的點睛之筆。國小生有爭強好勝的心理,活動課結束時,他們仍保持着興奮狀態,此時,教師要抓住這一時機,在活動結束前的2—3分鐘對活動課作適當的評價和總結,對學生活動予以充分肯定,對在活動中參與積極,又表現出創造性的學生給予表揚。活動課後教師要將學生作品,如製作的各種卡片、表演劇本、學生作文、錄音帶或錄象帶等專設一個時間或空間展示出來。運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點評等多種形式,肯定、表揚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創作成果,進一步激發學生下一次參與的興趣和慾望。

四、活動式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活動的目的性

課堂中每個活動都應圍繞教學內容,依據教學目標,同時也要針對學生的特點及需求而設計。活動必須使課堂教學多樣化,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並誘導學生去嘗試和運用新的語言。

2。活動的真實性

語言的運用是在特定的情景下進行的。課堂活動所設計的情景要源自或儘可能接近學生生活和經驗。美國教育家杜威強調,學習者要有一種“經驗的真實情境”,而且在這種情境裏面,要促使學生去思考“真實的問題”。

3。活動的多樣性

國小生中存在着很大的個體差異,只有設計多種多樣的活動,才能使各種類型的學生都能得到機會,才能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進行自主的選擇,抓住學習的最有利時機,並對於自己感興趣的學習內容採取有效的學習方式。在設計活動時,應設計個體活動、小組活動和全體活動,並把三者結合起來,避免活動只成爲個體或某小組的活動。讓全體學生都參與活動,在活動中使每個學生都得以發展。

4。活動的控制性

每項活動在課堂教學中要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師還要注意對活動進行有效的控制。要說明活動的形式、要求、規則、內容、時間等。當活動不能順利進行時,要做好及時調整,以免浪費課堂教學時間。

5。活動的階段性

學生活動的內容、活動的水平受學生身心發展和年齡特點的限制。因此,一方面,活動的設計不能停留在一個基點,那樣,學生會失去興趣,且有礙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和提高。另一方面,活動的設計一定要依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現有的語言能力,有序展開,分階段提高。

6。活動的創造性

在教學中,教師不要簡單地照搬課本或教學參考書上提供的活動,應根據教學的條件、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進行活動的改變、引申或者創新。

7。活動的評價性

活動的進行要有始有終,所謂“終”即要顯示活動的成果。因此,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考慮該活動的結果是什麼,活動的成果能否在本節課得到體現。如果活動任務過大或活動的結果無法在課堂上顯現出來,學生得不到激勵,積極性會受到打擊。因此,在活動的最後一定要給學生展示成績的機會,以鼓勵和保持他們進一步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總之,國小英語活動式教學應根據兒童的生理、心理特徵,通過在課堂上設計較爲真實的教學活動和交際任務,使學生在參與活動,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真正“動”起來。實踐證明,活動式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學生在活動中“爲用而學,在用中學,學了就用”,真正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