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烘焙的隨筆

關於烘焙的隨筆1

張海迪阿姨曾經說過:“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隻船,而理想是小船的風帆。”我覺得這句話說的對極了。人活着,就是爲了自己的理想而奮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我的理想卻是當一名蛋糕烘焙師。

關於烘焙的隨筆

小時候,我常常去外婆家,原因就是外婆會帶我去糕點屋去吃小蛋糕。那裏的糕點吃了一口就會讓人展開笑容。還記得我在小時候在外婆家受到那些大一點的小孩子欺負,回到外婆家,就哇哇大哭,外婆就從背後拿出一個很漂亮的的草莓撻,我吃了以後,很開心的露出笑臉,也就是因爲這樣,我喜歡上草莓,也喜歡上了糕點,就是因爲我喜歡糕點,所以,我的錢包裏永遠都不會有裝滿的一天,因爲那些零花錢全被我買糕點了,我也就被我的姐姐說成“蛋糕豬”。

蛋糕烘焙師不但是一個技術活,更是一個體力活。做蛋糕時,絕不能三心二意,更要帶着一份好心情去做。心情的不同,做出的蛋糕的味道也不同。小時候常常聽媽媽講《灰姑娘》的故事,或許別人都想成爲主人公,而我卻想當那個魔法師。因爲這個魔法師就像是糕點師,是爲了讓別人露出笑臉,我也會朝着這個目標奮鬥!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帶着我走向成功。

關於烘焙的隨筆2

本來想隨便找本本子,記錄自己的烘焙筆記,但是看着大家的博客那麼豐富飽滿,確實心生羨慕。最早玩微博的時候還是高三,現在已經工作三年(不小心透露年齡了哈),重新迴歸博客是因爲烘焙,博客上有太多好的配方和別人或成功的心得或失敗的經驗,對我來說都太寶貴太寶貴了。

自己從去年10月到現在,玩烘焙已經有九個月了。從起初的不自信、被懷疑,到現在被大家誇讚美味和有一些拿手的品類,感謝這一路走來自己的堅持和家人的體諒。

先從自己的變化談起吧~起初在廚房忙活時怕被打擾,喜歡自己一個人在廚房裏,好像只有在一個屬於我的獨立空間裏裏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最應該。以至於每次媽媽推門進廚房的時候我都會有一股無名火往上竄,和媽媽有過爭吵,經過自己的多次反省現在已經改掉這個臭毛病了,現在家人們可以隨時進廚房,參觀我的製作過程也好,幫我打打下手、洗洗碗也好,或者像爸爸一樣進來只是跟我扯上兩句、擾亂我正常步驟也好,這些我都欣然接受。因爲我希望烘焙給我帶來的是更多正面的力量。起初執意買烤箱做烘焙,除了在自己強烈的好奇心的驅動下,更多是希望給家人做出美味而且健康的食物。所以我的烘焙初心是給家人和自己帶來健康和快樂。不是爭吵,不是狹隘的自己。

烤箱買回來做的第一個便是黃油曲奇(君之的配方),當時正值秋天,天氣涼爽,而我又貪心的做了食譜上兩倍的量,結果在篩入三分之二的麪粉時就已經乾的不行,也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神經大條的我就把只放了三分之二的曲奇麪糊擠好放進烤箱。我想我是幸運的,雖然烤出來過於酥鬆,但是對於第一次做餅乾的我真真是莫大的鼓舞。曲奇在烤的時候,滿屋子都是香味,如今想起來都記得當時的激動心情。

關於烘焙的隨筆3

我最近迷上了手工硬麪包,在空間裏和烘友顯擺我的新作品,三個硬麪包和三個豆沙包,因爲是用硬麪包坯子包的豆沙,且豆沙有點多,所以豆沙從麪包裏淌出來,但看上去很有食慾。有烘友追問,如果是軟麪包或者少一點豆沙餡就不會有冒出來的現象嗎?我想是的。因爲硬麪包張力大,氣體不容易出去,所以豆沙反而會把薄弱的地方衝開,如果是軟麪包,麪糰沒有那麼大的張力,內部疏鬆,氣體容易跑出,或者豆沙少一點,不產生很多氣體,都不會有此現象。如果你喜歡一樣東西,總會找到同道和追捧,這是微時代的特徵。

特喜歡有個麪包烤爐的那種感覺,不是一個電烤箱,而是一個燒木柴的土烤爐。哈爾濱華梅西餐廳和秋林公司的列巴也是用那種磚砌的烤爐烤制的,並且一直用硬雜木燒火。而這種列巴的製作方法現在在俄羅斯已經失傳,100多年以前,當列巴從俄羅斯傳過來的時候,有誰會想到今天俄羅斯人又到哈爾濱來學習做麪包的技術呢。雖然土生土長在哈爾濱,卻從來沒見過秋林的麪包房,但在宮崎駿的《小魔女的宅急便》中見過那種燒木柴的烤爐,小魔女長到13歲就要離開父母獨自生活,琪琪13歲了,她離開了家,落腳的地方是索娜麪包店,索娜的丈夫當然就是麪包師了,一個胖胖壯壯的快樂小夥子,掄着麪包鏟把麪包送進烤爐,再把新鮮的麪包從烤爐裏剷出來,真是壯麗的場景。不僅僅因爲宮崎駿用色優美,場景逼真,麪包出爐的場景真的會讓人咽口水。

日本電影《幸福的麪包》中也有那種燒木柴的烤爐。理繪(原田知世飾)與丈夫水縞實在厭倦了城市生活,便逃離了東京,在北海道一個毗鄰湖泊的小山丘上經營一家名叫Máni的麪包咖啡店,來往駐足的人們在Máni休息、療傷,上演一幕幕悲喜劇。有失戀城市女青年、困在北海道的小夥子、失去母親的沉默小女孩、流浪的歌者、病入膏肓的老婦人和先生,他們都在Máni找到了慰藉。心裏的疾病通過食物治療算是找對了藥方。Máni被理繪和水縞做成了浪漫溫馨之地,有時候,吃麪包也是要選對地點,Máni和街邊道牙子的感覺當然不同,雖然有詩人歌頌“坐在路邊/春天的清水和麪包”,我還是喜歡Máni更多一些。

最近看的另一部和麪包有關的電影是英國影片《吐司(Toast)》,是英國大廚奈傑爾斯·萊特的自傳片。當英國快樂帥哥廚師吉米掃蕩各家主婦廚房的時候,BBC同時也推出了奈傑爾斯霸佔着晚間頻道,主持SimperSuppers節目,推薦一道道簡單好操作的微笑晚餐。都說奈傑爾斯不像大廚,更像一個癡迷做菜的作家和記者,爲大家推薦他的發燒友菜品。BBC投資拍的影片,演員都是名角兒,兒時的奈傑爾斯由弗萊迪·海默飾,就是《查理巧克力工廠》裏的那個可愛男孩,親媽是維多利亞·哈密爾頓,我國觀衆不大熟悉,也演過很多不錯的電影,後媽由大名鼎鼎的海倫娜·卡特飾演,而奈傑爾斯本人也在影片的後面客串了一下Savoy酒店的大廚,還是那麼溫和,與大城小廚吉米相比,我喜歡奈傑爾斯多一點。奈傑爾斯的親媽,一個家庭主婦居然只會做吐司,家裏連新鮮蔬菜都不吃,只吃罐頭,父親愛親媽,所以忍受難以下嚥的一日三餐,就是奈傑爾斯做出了意大利麪也不會得到爹媽的承認。但奈傑爾斯冰火兩重天童年的另一個階段來了,親媽去世後,爸爸娶了美食高手海倫娜當老婆,海倫娜用各種美味把爸爸的褲子一圈一圈變大,爸爸也愛後媽,吃不下也要吃一輪接一波的美味,最後用後媽的檸檬派把自己送上了西天。食物太單一讓人厭倦,太豐盛則讓人癡肥以至死亡。

吐司是軟麪包,就是我們說的枕頭包,需要成型的模具,裏面也可以捲進果醬等餡料,做好後切成片,再用烤麪包片機烤,烤好後塗果醬、花生醬、奶油等,有焦酥的口感,搭配牛奶、麥片粥就是一頓不錯的早餐。商店裏有賣枕頭包的,回家自己切片、烤片,後來商店裏賣的都是切好片的枕頭包,回家只需烤一下就行。吐司包之於英國人像法棍之於法國人饅頭之於中國北方人一樣,都是日常吃食。所以聽到某某面包店怎樣怎樣浪漫,我的想象力總是被各種饅頭店限制。是不是可以開一個有吧檯、吧椅的饅頭店呢?兼賣麻醬、果醬、豆漿、牛奶、咖啡……說不一定就火了呢。

上烘焙課的時候,老師說硬麪包、軟麪包等,我一直以爲硬麪包就是硬的麪包,但不是,是以麪粉量作基數計算,糖用量一般不超過10%,油脂低於6%的麪包爲硬麪包,像俄式列巴、塞衣克、法棍等等。而平時吃的各種甜麪包多是軟麪包,不能當作主食的,是點心麪包。麪包老師是一家五星級酒店的西點師,美女,祖上八輩中有俄羅斯血統,白皮膚、高鼻深目和混色的灰眼睛依然透露着信息,做着做着活兒就把圍裙重新捆一捆,頗有漢子的意味。她曾經給很多名人做過西點,比如給俄羅斯東正教大教主做過麪包,老師說,……他們就吃這種最簡單的硬麪包,面里加點鹽,烤的時候表面灑點乾麪粉,喜歡硬脆皮的就噴一點水再烤。一切難以實現的`軟硬脆暄等狀態在我這裏不知道要經過多少次試驗,而在老師那裏都不是問題。但老師還說,最簡單的也是最難做的,硬麪包,考驗的就是發酵、揉麪、醒發、烤制的水平。丹麥麪包怎麼做都不會難吃,加那麼多的糖、奶油、雞蛋、餡料,想要把它做得難吃也要具備一定水平啊。

簡直是人生哲言,越是簡單的人生越是艱難,豐富多彩的人生纔好過啊。稍微想了一下,自己的前半生應該屬於列巴人生吧。

關於烘焙的隨筆4

烤餅乾好像比蒸饅頭、包包子高級多了。

讓人聯想起美式的中產階級生活。

烘焙這事,流行日久。大概是十年前吧,從我身邊最小資的Z開始,動不動就烤個小餅乾、小蛋糕什麼的給我們一幫朋友分食。我們哄搶的時候,她總是在旁邊微笑着接受稱讚,自己一點也不吃。有時候,我吃得太多,會不好意思,也分給她一塊,她總是堅決地拒絕。問她爲什麼,她就狡黠地笑,說我自己知道那裏頭都放了什麼。她當然不會給我們投毒,她的意思是她放了大量的奶油和糖,多到她都下不去手的地步。

後來,就眼看着身邊的烘焙之風盛行起來。連西紅柿炒蛋都做不好的姑娘,也都加入到烘焙大軍中,動不動烤一堆小餅乾。我琢磨着烘焙能夠激發出最不愛下廚的人的熱情,原因有三:

一、格調比較高。烤餅乾好像比蒸饅頭、包包子高級多了。前者讓人聯想起美式的中產階級生活,端出小餅乾的時刻,彷彿姑娘們都成了《絕望主婦》中妝容精緻的頭號殺手;而後者,只會讓人想到中式廚房裏從蒸汽中走出的國產大媽。

二、容易操作。我沒親自嘗試過,據身邊的小姑娘們說,按照說明書烤餅乾容易極了,稍微有點難度的是戚風蛋糕、各種派什麼的。

三、拿得出手。小餅乾簡直是最適合戀愛中的姑娘送男朋友的禮物了,可以做成各種可愛的形狀,顯得自己聰明、靈巧、賢惠、貼心。男孩們好像也挺願意帶着去單位當早餐,並驕傲地宣稱這是自己女朋友做的。要是女朋友做了一飯盒韭菜盒子,吃起來就不會那麼張揚。再說,現在有幾個姑娘會做韭菜盒子?

反正,烘焙之風就這麼彌散開來,去年年底,最瘋狂的時候,我周圍有五六個姑娘團購烤箱、模具,天天帶着蛋糕去上班。在互相投食了一段時間高熱量食品後,她們紛紛偃旗息鼓,大概是明白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冤冤相報何時了的道理。

烘焙除了具有讓別人長胖、顯示自己賢惠的功能,還有別的作用,最近聽聞了這樣一件事。

H同學是個平凡得不瞭解烘焙背後的女人心思的男人。他有個女同事,前段時間,經常帶些小餅乾給他,說是自己做的,營養又健康,送給他和他的女兒嘗一嘗。H就美滋滋地帶回家給老婆和女兒吃。他老婆當然能從小餅乾中看到其他女人的險惡用心,自己的丈夫和孩子,絕不允許他人染指!

於是,聰明的老婆就在一天下班後大顯身手,做了好幾個大比薩。並且讓H放到微信朋友圈裏熱情讚美,展示滿滿的幸福。大比薩智勝小餅乾!女同事見到大比薩,自然明白餅乾傳情的伎倆已被識破,知難而退。從此,他家中再沒有出現過小餅乾。大比薩,估計也不會有了。

關於烘焙的隨筆5

在人的一生中,總會有第一次,第一次滑雪;第一次騎自行車;第一次養小動物……但我的第一次是……第一次是什麼呢?原來是第一次烘焙!我又是怎麼走上烘焙這條路的呢?別急,聽我慢慢道來。

在一個普通的星期六,我正沉醉在美夢當中。突然,一個電話打斷了我的夢境,我連忙起來,用百米賽跑的速度衝到電話前,“喂,你是陳濟龍嗎?今天下午我們一起去烘焙坊吧,我現在就在你家門口,出來吧。”我一聽轉怒爲喜,烘焙?我早都想去了,今天一定是我的幸運日! 進了烘焙坊,一股香味撲鼻而來,琳琅滿目的麪包、餅乾佔滿了我視野內的所有地方。我也迅速的選好了餅乾,此時此刻,我並不知道將會有一堆“惡魔餅乾”生在這個世界上。我先用傳說中的綠奶油,抹茶做爲餅乾的原料,巧克力豆做爲裝飾,表姐用一種怪異的眼神看着我說:“你確定要這麼搭配?”“當然!”我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好吧,我不管你了。”表姐一轉身,就將我拒之千里之外了,我也沒有說話,繼續做我的餅乾創作事業。“叮”的一聲,我期待的聲音,終於在我耳邊響起,我如同閃電一般衝了過去,“嗯?”這是我的餅乾嗎?確實有一種說不出口的顏色,我的巧克力豆呢?原來早已化在了餅乾上,我這才明白巧克力是餅乾做好之後再放的。我只能看着表姐大口大口的吃着她做的餅乾,表姐也是見我可憐,說:“別看了,你的口水都快把這座店給淹了,我還是分你一點吧!"於是表姐就“大發慈悲"的分了我一丁點餅乾渣,氣急敗壞的我和表姐就這樣展開了一場“餅乾爭奪賽"。

這就是我第一次烘焙,你是不是也有和我相同的經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