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第一學期語文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一、試卷及命題評價

七年級第一學期語文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1、指導思想:

整份試卷以新課標爲指導,試題注重於引導學生積累、感受與思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強調語文與生活的聯繫,突出試題內容的人文特性,給學生以人文薰陶;依然注重於能力這個核心點,重視運用語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考查,尤其重視學生整體把握文意、在具體語言環境與實際生活中語言的理解分析、概括運用能力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評價。

2、命題範圍、目標要求

整份試卷以七年級上冊爲出題範圍,內容涉及學生的語言積累、語段理解與閱讀,寫作與綜合探究,課外語段選取的是與課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等相當的課外說明文語段,試題內容注重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繫,注重學生的人文精神的培養。

3、試卷結構:試卷結構延續了上一年的期末考試試卷的形式,共有四個大題,分別是語言的積累與運用,現代文語段閱讀、文言文閱讀、寫作。能比較全面的考察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能較客觀地反映出學生的語文素養。試題捲上的提示語體現了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4、難度係數:本次抽樣的得分率是81.64,基本符合0.8的難度,易於檢查學生的整體情況。

5、題型、題量:題量適中,便於學生在90分鐘內完成。

6、命題自創或使用成題:在試題的命制上,語言的積累與運用基本含蓋了八上的學習範圍,現代文閱讀能緊緊圍繞“文章的中心”來命制,這種考察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語句的篩選和概括能力,能從最基本閱讀能力的建構上出題,這一點無疑是命題者的良苦用心,文言文的考察注重文言詞語的積累與遷移,文言語句的翻譯,文言語段內容的整體理解,把握了文言考察的立足點,有利於發揮考試的導向功能。寫作能從學生熟悉的課文內容入手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心身邊的點滴,便於學生動筆,利於學生的人文精神的培養。

7評分標準是否科學:主觀題的參考答案大都有“意思相符合即可”,體現了答案與思維的多樣化,易於學生表達個性化的答案。

  二、定量分析

各題平均分及難度統計(樣本容量=100)

題號 一 1 2 3 4 5 6 7 8 二(一) 9 10

應得分 21 2 2 2 2 5 2 4 2 10 2 2

平均分 18.59 1.86 1.8 1.73 1.88 4.1 1.77 3.61 1.84 8 1.92 1.93

得分率 88.5 93 90 86.5 90.4 82 88.5 92.5 92 80 96 96.5

題號 11 12 二

(二) 13 14 15 16 三 17 18 19 20

應得分 3 3 11 3 2 2 4 15 2 2 3 2

平均分 1.82 2.33 9.66 2.38 1.52 1.89 3.07 11.15 1.75 1.59 2.76 1.85

得分率 60.1 77.6 87.8 79 76 94.5 76.75 76.7 87.5 79.5 92 92.5

題號 21 22 四 23 五 總分

應得分 2 2 40 40 3 100

平均分 1.53 1.67 31.05 31.05 2.93 81.64

得分率 76.5 83.5 77.6 77.6 96.5 81.64

從上表可以看出:

1、整份試卷的得分率爲81.64,基本符合難度係數0.75—0.8左右的要求。

2、得分率較低的是5,11,18小題,說明七年級學生在閱讀能力特別是整體把握能力及對文中有效信息的篩選能力欠佳。

 三、定性分析(答題情況分析)

(一)答題錯誤及其原因分析

第一大題

題1:根據拼音寫漢字,很多學生把còu寫成“揍、奏”等字說明部分學生對同音異形字的辨別能力欠缺。

題3:考察學生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含義的理解。學生答題錯誤的關鍵在於對書中出現過的詞語的含義理解不到位而造成了選錯答案的現象。

題5:古詩文默寫,考查學生對本冊書中規定篇目的詩句的識記。主要錯誤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一句中的“驥、伏、櫪”等字學生誤寫成“冀、歷、以”;亂花漸欲迷人眼一句中的“漸、欲”二字,學生誤寫成“濺、預、浴”等字;“海日生殘夜”一句中的“夜”字學生誤寫成“月”。原因分析:學生對詩句的掌握程度不高,其次是對詩句中的字詞默寫未過關。

題6:考查學生對句子語病的辨識能力。題中的四個選項學生可以根據語感來判斷句子的語序是否恰當以及是否重複累贅。許多學生對三重否定意思理解不透徹,因而錯選D項。

題7:考查學生對課後名著的熟悉程度,不少學生對冰心的詩集不夠清楚,把《繁星》寫成了《繁心》或《凡心》,原因是教師沒有有意識地強調名著導讀,學生對相關文學常識的識記不到位。

第二(一)大題:

本題得分率最低的是第9、11題,尤其是第11題,分析如下:

題9:典型錯誤:① “我爬下了懸崖”答案相關的要素有殘缺;②答“父親幫我建立自信心,我有了很強大的成就感”學生對文章主要內容的概括出現偏差。原因分析:①是記敘的要素不明確;②是學生的概括能力的培養還有欠缺。

題11:典型錯誤:①答“探”字寫出了我的自信心不足。②改爲“踏”就不能體現我當時的心理。原因分析:本題是考察學生對問中關鍵詞的理解。而許多學生對於題目本身未讀清楚,本題答案應該爲兩部分組成即不能及其理由,學生只回答了“探”而對“踩”隻字未提,應該是把兩個字進行比較,要麼是像②那樣自己的答案根本未說清楚,從而導致失分,可見在解讀關鍵詞句上課堂上教師的必要的指導還是很重要的。

第二(二)大題:

題13:考查學生對“我”在被追趕過程中的心裏變化的過程。其中錯誤較多的是選C項。原因是:本題中的選項有兩部分組成,一是描述心理的詞語,一是描寫人活動的詞語。學生沒有審清題目,沒有根據描寫我心裏變化的要求來選擇,因而所選就答非所問了。

題14:考察學生的篩選、概括能力。典型錯誤:①對我們產生恆久的影響。②我在夏日原野上被追趕的事。原因分析:①學生讀題不清,題幹告訴學生答案就在第一段,可是部分學生自己回答一氣。②概括不夠簡潔,把第一段中的“然而,……我們人生的航線和生命的質量。”一句完全照抄。

題15:考察學生對文中比喻句的表達作用的理解。典型錯誤是學生把本句中的描述對象只放在我身上,而未提及追趕的老人,只寫出了我當時恐慌的心理。答案不完整。原因分析:教師在教學時沒有清楚的告訴學生比喻句表達作用的解題技巧即“描述對象、對象當時的情狀、動作或心理狀態”。從而導致學生在解題時解答不全面。好在評分尺度較鬆,否則本題失分會較多。

題16:由於設問貼近生活實際和文本,學生便於回答,而且評分尺度較寬,因此得分率較高。

第三大題:

題17:考查文言文重要實詞的理解能力。第①題的“不、委”在文中應是“通“否”;丟下、捨去”的意思,部分學生解釋成“沒有;給予”,類似的通假字、古今異義的詞語,教學中教師應該重點強調,讓學生清楚其在古今語境中的不同意義。

題18:考查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大多數學生的錯誤集中在“顧”字的理解上,其次在整句的翻譯上許多學生只是大概意思對了,其準確性是值得推敲的。可以看出在平時的教學中,對語句的翻譯的要求是比較寬鬆的,但是有時翻譯考察的就是學生能否準確翻譯整句的能力。

題19:考察學生對文意的理解。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大部分學生由於是課內的語段,比較熟悉,因而在解答上比較順利。

題20:考察學生對書本中重要詞語的遷移運用能力。“使、罔、亦、汝”等四字在課文中都曾出現過加上題目中已經給出了答案,學生只要進行判別就可以了,因而得分較高。

題21:考察學生對文言虛詞“之”字遷移運用能力。主要考察“之”字的兩種用法即作代詞、助詞。錯誤主要集中在對“故時有物外之趣”的理解上部分學生理解不清楚,實際上四個選項中的“之”字均在課文中學到過,就看學生是否能較熟練地掌握。

題22:考察學生本段內容的理解。要說清楚本文總該責怪的是誰及其原因,必須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先會其意,再從中體察其道理。不少學生找不到該責怪的人,寫成了“自己、侄子、流輩”,因此出現失分。原因分析:①學生缺少必要的耐心閱讀本文,內容理解上產生一知半解。②部分學生對文言文學習感到困難,有一定心理因素。

第四大題

23題以“感謝 ”作爲題目,要求學生作文。可以說“感謝”的選材範圍是比較廣泛的,易於學生表達真情實感,便於考察學生的真實的寫作能力。現將本次作文解析如下:

錯誤及原因分析:

一、審題上:①從本題的引言中可以明顯的感受到,命題者想讓學生通過具體的人、事、景、物來表達自己的生活感受與情感,而部分學生卻誤解爲“什麼是感謝”。②不會“以小見大”, 決不會想到以自己的切身體驗來表達中心。因此在表達時常常會出現“記得有一次,還有差一次”等內容,如果真能選取生活中的2、3個細節以表現“感謝”那自然也就無可厚非了。但這些同學的作文卻只是爲了湊滿字數。

二、結構上:

①作爲考場作文,許多學生的作文切入正題太慢,往往用上200字左右來談“感謝是什麼”,然後再轉入正題,似乎是可以經營的開頭結果讓文章的主體部分顯得頭重腳輕。

②形式單一,相當一部分學生是三段式,採用第一段開頭,中間一段敘事,結尾一段。

③部分學生的作文還是出現了一段到底的現象,卻少必要的過度。

④不會擬題。部分學生以“感謝”作爲題目未補題,或者題目有邏輯錯誤。

⑤許多學生事情敘述完畢,自然也就結束文章的內容,缺少必要的點題,以深化文章的中心。

三、選材上:

①題材陳舊,不會去挖掘日常生活中感人的細節,缺乏創意,近50%的學生寫“感謝老師、感謝父母”,其餘的大多數寫“感謝檯燈、感謝小路”等,只有少數同學頗有創意。

②寫作內容大同小異,缺少真情實感。寫感謝老師總寫“輔導、批評、送醫院、補課”等,寫感謝父母總寫“生病送醫院或照顧,送衣送傘,考試之後對我的教育”;感謝檯燈、小路就把他當作個人來寫,硬生生地歌頌其無私奉獻的精神。

四、語言表達上:

部分學生採取敘述性的語言,缺少具體、生動、傳神的`描寫,文才不夠,甚至有病句連篇;同時有些同學的文章中,標點一逗到底,字跡潦草,書寫不規範。

對今後教學與命題的建議:

(一)學科教學方面:

關於基礎和習慣

1、加強語文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的培養。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在答題時主要集中在寫錯別字、古詩詞默寫錯誤、學生的概括能力等方面,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落實字詞的教學,採用多種方法去強化學生字詞積累的語境運用意識,把字詞教學真正放在具體的語境中教學,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根據語境理積累詞語的能力,又可以增加學生學習字詞的興趣。

2、加強學生概括、理解、分析、闡釋等語言運用能力與解題技能的訓練。在平時的課文時很多時候我們可以有意地注重一下這方面的訓練,只有把工夫放在平時,考試時纔不會出現很多的失分。

3、教師要關注綜合性活動的開展,落實好教材的教學要求,以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在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關於閱讀

(一)現代文閱讀

現代文考察的是“整體閱讀能力、直指語言表達中心的能力、篩選並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概括能力、詞句的含義與作用的理解、評價和賞析文學作品中的形象、語言、思想感情的能力”等。在閱讀教學時應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爲出發點。個人以爲現代文教學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1、注重朗讀的訓練,培養學生的整體感知能力。不管是哪種形式的讀,都是以建構學生的整體感知能力爲基礎的。

2、注重篩選與概括能力的培養,教給學生篩選與概括的方法。不管是平時的教學或者是閱讀指導課,都應該培養學生的原文意識,即所有閱讀題的答案都來源語段中。在平時的對話教學中,教師、學生、文本之間是以問題或話題爲媒介實現的,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關注的是:①要求學生在原文中捕捉到與題目或話題切合的中心語句或語句的中心部分。②要求學生概括出語句中的表述對象,動作行爲、結果是什麼。

3、關注文章的思路教學。注意與不同的文體相結合,注意蛛蛛文中的關鍵句子和關鍵詞語來瀝青行文的思路。

4、加強課內的閱讀量,每片課文確定一個方面作爲訓練的點,不要求面面俱到,並以此爲出發點,加大課內閱讀的量,因爲在現實中我們只能從課堂上去想辦法加大學生的閱讀量,如果指望於課外基本上就是一個遙遠的夢想。

(二)文言文閱讀

1、加強誦讀和背誦,增加語言積累,培養語感,要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文言文書面材料,克服因架空分析而剝奪學生讀書的時間和機會的弊端。背誦不僅要求背得出,還要要求默寫正確。

2、文言文的字詞教學還需要踏踏實實地落實到位。決不能不聞不問。幫助學生適時的歸納與遷移訓練,以達到積累的目的。

3、強化文言文的人文主義教學,注意從這些文學典籍中加強對學生的人格培養,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與人文關懷。

關於寫作

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關注社會人生,關注自身周圍的事,擴大閱讀面,多讀報刊雜誌,爲作文提供源頭活水。

1、教師必須幫助學生確立一個觀念:即平時閱讀優秀作文選等刊物時,要求借鑑的是文章的寫作思路,而非文章的內容。因爲在平時許多學生手中的的讀物只是起到了應急之用。

2、加大作文指導課、講評課的次數,提高作文指導課、講評課的質量。在平時的調研中我們發現,極少有教師認真準備平時作文的講評內容,隨意性太大。

3、加強學生的審題、立意訓練,培養學生從多個角度去選材的習慣。

4、關注細節描寫,培養學生敘事能力,以表達真情實感。

(二)命題與閱卷方面

1、命題方面:①增加原創題目的分量,提高命題教師的命題水平,最好能體現試卷的風格與主題,提高試卷的質量。②試題命制時儘量避免從同一層面上去考察學生,可以適當參考每年的會考說明。

2、閱卷方面:在閱讀的主觀題的評分上,閱卷教師應該以參考答案爲依據按照“能給分則給分”的原則,儘量做到客觀公正,不能死板地以參考答案去評定學生的答題。在作文的批閱上應該統一尺度,而不是以個人的想法爲中心去評判學生的作文,以避免人爲化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