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必備的重點知識點彙總

由於高中的化學屬於理科,因此很多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都會大量的做題,其實想要學好化學這門課程,最重要的還是要將基礎知識掌握好。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學重要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化學必備的重點知識點彙總

  高中化學方程式知識

1、金屬鈉投到硫酸銅溶液中的化學方程式:

2Na+2H2O=2NaOH+H2↑

CuSO4+2NaOH=Cu(OH) 2↓+ Na2SO4 (先冒氣泡再藍色沉澱)

2、金屬鈉與鹽酸的化學方程式:

2Na+2HCl=2NaCl+H2↑

3、氫氧化鈉方在空氣中變質的化學方程式:

2NaOH+CO2=Na2CO3+H2O

Na2CO3+10H2O=Na2CO3·10H2O

4、金屬鈉放在空氣的氧化:

4Na+O2=2Na2O (銀白色變暗)

5、金屬鈉在空氣燃燒:

2Na+O2=Na2O2 Δ (生成淡黃色粉末)

6、過氧化鈉在空氣中變質: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7、過氧化鈉與酸反應:

2Na2O2+4HCl=4NaCl+2H2O+O2↑

8、氧化鈉在空氣中變質:

Na2O+H2O=2NaOH

Na2O+CO2=Na2CO3

9、氧化鈉與酸反應:

Na2O+2HCl=2NaCl+H2O

10、氧化鈉在空氣中燃燒:

2Na2O+O2=2Na2O2 Δ

11、氯氣與鐵的反應方程式:

2Fe+3Cl2=2FeCl3 點燃 (紅棕色的煙)

12、氯氣與銅的反應方程式:

Cu+Cl2=CuCl2 點燃 (棕黃色的煙)

13、氯氣與氫氣的反應方程式:

Cl2+H2=2HCl 點燃 (蒼白色火焰,生成白霧)

14、氯氣與鈉單質的反應方程式:

2Na+Cl2=2NaCl 點燃 (淡黃色的煙)

15、工業制漂白粉:

2Cl2+2Ca(OH) 2=CaCl2+Ca(ClO) 2+2H2O (爲Ca(OH) 2石灰乳)

16、氯氣與水的方程式:

Cl2+H2O=HCl+HClO

17、消毒 、處理多餘的氯氣、制84消毒液:

Cl2+2NaOH=NaClO+NaCl+H2O

18、次氯酸鈉在空氣中變質:

2NaClO+CO2+H2O=2HClO+Na2CO3

NaClO+CO2+H2O=HClO+NaHCO3

19、漂白粉在空氣中變質:

Ca(ClO) 2+CO2+H2O=CaCO3↓+2HClO

20、 次氯酸見光分解:

2HClO=2HCl+O2↑ 光照

21、氯化鐵通入沸水中制氫氧化鐵膠體:

FeCl3+3H2O=Fe(OH) 3 (膠體)+3HCl Δ

22、碳酸鈉與鹽酸的反應方程式:

Na2CO3+2HCl(過)=2NaCl+CO2↑+H2O

Na2CO3+HCl(少)=NaHCO3+NaCl

23、碳酸氫鈉與鹽酸的反應方程式:

NaHCO3+HCl=NaCl+H2O+CO2↑

24、碳酸氫鈉與鹼反應方程式:

NaHCO3+NaOH=Na2CO3+H2O

NaHCO3+Ca(OH) 2=2H2O+Na2CO3+CaCO3↓

  大學聯考化學實驗知識點

化學實驗操作中的七原則掌握下列七個有關操作順序的原則,就可以正確解答“實驗程序判斷題”。

1.“從下往上”原則。

以Cl2實驗室製法爲例,裝配發生裝置順序是:

放好鐵架臺→擺好酒精燈→根據酒精燈位置固定好鐵圈→石棉網→固定好圓底燒瓶。

2.“從左到右”原則。

裝配複雜裝置遵循從左到右順序。

如上裝置裝配順序爲:發生裝置→集氣瓶→燒杯。

3.先“塞”後“定”原則。

帶導管的塞子在燒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燒瓶固定後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緊或因用力過猛而損壞儀器。

4.“固體先放”原則。

上例中,燒瓶內試劑MnO2應在燒瓶固定前裝入,以免固體放入時損壞燒瓶。總之固體試劑應在固定前加入相應容器中。

5.“液體後加”原則。

液體藥品在燒瓶固定後加入。如上例濃鹽酸應在燒瓶固定後在分液漏斗中緩慢加入。

6.先驗氣密性(裝入藥口前進行)原則。

7.後點酒精燈(所有裝置裝完後再點酒精燈)原則。

化學實驗中溫度計的使用分哪三種情況以及哪些實驗需要溫度計

1.測反應混合物的溫度:

這種類型的實驗需要測出反應混合物的準確溫度,因此,應將溫度計插入混合物中間。

①測物質溶解度。

②實驗室制乙烯

2.測蒸氣的溫度:

這種類型的實驗,多用於測量物質的沸點,由於液體在沸騰時,液體和蒸氣的溫度相同,所以只要測蒸氣的溫度。

①實驗室蒸餾石油。

②測定乙醇的沸點。

3.測水浴溫度:

這種類型的實驗,往往只要使反應物的溫度保持相對穩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熱,溫度計則插入水浴中。

①溫度對反應速率影響的反應。

②苯的硝化反應。

常見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實驗有哪些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實驗:加熱KMnO4製氧氣

制乙炔和收集NH3

其作用分別是:防止KMnO4粉末進入導管;

防止實驗中產生的泡沫涌入導管;

防止氨氣與空氣對流,以縮短收集NH3的時間。

常見物質分離提純方法

1.結晶和重結晶:利用物質在溶液中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如NaCl,KNO3。

2.蒸餾冷卻法:在沸點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餾。

3.過濾法:溶與不溶。

4.昇華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來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l粉):溶解在過量的NaOH溶液裏過濾分離。

7.增加法:把雜質轉化成所需要的物質:CO2(CO):通過熱的CuO;

CO2(SO2):通過NaHCO3溶液。

8.吸收法:除去混合氣體中的氣體雜質,氣體雜質必須被藥品吸收;

N2(O2):將混合氣體通過銅網吸收O2。

9.轉化法:兩種物質難以直接分離,加藥品變得容易分離,然後再還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過濾,除去Fe(OH)3,再加酸讓NaAlO2轉化成A1(OH)3。

  高中化學必修一基礎知識

氮及其化合物

1、氮的氧化物:NO2和NO

N2+O2 ========高溫或放電 2NO,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穩定: 2NO+O2 == 2NO2

一氧化氮:無色氣體,有毒,能與人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而使人中毒(與CO中毒原理相同),不溶於水。是空氣中的污染物。

二氧化氮:紅棕色氣體(與溴蒸氣顏色相同)、有刺激性氣味、有毒、易液化、易溶於水,並與水反應:

3NO2+H2O=2HNO3+NO,此反應中NO2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以上三個反應是“雷雨固氮”、“雷雨發莊稼”的反應。

2、硝酸(HNO3):

(1)硝酸物理性質:純硝酸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油狀液體。低沸點(83℃)、易揮發,在空氣中遇水蒸氣呈白霧狀。98%以上的硝酸叫“發煙硝酸”,常用濃硝酸的質量分數爲69%。

(2)硝酸的化學性質:具有一般酸的通性,稀硝酸遇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濃硝酸遇紫色石蕊試液先變紅(H+作用)後褪色(濃硝酸的強氧化性)。用此實驗可證明濃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強。濃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強氧化劑,能氧化大多數金屬,但不放出氫氣,通常濃硝酸產生NO2,稀硝酸產生NO,如:

①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②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反應①還原劑與氧化劑物質的量之比爲1︰2;反應②還原劑與氧化劑物質的量之比爲3︰2。

常溫下,Fe、Al遇濃H2SO4或濃HNO3發生鈍化,(說成不反應是不妥的),加熱時能發生反應:

當溶液中有H+和NO3-時,相當於溶液中含HNO3,此時,因爲硝酸具有強氧化性,使得在酸性條件下NO3-與具有強還原性的離子如S2-、Fe2+、SO32-、I-、Br-(通常是這幾種)因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有沉澱、氣體、難電離物生成是因發生複分解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

3、氨氣(NH3)

(1)氨氣的物理性質:無色氣體,有刺激性氣味、比空氣輕,易液化,極易溶於水,1體積水可以溶解700體積的氨氣(可做紅色噴泉實驗)。濃氨水易揮發出氨氣。

(2)氨氣的化學性質:

a. 溶於水溶液呈弱鹼性:

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種弱鹼,很不穩定,受熱會分解:

氨氣或液氨溶於水得氨水,氨水的密度比水小,並且氨水濃度越大密度越小,計算氨水濃度時,溶質是NH3,而不是NH3·H2O。

氨水中的微粒:H2O、NH3、NH3·H2O、NH4+、OH—、H+(極少量,水微弱電離出來)。

噴泉實驗的原理:是利用氣體極易被一種液體吸收而形成壓強差,使氣體容器內壓強降低,外界大氣壓把液體壓入氣體容器內,在玻璃導管尖嘴處形成美麗的“噴泉”。

噴泉實驗成功的關鍵:

(1)氣體在吸收液中被吸收得既快又多,如NH3、HCl、HBr、HI、NO2用水吸收,CO2、SO2,Cl2、H2S等用NaOH溶液吸收等。

(2)裝置的氣密性要好。

(3)燒瓶內的氣體純度要大。

b. 氨氣可以與酸反應生成鹽:

①NH3+HCl=NH4Cl

②NH3+HNO3=NH4NO3

③ 2NH3+H2SO4=(NH4)2SO4

因NH3溶於水呈鹼性,所以可以用溼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氨氣的存在,因濃鹽酸有揮發性,所以也可以用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集氣瓶口,如果有大量白煙生成,可以證明有NH3存在。

(3)氨氣的實驗室製法:

①原理:銨鹽與鹼共熱產生氨氣

②裝置特點:固+固氣體,與制O2相同。

③收集:向下排空氣法。

④驗滿:

a. 溼潤的紅色石蕊試紙(NH3是唯一能使溼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

b. 蘸濃鹽酸的玻璃棒(產生白煙)

⑤乾燥:用鹼石灰(NaOH與CaO的混合物)或生石灰在乾燥管或U型管中乾燥。不能用CaCl2、P2O5、濃硫酸作乾燥劑,因爲NH3能與CaCl2反應生成CaCl2·8NH3。P2O5、濃硫酸均能與NH3反應,生成相應的鹽。所以NH3通常用鹼石灰乾燥。

⑥吸收:在試管口塞有一團溼的棉花其作用有兩個:一是減小氨氣與空氣的對流,方便收集氨氣;二是吸收多餘的氨氣,防止污染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