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用多媒體優化國小數學課堂教學

摘 要:《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爲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於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事實證明,現代信息技術爲我們的教學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媒體,應用多媒體教學是一種高效率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可以使數學教學變得形象生動,學生的思維緊緊圍繞着尋求新舊知識的結合點展開,從而激發起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抓住最佳教學時機,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增加課堂教學容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利用先進的多媒體網絡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優化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如何運用多媒體優化國小數學課堂教學

關鍵詞:多媒體;優化;國小;數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爲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實踐告訴我們,現代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具有化繁爲簡、化靜爲動、化抽象爲直觀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如果現代信息技術的多種媒體運用得當,可起到事半功倍,優化國小數學課堂的作用。那麼,如何使用多媒體,優化國小數學課堂教學呢?

一、善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知識本身的內部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是學生感受事物、追求和探索、發展思維的強大的內驅力,它能使學生萌發強烈的求知慾。使學生在學習上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因此,藉助多媒體爲學生創設一個形聲結合、聲畫並茂的教學環境,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例如,在教學“認識幾分之一”這一課時,利用多媒體,創設了猴王分桃的故事情境:“花果山上有一位猴王今天準備把一盤16個桃子分給4只小猴,每隻小猴分得幾個桃子?”這個問題學生很容易說出結果。這時猴王問:“每隻小猴分得這盤桃子的幾分之幾?”學生的好奇心一下就調動了起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激發探究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地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之中。整節課的氣氛十分活躍,教學效果自然也較爲理想。

二、藉助多媒體,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1、合理演示突出教學重點。

多媒體能夠模擬客觀事物及其活動過程,在教學中,通過多媒體可以把學生不易觀察的事物顯示出來,可以把比較複雜不易理解的內容,用模擬方法形象直觀地演示出來。例如,教學人教版國小數學第十二冊中“圓柱的側面積等於底面的周長乘以高”時內容比較抽象,特別是中下層學生總是無法理解清楚。用多媒體手段,將圓柱的側面轉化成一個長方形的過程用動畫的形式展現出來,就能夠清楚地將側面積(相當於一個長方形)、底面的周長(相當於長)和高(相當於寬)的關係清楚地呈現在大屏幕上,學生看得清,理解也透徹。

2、生動演示突破難點。

常規的教學手段給學生的觀察和想象帶來一定的困難,而恰當地運用多媒體進行演示或動畫模擬,能化枯燥爲有趣、化抽象爲形象直觀,突破教學重、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如教學“圓的面積”一課時,推導圓的面積公式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以前教師往往藉助教具,把圓形切、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的過程演示一遍就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很明顯,只憑這一次拼的過程要讓大多數國小生記住圓各部分與長方形的.聯繫,我想是無法做到,而且整個展示過程又不夠完整。如果再進行一次多媒體的演示,相信學生印象會更深,因爲多媒體能將演示過程完整地重現出來。從開始將整個圓片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再平均分成兩個半圓,然後再拼,接着通過不同顏色的線分別在拼成的近似長方形的周圍閃爍,讓學生更清楚地看到拼成的近似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圓周長的一半,寬相當於圓的半徑,最後推導出圓的面積=圓周長的一半×半徑。

3、創新演示突破難點。

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圓的周長”時,成功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髮現了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第一次:用三條不同長度的線段作爲直徑,分別畫出三個大小不同的圓,並把這三個圓同時滾動一週,得到三條線段的長分別是三個圓的周長。通過觀察發現圓的直徑越短,它的周長就越短;圓的直徑越長,它的周長就越長,從而得出圓的周長與直徑有關係的結論。第二次:屏幕上出現大小不同的圓,各滾動一週,得到三個圓的周長,再用每個圓的直徑分別去度量它的周長,得出圓的周長總是直徑長度的3倍多一點,再讓學生任選一圓,在屏幕上加以驗證。在這個教學片斷中,教師大膽地突破了教材的框框,通過演示讓學生首先知道圓的周長與直徑有關係。而這部分是我們絕大部分教師教學的空白,因爲大部分教師都把力度放在如何讓學生知道圓的周長與直徑有關係。而這部分是我們絕在部分教師教學空白,因爲大部分教師都把力度放在如何讓學生知道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對於者的關係只是簡單的說教而已。這位教師用3個不同的圓分別進行兩次滾動,再用直徑來度量周長,讓學生真正理解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這樣的做法讓大家耳目一新,值得我們借鑑。可見,現代教學技術的使用爲我們的教學開闢了廣闊的天地。

三、藉助多媒體,增大課堂教學容量,節省教學時間。

以有限的時間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是我們每個教師追求的目標。隨着多媒體的進入,課堂時間安排較爲緊湊,課堂密度增大,可以使是練習題的數量得到大大地增加。

單元整理複習,一般是將本單元所學的知識連成片、穿成串,而如果每次的單位複習內容都是在學生自己整理後,教師再依據學生的回答一一板書,這樣將浪費很多課堂的寶貴時間。因爲學生整理好的內容都是已經學過的,也就是可以預先設定的,因此使用課件,依據學生的回答逐一顯現,真正做到了省時高效。

四、藉助多媒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培養創新精神是素質教育的根本任務。所以,我們必須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國小生的思維正處在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發展的過渡階段。特別是低年級兒童,他們的思維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要形式,他們的抽象思維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進行。學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動作技能的基礎上發生、發展,是一個由外部的物質活動向內部的認知心理活動轉化的過程。重視兒童解決問題的創造性,教師就要通過應用多媒體課件動態感知的優勢,創設情境,激發聯想,並讓學生積極利用學具進行更多實踐操作,引導學生把實踐操作與思維聯繫起來。通過創設情境並實踐操作使學生對新知識“再發現”,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例如,教學“圓的面積計算”這課時,教師藉助多媒體課件,演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然後讓學生拿出圓形紙片,提問:這是什麼圖形?看到圓想到什麼?圓所圍平面部分的大小叫什麼?(圓面積)最後教師啓發學生猜測聯想並畫圖實踐,怎樣把圓轉化成一個已知圖計算?結果有的學生說把圓轉化成長方形;有的學生說把圓轉化成平行四邊形;有的學生說把圓轉化成三角形;還有的學生說把圓轉化成梯形。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教學情境,激起學生求知慾。

五、藉助多媒體,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多媒體具有直觀性、形象性,它以聲音、圖象來傳遞教學信息,具有很大的啓發性。它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在運用多媒體投影教學時,充分利用多媒體投影放大的畫面,圍繞教學目的指導學生認真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比較、綜合、概括等思維活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揭示事物變化的本質規律。

總之,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學,直觀、形象,富有感染力,可以節省時間、提高教學效率,它可以創造出學生喜聞樂見、輕鬆活潑的教學氛圍。但是,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一定要用得巧、用到位,才能真正發揮其輔助教學的作用,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優化教學過程,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