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錐的體積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圓錐的體積教學設計

1、知識與技能:掌握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能運用公式求圓錐的體積,並且能運用這一知識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通過“直覺猜想——試驗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結論——實踐運用”探索過程,獲得圓錐體積的推導過程和學習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的求知精神,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自覺養成與人合作交流與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圓錐體積公式的理解,並能運用公式求圓錐的體積。

【教學難點】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

 【學情分析】

學生已學習了圓柱的體積計算,在教學中採用放手讓學生操作、小組合作探討的形式,讓學生在研討中自主探索,發現問題並運用學過的圓柱知識遷移到圓錐,得出結論。所以對 於新的知識教學,他們一定能表現出極大的熱情。

【教法學法】試驗探究法 小組合作學習法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等底等高圓柱圓錐各6個,水槽6個(裝有適量的水)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回顧舊知識

1、你能計算哪些規則物體的體積?

2、你能說出圓錐各部分的名稱嗎?

【設計意圖】通過對舊知識的回顧,進一步爲學習新知識作好鋪墊。

  二、創設情景 激發激情

展示磚工師傅使用的鉛錘體(圓錐),你能測試出它的體積嗎?

【設計意圖】以生活中的數學的形式進行設置情景,引疑激趣遷移,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慾。(揭示課題:圓錐的體積)

三、試驗探究 合作學習(探討圓柱與圓錐體積之間的關係)

探究一:(分組試驗)圓柱與圓錐的底和高各有什麼關係?

1、猜想:猜想它們的底、高之間各有什麼關係?

2、試驗驗證猜想:每組拿出圓柱、圓錐各1個,分組試驗,試驗後記錄結果;

3、小組彙報試驗結論,集體評議:(注意彙報出試驗步驟和結論)

4、教師介紹數學專用名詞:等底 等高

【設計意圖】通過探究一活動,初步突破了本課的難點,爲探究二活動活動開展作好了鋪墊。

探究二:(分組試驗)研討等底等高圓柱與圓錐的體積之間有什麼關係?

1、大膽猜想:等底等高圓柱與圓錐體積之間的關係

2、試驗驗證猜想:每組拿出水槽(裝有適量的水),通過試驗,你發現了圓柱的體積和圓錐的體積有什麼關係?邊試驗邊記錄試驗數據(教師巡視指導每組的試驗)

3、小組彙報試驗結論(提醒學生彙報出試驗步驟)

教學預設:(1)圓椎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3倍;(2)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3)當等底等高時,圓柱體積是圓錐體積的3倍,或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等等。

4、通過學生彙報的試驗結論,分析歸納總結試驗結論。

5、你能用字母表示出它們的關係嗎?要求圓錐的體積必須知道什麼條件呢?(學生反覆朗讀公式)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分組試驗探究,在實驗過程中自主猜想、感知、驗證、得出結論的過程,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探索的意識,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突破了本課的難點,突出了教學的重點。

探究三:(伸展試驗---演示試驗)研討不等底等高圓柱與圓錐題的體積是否具有三分之一的`關係。

1、觀察老師的試驗,你發現了圓柱與圓錐的底和高各有什麼關係?

2、觀察老師的試驗,你發現了不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的體積之間還有三分之一的關係嗎?

3、學生通過觀看試驗彙報結論。

4、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歸納總結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所存在的條件。

5、結合探究二和探究三,進一步引導學生掌握圓錐的體積公式。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課件演示試驗,進一步讓學生明白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所存在的條件,更進一步加強學生對圓錐體積公式理解,再次突出了本課的難點,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進一步讓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了理性認識。

四、實踐運用 提升技能

1、判斷題:【題目內容見多媒體展示】獨立思考---抽生彙報---說明理由---師生評議

2、口答題:【題目內容見多媒體展示】獨立思考---抽生彙報---學生評議

3、拓展運用:【課本例題3】學生分析題意---小組合作解答---學生解答展示---師生評議

【設計意圖】通過判斷題、口答題題型的訓練,及時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鞏固了圓錐體的體積公式。而拓展題型具有開放性給學生提供思維發展的空間,讓他們有跳起來摘果子的機會,以達到培養能力、發展個性的目的。

 五、談談收穫: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呢?

 六、課堂作業

1、做在書上作業:練習四 第4、7題

2、坐在作業本上作業:練習四 第3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