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給予樹》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下面是小編爲大家編輯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給予樹》教學設計,更多內容請關注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給予樹》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突出體驗教學,注重引導學生在讀中進行體驗,在角色轉換中進行“移情體驗”,在體驗中感悟;運用多種有效策略引導學生深入文本,體會金吉亞的美好品質,受到美好情感謝的薰陶和感染,實現閱讀的個性化。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會認10個,會寫12個;理解“沉默不語”等詞語的意思。積累語言,練習表達。

2.運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理解重點詞句,運用此法理解課文內容,提高閱讀能力,學會閱讀方法。

3.讀課文,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體會思想感情,感受金吉婭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等美好品質,受到美好情感的薰陶和感染。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檢查預習

(一)板書課題,指讀。關注多音字和生字。

(二)打開書找到認字表,同位之間互相檢查,有讀不準的就互相幫一幫。

(三)教師檢查生字讀音。重點檢查和指導下列幾個字:

“援”——援還可以怎麼組詞?課文中還提到了“援助中心”,你瞭解援助中心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板畫給予樹)

“糖”——這個字不太好寫,怎麼能寫好這個字?誰來當小老師提醒大家。(左窄右寬,橫多距離要相等)教師示範,學生自己練習。

  [設計評析]

本環節重在掃清字詞障礙。此環節中,力求重點關注難讀的字詞,引導學生讀準讀好。如,對“援”字的處理十分巧妙,由組詞引出來“援助中心”,自然而然地對該詞進行了處理,理解了該詞以後,爲理解課文掃清了障礙。

在指導寫字時,不是平均用力,教師抓住一個難寫的“糖”字,進行了重點指導。通過關注它的字形、比例、間架結構等,對橫多的字的書寫進行了重點提示。在學習其它字詞時,注意引導學生互相幫助、互相提醒。真正做到了從學生的學情出發,又面向全體學生,通過學生互相提示這一環節,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 整體感知,自讀質疑

(一)誰願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聽的同學首先聽聽他們讀得對不對,然後找一找,故事裏都寫到了誰?誰給你的印象最深?

(學生找出多個人物,特別注意找出印象最深的幾個人物)

(二)金吉亞做了什麼事給你留下的印象這麼深?

小結:大家看,在聖誕節前夕,金吉亞送給自己家人便宜的棒棒糖,卻送給陌生小女孩一個洋娃娃,孩子們,面對着金吉亞的做法,你有什麼疑問嗎?

 [設計評析]

一是在檢查學生準確讀準字詞的基礎上,看是否準確地讀準了內容。

二是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瞭解文章寫的主要人物。讓學生對人物從整體上有一個初步的感知。符合閱讀教學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規律。

三是引導學生提出疑問。富勒認爲“不問一個爲什麼,什麼也學不到。”愛因斯坦也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此處重在引導學生思考、學習質疑,因爲問題纔是思維的開始,提出不懂的問題,利於學生帶着問題深入讀書、思考,也便於教師以學定教、順學而導。

三、 精讀品賞,解疑悟情

(一)精讀第三自然段

1.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金吉亞的內心世界。先來看看買了禮物走在回家路上的金吉亞吧,誰來讀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劃出描寫金吉亞的句子。

2.指名讀讀劃出的句子。

3.理解關鍵詞句:知道什麼是“沉默不語”嗎?自己表演表演。(學生表演)

師:那我明白了,文中的金吉亞沉默不語,就是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想,我理解的對吧。(預設:學生一定是否定的。)

4.那沉默不語的金吉亞究竟在想些什麼呢?來,孩子們,自由讀讀1—3自然段,想一想。

(1)透過“沉默不語”我們體會到了金吉亞的內心,帶着你的體會,誰再來讀讀這句話。

(2)如果和哥哥姐姐的興高采烈對比着讀,就更能讀出金吉亞沉默不語時的心情。誰願意讀一讀。

(3)哥哥姐姐興高采烈那會是什麼樣呀,那金吉亞沉默不語呢,一邊想象,一邊讀,誰再試試。

5.教師小結。

 [設計評析]

本環節的設計流程是:找出詞語—通過表演,理解詞語—透過詞語想象人物內心——體會人物情感——對比朗讀,讀出情感。

本環節的.最大亮點是:透過一個“沉默不語”,運用有效的學習策略,如,動作表演、比較、透過詞語想象內心、聯繫上下文、感情朗讀等策略,引導學生理解了“沉默不語”一詞,同時深入文本,很好地體會出了金吉亞的美好品質。實現了《課標》所指出的“理解詞語,體會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的閱讀目標。

(二)精讀第四自然段

1.我們抓住“沉默不語”,聯繫着上文,體會到了金吉亞的內心,感到他是那樣體貼家人,愛着家人,可是她卻只買了棒棒糖給家人,而給陌生小女孩的則是洋娃娃。讀到這兒你有什麼疑問嗎?

學生質疑。預計:“爲什麼給小女孩買的是洋娃娃,而給家人買的卻是棒棒糖?”

請大家默讀第四自然段,看看能不能解答這個問題?可以劃出相關的句子。

2.大家發表了自己的見解,我注意到剛纔有同學說到了這句話,我把金吉亞的這句話打出來,看着屏幕誰再來讀一讀。和書上寫得一樣嗎?怎麼不一樣?不加這三個字也很通順,不行嗎?

3.聖誕節,多麼讓孩子們盼望的節日呀,因爲那一刻他們會收到許多禮物,孩子們唱啊,跳啊,沉浸在快樂和幸福中。可是這個小女孩呢?她什麼都沒有。你想,她沒有什麼?

金吉亞,在我們的心理小女孩多麼可憐呀,誰再來讀讀這句話。

多麼可憐的小女孩呀,聖誕節前夜他什麼都沒有,孩子們,現在你就是金吉亞,你走進聖誕節的商場,看到了那顆掛滿心願的給予樹,小女孩的心願卡吸引了你,來,金吉亞,摘下這張卡片,小女孩寫什麼了?

4.創境,進行角色體驗說話。

小女孩一直盼望一個洋娃娃呀,白天,小女孩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她一直盼望,晚上,面對着漆黑的屋子,小女孩還在盼望;甚至在夢中他還想着洋娃娃呀。看着小女孩的卡片,金吉亞,你的心裏在想些什麼?

多麼善良的孩子呀,帶着你的體會,再來讀讀這段話。

師:此時,金吉亞爲什麼只給家人買棒棒糖,卻要給小女孩買洋娃娃,我們全明白了。那孩子們,金吉亞送給小女孩的僅僅是棒棒糖嗎?

 [設計評析]

此環節重點抓住了“什麼都沒有”,通過出示兩個句子一個帶有“什麼都”,另一個不帶,進行比較。在比較中先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小女孩的貧窮、可憐等,接着運用有效的體驗式教學策略,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換位體驗:把學生當成金吉亞讓其入境動情、深入體驗,通過引導學生切身體驗,深入文本,體會出金吉亞是一個善良、體貼、可愛的孩子。在切身體驗中受到了美好情感的薰陶,真正讓學生在角色體驗中與作者產生了共嗚,進行了心靈的對話,讀出了小女孩的美好品質。

四、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一)聖誕的樂章奏響了,給予樹上,有着一個小女孩的夢想,給予樹下,另一個小女孩——金吉亞幫她實現了這個夢想, 如果我就是媽媽,我擔心過,生氣過,可是現在,我高興極了,緊緊地擁抱着金吉亞。孩子們如果你也是金吉亞的家人,你會是怎樣的心情?

是啊,作爲媽媽的我,我會(範讀最後一段)

作爲哥哥、姐姐的你,(指讀最後一段)。

還有我們,我們每一個人,都感動着,一起讀。

讓我們記住金吉亞,記住金吉亞給予我們的這一切,一起來背誦,背不過的可以看着屏幕。

(二)同學們,8歲的金吉亞如此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深深地感動着我們。我們能夠想象到小女孩得到洋娃娃時幸福的笑臉,那一刻她會對金吉亞說些什麼呢?生交流。

作業:課後請同學們寫一寫。

 板書設計:

棒棒糖(圖) 善良 仁愛

給予樹(簡筆畫) 金吉亞 同情 體貼

洋娃娃(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