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

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國小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把自己“溶入”到數學課堂活動中,並且自覺主動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發表自己的見解,首先得引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表達的慾望。實踐證明,學生對所學的內容越感興趣,參與的意識就越強烈,思維也就越活躍。在教學中,我們要注意採用多種形式,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肯想願說。

首先要讓學生體會數學語言的美感,激發想說的興趣。數學語言表面上顯得枯燥乏味,其實具有自己鮮明的特點,那就是準確、嚴密、簡明,蘊藏着豐富的內涵,有一種內在的美感。充分理解、掌握它,就能領略其中的微妙之處,感受其中的美的意境,從而激起學習、探究的興趣。比如:在教學除法時,關於餘數的表述:餘數必須比除數小,而學生往往會說“餘數不能比除數大”,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較,瞭解到兩種說法的不同,深入體會到數學語言表達的嚴密性的美,而感受到數學語言表達的重要性,激發學生想說的慾望。

其次要讓學生感受語言表達的愉悅,體驗表達的快感。學生只有在不斷得到鼓勵時,他們的語言表達才能完全與流暢的思緒一致,他們的智慧和創造力才能得到充分釋放的機會,感受到成功的愉悅,也纔有暢所欲言的慾望和興趣。所以,我們在課堂中,要儘量給學生創設一種各顯其才的機會,堅持面向全體,緊抓少數的原則,有意識地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向不同水平學生提出問題鼓勵他們來回答:難度偏低的問題,讓一些學困生回答,那怕是說頭丟尾,也以鼓勵爲主,再請其他同學補充,讓後進生拿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並加深記憶,又不打擊說的積極性;優秀學生回答一些思考性較強的問題,不太難的問題則安排中等學生回答,這樣,調動每個學生說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各類學生的思維水平和表達能力同時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和提高。

多角度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高

1.爲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表達環境

受地域文化、所處年齡段、自身性格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在課堂上容易產生害羞、尷尬等心理。當學生回答問題錯誤時,自身的羞愧感以及其他學生的嘲笑加深了學生的自卑心理,降低了學生的積極性,更阻礙了其進一步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對此可適時打造新型學習環境,設立獎懲制度,當教師提問問題時,參與回答問題的學生加一分,答對問題者加兩分,嘲笑同學者扣一分,最後按照學生所得分數高低劃分等級,發放不同獎品,以此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除設立獎懲制度外,在日常講課中,當學生回答問題錯誤時,教師也要避免嚴詞相對,鼓勵幫助學生動腦筋打開思路,得出正確答案。教師是學生的良師益友,身爲教師要做好榜樣,不能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而是幫助學生提高自信心和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良好的學習、講課氛圍必不可少。

2.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對提高學習效率、開闊學生視野有重要作用。小組合作學習可調動學生集體參與,凝聚小組智慧,得出智慧結晶。在小組討論中,面對同班同學,有效化解學生尷尬心理,學生活躍發言,表達自身想法。在教師面前,部分學生可會因敬畏老師等原因而導致想法無從表述,在同齡人面前,學生意識到自身與周圍人身份平等,可自由表達自身想法。這不僅可以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會激發學生們的思維深度、廣度。在討論問題的最後,各小組派代表做出總結,教師對優秀小組表揚,同時鼓勵表現略差的小組,照顧學生情緒。小組合作學習是一個不錯的培養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俗語講“衆人拾柴火焰高”,小組合作既有利於學生團隊意識、領導意識的培養,也有利於其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每個學生都可以充分地發揮自己的長處,與同齡人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3.多種方法訓練語言表達能力

固定思維、固定解題思路禁錮了學生思維,應採取多角度、多方法解決問題。如下一道百分數應用題“三陽去年植樹15萬棵,今年植樹比去年多20%,今年植樹多少萬棵?”通過分析題意,引導學生概括問題的實質並敘述出來:把去年植樹15萬棵看作單位“1”,求今年植樹多少萬棵,就是求去年植樹數的(1+20%)是多少,進而敘述爲求15的`(1+20%)是多少。所謂“擴展”,把簡單的式子用不同方式敘述成文字題,把簡單的文字題改編爲應用題,一題多用,一題多變,鼓勵學生改題、做題,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還可拓寬學生解題思路。定向思維往往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思維與語言表達密不可分,通過拓寬學生思維角度來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是提高學生語言表述水平的重要渠道。

讓學生有正確的數學語言

1、國小生的模仿力較強

國小生的模仿力非常強,教師的數學語言是可以直接影響學生的數學語言。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做好榜樣,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語言,這就需要教師具有正確的數學語言,在教學中,一定要用詞正確,簡單扼要,前後連貫,邏輯性要強。譬如說:在進行西師版必修四下冊《乘法運算律及簡便運算》的過程中,教師先對一個題型進行計算,繼後讓學生加以模仿。

如:36×25=9×(4×25),做完這道題教師應該給學生講解一下解題思路,就上面這道題是根據已學過的把一個數分解爲兩個數的乘積,在運用乘法結合律。通過教師的講解之後,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出幾個類似的題目,讓學生解題並向教師或同學談論其算理,也可以讓學生研究與討論有無其他解題方法。通過這樣的方法,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自我創新意識,還可以讓學生對已獲得知識加以鞏固,進而提高我國國小數學教學效率。

2、國小生具有間接性的特點

在進行國小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抓住學生具有間接性的特點,需要教師在學生的描述過程中適當的進行引導與分析,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使用正確的數學語言,也可以促使學生思維性和邏輯性得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