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限制語與英語口語教學教育論文

 摘要:英語口語教學中,學生不重視一些形式簡單卻功能強大的模糊限制語的反覆練習,導致基本的日常禮貌對話不會說,或表達生硬而沒禮貌,這樣的英語口語在真實的交際場合中,失去了最基本的語言交際的意義,使語言表情達意的功能盡失。因此,英語教師應瞭解一些語言學家對模糊限制語的研究,並且通過嘗試對模糊限制語的顯性教學,提高學生用英語表情達意的能力。

模糊限制語與英語口語教學教育論文

關鍵詞:模糊限制語;口語;英語教學

  一、模糊限制語的定義

從通俗的意義上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每天都會使用到的一些含蓄的語言表達都屬於模糊限制語( hedges )。有時我們要表達的意思自己也不是很確定,有時我們想把一些壞消息說的儘量緩和一些,總之,當我們覺得一件事情沒必要說出來或者不能“直說”時,模糊限制語就能很好的幫助我們以一種看似“模糊”的方式卻又更“精確”地表達我們的意思。

從學術的意義上講,不同的中外學者給與了它不同的定義。比較常見的有美國語言學家萊考夫Lakoff(1973:485)下的定義:“words whose job is to make things fuzzier or less fuzzy”。很多學者將其對應爲“使事物變得模糊的語言”。而這則定義中的“less fuzzy”恰恰表達了另一重要信息,那就是:模糊限制語可以使語言更加“明確”。在某種程度上,模糊限制語表面上的模糊卻顯示了語言的客觀性和嚴謹性,提高語言的可信度。例如:程建山(2005)在描述模糊限制語的精確話語功能時,使用的例子“He woke well before dawn.”就比“He woke before dawn.”更形象、準確、客觀。“They might be up to about a meter wide.”就比“They are a meter wide.”嚴謹。其他各類型具有代表性的詞還有sort of, kind of, a little bit, about, seldom, sometimes, I’m afraid, as far as I can tell, I guess, according to等。

我國最早的模糊限制語研究要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末,伍鐵平先生的《模糊語言初探》和《模糊學再探》成爲國內最早研究模糊語言學的論文。另外,其他學術領域的專家也認識到了世界中存在的各種模糊現象。

美國學者查德(L. A. Zadeh, 1965)在他的模糊集理論中,強調了客觀世界的模糊性,在人類認識世界的過程中,模糊理論和模糊現象往往佔據了大部分人類活動,對這一概念的重新審視和重視不僅推動了模糊語言學的發展,也使科學家在很多其他領域展開了對模糊理論的研究。

  二、禮貌原則是口語中模糊限制語的基本原則

不論是教師教授英語時的課堂口語還是教學內容上的口語表達,符合禮貌原則可以說是和清晰流暢的表達同等重要的。過於直白的表達,即使清楚明瞭,也有可能冒犯對方,產生不好的效果,而模糊卻禮貌的表達方式往往能事半功倍。

許多語言學家都在模糊限制語與禮貌用語的關係上做過深入的探究。禮貌原則(politeness principle)是英國學者利奇(Leech),在格賴斯(Grice)提出的合作原則的基礎之上提出來的,這兩項原則是相互補充,互相支持的。禮貌原則又包括六項準則:a.得體準則(tact maxim):儘量減少他人付出的代價,儘量增大對他人的益處b.慷慨準則(generosity maxim):儘量減少對自己的益處,儘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價c.讚揚準則(approbation maxim):儘量減少對他人的批評,儘量增加對他人的讚揚d.謙虛準則 (modesty maxim):儘量縮小對自己的讚揚,儘量誇大對自己的批評e.一致準則(agreement maxim):儘量縮小與他人的不同意見,儘量誇大與他人的相同意見f.同情準則(sympathy maxim):儘量縮小對他人的厭惡,儘量擴大對他人的同情(周紅,陳鋒,2007)。

這些熟悉的“讓話說的更好聽”的原則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或多或少的會用到,也體會到它們所帶來的好處,但我們是否把它們作爲一個專題知識傳授給學生,引起學生的足夠注意了呢,這是我們英語口語教學上又一個值得突破的地方。例如:當我們做出積極的禮貌行爲,用比較直白的話表達欽佩的感情時,可以說“I really can’t wait to express my admiration to you.”但是如果我們的禮貌行爲是消極的,我們就需要用模糊限制語迂迴委婉的表達出對別人的否定和指責,減少直白的表達,要考慮到對方的臉面。例如:不同意對方的決定或者給予建議時,可以說“If I may say so, I feel that you might have made a wrong decision.”也可以說“I honestly think that you will have greater problems if that’s your choice.” 這些句子中劃線的部分是可以隨意替換的,通過使用不同內容對句子框架進行反覆練習,是可以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和語言習慣的。但是學生往往不能理解爲何要反覆練習看似如此簡單的句型,每個單詞不論單獨看還是構成句子看,似乎都簡單得沒有必要拿來講解,這正是問題所在。正是由於學生對口語中的模糊限制語不瞭解、不重視,沒有看到它們雖簡單卻強大的禮貌作用,才導致了最常見的呆板、不合乎語言習慣的.口語輸出,卻往往把原因簡單的歸咎於單詞量不夠。

  三、重視英語口語課堂中對模糊限制語的使用

1. 英語教師開設關於模糊限制語的專題講座,或結合課堂教學內容,以演繹法和歸納法使學生明確相關的語言學知識。在英語口語課上,往往學生不重視一些形式簡單卻功能強大的模糊限制語的反覆練習,甚至認爲口語課就應該練習表述複雜的觀點和句型,否則就沒有收穫。這種想法將學生引入誤區,導致日常的禮貌對話不會說,或表達不合情理、生硬而沒禮貌,這樣的英語口語在真實的交際場合中,即使意思基本清楚,卻失去了最基本的語言交際的意義,使語言表情達意的功能盡失。這樣的口語不但不能幫助交流,反而使人產生厭惡的情緒,希望儘快結束談話,甚至造成更大損失。因此,必要的語言學專門講座有助於學生了解模糊限制語的理論基礎,從而有意識的注意收集和反覆練習這些表達方式,逐步提高用英語表情達意的能力。

2. 課堂教學的反覆練習應多結合各種情景活動來展開。由於模糊限制語的語用功能豐富,它可以使語言表達在必要的時候模糊或者明確,也可以使之緩和、委婉,對於同一個單詞或句型在不同情景中的語用功能,教師可以開展相應的活動,活躍課堂氣氛,也加深學生對模糊限制語的語用功能的理解。例如:以老師的身份分別批評一名國小生、一名大學生,以及同該生家長進行溝通。在這一情景中,不同身份的扮演者被要求使用必要的模糊限制語,練習在實施消極禮貌行爲時如何委婉、客套的表情達意。

3. 教師注意自己的語言使用,在課堂上維護學生的“面子”,用實際行動使用模糊限制語。上文提到英國學者利奇提出了禮貌原則,而Brown和Levison (1978)提出了面子保全論(Face-saving Theory)。既然模糊限制語可以委婉的表達否定的意思,那麼教師在課堂上免不了要給予學生的表現一些相應的評價或委婉的批評。這正是一個好的機會向學生展示模糊限制語的強大語用功能和它無處不在的特點,同時保全學生的面子。

4. 補充文化知識,用“文化差異”更好的解釋模糊限制語的使用特點。不同國家的文化導致語言的使用有很大的異同,相同的文化理解可以幫助學生牢記某些語言使用的特點,而不同的文化理解則會限制學生的外語輸入和輸出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在開設語言學專門知識的同時,補充課堂上的文化知識,用文化的豐富多彩更好的活躍課堂氛圍和提高學生對一門外語的接受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模糊限制語是各國語言中大量存在的詞或句的表達方式,它蘊含着強大的語用功能和豐富的文化知識,它們可以使語義表達在必要的時候模糊或是明確,尖銳或者委婉。它們的表達方式往往簡單,但卻是生活語言中必不可少的。英語教師可以嘗試引領學生進入到這一豐富的語言學世界,通過各種教學活動,發揮其強大的語用功能,逐步培養學生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豐富的意思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

  參考文獻

[1] 蔡家珍,模糊限制語探析,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3)

[2] 程建山,從會話原則看模糊限制語的語用功能,隕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1)

[3] 戴建東,試論模糊語言的交際功能,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6)

[4] 段恩香,模糊限制語的語用功能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啓示,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4 (4)

[5] 黃一臻,英語新聞廣播中的模糊限制語,今日南國,2008(9)

[6] Lakoff, G. Hedges: 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 [J].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1973, (2): 458-508

[7] Levison, S. C. (1983)Pragma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 駱明非,英語課堂教學中模糊限制語的運用,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5(2)

[9] 蘇遠連,英漢模糊限制語的分類和功能,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

[10] 伍鐵平,模糊語言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11] 周紅,陳鋒,模糊語言的禮貌表達功能,嘉興學院學報,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