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質量監控制度

1、 血液必須保存在指定的血庫冰箱內,溫度應保持在4℃.保存溫度不當可能導致血細胞破壞或細菌感染 。血液自血庫取出後應在30分鐘內輸入,若輸血延遲,必須將血液歸還血庫保存。

輸血質量監控制度

2、 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和無菌操作技術規程。

3、 嚴格執行插隊制度。

4、 根據醫囑進行輸血,應向患者解釋輸血的過程,要求患者及時報告不良反應。

5、 輸注兩個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時,應間隔輸入少量等滲鹽水,避免產生免疫反應。

6、 輸入血液中不可加入其他藥品或高滲性或低滲性溶液,以防血液凝集或溶血。

7、 輸血過程中密切觀察輸血反應,尤其是輸血開始15分鐘,護士應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徵和皮膚變化,密切觀察有無先兆輸血反應的症狀和體徵,並及時處理。若出現嚴重的輸血反應,立即停止輸血,輸入生理鹽水,餘血和輸血器送血庫,分析原因並通知醫生。

輸血質量監控制度 [篇2]

一、輸血護理服務的規定

1、血液必須保存在指定的血庫冰箱內,溫度應保持在4℃,保存溫度不當可能導致血細胞破壞或細菌感染,血液自血庫取出後應在30分鐘內輸入。

2、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和無菌操作技術規程。

3、嚴格執行雙人查對制度。

4、根據醫囑進行輸血,應向患者解釋輸血的目的及過程,要求患者及時報告不良反應。

5、輸注兩人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時,應間隔輸入少量無菌生理鹽水,避免產生免疫反應。

6、輸入血液中不可加入其它藥品或高滲性或低滲性溶液,以防血液凝聚或溶血。

7、輸血過程中密切觀察輸血反應,尤其是輸血開始15分鐘,護士應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徵和皮膚變化,密切觀察有無先兆輸血反應的症狀和體徵,並及時處理。若出現嚴重的輸血反應,立即停止輸血,通知醫生搶救處理,餘血和輸血器送血庫,報輸血管理委員會。

二、輸血過程的質量監控

1、責任護士進行全過程質量監控。從抽血到輸血完成的整個細節進行仔細觀察並做好記錄。

2、護士長或專業組長進行質量控制。

3、護理部督查輸血病人的護理記錄,並納入護理質量考覈。

三、效果評價及持續改進

1、護理部每半年進行一次對全院所有輸血病例質量的成效評價。

2、對每一例輸血不良反應進行分析和持續改進。

輸血過程中的質控評價流程

1、《臨牀輸血申請單》由經治醫生填寫,主治醫師覈准後簽字,交護士站採集受血者血樣。

2、 護士根據輸血申請單資料,採集前核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病室、牀號、血型和診斷後,將標明患者完整信息的標籤貼到紫色試管上,再採集受血者血液2毫升注入紫色試管內,上下混均,並填寫抽血時間,在《臨牀科室輸血單》上籤署採血人姓名。

3、由醫務人員或專門人員將受血者血樣及《臨牀輸血申請單》送交輸血科。

4 、送檢人員在輸血科填寫送達時間、姓名性別、病案號、血型、輸血前檢查等內容,與輸血科接收標本者兩人共同覈對後,雙簽名確認。

5 、取血時醫護人員攜帶病歷到血庫,與血庫人員雙方交接覈對:

(一) 受血者科室、牀號、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血型(包括 Rh 因子)、血液成分、血量、有無凝集反應、交叉配血結果;

(二) 覈對血袋標籤:獻血者條形碼編號、血型(包括 Rh 因子)、血液有效期、色澤。

(三) 檢查血袋有無破損滲漏,血液有無溶血及凝塊。雙方覈對無誤後,在發血單上雙方簽字方可發出。

6、血液取回後:

(1)輸血前由兩名醫護人員覈對交叉配血報告單及血袋標籤各項內容,檢查血袋有無破損滲漏,血液顏色是否正常。準確無誤在《臨牀科室輸血單》上雙簽名後方可輸血。

(2)輸血時,由兩名醫護人員帶病歷共同到患者牀旁覈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病案號、病室/門急診、牀號、血型等,確認與配血報告相符,再次覈對血液後,用符合標準的輸血器進行輸血。

(3)取回的血應儘快輸用,不得自行儲血。輸血前將血袋內的成分輕輕混勻,避免劇烈震盪,血液內不得加入其它藥物,如需稀釋只能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

(4)輸血前後或連續輸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時,用注射生理鹽水沖洗輸血管道。

(5)輸血過程中應先慢後快,再根據病情和年齡調整輸注速度,並嚴密觀察受血者有無輸血不良反應,如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 7 、輸血完畢後,交叉配血報告單貼在病歷中,將血袋及輸血不良反應回報單送回輸血科,輸血科記錄時間、科室、患者姓名、血袋條碼、回送者時間送交人簽字,接受者簽字並記錄時間,血袋在2—6°C冰箱內保存時間不超過24小時。由後勤人員收集後統一銷燬,註明收集時間和收集人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