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廣東清遠高三上學期期會考試語文真題及答案

(本卷滿分150分,時間120分鐘)

2017廣東清遠高三上學期期會考試語文真題及答案

第I卷 閱讀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以生態文明視角發現鄉村的價值

看待鄉村,人們習慣用工業文明的視角,也就是以工業化、城市化標準衡量鄉村,最常見的評價指標是規模效益。在這樣的視角下,鄉村的生產和消費似乎都變得不“經濟”,也無法成爲人們獲取經濟利益的場域。因此,在一些人看來,鄉村只能依附於城市。

然而,當我們換個評價體系,以生態文明視角看待鄉村時,就會發現它在現代社會的獨特價值。

事實上,鄉村文明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爲基礎,無論是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還是信仰與習俗,都維繫着人與環境、人與自然的和諧。跳出依附視角就能發現,鄉村完全可以發展可循環利用的智慧農業,而不是依靠化肥、農藥、除草劑傷害環境或“有水快流”的掠奪性農業。鄉村生活,也可以相對超脫“時間就是金錢”的經濟屬性,尋求與大自然更合拍的生活節奏,締造有利於生態、生活和生命健康的生活狀態。更重要的是,鄉村具有傳統文化的保存功能,可以成爲刻板都市生活的精神後花園。

如果說,工業文明理念讓人們更注重生產結果,更追求財富,生態文明理念則給予生產和生活過程同等重視,因而更能發掘生命的意義,洞察生活的幸福。

現在鄉村建設的問題,不少是因爲人們習慣於把城市文明機械地移植到鄉村,諸如“用城市建設的思路改造鄉村”“就地城市化”等想法,其實是把城市問題複製到了鄉村,甚至用一個存在問題的模式替代了鄉村最美好的東西。比如,把城市的垃圾處置方式移植到鄉村後,鄉村生產與生活之間的有機循環被消滅了。在鄉村,農民生產的絕大多數東西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綜合利用,生活垃圾以及動物的糞便,更可以變成有機肥回到農田。可惜,這一有機循環文化在錯誤的理念支配下被消滅了,於是出現了秸稈焚燒、動物糞便污染以及垃圾收集、運輸、填埋等問題。

鄉村有自身的發展規律,以生態文明的理念去理解,鄉村像是一座塵封的寶庫,又像是一塊精雕細琢的工藝品。懷着一顆敬畏的心去對待它、體會它,就會發現其中不可替代的價值。1992年,1575名科學家曾發表了一份《世界科學家對人類的警告》,開頭就說:“人類和自然正走上一條相互牴觸的道路”,這正是與工業時代的過度索取有關。

生態文明視角下的鄉村,承載了中國傳統中“天人合一”的生活哲學,始終哺育着田園牧歌式的生活理想。農民的明哲適度,似乎是永恆的。鄉村的自然、自足、自養、自樂,是鄉村生活的最大魅力;順應自然、有限利用資源、可持續發展以及智慧產業,則是鄉村的最大財富。因此,新型的城鄉關係,一定是尊重城鄉差異基礎上的互補。而美麗鄉村建設,也是要把鄉村建設得更像鄉村,而不是用城市替代鄉村,或在鄉村複製城市。

1.下列各項是對生態文明下的鄉村“在現代社會的獨特價值”的闡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鄉村具有傳統文化的保存功能,可以稱謂刻板都市生活的精神後花園。生態文明視角下的鄉村承載了中國傳統中“天人合一”的生活哲學,始終哺育着田園牧歌式的生活理想。

B.鄉村可以發展可循環利用的智慧農業,比如農民生產的絕大多數東西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綜合利用,生活垃圾以及動物的糞便,更可以變成有機肥回到農田。

C.鄉村生活,可以相對超脫“時間就是金錢”的經濟屬性,尋求與大自然更合拍的生活節奏,締造有利於生態、生活和生命健康的生活狀態。

D.鄉村文明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爲基礎,無論是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還是信仰與習俗,都維繫着人與環境、人與自然的和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人們總是以工業文明的視角看待鄉村,也就是用規模效益這一評價指標來衡量鄉村,其得出的結論是鄉村無法成爲人們獲取經濟利益的場域。

B.在生態文明理念支配下進行美麗鄉村建設,是要把鄉村建設得更像鄉村,而不是用城市替代鄉村,或在鄉村複製城市,也就是說,鄉村建設不要移植城市文明。

C.鄉村中出現秸稈焚燒、動物糞便污染以及垃圾收集、運輸、填埋等破壞有機循環的問題,都是受到工業文明這一錯誤理念支配的'結果。

D.因爲工業文明理念讓人們更注重生產結果,更追求財富,所以出現向自然過度索取的情況,從而導致人類和自然產生相互牴觸的問題。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生態文明理念更注重生產生活過程,因而更能發掘生命的意義,洞察生活的幸福。

B.鄉村生活的最大魅力在於鄉村的自然、自足、自養、自樂,鄉村的最大財富則在於順應自然、有限利用資源、可持續發展以及智慧產業。

C.“鄉村只能依附於城市”“用城市建設的思路改造鄉村”“就地城市化”,這些想法和做法符合工業文明理念。

D.以生態文明的理念去理解鄉村,會發現鄉村像是一座塵封的寶庫和一件精美的工藝品,我們遵循鄉村自身的發展規律,懷着一顆敬畏的心去看待它,就會發現其獨到的價值。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張學顏,字子愚,肥鄉人。登嘉靖三十二年進士。遼撫李秋免,大學士高拱欲用學顏,或疑之,拱日:“張生卓犖倜儻,人未之識也,置諸盤錯,利器當見。”侍郎魏學曾後至,拱迎問日:“遼撫誰可者?”學曾思良久,曰:“張學顏可。”拱喜曰:“得之矣。”遂以其名上,進右僉都御史,巡撫遼東。

遼鎮邊長二千餘里,城寨一百二十所,三面鄰敵。官軍七萬二千,月給米一石,折銀二錢五分,馬則冬春給料,月折銀一錢八分,即歲稔不足支數日。自嘉靖戊午大飢,士馬逃故者三分之二。前撫王之誥、魏學曾相繼綏輯,未復全盛之半。繼以荒旱,餓莩枕籍。學顏首請振恤,實軍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戰馬,信賞罰。黜懦將數人,創平陽堡以通兩河,移遊擊於正安堡以衛鎮城,戰守具悉就經畫。

建州都督王果①以索降人不得,入掠撫順,守將賈汝翼詰責之。果益憾,約諸部爲寇,副總兵趙完責汝翼啓釁,學顏奏曰:“汝翼卻杲饋遺懲其違抗實伸國威苟緣此罷斥是進退邊將皆敵主之矣臣謂宜諭王杲送還俘掠否則調兵剿殺毋事姑息以蓄禍。”趙完懼,饋金貂,學顏發之,詔逮完,而宣諭王杲如學顏策。諸部聞大兵且出,悉竄匿山谷。果懼,十二月約海西王臺送俘獲就款,學顏因而撫之。

時張居正當國,以學顏精心計,深倚任之。學顏撰會計錄以勾稽出納。又奏列清丈條例,釐兩京、山東、陝西勳戚莊田,清溢額、脫漏、詭借諸弊。又通行天下,得官民屯牧湖陂八十餘萬頃。民困賠累②者,以其賦抵之。自正、嘉虛耗之後,至萬曆十年間,最稱富庶,學顏有力焉。學顏八疏乞休,許致仕去。卒於家。

選自《明史·張學顏傳》,有刪改)

【注】①王杲:明朝末期建州女真頭領。②賠累:賠錢虧累。

4.下列對文中劃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汝翼卻杲饋遺懲其/違抗實伸國威/苟緣此罷斥/是進退邊將皆敵主之矣/臣謂宜諭王杲送還俘掠/否則調兵剿殺/毋事姑息以蓄禍

B.汝翼卻杲饋遺/懲其違抗/實伸國威/苟緣此罷斥是進退/邊將皆敵主之矣/臣謂宜諭王杲送還俘掠/否則調兵剿殺/毋事姑息以蓄禍

C.汝翼卻杲饋遺/懲其違抗/實伸國威/苟緣此罷斥/是進退邊將皆敵主之矣/臣謂宜諭王杲送還/俘掠否則調兵/剿殺毋事姑息以蓄禍

D.汝翼卻杲饋遺/懲其違抗/實伸國威/苟緣此罷斥/是進退邊將皆敵主之矣/臣謂宜諭王杲送還俘掠/否則調兵剿殺/毋事姑息以蓄禍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大學士”又稱內閣大學士、殿閣大學士等,爲輔助皇帝的高級祕書官。

B.“振恤”,即賑濟與撫卹,即面對災荒來襲時,各級政府和民間做的相應的反應和對策。

C.“詔”先秦時代上級給下級的命令文告稱詔。秦漢以後,專指帝王的文書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獲得”,“仕”意爲“官職”,“致仕”指獲得官職。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張學顏深得有關官員賞識。大學士高拱推薦張學顏任遼地巡撫,有人質疑.高拱力爭,侍郎魏學曾的看法與高拱一致,張學顏最終獲得任命。

B.張學顏敢於治理,恪盡職守。遼地邊境線長,兵馬耗費糧草很大,無法支撐,大饑荒使兵馬損失慘重,張學顏採取多個措施,鞏固邊防。

C.張學顏正直敢言,忠於國家。女真首領王杲想聚衆作亂,張學顏上奏請朝廷不要姑息王呆,並下令逮捕袒護王杲的趙完,維護了國家利益。

D.張學顏精於心計,體恤百姓。他寫了關於會計的書,治理莊田,清理各種弊端;對陷入困境的百姓給予關照。明朝被認爲最富裕的時期,他出過力。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張生卓犖倜儻,人未之識也,置諸盤錯,利器當見。(5分)

(2)黜懦將數人,創平陽堡以通兩河,移遊擊於正安堡以衛鎮城,戰守具悉就經畫。(5分)

(二)詩歌鑑賞(11分)

閱讀下面詩歌,完成8~9題。

漢壽城春望

劉禹錫

漢壽城邊野草春,荒祠古墓對荊榛。

田中牧豎燒芻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華表半空經霹靂,碑文才見滿埃塵。

不知何日東瀛變,此地還成要路津。

【注】①這首詩是作者貶任朗州司馬時所作。②芻狗:古化用茅草紮成的狗作祭品,祭後就被拋棄。③東瀛:東海。東瀛變,指滄海桑田的變化.

8.古人認爲“此春望詩,最奇”,請指出這首詩“奇”在哪裏,並簡要賞析。(5分)

9.全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曹劌的同鄉認爲如何抵擋齊國的攻勢是統治者操心的事,曹劌沒有必要參與,但是曹劌毅然面見了魯莊公,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左傳·曹劌論戰》)

(2)李白在《蜀道難》中先後通過神話傳說和動物的反應從多角度表現了蜀道雄奇險峻、難以逾越的特點,然後寫到行走在上面的人只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難》)

(3)荀子在《勸學》中強調君子要通過廣泛學習來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