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成考專升本藝術概論複習筆記

在藝術作品中,感性更多地是指蘊含於作品之中的情感因素,以及寄寓在形式之中的感性特色,而理性則是指通過作品的形象、情境及意境所凸現出的思想內涵。藝術作品是感性與理性的統一,一方面,藝術作品表現爲感性形式與理性內涵的統一;另一方面,藝術作品還表現爲情感因素與理性精神的統一。

關於成考專升本藝術概論複習筆記

首先,藝術作品是感性形式與理性內容的辯證統一。這一點正是藝術區別於宗教、哲學的重要因素之一。確實,雖然藝術作品呈現給人們的,總是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具有明顯的感性特徵,但是,在藝術作品的感性形式中又滲透着理性的因素。例如,西班牙著名畫家畢加索的代表作品《格爾尼卡》,這幅畫把立體主義、現實主義和超現實主義風格熔於一爐,在這幅畫中,畢加索調動了各種技法,運用了立體主義的變形和任意組合的手法,也採用了超現實主義的誇張、象徵等造型手法,全畫只用黑、自、灰三色,強調悲劇的氣氛和複雜的象徵。畢加索創作這幅畫,是爲了抗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斯野蠻轟炸西班牙小城格爾尼卡的暴行。這幅畫中心形象是一匹受傷的馬,正在發出痛苦的.哀鳴,這是慘遭血腥屠殺的西班牙人民的象徵,畫面左上角一隻正在獰笑的牛頭,是獸行、殘暴與黑暗的象徵。此外,爲了表現人民的苦難和暴行,畫面上還有被殺的戰士手執斷劍,有婦女抱着死去的孩子,還有各種象徵的形象如一個頭部,一隻手臂把燈盞伸向前方,以及如像眼睛的太陽等等。畢加索在這幅畫的感性形式中蘊藏着深刻的理性內容,它強烈地體現出畫家鮮明的愛憎情感。據說,當德國佔領巴黎之後一位德國軍官在看到這幅畫之後問畢加索,這是不是他畫的,畢加索憤怒地回答道:“這是你們的作品!”

藝術作品中感性與理性的統一,除我們前面所論述的感性形式與理性內容的統一之外,又表現爲藝術作品中情感因素與理性精神的統一。關於情感在藝術作品中的存在及作用,古今中外理論家、藝術家談了不少,我們在前面也多有涉及,這裏重點談的是情感因素與理性精神的結合及互相作用。藝術家在進行藝術創造時,確實是飽含情感的,但這些情感因素決非隨意發散,它不能脫離思想和理智而常常受理性的制約,在情感中包孕着理性,以理性駕馭情感,情、理交融中形成理趣。.使情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高度,使藝術家個人的情感突破狹隘的範圍昇華爲社會的、時代的、民族的乃至全人類的普遍感情。唐初四傑之一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寫盡朋友之間哀傷離別的情感,卻又不是悲悲切切小兒女式的泣訴,而是在依依惜別的情感傳遞中,以理智的清醒開闊了友情的時空,一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既有對深厚友情的難以割捨,又有對真摯情意的堅信不移,開朗、豁達的人生態度,使送別的感情由衷傷而騰躍到對理想化的人格美的祝福,而其中情感與理性的完美結合,也使這首小詩成爲千古傳誦的佳作。藝術作品中情感性與思想性的統一,儘管在不同作品中的具體表現形態並不一樣,但卻是一切藝術作品都不可缺少的要素。一方面,藝術中的情感往往是融匯了理解因素的情感,另一方面,藝術中的思想也必須寓於題材和形象之中,力求取得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