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技師臨牀血液學:白細胞減少症的治療

導語:白細胞減少症指外周血白細胞絕對計數持續低於4.0×10^9/L。中性粒細胞是白細胞的主要成分,所以中性粒細胞減少常導致白細胞減少。我們一起來看看相關的考試內容吧。

檢驗技師臨牀血液學:白細胞減少症的治療

  【治療】

首先應仔細查找引起粒細胞減少的原因,根據病因選擇相應的治療措施。如因藥物引起者,應立即停藥。促白細胞生成藥物臨牀應用種類較多,但療效均難以確定。如維生素B6、利血生可用於各種粒細胞減少症。維生素B4、鯊肝醇、肌苷、脫氧核苷酸、康力龍等對抗癌藥、放療或氯黴素等因素所致的'白細胞減少有較好療效。

在病因治療同時,對上述藥物可選擇其中1~2種,服用4~6周,觀察是否有使白細胞回升效果,切勿認爲藥物越多越好,而同時使用數種藥物。腎上腺皮質激素可促進骨髓釋放細胞進入外周血循環,當粒細胞減少是因爲免疫因素引起,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所致時,有較好且持久的療效。

  【發病原因】

從中性粒細胞發生的過程看,在骨髓中可爲幹細胞池(多能造血幹細胞—粒系定向祖細胞)、分裂池(原始粒細胞—中幼粒細胞)、貯存池(晚幼粒細胞—中幼粒細胞)。成熟的中性粒細胞多貯存於骨髓,是血液中的8~10倍,可隨時釋放入血。中性粒細胞至血液後,一半附於小血管壁,稱爲邊緣池;另一半在血液循環中,稱爲循環池。結合中性粒細胞的細胞動力學,根據病因和發病機制可大致分爲三類:中性粒細胞生成缺陷,破壞或消耗過多,分佈異常。中性粒細胞減少的機制複雜,可以是單一因素,但更多是多因素綜合作用所致。

  中性粒細胞生成缺陷

(一)生成減少

1.細胞毒性藥物、化學毒物、電離輻射是引起中性粒細胞減少的最常見原因,可直接作用於幹細胞池和分裂池,破壞、損傷或抑制造血幹/祖細胞及早期分裂細胞。某些藥物可干擾蛋白質合成或細胞複製,作用呈劑量依賴性,另一些藥物的作用與劑量無關,可能是由於過敏或免疫因素引起。可導致中性粒細胞減少的藥物見表6-7-1。

2.影響造血幹細胞的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由於中性粒細胞生成障礙而引起減少。骨髓造血組織被白血病、骨髓瘤及轉移瘤細胞浸潤也可導致中性粒細胞減少。

3.異常免疫和感染致中性粒細胞減少是通過綜合性機制起作用的,異常免疫因素(如抗造血前體細胞自身抗體)及感染時產生的負性造血調控因子的作用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機制。

4.某些先天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症患者,如週期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的發病機制可能是由於造血幹細胞缺陷而導致中性粒細胞生成減少。

  類別 藥物

細胞毒性藥 烷化劑、抗代謝藥、蒽環類抗生素、長春屬類生物鹼、拓撲異構酶抑制劑等

解熱鎮痛藥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安乃近、吲哚美辛、布洛芬等

抗生素氯黴素、磺胺類、滅滴靈、青黴素及其他β內酰胺類等

抗結核藥 異煙肼、對氨水楊酸、氨硫脲、利福平、乙胺丁醇等

抗瘧藥 氯喹、伯氨喹啉、乙胺嘧啶等

抗病毒藥 更昔洛韋等

抗甲狀腺藥甲基硫氧嘧啶、丙基硫氧嘧啶、甲硫咪唑等

降血糖藥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等

抗驚厥/癲癇藥 苯妥英鈉、苯巴比妥、卡馬西平等

抗組胺藥 苯海拉明、氯苯吡胺等

降壓藥 利血平、肼屈嗪、甲基多巴、卡託普利等

抗心律失常藥 普魯卡因胺、奎尼丁、普奈洛爾、安搏律定等

免疫調節藥 硫唑嘌呤、左旋咪唑、麥考酚嗎乙酯等

抗精神病藥 氯丙嗪、三環類抗抑鬱藥等

利尿藥 乙酰唑胺、氫氯噻嗪等

其他 砷劑、沙利度胺及衍生物、硼替佐米、西咪替丁、青黴胺、甲氧普胺等

  (二)成熟障礙

維生素B12、葉酸缺乏或代謝障礙,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等由於粒細胞分化成熟障礙,造血細胞阻滯於幹細胞池或分裂池,且可以在骨髓原位或釋放入血後不久被破壞,出現無效造血。

中性粒細胞破壞或消耗過多

(一)免疫性因素

中性粒細胞與抗粒細胞抗體或抗原抗體複合物結合而被免疫細胞或免疫器官破壞,見於自身免疫性粒細胞減少、各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Felty綜合徵)及同種免疫性新生兒中性粒細胞減少。某些非細胞毒藥物或病原微生物(如肝炎病毒)進入機體形成的半抗原能與粒細胞的蛋白質結合爲全抗原,從而誘發產生針對該抗原的抗體使粒細胞被破壞。

(二)非免疫性因素

病毒感染或敗血症時,中性粒細胞在血液或炎症部位消耗增多;脾腫大導致脾功能亢進後,中性粒細胞在脾內滯留、破壞增多。

中性粒細胞分佈異常

(一)中性粒細胞轉移至邊緣池導致循環池的粒細胞相對減少,但粒細胞總數並不減少,故多稱爲假性粒細胞減少。可見於異體蛋白反應、內毒素血癥。

(二)粒細胞滯留循環池其他部位,如血液透析開始後2~15分鐘滯留於肺血管內;脾腫大,滯留於脾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