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心理諮詢師三級考試考前衝刺題

2016年11月心理諮詢師資格考試已進入衝刺備考階段,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分享的2016年心理諮詢師三級考試考前必看考點,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2016年心理諮詢師三級考試考前衝刺題

1、表象的定義:是對過感知的事物的形象在頭腦中的再現的過程,在頭腦中出現的象也叫表象的定義: 表象的定義 表象。

2、 表象的作用: 既有直觀形象性, 又具有一定的概括性。 是人們積累感性知識的一種形式,、 表象的作用: 又是從感知向思維過度的中間環節,因爲表象的直觀形永性像知覺,概括性像思維。

3、認知心理學,記憶,人腦對輸入信息進行編碼,儲存提取的過程。

  瞬時記憶(感覺回憶) 感覺登記) (感覺登記 : 瞬時記憶(感覺回憶) 感覺登記) ( 外界刺激人的極短的時間一次呈現後,信息在感覺遐想內迅速被登記和保留

特點:1、是外界刺激人的感覺後象的形式在感覺通道內的登記,具有鮮明的形象性。

2、瞬時記憶容量很大(9-20比特) ,保留時間很短,斯波林-部分報告法

3、若對此信息加以以注意,可轉入短時記憶,否則消失。 短時記憶(領會) :指外界刺激以極短的時間一次出現後,保持在一分鐘以內的記憶。

  短時記憶(領會) :

特點:1、容量有限,一般在7±2,即5-9個項目,易受干擾,發生遺忘。

2、語言文字材料在短時記憶中多爲聽覺編碼,即容易記住的是語言文字的聲音,而不是形象。

3、短時記憶的信息是當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可被意識到。

4、短時記憶的信息經過複述,可轉入長時記憶 S。長時記憶(領會) :指外界刺激以極短的時間一次呈現後,保持在一分鐘以上的記憶。

  長時記憶(領會) :

特點:1、記憶的容量無論是信息的種類或數量都是無限的。

2、編碼 語義編碼:用語詞對信息進行加工,按材料的意義加以組織的編碼。 形象編碼:以感覺映象形式對事物的意義進行的編碼。

3、長時記憶儲存的信息,如果不是有意回憶,人們是意識不到的。

4、和時記憶力的的遺忘因自然的衰退,或因干擾造成的。 前攝抑制:指先前學習的材料對識記和回憶後學習材料的干擾。 倒攝抑制:指後學習的材料對識記和回憶前學習的材料的干擾。

4、思維的定義(識記) 、思維的定義(識記) : 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的,概括的反映,它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和事物間的內在聯繫。間接性:以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事物爲媒介,對沒有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 甚至根本不能直接感知到的`客觀事物進行反映, 還包括人能對沒發生的事物作出 預見。概括性:把一類事物的共同屬性抽取出來,形成概括性的認識。

5、思維的智力操作過程(領會) 、思維的智力操作過程(領會): 基本過程: 基本過程:分析:在頭腦中將事物分解爲各個部分或各個屬性的過程。 綜合:在頭腦中將事物的各個部分、各種屬性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具體的過程。 分析和綜合是思維的基本過程,又是思維兩個不可分割,相互聯繫的方面。抽象: 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共同屬性和本質特徵抽取出來, 捨棄非本質屬性和特徵。 概括:把抽取出的共同屬性和特徵結合一起的過程,概括得出概念。 比較:對事物進行對比,確定它們之間的共同點,不同點之間的關係的過程。 分類:把具有共同點的事物歸爲一類的過程。

6、需要的層次理論(識記) 領會) 需要的層次理論( (領會: :美·馬斯洛 需要的層次理論 識記) 領會) (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人類最高層次的 需要。

7、動機(識記)領會) 內驅力、誘因和情緒也都可激發活動的動機(領會) 動機( (領會 、 、內驅力 動機 識記) 領會) 內驅力、誘因和情緒也都可激發活動的動機(領會) 1、定義 定義:激發個體朝着一定目標活動並維持這種活動的一種內在的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 定義 動機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激發動機:需要、內驅力、誘因、情緒。種類:

8、種類:

(1)生理性動機(驅力或內驅力)(吃飯、穿衣、休息、休息性慾)由機體生理需要產生 生理性動機( 生理性動機 驅力或內驅力) : 的動機。 社會性動機:(成就動機、權利動機、人口興趣、愛好)以人類的社會化需要爲基礎 社會性動機: 而產生的動機。

(2)原始動機:生而具有,以人的本能爲基礎的動機。 習得動機:通過學習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動機,即後天獲得的動機。

(3)有意動機:能意識到自己行爲活動動機及能意識到自己活動的目的的動機。 有意動機: 有意動機 無意動機: 無意動機:沒有意識到或清楚的意識到的動機。 定勢:定勢:指人的一種心理活動的預先準備狀態,它對人的意識、記憶、思維、行爲、態 度都會起到重要作用(知覺的定勢作用、思維的定勢作用)

(4) 內在動機:由個體內在需要引起的動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意義而學習)內在動機: 外在動機: 外在動機:人在外部環境影響下所產生的動機(爲獲獎而學習) 思維習慣定勢作用: 思維習慣定勢作用:你認爲某學生好,評分時,自己不自覺地給他高分。知覺的定勢作用: 知覺的定勢作用:把13放在數字裏讀13,放在英文字母裏讀 B

9、情緒和情感的定義(識記) 領會) 情緒和情感的定義((領會 情緒和情感的定義 識記) 領會)

1、定義:是人對客觀外界事物的態度的體驗,是人腦對外界客觀事物與主題需要之間關係 定義: 定義 的反映。 情緒、情感是以人的需要爲中介的一種心理活動, 反映的是客觀外界事物與主體需要之 間的關係 情緒、情感是一種主觀感受,或者是一種內心的體驗。 (不同與認識過程,因爲認識過程是以形象和概念的形式來反映外界事物。 ) 情緒、情感有其外部表現形式,即人的表情(面部表情是鑑別人的情緒和情感的主要標 志。 ) 情緒、情感會引起一定的生理上的變化。

2、二者的區別和聯繫: 二者的區別和聯繫: 二者的區別和聯繫 情緒是感情反映的過程,是腦的活動過程(人、動物、 ) 情緒是 情感是感情的內容,即感情的體驗和感受。具有更大的穩定性、深刻性、持久性。情感 被用來描述具有深刻而穩定的社會主義的感情。 感情: 感情:對客觀事物態度的體驗(爲區別於認識過程) 情緒和情感指的是同一的過程和同一的現象, 只是分別強調了同一心理現象的兩個不同的方面。

  厭惡療法考點:

  1.基本理論

厭惡療法的原理是經典條件反射。下面是一個動物實驗模型:將一隻動物關在一個鐵籠裏,鐵籠的底板可以通電。籠裏有一個金屬食物盒,食物倒進盒裏時,便會發出叮叮噹噹的聲響。久而久之,動物便養成了一種習慣,每當聽到叮叮噹噹的響聲後,它便會走向食盒,同時分泌唾液,腸蠕勸加快。現在,實驗者決定用厭惡刺激改變動物的這一習慣。當食物倒進食物盒時產生了叮叮噹噹的聲響,動物像往常一樣,起身走向食物盒。此時,實驗者打開開關,讓一股強烈的電流通過籠子底板刺激動物,動物的進食行爲立即中止了。電擊使動物驚慌、疼痛、全身收縮、行動不便。連續幾次餵食時都如此附加一次電擊,動物原有的習慣逐漸被破壞。聽到叮叮噹噹的聲音時,動物不再走向食物盒,也不再分泌唾液,而是出現某些逃避的動作和行爲。原有的習慣被新的行爲所取代。比較正規的厭惡療法首次報道於1929年,Kantorovich用電刺激治療酒癮,他在酒癮者看見酒、聞到酒和喝酒時都給以電擊。1935年,W.L Max用電刺激的厭惡療法成功地治療了一位同性戀,遺憾的是他沒有透露治療的詳細經過。Cautela (1966)建議使用一種改良的厭惡療法——內隱致敏法,即當來訪者欲實施或正在實施某種不良行爲時,在想象中主動地呈現某種可怕或令人厭惡的形象,致使兩者形成條件反射,達到控制行爲的治療目的。例如,性變態來訪者,當他出現這方面的慾望或行爲時,立即閉上眼睛,想象眼前站着幾位高大強悍的警察,正手執警棍、手銬盯着他,或是想象被羣衆怒斥、熟人譏笑、親友離棄的場面,以此減少和控制自己的不良行爲。

  2.基本過程

(1)確定靶症狀。厭惡療法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因而必須首先確定打算棄除的是什麼行爲,即確定靶症狀。來訪者或許有不止一種不良行爲或習慣,但是隻能選擇一個最主要的或是來訪者迫切要求棄除的不良行爲作爲靶症狀。

(2)選用厭惡刺激。厭惡刺激必須是強烈的。因爲不遁行爲常常可以給來訪者帶來某種滿足和快意,如窺陰後的快感、飲酒後的愜意、吸毒後飄飄欲仙的體驗。這些滿足和快意不斷地強化着這些不適行爲。厭惡刺激必須強烈到一定的程度,使其產生的不快要遠遠壓倒原有的種種快感,纔有可能取而代之,從而削弱和消除不良行爲。常用的厭 惡刺激有以下幾種:

1)電刺激。電刺激由於能在電壓和刺激時間上被準確地調節與控制,又是人們普遍懼怕的,因而常被用作厭惡刺激。電極一般採用同心電極(concentric electrode),通常安放在前臂,因爲此處較爲安全。如沒有同心電極,可用鹽水浸泡過的溼紗布將電極包裹,也可防止燒灼皮膚。電流的強度因人而異,可先做試驗,將電流從小到大逐漸增加,直到被試難以忍受,再取其1/4的值作爲治療時的基本電流強度,以後視治療情況可略加調整。

2)藥物刺激。利用藥物的噁心和嘔吐作用進行厭惡治療最先由Voegtlin和Leme-re (1942)報道,他們使用過的藥物有吐酒石(又名酒石酸銻鉀)、吐根礆(又名依米丁)、阿撲嗎啡(又名去水嗎啡)等。

3)想象刺激。最先報告使用想象刺激進行厭惡治療的是Gold和Neufeld (1965),後來Cautela將之俞名爲內隱致敏法。他用語言提示使來訪者進入想象,在想象中將不適行爲和厭惡反應聯繫起來。想象刺激有許多優點:安全,不會傷害來訪者,而且不拘條件,隨時隨地可行。

4)其他刺激。任何能帶來不快情緒的刺激都可作爲厭惡刺激,只要這種刺激不給身體帶來較大的損害。例如,憋氣、羞辱、強烈的光線、尖銳的聲音以及針刺等。

(3)把握時機施加厭惡刺激。要想盡快地形成條件反射,必須將厭惡體驗與不適行爲緊密聯繫起來。在實施不適行爲或欲施不適行爲衝動產生之前,即使來訪者出現厭惡體驗,肯定無益於兩者的條件聯繫。同樣,在不適行爲停止以後纔出現厭惡體驗,也達不到建立條件反射的目的,充其量只能算一個小小的懲罰。厭惡體驗與不良行爲應該是同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