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閱讀教學如何培養中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語文教學改革春意盎然的今天,文言文教學仍是一派“春風不度玉門關”的景象。中學生往往發出“學古文難,難於上青天”的慨嘆,甚至產生了厭學情緒。要改變文言文教學低效的現狀,我認爲應該把培養中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興趣作爲突破口。

語文閱讀教學如何培養中學生的閱讀興趣

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曾說:“任何人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經過十年的訓練,都可以成爲天才。”保加利亞心理學家洛扎若夫的試驗也表明,人的學習活動不僅靠大腦皮層結構,而且是在情感和潛意識的共同參與下進行的,是潛意識與顯意識交替的心理活動。當潛意識和顯意識處於和諧的相互作用的狀態下,學習效益就會成倍提高。因此,重視學生感性的、直覺的、潛意識的心理活動,充分利用非智力因素,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提高閱讀效率的關鍵所在。

鑑於此,我做了以下嘗試,效果頗佳。

一、巧導入,激發興趣

文言文的字詞句和現代漢語有很大的不同,與學生的知識水平、語言習慣距離也較大,學生較難讀懂,認爲“文言文深不可測,枯燥無味,難以學好”。這是中學生對文言文不感興趣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文言文教學中,首先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興趣是學習動機的一個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動學生探求知識和獲得能力的一種慾望。

要激發中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興趣,教師導入新課的藝術是非常關鍵的。

蘇霍姆林斯基認爲,好的導入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第一源泉”、“第一顆火星”,諸凡需要、興趣、思想、情感等都可以轉化爲學生學習的動機。

明代王陽明就曾指出興趣對於學生學習的重要性,他說:“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心中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

教師上新課前,若能通過某種精心設計,運用巧妙的導入手段,創設出與新課相適應的學習情境與氛圍,就能調動起中學生的閱讀興趣,激起學生高漲的閱讀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慾望,並把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對新知的學習上來。

二、多競賽,主動閱讀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大腦處於競賽狀態時的效率要比無競賽時的效率高得多,學生因渴望競賽取勝而產生間接興趣,也會使他們忘記事情本身的乏味而興致勃勃地投入到競賽中去。爲此,在文言文教學中,我經常組織學生開展多種競賽活動。如把全班分成若干組,以組爲單位,開展朗讀競賽、背誦競賽、實詞虛詞的查字典競賽、把課文改成故事及其它文體的演講競賽、對課文知識檢測的競賽等,競賽後計算團體總分,優勝組給予加分鼓勵。通過競賽活動,既可激發學生的團體榮譽感,更主要的是激發了學生的好勝心和求成的動機,從而主動地細讀課文、獲取知識。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可讓學生在競賽中學到知識,比“滿堂灌”的課堂效果要好得多。

三、導學法,培養習慣

達爾文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針對國中學生學習興趣不能持久的實際,要教給學生閱讀文言文的方法,維持其學習興趣。學生掌握了閱讀方法,就摸到了索取知識的門徑,拿到了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學生一旦掌握了閱讀方法,就會主動地去閱讀,從而養成習慣。養成了閱讀文言文的良好習慣,將使學生終身受益。

在文言文教學中,我指導國中學生掌握了下列閱讀方法:

1.讀註解。

文言文言簡意賅,即使有一定功力的人閱讀時也需要藉助註解,因此中學生要養成認真閱讀註解的習慣。學生只要認真閱讀課後淺易而詳盡的註解,就能自己解決生字、難詞,初步達到“瞭解內容”的要求,爲順暢朗讀鋪平道路。養成讀註解的習慣,還可以爲課外閱讀開拓廣闊的天地。

2.教會學生使用工具書,勤查閱工具書。

尤其要學會使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要求學生藉助工具書讀懂原文。學生在預習新課時除了看課文的註釋外,遇到疑難問題,還應自己查閱工具書,這是一項重要的能力。此外,對於特別難理解的字、詞或義項過多的詞,教師可寫在小黑板上,讓學生討論、鑑別、分析、比較。

3.反覆誦讀,積累語言材料,培養語感。

在文言文教學中,要讓學生讀懂課文、理解文意,必須讓學生反覆誦讀。俗語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爲此,每教一篇文言文,我都採用教師範讀(或聽錄音)、學生仿讀、背誦競賽等多種誦讀方式結合起來,既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在反覆的誦讀中積累語言材料,從而擴大知識面、提高閱讀能力,又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學生通過反覆讀,不斷揣摩着速度的快慢、語調的高低、感情的變化,長期潛移默化,培養了較強的語感。

總之,在文言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教會學生閱讀文言文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當然,中學生文言文閱讀水平、知識能力的提高不單單是靠每學期課本中幾篇文言文的閱讀就能解決問題的,它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結合課文閱讀逐步擴展到課外文言文閱讀,重視新舊知識的聯繫、課內外知識的聯繫,並能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勇於質疑、議疑、解疑,幫助他們由淺入深地逐步深化知識。只有這樣,中學生文言文的閱讀水平才能真正提高,中華傳統文化纔會在我們的教育下發揚光大!

《語文閱讀教學如何培養中學生的閱讀興趣》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