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成人大學聯考教育理論重點試題

要想在成考教育理論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就應該多做相關的測試題來提高自己的水平。那麼關於成人大學聯考教育理論重點試題有哪些呢?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成人大學聯考教育理論重點試題,希望大家喜歡。

2017成人大學聯考教育理論重點試題
  成人大學聯考教育理論重點試題

考點一:注意的概念,注意的特點和功能。注意的種類及影響因素。

例1(2001年統考試題)

熟練地騎車、熟練地織毛衣中的注意是(  )。

A.無意注意

B.不隨意注意

C.隨意注意

D.有意後注意

【答案】D

例2(2009年統考試題)

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業時使用紅筆容易引起學生的(  )。

A.隨意後注意

B.注意穩定性

C.有意注意

D.無意注意

【答案】D

例3(2010年統考試題)

辨析題:隨意後注意和隨意注意都需要付出意志努力。

【答案】錯誤。

隨意後注意是有預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隨意注意是有預定目的,但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例4(2005年統考試題)

辨析題:有預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隨意注意。

【答案】錯誤。

有預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隨意後注意(又稱有意後注意)。從特徵上講,它同時具有不隨意注意和隨意注意的特徵。從它具有預定的目的方面看,它類似於隨意注意;從它不需要意志努力方面看,它類似於不隨意注意。

【評註】

(1)無意注意、有意注意及有意後注意是注意的三個種類,要區分它們的含義。有意後注意指有目的,但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2)不同版本的書在注意的分類上提法有不同之處,有的書用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的提法,有的書用隨意注意和不隨意注意的提法,要注意它們的區別。要了解隨意後注意與有意後注意是一個意思,隨意注意與有意注意是一個意思。

例5(2004年統考試題)

教師可以邊講課、邊板書,這種注意品質是注意的(  )。

A.範圍

B.穩定性

C.分配

D.轉移

【答案】C

例6(2007年統考試題)

學生上完第一節課後,不受這節課饒有興趣的內容的影響,自覺地做好上第二節課的準備。這是(  )。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起伏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轉移

【答案】D

例7(2008年統考試題)

在考場上,飛進的小鳥並沒有引起考生的注意,他們仍在奮筆疾書答卷。這體現的注意功能是(  )。

A.指向

B.選擇

C.保持

D.分配

【答案】C

  成考教育理論考點

(1)教育具有自身的繼承關係

教育不能脫離社會物質條件而憑空產生。任何一種教育,從其思想、制度、內容、方法等方面來看,儘管受當時的政治經濟制度和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制約,但同時又是從以往教育發展而來的,都與以往教育有着淵源關係,即教育具有自身的繼承關係。教育自身的繼承關係,也稱教育的繼承性。正因爲教育具有這種繼承性,在同樣的政治經濟制度和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國家,會有不同特色的教育;不同民族的教育會表現出不同的傳統和特點。

(2)教育要受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影響

從根本上說,作爲意識形態的教育是由社會經濟基礎決定的。但它與其他社會意識形態都發生着密切的關係,存在着柑互作用的關係。其他社會意識形態主要包括哲學、政治思想、法權思想、道德、科學、文藝和宗教等。教育是以傳遞間接經驗爲主要任務的,它與政治經濟制度的相互影響和作用,經常是以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爲中介來實現的,因爲教育具有相對獨立性。

其他社會意識對教育的影響,一是表現在教育思想上,二是表現在教育內容上。有不同的社會歷史觀對教育在社會歷史中的作用的觀點就不同,有不同的人性論也就會有不同的教育目的理論,自進化論產生以來,它對心理學和教育學都有重要影響,人類學的發展使對教育的各種問題都有新的說明。教育的主要職能之一是傳遞社會意識。所以,社會意識就構成了教育內容,社會意識形態上的每一變化也都會引起教育內容上的變化。例如,中國封建社會儒家的綱常倫理思想,構成中國封建社會教育的主要內容。此外,社會意識的發展也影響着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的組織。

(3)教育與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

馬克思主義認爲,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但社會意識落後於社會存在。社會經濟基礎改變了,政治改變了,然而某些教育思想、教育內容和方法,還能存在相當長的時間,對新的政治經濟制度起着一定阻礙作用。例如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後的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社會上還會保留舊的教育觀點和教育思想,並使用一些過時的教育內容和方法。另外,也有相反的情況。在舊的社會政治經濟制度未被****前,在一定的條件下也可以產生新的教育思想和觀點,對新社會起着催生作用。例如在資本主義社會條件下,就已經產生了馬克思主義的教育思想和觀點,無產階級把教育領域的鬥爭看作是****資本主義統治整個鬥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成考教育理論相關知識點

(一)教育的起源在近代教育史上,資產階級學者曾提出兩種較有影響的教育起源理論:一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論”,二是教育的“心理起源論”。

教育“生物起源論”的代表人物是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科托爾諾。他認爲教育在人類社會產生以前已在動物界存在,如老貓教小貓捕捉老鼠就是一種教育;生存競爭的本能是教育的基礎,人類的教育不過是對動物界業已存在的教育形式的繼承、改變和演進。英國教育界的斯賓塞和沛•西能也持這種觀點。這種教育“生物起源論”的錯誤是把人類社會有意識、有目的的行爲與動物的本能混爲一談,導致教育社會性的否定,事實上掩蓋了剝削階級的階級實質。

教育“心理起源論”的代表人物是美國學者孟祿。他認爲教育起源於兒童對成年人的一種無意識的模仿,這種模仿心理就是教育的基礎。

“心理起源論”也是錯誤的理論,它把人的意識行爲混同爲無意識的模仿,導致了教育的生物學化,是不科學的。

馬克思主義觀點認爲,教育起源於人類所特有的生產勞動,這就是勞動起源說。

人類在適應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的生產經驗、勞動技術和社會生活經驗,爲促使社會延續和發展,年長一代必須將自己積累的各種經驗傳授給下一代。教育也就應運而生。

勞動一方面爲教育的產生提供了現實條件,另一方面也向教育提出了客觀要求,促進教育的發展。因此,教育不僅起源於生產實踐,而且隨着勞動實踐的發展而發展。

(二)教育的發展

以教育自身的社會特徵爲依據,可將教育的發展分爲三個階段:原始社會的教育;古代社會的教育;現代社會的教育。

1.原始襯:會的教育概況

原始社會是人類第一個社會形態,曾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從人類最初的教育萌芽,到原始社會後期教育的相對豐富,教育的歷史演化也相當漫長。總體來說,原始社會的教育具有許多共同特徵,主要有:

(1)教育的社會性和無階級性

原始社會生產資料公有,大家共同勞動,共同消費,人人平等。因此,原始社會的教育具有社會性,沒有階級性,全社會成員教育機會平等,教育口標一致,只有性別差異,沒有階級之分。

(2)教育和社會生活、生產勞動融合在一起

原始社會的教育,沒有從社會生活和生產勞動中分化出來,教育活動融合在社會生活和生產勞動之中,表現爲沒有專職教育人員和專門的教育場所。

(3)言傳身教和模仿是主要的教育手段

原始社會沒有文字,教育手段主要是言傳身教、口耳相傳、以身示範和觀察模仿,教育手段相當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