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交換律的教學隨筆4篇

  加法交換律教學隨筆1

加法交換律的教學隨筆4篇

今天完成了加法交換律的教學,由於借班上課,上完後感覺自己前半節課發揮得不如後半節課,不過學生對交換律的理解和應用以及對交換律對減法、和加減混合的應用掌握的還是不錯的。這節課,我從學生以學知識入手,引導學生髮現加法交換律,理解知識就在我們身邊,進而提出除了幫助我們驗算外還有什麼強大的功能!接下來利用加法交換律使計算簡便,進而發現還可以使減法簡便,加減混合簡便!使交換律得以推廣!

聽完課後,趙老師沒來得及喝水就結合這節課進行了評析。

趙老師首先肯定了我的素質,作爲骨幹教師課堂紮實,教學思路清晰!

同時趙老師提出這節課可以從經驗拓展的角度,讓學生從更多的生活實例入手,從道理上理解“交換”,如8+74+2、想:原來有8本作業,先拿來74本又拿來2本,我們可以這樣,先拿來2本,又拿來74本,都表示現在有的,因此8+74+2和8+2+74是相等的。再如:35-17+5,可以這樣想公交車原來有35人,下去17人,上來了5人,可以這樣想有35人,上來了5人,又下去了17人。這樣的結果都表示現在有的因此人數是一樣的。結果是相等的。

“理”上的理解更容易讓學生從根上明白算理。我在教學時,用計算的方法驗證下的工夫多了一些,學生舉例少了點,這樣總感覺形式上稍多了點,另外“驗證”更多的是驗證這種方法可以,但不能在道理上理解,趙老師提出可以看看馬剛老師的課例。也鼓勵我們多去看看名師的課例。

從第一次聽課得到王宏主任的指導,指出“蘋果”的貫穿,課堂練習的量,今天得到趙老師的指導,自己感覺收穫很多,發現了自己身上的不足,從備課到上課,用了兩天的時間,昨晚還熬夜製作課件到11點多,雖然累,但自己有了收穫,此時感覺一切累都值得!

  加法交換律教學隨筆2

在學校舉行的一人一節研究課展示活動中,我執教的蘇教版四上《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這一課題,通過活動我收穫頗多,現將我的反思呈現如下:

教學的整體程序是:出示這堂課的學習目標——出示這堂課的自學要求——學生根據自學要求自學、教師巡視發現學生自學中的問題——小組彙報自學結果(優先差生)——糾正、討論、指導自學結果——小組派代表在班級展示自學成果----師生點評------鞏固練習-----知識延伸(拓展)。這樣的設計,生生之間積極互動,師生之間互動,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規律,並學會用多種方法表示,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然後引導學生運用前面的研究方法開展研究,由扶到放,初步培養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語言的組織能力。這節課我強調學生的發言要大聲地說:我們小組的發現是……充分調動他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具體做法是:

一、學生經歷有效地探索過程。在探索知識形成的過程中,以學生爲主體,激勵學生動眼、動手、動口、動腦積極探究問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觀察發現——舉例驗證——得出結論”這一數學學習全過程。教學這兩個運算律都是從學生解決熟悉的實際問題引入的,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和分析,初步感受運算的規律。然後讓學生根據對運算律的初步感知,舉出更多的例子,進一步觀察比較,發現規律。我有意識地讓學生運用已有經驗,經歷運算律的發現過程,讓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對運算律認識由感性逐步發展到理性,合理地構建知識。

二、注意數學學習方法的滲透。加法結合律是本課教學難點,由於在探索加法交換律時,學生經歷了“觀察發現——舉例驗證——得出結論”的學習過程,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探索加法結合律,教師加以適當的引導,爲學生提供足夠的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將已有學習方法滲透到探索加法結合律中,很容易感受到三個數相加蘊含的運算規律。學生不但理解了加法運算律的過程,同時也在學習活動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三、教學中注意溝通知識間的聯繫。在教學完加法交換律時,我及時把新學的知識和加法計算的驗算結合起來,讓學生回憶交換加數驗算的方法,明確與加法交換律之間的聯繫。在教學完加法結合律時,又出示了兩道口算題9+7、34+27,讓學生回憶口算過程。這樣引導學生把新舊知識及時溝通,加深了對已有知識經驗的認識,同時加深了對新知的理解。在最後的提高鞏固階段,結合練習爲下節課學習加法簡便計算墊下了基礎。

總的來說,這堂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不但掌握了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了數學方法,所以到課尾出現了學生由加法運算律聯想到減法、乘法、除法運算中,是否也存在一定的規律呢這一想法。併產生運用這一數學方法進行探索的願望和熱情。這些數學方法是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能力。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有些是客觀的,有些是由於本人的教學機智和教學設計還不夠。總之,在學習洋思經驗及實施新課改中,我會不斷地反思,及時地總結,適時地改進,充分地完善自我,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加法交換律教學隨筆3

《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是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經過較長時間的四則運算學習,對四則運算已有較多感性認識和加法運算律已經有了一些感性認識。本節課屬於理性的總結和概括,比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

1、本節課從現實生活出發,以學生熟悉的大課間活動爲教學的切入點,提出問題:“從圖中你瞭解到了那些數學信息?”組織學生觀察分析題中的信息,由於是學生身邊熟悉、感興趣的活動課,學生很快投入進來,從而主動的去解決問題。這一環節的設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2、讓學生經歷了探索加法運算律的過程。因此,在探索知識形成的過程中,我讓學生根據自己提出的問題,列出28+17=45、17+28=45兩道算式,再組織學生觀察比較兩個式子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組織學生觀察交流,然後,引導學生舉出幾個這樣的等式,讓學生再次觀察、比較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感知其中的規律。鼓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來表示加法的運算律,學生獨立思考,師生交流,再次讓學生經歷由數字上升到用符號、字母表示的一種抽象過程,學生在此過程中感受到加法交換律的形成,在這裏我滲透了數學的思想“不完全歸納法”讓學生理解這樣的數學思想的建立在多個而不是一個等式的基礎上,讓學生經歷了歸納,抽象的過程,培養學生符號感的意識。在教學加法結合律時,我安排了不少學生交流,討論,彙報的結果,真正的把課堂還給了學生,由於學生剛經歷了加法交換律的探索過程。所以就自然而然地把剛纔所用的方法遷移到加法結合律的學習上。

3、在練習中感悟數學知識。“想想做做”第1,2題是基本練習,鞏固和加深對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認識。第4,5題爲即將學習的簡便計算作好準備,同時幫助學生初步掌握簡便運算的思考方法。

4、在探索運算律的過程中,應該將學生舉出的例子板書在黑板上,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和分析,通過多個例子,學生能更好地感受運算律。

5、通過例題和學生舉例,在學生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從用符號表示規律到用字母表示規律,總結出加法結合律。在這裏,學生能體會出這兩種運算律,但還應該讓學生再說一說運算律的'含義,可能學生語言表達起來有些困難,說不清楚,但不要求孩子要一字不差的把規律說出來,只要能理解就夠了,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6、讓學生經歷評價反思的過程。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猜測一舉例驗證一歸納結論一運用”這一數學學習全過程,讓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對運算律認識由感性逐步發展到理性,合理地構建知識。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反思,及時改進,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5以內的加法教學反思平面向量的加法教案。

  加法交換律教學隨筆4

《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加法交換律、結合律教學反思。在此之前,學生經過較長時間的四則運算學習,對四則運算已有較多感性認識和加法運算律已經有了一些感性認識。例如:在10以內的加法中,學生看着一個圖可以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在學習筆算加法的驗算時,學生已經知道調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再加一遍,加得的結果不變。所以從知識層面上看,學生學習、理解運用起來比較容易。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有以下感想:

一、“情景”使學習充滿興趣

我從現實生活出發,本節課的教學我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解決問題的實際情景”,讓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探索學習。通過對李叔叔騎車旅行的實際問題,首先讓學生親切的感覺到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進一步明確數學來源於生活的道理,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體驗”使學習充滿樂趣

新課程標準提出“讓學生經歷有效地探索過程”。因此,在探索知識形成的過程中,考慮到爲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機會,我大膽放手,讓學生根據自己提出的問題,列出40+56=96、56+40=96兩道算式,再組織學生觀察比較兩個式子的特點,喚醒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使學生初步感知加法運算律。隨後,我又引導學生自己照樣子仿寫等式,運用學生自己所寫的等式,再次觀察、比較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感知其中的規律。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來表示加法的運算律,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師生交流,再次讓學生說出符號和文字所表示的意義,讓學生經歷由數字上升到用符號、字母表示的一種抽象過程,學生在此過程中感受到加法交換律的形成,提高學生掌握能力,教學反思《加法交換律、結合律教學反思》。這個環節,爲學生提供來了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在學生充分感知個性創造的基礎上,構建了簡單的數學模型,從用符號表示規律和用字母表示規律,使學生體會到符號的間接性,從而發展了學生的符號感。

在教學加法結合律時,由於學生剛經歷了加法交換律的探索過程。所以就自然而然地把剛纔所用的方法遷移到加法結合律的學習上。同樣以學生爲主體,有意識地讓學生運用已有經驗,經歷運算律的發現過程,激勵學生動眼、動手、動口、動腦積極探究問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猜測一舉例驗證一歸納結論一運用”這一數學學習全過程,讓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對運算律認識由感性逐步發展到理性,合理地構建知識。

三、“練習”使學習充滿情趣

學數學就是要學以致用,在教學完兩個運算律後我設計了層次不同的練習及時鞏固了新知。第一題採用遊戲的形式,既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又激發了他們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鞏固所學知識,鍛鍊思維。讓學生判斷(84+68)+32和84+(68+23)是否得數相等,我巧用了“上當法”,製造錯誤陷阱,使學生在不經意間犯錯。在一直都對的情況下,思維定勢讓學生必然要錯,然而,這樣的錯誤對於學生來說,記憶卻異常深刻,同時也使學生認識到在計算時,題目一定要仔細看清。

根據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是以後學習的內容,對學生來說並不難。但要讓學生形成簡便計算的意識,比會進行簡便計算更重要。因此此處通過比賽口算45+(88+12)、(45+88)+12兩道算式,讓學生在比先後的過程中,萌發如何計算快的意識,其實就是運用運算律使計算簡便的過程,使學生在計算中便感受到運算律的作用,爲下節課學習加法簡便計算教學墊下了基礎。

本課不足之處:

1、在探索運算律的過程中,應該將學生舉出的例子板書在黑板上,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和分析,通過多個例子,學生能更好地感受運算律。

2、通過例題和學生舉例,在學生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從用符號表示規律到用字母表示規律,總結出加法結合律。在這裏,學生能體會出這兩種運算律,但還應該讓學生再說一說運算律的含義,可能學生語言表達起來有些困難,說不清楚,但不要求孩子要一字不差的把規律說出來,只要能理解就夠了,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最後的小故事與本課知識聯繫不大,可以捨去。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反思,及時改進,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