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退秦師》的賞析

《燭之武退秦師》是《左傳》裏的散文名篇,清人編訂的《古文觀止》將其收錄其內,可見其價值非同尋常。它不僅語言精練簡潔,生動傳神,形象個性鮮明,栩栩如生,內容豐富複雜,包羅萬相,而且情節結構、佈局謀取篇也是匠心獨運,堪稱典範。下面我想從四個方面來探討《燭之武退秦師》的結構美。

《燭之武退秦師》的賞析

(一)兩起兩收的對稱美

縱覽全篇,首先會感到行文佈局謀篇的對稱美,。全文共計五個自然段,根據事件進程可以劃分爲三個層次,一二自然段爲第一層(略寫),第三自然段爲第二層(詳寫),四五自然段爲第三層(略寫),整體呈現“二一二”的結構佈局。第一自然段寫“攻”:秦晉聯合,大軍圍鄭,來勢洶洶,銳不可擋;鄭國岌岌可危,朝夕難保。第二自然段述“守”:國難當頭,命懸一線,鄭國君臣驚慌失措,一籌莫展,燭之武臨危受命,勇赴國難。這兩個自然段分別從矛盾衝突的雙方入手,寫“攻”述“守”,秦晉聯合而鄭國孤危。中間一段是全文主腦部分,詳敘燭之武遊說秦伯、離間秦晉,曉之以弊,誘之以利,娓娓道來,步步進逼,說得秦伯心悅誠服,從而改弦易轍。末尾兩段分別從秦晉雙方落筆,先寫秦方背晉盟鄭,班師回朝;再寫晉方審時度勢,因孤立無援只好撤兵後退。前面是秦晉聯合而鄭國孤危,結尾是秦晉背約,秦鄭結盟而孤立晉國。兩段起,兩段收,首尾簡潔,中間飽滿,呼應對稱,精警圓美。

(二)離合變幻的對稱美

秦晉聯盟,貌合神離,鬆散虛幻,缺乏堅實的結盟基礎和統一的指揮調度,這從第一自然段的簡潔敘事可以看得出來。秦晉圍鄭的原因有二,一是鄭“無禮於晉”,二是鄭“貳於楚”。二者全屬晉鄭宿怨而與秦無關,秦軍不過是作爲盟友援軍被牽扯進來,爲秦晉所用而已。“晉軍函陵,秦軍汜南,”圍攻鄭國,秦晉駐軍又分列兩處,且相距遙遠。從空間上來講,這也就爲下文燭之武的離間秦晉及秦鄭的`祕密接觸不易爲晉人及時掌握提供了可能,也從側面說明秦晉圍鄭缺乏周密的軍事部署和統一的指揮調度,很有可能是利令智昏,各有所圖。至於主體部分寫到燭之武離間成功更是證明了秦晉結盟的脆弱鬆散,不堪一擊。相反,鄭國君臣內部力量的整合配置就大不相同。當強敵壓境,國勢孤危之時,勢單力薄的鄭國雖然有內部矛盾(燭之武的英雄末路、壯志未酬與鄭伯的有眼無珠、埋沒人才之間的衝突),但君臣之間卻能夠捐棄前嫌,團結協力,同仇敵愾,共赴國難,這種“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的凝聚力是強大秦晉所缺乏的。強國結盟的貌合神離、脆弱鬆散與鄭國內部君臣的同心協力、一致對外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正是在這種對比衝突中,文章更有力地凸現了主人公燭之武的超羣才幹和驚世智慧。

(三)不露痕跡這對應美

全文的情節結構可以說是裏應外合,前呼後應,一線貫穿,層次井然,敘事張馳有度,圓美雋逸。首段埋設伏線,伏線有二,一是圍鄭原因:“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二是兩軍陣列態勢:“晉軍函陵,秦軍汜南。”從原因上講,秦晉圍鄭,以晉爲主,秦爲輔,且與秦無關,秦國完全沒有必要死心踏地增援晉國。這就爲燭之武的巧言離間提供了可乘之機,也爲鄭人化敵爲友,爭取秦國準備了先決條件。而秦晉駐軍分列兩處,缺乏周密部署和統一指揮,這既爲燭之武的離間秦晉和秦鄭的暗中勾通提供了便利,因而也就使鄭國的計劃有了成功的可能性。

有了以上鋪陳,文章自然地進入主幹部分,“說辭爲一篇之主”,這段說辭分四層展開。首先,指出“亡鄭”只能“陪鄰”,即擴張晉的勢力範圍,而於秦無益,因爲秦鄭之間隔着一個晉國,即使滅了鄭,秦國也不可能跨越晉國而將鄭國納入自己的版圖。這種態勢,一經點明,秦人是不可能不折服的。那麼,反之又如何呢?所以第二層便反說,指明若舍鄭不攻,秦國向東發展,反而有了一個補給軍糧的通道,於秦無害而實惠,這一點對地處偏僻西隅而又時時也在圖謀向東擴展的秦國來說,無疑極具誘惑力,自然也易於爲秦君所接受。但作爲說客,燭之武不能不估計到另外一種可能性,那就是晉獨佔鄭的同時,許秦以割讓晉國西部部分土地作爲交換條件,以換取秦國的支持,因此,第三層便引晉背秦約爲例,說明晉背信棄義,朝令夕改,不可信任,徹底破除秦對傳統盟國晉的幻想。至此,利害得失已說得十分明確了,但燭之武猶嫌不足,再推進一層,指出亡鄭的結果不只是“陪鄰”,更主要的是,晉國強大以後,貪慾更大,向東亡鄭之後,勢必向西擴張,因而“闕秦”便勢所必然。四層意思,三層言害,一層言利,語語在理,句句動心,尤其是說晉不可信任和肆其西封勢必闕秦兩層,令人毛骨悚然,不能不使秦穆公爲之震動,有拔雲見日之感了。

燭之武的遊說終於收到地預期的效果,“秦伯說(悅),與鄭人盟。”不只如此,還留下將士爲鄭鎮守,以防備晉軍入侵,自己則率軍回國。晉人見秦人背約,大勢已去。儘管心中憤憤然,但多方權衡之後,也不得不撤兵。

由上可知,開篇的兩處伏筆,實際上成了貫穿全文的線索,事態的發展,燭之武的說辭,乃至最後的結局,無一不爲這伏筆所牽制/。文章正是在這種若隱若現的伏線貫穿下,將事件記敘得跌宕起伏,扣人心絃,針密線合,天衣無縫。

(四)三抑三揚的情節美

《燭之武退秦師》除去主體說辭部分層層深入、步步緊逼之外,首尾幾個自然段的敘事,儘管文字簡潔,可是情節的推進變化卻是波瀾起伏,扣人心絃。總體來說,其情節結構可以概括爲“三抑三揚的情節美”。

開篇寫秦晉聯合,攻城佔地,直逼鄭都,大有來勢兇猛,銳不可擋之勢,鄭國勢單力薄,岌岌可危,朝不保夕,讀者自然會爲鄭國命懸一線而捏一把冷汗(抑)。第二自然段寫佚之狐慧眼識英雄,關鍵時刻薦舉燭之武出使秦軍,“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簡簡單單的十四個字,讓我們從一個側面看到,燭之武是一個可以解民於水火,救國於倒懸的亂世奇才。“必”,一定,勢必之意,說明佚之狐對燭之武的深刻了解和對其智慧才幹的堅信不疑。讀到這裏,我們又感覺到鄭國安危繫於一人,萬民生死繫於一行的些許希望(揚)。這是一抑一揚。

燭之武應召進見鄭君,卻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爲也已。”七十老朽,屈居“圉正”(相當於弼馬溫之類的官職),英雄末路,壯志未酬,自然免不了牢騷滿腹,自責自怨。他是臨陣退卻還是義無反顧?讀者不禁又爲他,更爲鄭國的命運擔心(抑),及至鄭伯反躬自省、自責致歉進而曉喻大義、點明利害時,這份誠懇自責,這番透徹分析給燭之武以極大的思想觸動,他終於顧全大局,勇擔重任,我們心神爲之一震,鄭國或許有救(揚)?這是二抑二揚。

文章結尾寫子犯建議晉文公擊秦,在這個秦背晉約援助鄭國的敏感時刻,這種原本就不牢實的盟國關係充滿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和潛在危險。讀之令人心神倍感緊張,似乎“山雨欲來風滿樓”(抑),可是晉文公一翻“不仁、不知、不武”的理性分析和清醒判斷果斷地拒絕了子犯的建議,並最終撤軍後退,這又讓我們心神舒緩,緊張轉化爲輕鬆(揚)。這是三抑三揚。

綜上所述,《燭之武退秦師》的敘事跌宕起伏,扣人心絃,張馳有度,曲折多變,這也是其情節吸引人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