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退秦師》優秀教案

這是一篇高一的文言文,出自《史記》一書,下面是由本站小編爲大家準備的《燭之武退秦師》優秀教案,喜歡的可以收藏一下!瞭解更多詳情資訊,請關注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燭之武退秦師》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1、在掌握字詞句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2、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賞析人物形象和寫作技巧。

  [教學設想]

1、自始自終以誦讀爲教學手段和依據。

2、適當補充《左傳》中篇幅短小的文章作爲課外閱讀材料

3、可結合本課讓學生了解說話講究藝術的重要性,設一堂口語交際課,題爲《說話藝術大家談》。

  [教學設計]

  一、從複習《曹劌論戰》引入,進一步認識《左傳》。可讓學生回憶

國中的有關知識,然後回答,教師補充。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記事詳細完整的編年史,爲“十三經”之一。因爲《左傳》和《公羊傳》《穀梁傳》都是解說《春秋》而作,故又稱作“春秋三傳”。

《左傳》大約成書於戰國初,與《國語》成書時間差不多,二書在思想傾向上與基本一致,《左傳》比《國語》有新的發展,民本思想更加鮮明。

《左傳》中記了衆多的歷史人物,不論其地位貴賤,職務高低,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時代社會各階級、階層的成員,有天子、諸侯、卿士、大夫,也有將相、武臣、學者,有說客、良醫、商賈、娼優,也有宰豎、役人、盜賊、俠客等。各種歷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較詳細的事蹟記錄或鮮明的形象描繪。整部《左傳》,猶如一幅人物層現疊出的彩畫長卷,展示了風雲變幻的春秋時代的社會歷史面貌。

  二、讓學生聽本文的錄音帶或教師範讀,讓學生注意重點字的讀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縋(zhuī)而出

亡鄭以陪(beì)鄰  共(gōng)其乏困  闕(jué)秦

秦伯說(yuè)    逢(páng)孫

然後讓學生以各種形式(自讀、領讀等)讀三遍。

  三、簡介背景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鄭國做了兩件對不起晉國的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結果是楚國大敗。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但仍未感化晉國。

晉國爲什麼要聯合秦國攻鄭呢?因爲當時秦國也要爭奪霸權,也需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爲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兩年後,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夥伴。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擴張的慾望,於是秦晉聯合也就必然了。

  四、理清層次

用課文中的句子回答課後練習題二,實際上是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理解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晉圍鄭(讓學生思考本段的作用)

寥寥25字,寫出了形勢(“晉侯、秦伯圍鄭”,兩大國圍一小國——兵臨城下,形勢嚴峻);寫出圍鄭原因(“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兩事與晉利害相關,和秦利害關係不大——秦可以爭取);寫出駐軍位置(“晉軍函陵,秦軍汜南”,分兵駐紮——鄭有機會單獨與秦接觸)。

參照“春秋時期形勢圖”和“秦晉圍鄭形勢圖”,讀過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筆的巧妙、行文的縝密。

  第二段:臨危受命

本段以簡約之筆,涉了人之事。

①佚之狐的話對刻劃燭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師必退”表現了佚之狐對燭之武的瞭解與信任,使讀者未見其人,先知其才,從側面表現了燭之武的才能。

②鄭伯是如何說服燭之武的?

當鄭伯準備使燭之武見秦君時,卻遭到拒絕:“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爲也已。”鮮明地流露出對年輕時未被重用而產生的牢騷與不滿。而鄭伯則表現得大度寬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責,動之以情;後以國家大義警之,曉之以理。於是,燭之武只得“許之”。

  第三段:說退秦師

“夜縋而出”說明秦晉完全包圍了鄭國,連城門也打不開了。進一步說明兵臨城下的嚴峻形勢。本段的重點在“說”,說辭雖僅百餘字,卻委婉曲折,開闔跌蕩,步步進逼,層層深入。可分四層:

①“秦晉圍鄭,鄭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銳氣。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鄭只對晉國有利。因爲秦、晉目前尚是盟國,燭之武的'措辭是委婉而謹慎的,他沒有立即指出秦、晉聯盟的虛僞性,卻巧妙地點明秦、晉畢竟是兩國這一事實。這樣既符合實際,又從根本上動搖了秦、晉聯盟的基礎,這不能不讓秦伯動心。

③“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至“君亦無所害”——說明舍鄭會對秦國有益。如果說第三層是分析危害動搖秦伯的話,這一則是引誘秦伯了。假如燭之武繼續挑撥秦、晉關係,很可能引起對方的反感。因此,他換了一個角度,闡明鄭國存在對秦國可能有的種種好處。攻鄭還是友鄭,秦王當然要權衡利弊了。

④“且君嘗爲晉君賜矣”至“唯君圖之”,在經邊一番拉攏引誘後,燭之武不失時機地從秦、晉兩國的歷史關係,說明晉國曾對秦國過河拆橋,忘恩負義,赤裸裸地挑撥秦晉兩國的關係。然後又從歷史說到現實,進一步分析了晉國的貪得無厭,讓秦國意識到自己的危險,最終退兵,且留兵助守。

  第四段:迫晉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