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退秦師教案範例

《燭之武退秦師》選自《左傳·僖公三十年》,講述的是魯僖公三十年秦晉聯軍圍攻鄭國,在兵臨城下的危機時刻,鄭國老臣燭之武受命隻身赴往秦營的故事。由於他對秦晉之間貌合神離的關係瞭如指掌,同時也明白“春秋無義戰”的道理,抓住了他們之間的矛盾,處處從雙方的利害立言,成功說服秦穆公退兵,並幫助駐守鄭國,晉國也被迫退兵,從而解除了鄭國的亡國危機。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範例

  教學設想

1.由於學習文言文要付出比現代文更多的認識努力,因此通常同學們對文言文大都而遠之。調查顯示,多數同學都不大瞭解所學文言文的內涵,不瞭解那些隱藏在陌生語言下面的更深層次的人類的智慧,筆者力求引導學生走進文言文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燭之武退秦師》一文中說辭語言十分精彩,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引導學生認識到這一點,就可能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逐步改變其對文言文的看法,培養他們對文言文的閱讀興趣。

2.《燭之武退秦師》的故事背景對同學們來說非常陌生,可以讓學生親自查找資料,從而培養學生收集篩選材料的能力和自讀能力。

3.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把課堂還給學生是很必要的,所以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是學生的小組討論,教師適當的給以點撥,這樣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培養了學生交流協作的能力。

4.誦讀是語文教學中一種重要的手段,在文言文中的作用尤其不可低估,所以本堂課自始自終以誦讀爲教學手段和依據,在誦讀中賞析課文、分析人物。

5.生活即語文,語文即生活。語文課堂應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連,因此結尾設計討論發言就是讓學生樂於探討並且有話可說,學有所得,並能學以致用。

6.背誦一直是個讓學生頭疼的問題,所以筆者儘量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背誦課文,減輕學生的負擔,增強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學習本文精彩的人物語言——說理透闢,善於辭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的情節。

2.掌握文中出現的古漢語常識,注意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義和用法。

(二)能力目標

1.訓練學生古文句讀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準確識別運用

(三)情感目標

1.正確認識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說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2.瞭解燭之武說服秦伯的方法——善於利用矛盾,採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認識燭之武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燭之武的人物形象;波瀾起伏,生動活潑的情節;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難點: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對《左傳》的語言特點有所瞭解。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解決辦法:

1.注意與已有知識聯繫,國中已學過《曹劌論戰》,對《左傳》有了一些瞭解,要在此基礎上有所拓展。要使學生有意識地關注《左傳》在先秦文學史上的地位,並自己參看有關書籍。

2.引導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對《左傳》的語言特點有所瞭解。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流程

學生朗讀預習→教師範讀(或聽錄音)→生朗讀梳理→師引導生朗讀賞析→生朗讀鞏固→師引導生朗讀背誦重點段落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瞭解《左傳》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瞭解與本文內容相關的歷史史實。

3.誦讀課文、整體感知,正音,藉助註釋梳通文章。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導入

1995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衝破重重阻撓回國,當時美國的海軍處長金波爾說:“我寧可把這傢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他在哪裏,都抵得上五個師。”這個故事可謂是“一夫敵百萬之師”的現代版。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曾有過無數這樣的人物:張儀、蘇秦、諸葛亮。今天我們將去拜訪他們的“祖師”,請同學們翻到《燭之武退秦師》。

2.《左傳》其書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爲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記事爲綱,以時間先後爲序,記敘了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歷史,詳細地記述了春秋時期各國內政外交等大小事實。《左傳》突出的特點就是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行人辭令,記事條理清楚,敘述精確,詳略合宜,委曲簡潔;寫人簡而精,曲而達,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幾句,就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而且還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爲後世敘事散文樹立了典範。“傳”意爲註釋,《左傳》即是給儒家經典《春秋》所作的註釋。《左傳》也稱《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與《公羊傳》、《谷粱傳》合稱“春秋三傳”。

3.史書體例

①通史:不間斷地記敘自古及今的歷史事件,如《史記》。

②編年體:以年代爲線索編排的有關歷史事件,如《左傳》。

③國別體:以國家爲單位分別記敘的歷史,如《戰國策》。

④斷代史: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如《漢書》。

⑤紀事本末體:以事件爲主線,將有關專題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創於南宋的袁樞,如袁樞的《通鑑紀事本末》。

⑥紀傳體:通過記敘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如《史記》。

4.時代背景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導致事情發生的原因有兩點。其一,鄭國曾兩次得罪過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跑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晉、楚之戰中,鄭國出兵助楚國,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告終。後鄭國雖然即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鄭伯甚至與晉侯“盈于衡雍”,但最終沒有感化晉國。其二,晉秦兩國聯合圍攻鄭國,是因爲晉秦都要爭奪霸權,均需要向外擴張,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自然要尋找這樣得力的夥伴,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很好,所以秦晉聯合也就必然了。

5.主要人物介紹

燭之武,是中心人物。雖然“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滿腹的委屈和牢騷,但在國難當頭,深明大義,以捍衛國家主權的使命感隻身赴敵營,以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鄭國的危機。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說服了秦伯,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識英雄的伯樂。“若使燭之武見秦軍,師必退”,說明佚之狐對燭之武的外交纔能有足夠的瞭解,對鄭、秦、晉三國的形勢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預見性。

鄭伯,勇於自責者。當鄭國所處危險境地,需燭之武退秦師時,燭之武卻流露出“今老矣,無能爲也已”的滿腹委屈與牢騷。面對此,鄭伯先是“是寡人之過也”以自責,從諫如流,情真意切,並欲揚先抑,設想假如鄭國滅亡的話,對燭之武也無好處,這種透徹的分析,誠意的表白,終於感動了燭之武,使之臨危受命,義無反顧赴敵營。

【知識鏈接】

燭之武是不是姓燭名之武?

投影顯示:介紹古代文化常識——姓名

燭之武——燭表示地名,以邑名爲氏。“燭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爲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資料:《鄭通志氏族略》:“鄭人燭之武不得氏,以其居於燭地故,言燭之者,尤言介之推,佚之狐”。

投影顯示:古代姓名的由來

1以祖先祖號或廟號爲姓——唐堯 虞舜 夏 商 周 姬 姚 姜

2以國別地名爲姓——國別:齊 魯 韓 趙 魏 秦 楚 宋 衛

地名:東郭 南宮 西門 歐陽

3以官職或職務爲姓——官職:司馬 司徒 帥 尉

職務:巫樂 陶 屠 卜 施 商

4以動植物爲姓——牛 馬 龍 熊(可能是氏族圖騰) 楊柳

5以數字爲姓——伍 陸 萬

6少數民族的姓——金 翦 薩 慕容

參考資料:姓氏由來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民族衆多、人數極大的大國,漢族佔絕大多數。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漢民族。故漢民族的姓氏淵源即包含了客家的姓氏淵源。

姓氏是代表每個人及其家族的一種符號。在今天的社會裏,它沒有什麼意義了。但是,從它的形成、發展、演變的漫長曆史過程來看,它卻是構成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

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稱。在遙遠的古代,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代姓氏起源於人類早期生存的原始部落之中。

姓氏是怎樣產生、發展的?這是一門很有趣的學科,涉及到社會學、歷史學、語言學、文字學、地理學、民俗學、人口學、地名學等衆多社會科學,中國第一部解說方塊文字原始形體及字源的文字學專著是《說文解字》。此書作者許慎(約公元58—147年)解釋:“姓,人所生也。因生以爲姓,從姓生。”這就是說,人是母親生的,故姓字爲女旁。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時期。姓是作爲區分氏族的特定標誌符號。中國的許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這說明我們祖先曾經經歷過母系氏族社會。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內禁婚,子女歸母親一方,以母親爲姓。姓的出現是原始人類逐步擺脫矇昧狀態的一個標誌。隨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母系氏族制度過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爲從父,氏反爲女子家族之用。後來,氏族制度逐漸被階級社會制度所替代,賜土以命氏的治理國家的方法、手段便產生了。氏的出現是人類歷史的腳步在邁進階級社會。姓和氏,是人類進步的兩個階段,是文明的產物。

後來,在春秋戰國時期,姓與氏合一,不再區分,表明姓與氏都是姓,表明個人及其家族的符號。這就是我們今天理解的姓氏含義。

現在中國人的姓,大部分是從幾千年前代代相傳下來的。有人統計,文獻記載和現存的共有5600多個。其特點是:源遠流長、內容豐富、出處具體。姓氏的形成各有不同的歷史過程。同姓不一定是同源,如劉姓就有五處起源。異姓也可能是同出一宗,古、吳兩姓本是同源,都是古公先祖的後裔。中國姓氏的來歷把姓和氏等同看待,據徐俊元等三位學者研究,大致有這十多種類別:一、以姓爲氏。以遠古部落氏族的標誌符號作爲姓,有姬、姜、姚、任、伊等姓。二、以國名爲氏。夏、商、週三代,有許多大小諸侯國,各國子孫後代便以國名爲姓。有程、房、杜、雷、廖、刁、彭、韋等姓。三、以邑名爲氏。帝王及各諸侯國國君分給同姓或異姓卿、大夫的封地叫邑、采邑。卿、大夫的後代或採邑的人,有的便將邑名作爲氏。有蘇、上官等姓。四、以鄉、亭之名爲氏。有裴、陸、歐陽等姓。五、以居住地名爲氏。有東門、西門,東國大夫童刁的孫子以刁氏傳世。周平的庶子,字林開,其子孫以林爲姓。七、以次第爲氏。按兄弟排行取姓,如老大以伯、孟爲姓,老二以仲爲姓。老三、老四則分別姓叔、季。八、以官職爲姓。有籍、監、庫、倉、將軍等姓。九、以技藝爲姓。從事巫術的人,後代便姓巫。從事冰凌的人,後代以凌爲姓,還有卜、陶、匠等姓。十、以諡號爲姓。十一、因賜姓、避諱而改姓。十二、爵位稱號及爵係爲氏。有皇、王、公、侯、王叔、王子、王孫、公子、公孫等姓。十三、古代少數民族融合到漢族中帶來的姓。客家先人的姓氏來歷,也在上述這十幾種範圍之內。

6.相關資料(在課文賞析中涉及到時給學生做補充)

(1)秦立晉君

公元前651年,晉獻公卒,晉國陷入內亂。晉國大夫裏克殺了晉獻公的庶子夷齊、卓子。並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後又派人迎接獻公次子夷吾,夷吾採納大臣呂省、卻芮的意見,厚禮賄賂秦國,答應割讓晉河東之地予秦。於是秦穆公擁立夷吾爲君。這就是課文中所言“且君嘗爲晉君賜矣”。“君”即秦穆公,“晉君”即晉惠公,“賜”則指“秦立晉君”之事。

(2)惠公背約

公元前650年,晉惠公借秦國之力即位後,對割讓土地之事非常後悔,就派大臣丕鄭赴秦國,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許爲由食言。這就是文中“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指秦穆公,“許君焦、瑕”則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應予秦河東之地一事。秦晉兩國之間的關係從此出現了裂痕。

(3)重耳過鄭

公元前637年,晉公子重耳在齊國居五年後,離開齊國。經曹、宋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衆,安可盡禮!”爲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這就是課文中“以其無禮於晉”一事。

(4)鄭楚結盟

公元前632年4月,晉楚爭霸中原,戰於城濮,楚軍大敗。晉文公尊周攘夷,成爲春秋霸主之一。當時,鄭國處四戰之地,無險可據,又自無禮於重耳之後,故背晉助楚,因此,鄭文公曾到楚國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楚敗,鄭文公內心恐懼,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晉國請罪求和。五月,晉侯、鄭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陽西)。晉文公受周天子冊命與四方諸侯盟於踐土(在衡雍之西),晉文公爲盟主,鄭參與踐土之盟,但晉、鄭間的隔閡並未消除。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於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於楚也”之“貳”。

《燭之武退秦師》發生在公元前630年,與城濮之戰僅隔兩年。因此,秦、晉圍鄭可以說是城濮之戰的餘波。

★二、課文學習

1.師範讀課文(或放錄音)。

2.生自由誦讀課文。(注意字音、停頓。)

3.生齊讀課文。(師點撥字音、停頓。)

4.生結合課文註釋初步梳理課文。(邊輕聲朗讀,邊梳理。)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在誦讀中理解賞析課文。(前2段)

2.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一、整體感知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學生用自己的話講述,師引導大家概述)

2.學生分小組討論歸納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語概括)

每組選代表發言,師引導大家篩選歸納:

第1段:秦晉圍鄭。

第2段:臨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師。

第4段:晉師撤離。

★二、課文賞析

第1段

第一段講解:兩軍佈陣“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要點:作者交代兩軍佈陣的目的,爲下文做鋪墊。同時也爲描寫人物埋下伏筆,正是有了這樣的排兵佈陣,說明秦、晉之間還是有一些不信任。纔給燭之武說秦伯提供了機會,此處重點給學生點明佚之狐、燭之武兩人的觀察力。從而引出燭之武的形象之一“洞察全局,深入瞭解,精心準備”。此處順便可給學生講講燭之武在這之前在鄭國的.職務,管馬官員。

(1)生齊讀第1段。

(2)師示範串講梳理第1段。(爲後文的接龍串講做示範)

(3)留時間學生質疑問難。(讓學生在字詞上得到落實)

(4)師引導學生歸納本段知識點:(爲後文學生的討論歸納做示範)

貳:從屬二主; 軍:名詞活用作動詞,駐紮;

以其無禮於晉:介詞結構後置句,還原後的正常句式應爲“以其於晉無禮”。

(5)師引導學生串析本段:

“晉候、秦伯圍鄭”闡明形勢:兵臨城下,形勢嚴峻。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闡明原因:兩事均與晉利害相關,與秦關係不大,秦可以爭取。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闡述兩軍駐紮位置:兩軍分兵駐紮,鄭有機會單獨與秦接觸,爲燭說秦埋下伏筆。

(6)師引導學生即興背誦本段。

第2段

第二段講解:燭之武出場—— 一波三折

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許之。

燭之武出場的原因有三:

1.逮有生之年,施展才華。

2.鄭伯誠懇的態度。爲人臣,當爲國效力。

3.自己以後在鄭國安身立命的考慮。

(1)男生齊讀本段。

(2)女生接龍串析本段。(師點撥)

①“佚之狐言於……師必退。”

A.形象刻畫燭之武的形象,未見其人,先聞其名(聲)(即“才”)。

B.在此也可窺見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還可窺見鄭伯善納諫的一面。

②辭曰:“臣之壯……也已。”

進一步刻畫燭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滿腹才華,卻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鮮活。

③公曰:“……”許之。

A.鄭伯首先自責,體現了明君風範,然後以國家利益、形勢與個人利益的透徹分析感動了燭之武,可謂善於做思想工作。

B.燭之武最終應允,決定以國家利益爲重,隻身去見秦伯,體現了他深明大義的一面。

(3)生質疑問難,師點撥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4)學生討論歸納本段知識點:

“已”:通“矣”,句末語氣助詞;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介詞結構後置句,還原後的正常句式應爲“佚之狐於鄭伯言曰”;

辭曰:省略句,補充完整後爲“(燭之武)辭曰”;

是寡人之過也:判斷句,“也”字表判斷。

(5)師引導學生即興背誦本段。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1.在誦讀中理解課文。(後2段)

2.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3.體會燭之武的遊說技巧。

4.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5.人物形象分析。

一、課文賞析

第3段

第三段講解:智退秦師(說退秦師)(重點講解)

講解要點:

1.夜縋而出的原因——攻守、防備之道

2.說辭藝術:

A.人物分析;秦君——唯利是圖,對兩者的稱謂不同,抓住秦伯 的性格特點,連用八個“君”字,而對晉只是稱作“晉”、“鄰”。

B.兩國的歷史關係

C.軍隊的位置

說秦過程

①坦言知亡,避其銳氣

②亡鄭無益於秦

③存鄭無害於秦

④亡鄭有害於秦

①②③層層深入,論證嚴密;秦、晉、鄭三者均涉及其中

(1)一生範讀本段。

(2)生藉助註釋細細梳理本段。(因爲本段集中刻畫了燭的形象、表現出其高超的遊說技巧,所以讓學生細細品味)

(3)生接龍串析本段。(師點撥)

①“夜……秦伯”:說明形勢危急,燭不畏危險。

②燭說秦伯運用了高超的攻心術:(投影)

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爲進。(坦言知亡,避其銳氣:鄭既知亡矣。)

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亡鄭只對晉有利:鄰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誘。(舍鄭會對秦有益:君亦無所害。)

第四步,引史爲例,挑撥秦晉。(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測未來,勸秦謹慎。(唯君圖之。)

③秦……乃還:秦權衡利害,決定退兵,但卻派人留守要塞,體現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生質疑問難,師點撥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5)學生同桌討論歸納,師引導學生歸納本段知識點:

詞類活用:

亡:動詞的使動用法; 利: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闕: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鄙:名詞的意動用法;

封:名詞的意動用法; 厚:形容詞活用爲動詞;

薄:形容詞活用爲動詞; 乏困:形容詞活用爲動詞;

東:名詞活用做狀語。

通假字:

陪:通假字,通“倍”; 共:通假字,通“供”;

厭:通假字,通“饜”; 說:通假字,通“悅”;

闕:通假字,通“缺”或“掘”。

古今異義:

【以爲】古意:把……當作;今意:認爲。

【行李】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時帶的包裹。

【東道主】古意: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請客的主人。

【乏困】古意:缺乏的東西;今意:精神不好。

特殊句型:

何厭之有:賓語前置句,還原後應爲:有何厭。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介詞結構後置,還原後應爲:若亡鄭而於君有益。

(6)師引導學生結合燭的遊說步驟即興背誦本段。

第4段

(1)女生齊讀本段。

(2)男生接龍串析本段。(師點撥)

晉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實,“不仁”只是一個藉口,如果真講“仁義”,當初就不會發兵攻鄭。“不知”是實質,“知”是理智,是對現實情況的客觀分析,是對動武后果的冷靜判斷。“不武”是因爲勝負之數,難以預料。所以,說到底,晉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學生討論歸納本段知識點:

敝:形容詞活用爲動詞; 知:通假字,通“智 ”。

夫人:古今異義詞,古意:那個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異義詞,古意:離開;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斷句。

(4)師引導學生即興背誦本段。

二、人物形象分析

由學生分小組討論後發言,師引導學生歸納。

1.燭之武:(1)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

(2)知難而上,義無返顧的勇士。

(3)口若懸河,巧言善辯的辯士。

2.鄭 伯:(1)善於納諫。

(2)勇於自責。

(3)善於言辯。

3.秦 伯:貪婪,自私,不講信用,見利忘義。

4.晉文公:貪婪,但理智,能隱忍不拔,隨機應變,審時度勢,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識才的伯樂。

三、本文的寫作特色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後歸納。

(1)伏筆與照應。

(2)波瀾不驚。

(3)詳略得當。

四、生小組討論後談學習本課後的啓發

1.本文給我們的啓示。

2.結合當今國際國內形勢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