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退秦師的作文

秦晉圍鄭之事,在春秋戰史上並不是一件特別重要的事,但這件事卻成全了一個小人物——燭之武。

燭之武退秦師的作文

作爲謀略,燭之武退秦師之事早已讓無數人津津樂道,爲歷代謀略家所推崇。想當時,晉國挾周天子以令諸侯,已漸成中原霸主之勢,因此,意欲兼併鄭國絕非只是示威脅迫以解“無禮”之恨,實是成就國家大業之所需。在這國家生死存亡的危難關頭,燭之武不勞一兵一卒,以一己之力退秦晉大軍,其大勇大謀可見一斑。

據馮夢龍編的《東周列國演義》記載,燭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終得不到升官,在鄭國一直擔任“圉正”(養馬的長官),大概相當於《西遊記》裏所說的“弼馬溫”吧。被舉薦使秦時,已年過七十,鬚髮皆白,身子傴僂,步履蹣跚。應該說,這麼一個糟老頭,又長期呆在一個平凡的崗位上,得不到好的待遇,就算有滿身鋒芒,該也消磨殆盡了吧。但燭之武使秦時,“夜縋而出”,孤身一人,也許還拄着拐,迎着秦兵而去,氣定神閒,躊躇滿志,西北風吹到他的臉上,鬚髮飄飄,那神態,那情狀,必定是十分地瀟灑的!

他的瀟灑來自他的自信,他的自信源於他的才華。當鄭國被圍之際,佚之狐顯然缺乏自信,他對鄭伯說:“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在關鍵時刻能被人記起,這說明燭之武雖然身居“圉正”,但他的才華應該是聲名遠播,得到大家的承認的。被鄭伯召見時,他說:“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爲也已。”這話絕不是他的自謙,當然也不是他存心拒絕,他如果無意爲之,是大可以不應召的,況且年歲也大了,正可以謊稱病了什麼的,何必要不辭辛勞呢?他應召而來了,說明他早已打定主意了。但他當然知道趁機發發牢騷,擺擺架子,一來無礙大局,二來也可以發泄心中多年的怨恨,說不定還能贏得鄭伯的愧疚和自責。藝高人膽大,聰明的他當然不會放過這難得的機會。但這機會只是屬於有真才實學的人,徒有虛名不夠自信的人是不敢這麼“放肆”的。出使到秦軍,見到秦穆公,燭之武面無懼色,娓娓道來,回顧歷史,指出晉君言而無信,貪得無厭,對秦國忘恩負義;展望未來,若滅了鄭,則肥了晉國,而無益於秦,而且晉壯大之後,必定會成爲秦國的`最大威脅。燭之武可謂是個口懸河漢、舌搖山嶽的人,他的一番話可真是:說時石漢皆開眼,道破泥人也點頭。紅日朝升能夜出,黃河東逝可西流。燭之武的成功就在於他正確把握天下形勢,並且熟知歷史,洞察秦晉之隙,然後憑他的三寸不爛之舌“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

生活是一塊磨刀石,只有不斷砥礪自己,才能保持永遠銳利的鋒芒。燭之武到了七十多歲的高齡,仍有滿腹牢騷,可見他的銳氣未減;仍能建功立業,可見他的才華依舊。此前,三朝爲官,滿腹經綸,卻一直不得重用,其間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但燭之武在這種懷才不遇的痛苦中,並沒有自暴自棄,更沒有妄自菲薄,而是以驚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圖強,飽讀經書,關心時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終於在人生的最後時刻,也是最爲關鍵的時刻,“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完成人生的最後一擊,爲自己一生劃上一個完美的感嘆號。

時代鑄就英雄。燭之武的時代早已過去,但燭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還啓示着今天的我們,在平凡的崗位上,應該愛崗敬業;即使暫處逆境,也應該不斷磨礪自己,以至終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