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燭之武退秦師》是記述行人辭令的散文。該文形象鮮明,語言優美,層次分明、組織嚴密,說理透徹、邏輯有力,是《左傳》乃至中國文學史一篇優秀範文,入選全日制高中必修課程。以下是小編整理燭之武退秦師教案,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1】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教學目標:

以誦帶講,通過反覆誦讀,引領學生完成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重點:

反覆誦讀,引領學生品味課文的思想情感

  教學難點:

如何啓發學生準確、深入的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教學設計:

一、 導入課堂

導語(從文言學習入手):

大家學習文言文最大的困難是什麼?看來是英雄所見略同好,今天老師給大家一把解決這個問題的鑰匙,那就是:反覆誦讀

蘇東坡說過:“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由此可見朗讀是理解的基礎,因此我們嘗試用朗讀來帶動理解要求:一要讀準、二要讀熟,讀懂、三、讀出情感

幻燈展示:三步誦讀法

二、整體感知,讀準字音

幻燈展示:第一遍誦讀:讀準字音

我們先來聽課文,一篇文言文中哪些字音是要讀準的呢?看哪些字詞和我們平常的讀音不一樣

1、教師範背課文

要引導學生關注的字音有:縋共闕逢說知多音字通假字生字

幻燈展示:三類字

設計思路:在講解這一部分的時候落實文言中的一部分基礎知識並引導學生明確一個概念,那就是:字音和字形都是根據字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來確定的

幻燈展示:以意定音以意寫形

2、學生活動:齊讀課文

古人讀書主張“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業誦數遍,自然上口,永遠不忘”所以,在第一環節中大家一定要做到以上幾點同學們來讀一讀

(教師點評,從字音和感情上引導)你們覺得在感情上和老師的比較有什麼不同?

(評價的語言:字正腔圓,平淡,無起伏,無感染力)

三、讀清句讀,讀懂內容

1、誦讀課文的方法

如何改變這種狀況呢?首先是要讀懂課文的內容,其次是要學會“抑揚頓挫”什麼是“抑揚頓挫”呢?

那就要通過語氣的輕重,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句中的停頓,來表其心,抒其意,傳其情特別重要的是八個字且把這方法說成“八字誦讀法”吧

幻燈展示:語氣的輕重,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句中的停頓

2、對課文內容的把握

首先看看課文的內容吧,文章說了一件什麼事?

爲什麼要去擊退秦師呢?結局如何

板書:秦晉圍鄭

臨危受命

說退秦師

晉軍撒軍

四、處理課文的`誦讀

1、第一自然段(教師範讀)

我先來試讀第一段,然後和大家說說我是如何處理的,爲什麼如此處理

總的來說本段在介紹故事發生的背景,因此語速較慢其中“無禮、貳、晉、秦、軍”重讀,因爲要強調而且“晉/軍函陵,秦/軍汜南”“晉”“秦”之後要略作停頓因爲“軍”在此是動詞,當“駐紮”講

同學們來試一試,那一位?

學生活動:找一個男生來試讀,然後全體男生再讀

2、第二自然段(引導學生從三個對話的語氣入手品讀)

國家出現了緊急情況,要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啊,於是就有了我們第二自然段的對話大家先試着揣摩一下這三個說話時的語氣,該如何處理那一位來試試

學生活動:找三位男同學分別誦讀

追問:爲什麼這麼處理?

提問:僅僅是鄭伯的幾句話就打動了燭之武嗎?

引導學生深入的理解課文如果沒有學生願意站起來的話,教師則從以下角度去啓發:當我們做決定的時候,誰起主要作用別人對你有沒有影響?

在語段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沉重、堅定、胸有成竹的佚之狐;也看到了一個情真意切、心平氣和的鄭伯:更看到了一個在國家危難之時深明大義、義無返顧的燭之武

3、第三自然段(從說話時的技巧入手)(共同探討)(在這一環節中如果學生沒有反應,那教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激發引導:譬如可以把秦、晉、鄭比作三個人,實際上就是孩提時經常玩的遊戲,就如你得罪了同學甲,他就找到他的好朋友同學乙,甲乙分別在你回家的那條路上一頭一尾的“候”你,除了告老師外,你走哪條路,用什麼辦法說服他?先認錯,再瓦解、再誘惑)

我們燭之武是用什麼方法完成自己的任務的呢?說服秦國國君

(1)第一步舍鄭

首先說了什麼?這兒,如何處理?

以退爲進,搏得秦君好感,因此說得心平氣和,誠懇可信

學生活動:個體誦讀

(2)第二步亡鄭

接下來說了什麼?

闡明利害,動搖秦君,平緩而又委婉,反問句,語調要略高一些,然後緩而較輕地讀出“鄰之厚,君之薄也”,動秦伯之心

學生活動:個體誦讀

(3)第三步扶鄭

點明秦晉聯盟的虛僞性,接下來又說了什麼呢?

更加誠懇,替秦着想,以利相誘,用中速讀放慢,平緩、誠懇

本環節要落實這些文言知識:東道主,行李,執事

學生活動:個體誦讀

(4)第四步離間

燭之武另換角度,引史爲例,挑撥秦晉前快後慢,對其背信棄義和貪得無厭的不屑一顧,激憤速度較前要快,尤其是“夫晉,何厭之有?”“若不闕秦,將焉取之?”兩句的反問語氣一定要讀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