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退秦師讀後感

燭之武退秦師》讀後感

燭之武退秦師讀後感

燭之武何許人矣?“燭”姓至今有後嗎?不得而知,但《燭之武退秦師》足以使其英名永標史冊。

秦-晉聯合圍攻鄭國,臨戰之際,鄭國公顧不得體面,向一個沒有什麼身份的燭之武檢討,至此之前沒有及早發現燭之武的才華,承認“寡人之過”,說明古代諸侯對謀士的倚重和寬厚大度,不似今人,“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此篇沒有聽燭之武論戰,但燭先生見了秦穆公時講的一番話是審時度勢切中要害的。大敵當前,燭之武義無返顧,顧不得自己年老體邁,勇敢地救國救難於水火。

小小如鄭國,不用說秦-晉聯手打擊,即使其一,鄭國也未必是其對手。鄭國如何退秦師,燭之武錦囊妙計是不費一兵一卒,而以外交斡旋,使秦國認識到,滅鄭實際上壯大了晉,而晉強於秦不利,從而借他人之兵退了秦師。

古代之“士”真了不得。前有“曹劌論戰”,此又一“燭之武退秦師”,由不得你不信。

來自民間的、羣衆的智慧是不可小瞧的,“不戰而降人之兵”,秦穆公如何沒有認識到,“晉強而秦不利”這樣的道理呢?秦國難道沒有這樣有眼光的謀士嗎?燭之武絕對不會危言聳聽,秦穆公也不是一時糊塗,形勢所然,燭之武分析的是一語中的。

秦穆公和晉文公絕非等閒之輩。秦退師,但留下了伏筆,表面上是替鄭國防守,實則伺機而動。晉文公重耳當然是個有眼光的人,晉國也乘勢收兵。一場滅頂之災隨之化爲烏有,鄭國得救了。

2.

第一次教讀《燭之武退秦師》,我就被文章波瀾起伏的情節深深地吸引住了。

文章剛一開頭,作者就用寥寥數筆交代了鄭國的危急形勢:秦、晉圍鄭,大兵壓境,鄭國危如壘卵。弱肉強食之勢,戰、守皆非良策。拯救鄭國,唯一的途徑就是外交。可是,憑着三寸不爛之舌說退蓄意來犯之師,談何容易!此文章的“一波”也。

文章第二段寫鄭伯決定通過外交途徑來解決危機,佚之狐向鄭伯舉薦了燭之武。佚之狐慧眼識英雄,但鄭伯畢竟不是佚之狐,沒能過早的發現燭之武這匹千里馬。所以,纔會有燭之武“臣之壯也,猶不如人”,這壯士不遇,英雄末路,虛擲人生的無可奈何的悲哀和感傷。“今老矣,無能爲也已”,燭之武向鄭伯發泄了滿腹的委屈和牢騷,他會去說秦嗎?這在鄭伯那裏可是一個大大的問號。面對燭之武的牢騷,鄭伯先用“是寡人之過也”自責,此時的鄭伯並沒有止於自責,而是欲揚先抑,指明假如鄭國滅亡,對你燭之武也也沒有什麼好處。他的'一番誠意和透徹的分析,終於感動了燭之武。燭之武決定去面見秦伯。至此,文章的第一折以鄭伯的勝利而告終。

第二折發生在燭之武與秦伯的談判桌上。燭之武“夜縋而出”與秦伯坐在談判桌前,怎樣才能消除秦伯的戒心呢?燭之武欲擒故縱,“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置身於鄭國之外,站在秦國的立場上說話,燭之武引起了秦伯的好感。抓住有利時機,燭之武進一步指出,秦,鄭相隔遙遠,晉、鄭近鄰,因此亡鄭只是對晉國有利,對秦國不但沒有利益可言,反而會因“鄰之厚”而顯得“君之北。這不能不讓秦伯動心,秦國當然不會幫助晉國成就霸業而使自己的國力相對削弱。接着,燭之武以利引誘秦伯,闡明鄭國存在對秦國可能有的種種好處。這些好處存在的前提,就是放棄攻擊鄭國。在一番拉攏引誘之後,燭之武察言觀色,不失時機的挑撥離間了秦-晉兩國的關係。燭之武指出,晉國曾經對秦國過河拆橋,背信棄義,從歷史說到現實,進一步分析了晉國的貪得無厭,滅鄭之後必然要進犯秦國。經過燭之武的一番發揮,秦國意識到了自己的危險,不僅與鄭國訂立了盟約,還反過來幫助鄭國。至此,燭之武不辱使命,文章好象已宣告結束。但,聰明的作者並沒有就此罷手,接着交代了晉國的形勢變化。

現在秦國成了鄭國的盟軍,風雲突變,晉國大夫子犯卻不識時務的請求出兵擊秦,被晉侯理智的阻止了。“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晉文公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撤離了鄭國,至此文章第三摺好戲徐徐落下帷幕。整篇文章,波瀾起伏,扣人心絃,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