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2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萬曆十五年》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2篇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

歷史滄桑,到頭來什麼也剩不下,永生的願望隨同歷史的波濤一起消逝在我們目光盡頭。這本書告訴人們在封建專制制度下上至帝王下至平民任何人的生活、權力都是沒有保障的。所以我們期望有爲萬世開太平的聖者出現改造我們國家的根本問題---體制。

整本書讀起來很有意思,作者黃仁宇先生由於爲了寫一個論文從此結緣於明史,而他的著作更是讓讀者對歷史長勝了濃厚的興趣。在書中我也看到了一位皇帝的無奈,雖然貴爲一國之君,但是有很多東西去不由他抉擇。旁人可能覺得皇帝是一個十全十美的職務,但是在立儲這件事上它卻無法平自己的意願行事,這體現出了皇帝的苦惱。由此,萬曆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集團慪氣,但他應該知道,實際上文官集團的力量是一個皇帝難以約束的。我終於知道,一個不好的皇帝往往是由於一些原因。從書中我們不難看出,萬曆少年是一個有爲的君主,他曾經勵精圖治,打算開創一個萬曆中興,但由於一件件事的不能決斷,他終於無法忍受。而立儲之事就成了他的一個爆發。他終於在這件事上開始怠政。而一個王朝也由於君主的`怠政而漸漸走向沒落的深淵。

讀到張居正是,我更是感到了世態炎涼,生前的榮華和身後的悲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清算張居正的行動中,凡是和他有關的人都受到牽連,不是流放邊關就是把官回鄉,其中戚繼光就是其中之一,戚繼光是一個大英雄,但是它也蒙逃脫歷史的慣性發展,它便是犧牲品。戚繼光和張居正一樣是很有作爲的,戚繼光發明的戰法確實令人驚歎,這讓我知道早在明代就有人發明了各兵種協同作戰,並使用火器。弗朗基和大將軍炮,在當時也有一定的應用,但是他們哪裏知道,西方國家已經有了大船,火炮。1587年,這一年正值西歐歷史上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徵英的前一年。

黃仁宇先生認爲;國家如是等等的問題,其癥結到底何在,這是研治明史者所不能不認真考慮的。筆者以爲,中國二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本書力圖使歷史專題的研究大衆化,因而採取了傳記體的鋪敘方式。書中所敘,不妨稱爲一個大失敗的總記錄。因爲敘及的主要人物,有萬曆皇帝朱翊鈞,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薊州總兵官戚繼光,以知府身分掛冠而去的名士李贄,他們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人可以功德圓滿。即使是側面提及的人物,如馮保、高拱、張鯨、鄭貴妃、福王常洵、俞大猷、盧鏜、劉(糹廷),也統統沒有好結果。這種情形,斷非個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釋,而是當日的制度已至山窮水盡,上自天子,下至庶民,無不成爲犧牲品而遭殃受禍。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2

《萬曆十五年》是電視劇《》中高育良書記經常提起的一本書,因爲覺得自己歷史知識匱乏,所以選擇從這本書開始瞭解歷史。從一開始瞭解萬曆的枯燥無味慢慢地到想要對歷史瞭解得更深,對書中人物瞭解得更全面。讓我感觸最深的不是某段歷史怎麼樣,而是某個歷史人物如何。

小時候看電視,看到位高權重的人物呼風喚雨,總是羨慕不已。萬曆雖然身爲皇帝,有着至高無上的權力,但也處處受朝中文官約束。萬曆有半點行爲舉止不合文官意,文官們就開始上書,打着爲皇上國家好的名義,爭取自己的利益,體現自己的價值,把萬曆約束在自己的條條框框裏。很喜歡的一個部分是,把嘉靖拿出來,和萬曆爲皇帝的狀態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萬曆處處被朝臣約束,而嘉靖卻喜歡/希望有人指斥自己。

海瑞從小是母親帶着長大的,但是他這位失去丈夫含辛茹苦把兒子拉扯大的母親卻讓人愛不起來也恨不起來。海瑞一共結過三次婚,有過兩個小妾。第一位和第二位夫人都是因爲和婆婆不合而被休;第三位是在“可疑”的情況下死去,第三位夫人和小妾生的三個兒子也不幸夭折。誰也不知道第三位夫人在“可疑”的情況下死去,是不是海瑞的母親一手造成的。海瑞能恨自己的母親嗎?在這樣的情況下拉扯大自己孩子的母親對自己的小孩都會有控制慾吧。而我對海瑞也多多少少有點同情,爲國爲民一輩子,72歲的時候還復出任職官位,到老年卻沒有人陪伴送終。甚至到最後去世,同僚們卻只是覺得鬆了一口氣,再也不用爲這位大衆心目中的英雄——到處惹是生非的人物去操心作安排了。

我在想啊,什麼是對什麼又是錯呢,大概是大家所處的立場不同,評判人的標準也不一樣。又或許沒有好壞對錯之分,你的所作所爲、所說所想只要是對我有好處,不損害我的利益,那麼你就是好人了。所以啊,我們活着是不是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堅持自己認爲對的.事情呢?

對於戚繼光,不知道爲什麼,感觸最多的是他帶兵寫書的一些好習慣。例如他把所有的訓練方法細節寫成了一部操典式的書本。他周密而細緻,習慣斟酌各種條件以及可能發生的情況,把很多細小的事情考慮起來等等。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一個人取得成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背後需要付出多少心血,取得成功不能只有PlanA,準備PlanB也至關重要。

在一本書的書評中見過一段話,大致是這樣的意思:我們看書要儘量選擇具有真實故事的書,而不是去看一些虛構內容的書,因爲這樣我們才能從中去思考反省自己。或許是歷史知識的匱乏,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讀到的不是歷史,而是書中每個人的性格。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3

《萬曆十五年》是即我在牀頭讀完《明朝那些事》之後又一本關於中國階段歷史的描述,由於習慣性失眠,書中其中感慨也大多因爲深夜的躁動而隨風去了,但也卻有一部分隨着可吸入顆粒物一齊沉澱到了我的血液裏。

我驚詫,此書中許多人物身上,竟都有當今現實社會的影子。

若將萬曆兒時看做我們的當代,他原本聰明敏感、樂於上進,也以往勵精圖治、喜歡讀書,他本不是暮氣沉沉、消極厭世的人,怨只怨那些作爲臣僚的教師或家長,從不曾將他當作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確切的說是有尊嚴的`獨立個體來看待,同樣也像像我們的學生時代,很多時候被當成了學習的機器,原本活潑好動、樂於思考,最終卻極度厭學。諸如參加完升學考,要將書本剪碎或早上依舊習慣的坐在寫字檯前卻不明白該幹什麼。所以,萬曆皇帝作爲學生,臣僚做爲教師,最大的失敗之處,是大臣們剝奪了萬曆作爲一個聰明的年輕人應有的個性、思想和活力。

張居正不讓他練習書法,申時行不讓他練兵,所有人都不讓他立三皇子爲太子,甚至與他生前形影不離的愛妃都不能與自我埋在一個墳墓裏。失去了如此自由,就算做着皇上,又有什麼趣味?但他畢竟是皇上,依然擁有無盡的奢華和整個國家,而當今社會我們的悲哀何至於此。

張居正作爲首輔原先言行不一,到我們看見了太多人士的虛僞。官二代,富二代,軍二代,黑二代。這個社會原先已經並正在真正屬於這些有錢有勢有權和不要命的,“學校十年功,不如一棵蔥”的現象難免出現。

我一向感覺,張先生本不是奸臣,他也是期望明朝國富民強的,他僅僅是一個有缺點的聰明的剛愎自用的大臣而已。孔子說,“唯女人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其實,“難養”的豈止是女人和小人?任何人彼此接觸久了,都難免“不遜”起來,皇帝如此,張居正如此,恐怕包括我在內的大多數人也難免如此。事實擺在眼前,改變雖不及萬難卻也非一朝一夕之功。

由此,我唯有在心田播種善的種子,也時刻提醒自我,只要是人都會產生某些偏見和不可避免的缺點,學習如何體諒並選擇,哪些是我們應當學習的,那些是“見不善而內自省”的,現實無奈與社會種種幽暗的側面,但卻必須允許這些幽暗的存在,因爲他畢竟是“豐富多彩”這個詞的重要部分。

應對如次、遇到問題、唯有進取想辦法,努力讓自我多一些才能,開闊些眼界,理清些思緒。而決不能消極怠工,心灰意冷。充滿期望才能使我們歡樂生活。

——我們無奈於幽暗,也儘量做到讓幽暗無奈於我。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4

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在史學界地位頗高。他不是二十四史那樣訴說着單一歷史事件,也不是《明朝那些事》用現代口吻調侃過去,它經過萬曆十五年這一看似平淡歷史年份爲支撐點,從各色人物杯具結局,梳理當朝政治、經濟和文化脈絡,剖次明王朝甚至是封建社會沒落的制度、體制原因。以往平面的歷史人物,經過閱讀此書之後變得立體而豐滿:閱讀之前,我以爲萬曆可是是個懶惰至極的昏君,但縱觀全書後,我懂得萬曆消極怠工的背後有他皇權與禮教抗爭的無奈;閱讀之前,張居正被視爲雄心滿懷勵精圖治的政治家,但我看到在其大刀闊斧的改革背後,也有着與整個文官集團不合時宜的矛盾;閱讀之前,我以爲首輔申時行可是是個和稀泥的的何事佬,但透過他左右示好我看到了他大局的權衡;閱讀之前,我以爲海瑞是位模範的“青天大老爺”,但剝去個清官楷模的外衣,海瑞也有他憤青般的悲哀……

中華五千年禮貌,儒家孔孟,道家莊老,爲何到淪落至今卻成爲餘秋雨口中的“無信仰、無道德、無感恩”國人素質?也許,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中,撥開歷史迷霧給了我們一個解釋,歷朝歷代,經過龐大的文官集團,來統治全國。在文官集團和萬千小民之間,明朝所採用的就是以禮和道德來維持國家秩序,也能夠理解爲,明朝並沒有真正以《大明律》來維護他們的統治秩序,而是靠道德和禮教,而道德和禮教又是比較抽象的一些準則,在私慾面前,不堪一擊。道德以陽的一面存在,而私慾則以陰的一面存在。當道德能夠代替管理國家的時候,文官集團裏的官員,則會打着道德的幌子滿足自我的私慾,彷彿海瑞,成爲了文官集團的標籤,每個人仰望着他,可是,沒有人願意做海瑞,那些文官們內心深處有着尷尬和不安,一方面是聖賢書的教導,一方面是現實裏必須理解的官場潛規則。一個個充當着紙筆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正是這腐朽的制度,才造就了一幕幕慘絕人寰的.改朝換代的杯具。

綠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歷史是一條時間的大河,擁有很多史籍的中國人能夠從中得到更多歷史的啓迪,讀史以明志,我們如何來建設我們的國家,不走禮與法的脫節,體制與道德相脫離的老路,值得探究與考量。從微觀說,確立“法”的思想、樹立“法治”觀念,擺脫人情因素或許是公務員工作的基礎,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制度理念貫穿於心中將帶我們遠行。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5

讀書是習慣,但不一定是好習慣!如吸菸、如酗酒。中學時爲了逃課而不過於自責,養成了讀閒書的習慣,這習慣一養成就戒不掉了,一直保持到今天,以至於每年都要網購些閒書來讀。說這習慣未必是好習慣原因有二,一是讀書多了不但不會促進思考,而是怠於思考了,以至於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要到書本中去求證纔算得到了認證;二是書讀多了思想雜了,以至於對於現實中的事事與非非不能果敢地認知與判斷,往往在茫然中斷送了許多機遇。書是一定要讀的,但要讀適合的書,讀適可的量。

《萬曆十五年》是非管理類、非金融類、非法律類書,於我來說自然是閒書。看電視劇時,育良書記讀了,沒有引起我的興趣,我沒讀;逛書店時,書店老店熱情地推薦過一回,我沒讀;在朋友的桌面上發現了它的存在,我沒讀。十月間利用早晨、晚上、出差的空閒讀完《白鹿原》後,突然沒有什麼想讀的書了,空閒時間一下子空閒了下來。閒來無聊,在與一位摯友聊天時,他鄭重並誠懇地推薦了《萬曆十五年》與《北京法源寺》,於是這二本書就擺到了書桌上。

萬曆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1573-1620年),共使用了48年,爲明朝所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萬曆十五年是1587年。黃仁宇先生選擇萬曆十五年,不是爲了講述萬曆十五年所發生的事情,只是以萬曆十五年爲切入點,對明朝的政治(明神宗)、經濟(張居正、申時行)、軍事(戚繼光)、文化(李贄)進行剖析,闡述自己的歷史觀、社會觀、人性觀等等。書中從文官政治體制中審視個體的掙扎與存在,用現代政治、經濟、歷史技術分析評判明代中後期的歷史變遷,自人性的'角度看待歷史人物的處世觀,總之此書大視野、小視角,字字珠璣、句句灸痛。

開國君主有開國的難,萬物皆衰、百廢待興、陳章立制、千頭萬緒;守成君主有守成的難,舊例積循、上祖下效、臣僚雜利、新盾待破。讀後感萬曆十歲即位,李太后稱制,張居正獨攬軍政,推行“一條鞭法”,是爲“萬曆中興”。萬曆即位時明代立國二百餘年,幾經中興,國庫雖不線腐錢散,但也不會像崇禎朝一樣捉襟見肘;積弊雖深,改之亦艱,不改也不至於國傾家覆。整上國家似乎是一鍋六、七十度的溫水一樣,不冷、不熱,不至於凍成一坨,更不至於沸騰!

萬曆欲有所爲,偏偏又掣肘過多,性格儒弱,與其因變革打破平衡、生出事端,還不如避舍靜觀、左提右挈、相互制約、無爲而治。國如此,人如此,能奈何,只如此!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6

讀完黃仁宇老先生的《萬曆十五年》,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他筆下的海瑞。海瑞是明朝一位清官,最著名的事蹟便要屬他向嘉靖皇帝上奏的《治安疏》,然而他卻並沒有像一個尋常的的清官一樣受人讚揚。讚揚者說他清廉正直,爲百姓說話。批評者說他古怪、冷僻而執拗。海瑞的政治生涯,終歸到底是失敗的,因爲他並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或者不如說,他的理想本身在當時就是不可能實現的。

一個君子何以有志於當官?海瑞說是出於惻隱和義憤。他同情飢寒困苦的流民,也爲別人被欺壓而感到不平。在他心目中,出仕做官是爲了取得爲國家盡忠、爲百姓辦事的機會,而不是借官職謀私利。如此看來,他的確是官員中的'典範。

海瑞這種精神的本質也和創建本朝的洪武皇帝的治國思想完全一致。然而海瑞所不知道的是,當朝文官們的行事標準就是在上層頒佈一個道德標準,而責成下面的人在可能的範圍內照辦,行不通就打折扣。而海瑞卻不懂這種所謂陰陽之道。他憑一己之力即想改變整個社會制度的想法,不免有些草率。

不僅如此,海瑞的個人道德之長,不能補救組織和技術之短,更不能代替周密的考察和詳細的法律。

海瑞對國家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責任感,他也確是一個公正而廉潔的官員,他想讓人民生活更幸福,國家更強大,但因爲對當時的問題沒有有效的處理辦法,加上他的操之過急,而幹不成實事。他既沒有對情形做過周密考察,又沒有宣佈法律的準則,也沒有建立專門的機構去調查案情。僅僅有他自己奮力踐行維護的倫理道德,是遠遠不夠的。明朝是以農民爲基礎的農業社會,缺乏有效的商業法律和貨幣制度,經濟制度也較爲僵硬。想要改變這些,明朝現有的政府機構是沒有能力辦到的,要在當朝力挽狂瀾,就要依靠有力的技術與組織。而海瑞偏偏沒有意識到這點。海瑞以爲只要自己以身作則,實行新制度就能改變現狀。

關於海瑞,還有一件小事:海瑞簡樸的屋舍裏,掛着的立軸上是“忠孝”二字。這是海瑞畢生的信仰。但只能說海瑞空有信念。海瑞的失敗,在於他不能洞明世事。他一心崇尚着洪武皇帝的制度,卻不知制度早已在潛移默化地改變。他用自己的是非標準衡量着一切,卻不知道這標準早已失效。最終,海瑞也對官場,對政治死了心,在貧寒困苦中離世了,想必他的心裏,也是充滿了苦澀與不甘的吧。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7

對於明朝,異常是萬曆年間的歷史,是極其枯燥無味的,主要原因就是這個王朝,大部分時間都處於黑暗時期,而至於好皇帝,更是屈指可數。

萬曆這個年號本身過去的就很平庸,除了萬曆末年與努爾哈赤的幾場決定性戰役,幾乎能夠略過,而至於萬曆十五年這一年則更是可有可無。但聰明的歷史學家就能發現其中奧妙,其實在之後,發生的一系列大事都與這一年有很大機緣。

黃仁宇老先生,主張從技術的角度看歷史的大歷史觀。關於這個,確實讓我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着頭,因爲這個對我來說實在是有些深奧,令我費解。而從書中資料來看,也是比較枯燥的,然而要深知,像這樣的一類書,並不是說一昧地去看故事情節,這不是小說,也不是故事書,而是純粹的歷史書籍,也有着教科書的意思。既然這樣,那就應以一名學習者的身份來挖掘它的精華,品味其意思所在。此書分七章,每一章中都介紹一個人物,以每個人物來反映這段歷史;它從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這些人的角度來寫的。反映當時從皇帝、首輔、地方官員、將軍、哲學家的方方面面,冷暖人生。

從這些朝廷中各種人中,我們能夠看出,明朝的太陽早已成夕陽,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了。從軍事上來說,戚繼光――這個孤獨的將領,帶領戚家軍平倭寇之後,並沒有所以受到重用,也許是因爲明朝的重文輕武,導致戚繼光在此後黯然死去,他的死也沒有得到什麼重視,而後軍事掌控於庸才之手,軍事力量也逐漸下滑,到了努爾哈赤起兵之時,明朝的軍事力量早已成爲不堪一擊的“紙老虎”了。再加上朝中無人可用,自然而然的`被滿族的鐵騎埋沒。而從統治階級中,上至皇帝,下至芝麻小官,更是政治黑暗,歪風邪氣盛行,一些忠義之臣也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消逝。像這樣的朝廷難道還能長治久安?只能等着滅亡了。而萬曆十五年,恰恰爲此埋下了深遠的伏筆!

這本書閱畢,到有一種憤慨之情,熱血噴張的感受,與對世道蒼涼的哀嘆!即使是那麼平凡、枯燥的文字,卻使我情不自禁,歷史的確有它的魅力啊!對此我也嗟嘆不已!我還得到了題外的啓示:黃仁宇善於着手於小事當中,而發現大症結;那我在生活當中不也應處處留心,從小事做起,善於發現問題與觀察思考。而我自我也正是缺乏這一點啊!《萬曆十五年》使我受益匪淺啊!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8

還沒看這本書之前,我對萬曆皇帝的印象就是明朝的荒唐皇帝,三十年不出宮門、不理朝政、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可看了這本書之後,我才知道萬曆皇帝並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樣。由於嘉靖皇帝的荒唐事,萬曆皇帝的母親和首輔張居正在他小時候用儒家的道理來教導他,要求十分嚴格。例如萬曆皇帝很喜歡寫大字,而且年幼時就能寫很好。可正是由於這樣,首輔張居正並沒有表揚他,反而剝奪了他寫大字的時間,認爲是浪費時間,改學四書五經。在我看來,一個孩子能把大字寫得很好,是值得稱讚的。可萬曆皇帝並沒有得到應有的表揚,反而被剝奪了寫大字的愛好。可以說萬曆皇帝的童年是很艱苦的,沒有一點樂趣可言。欲帶皇冠,必承其重。也許在大多數人眼裏,這是身爲人君所應該承擔的責任,但萬曆皇帝也是一個人,他也有作爲一個人的需求,他也渴望玩耍、表揚。萬曆皇帝執政後期的荒唐與童年長期的壓抑也有一定的關係。因此,現代教育比較注重鼓勵孩子,關注孩子的身心發展。

而萬曆皇帝登基後,在位初十年,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親政後,勵精圖治、生活節儉,有勤勉明君之風範,開創了“萬曆中興”局面。期間主持了著名的“萬曆三大徵”,鞏固了漢家疆土。這些都是萬曆皇帝的功績,但現在我們大多數人印象中的萬曆皇帝都只是一個荒唐皇帝而已。因爲萬曆皇帝執政後期,常常沉迷酒色,荒於政事,致使大明王朝逐漸走向衰亡。而爲什麼萬曆皇帝會突然變得如此荒唐呢?這又不得不提他的'太傅張居正了。張居正生前的名聲很好,萬曆皇帝也很信任他。由於改革,張居正得罪了很多人,在他死後,他的政敵開始攻擊他。起初,萬曆皇帝還是很信任自己的老師,維護張居正。但張居正本人在改革期間,由於過於自信和心急,有些手段不太光明磊落,並不符合他臣子的身份。而且張居正並不是清廉的人,他經常收受手下的“孝敬”。也許在張居正看來,自己位高權重,一心一意輔助皇帝,底下官員的“孝敬”是應當的,並沒有什麼不妥之處。

在張居正逝世後,他的這些過錯就被他的政敵利用。當他的這些行爲被曝光後,萬曆皇帝覺得自己被騙了,在他心中太傅是忠誠的、清廉的,可事實卻狠狠打了他一記耳光。這與他一直受到的儒家教育並不一樣。至此,萬曆皇帝終於瞭解到儒家表面一套背後一套的本質了。萬曆皇帝的信仰崩塌了,他不知道到底什麼纔是正確的,所以萬曆皇帝后期變得如此荒唐並不是沒有原因的。(趙婉羽)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9

最近我把《萬曆十五年》重看一遍,當然還沒看完。我就看三章,可是這三章讓我明白許多,也讓我明白黃仁宇先生在《萬曆十五年》裏極力想說的觀點。

1、道德與法律的位置,也就是儒與法的位置。自從秦朝因重法而滅亡後,自西漢以來,各朝都開始任用儒生。但是治國不能光靠儒家的道德觀念,還是需要法家的,於是明儒暗法這一治國之道誕生。但是一直以來儒都是高於法的,也就是說道德是高於法律的。這一點到明朝最爲顯著。明朝的官員遇到法律所不能包括的案件時,是在用道德觀念來判定對錯,而明朝的道德觀念是被朱熹的四書概括的。海瑞的斟酌標準裏就非常強有力地表現出這一點:

凡訟之可疑者,與其屈兄,寧屈其弟;與其屈叔伯,寧屈其侄。與其屈貧民,寧屈富民;與其屈愚直,寧屈刁頑。事在爭產業,與其屈小民,寧屈鄉宦,以救弊也。事在爭言貌,與其屈鄉宦,寧屈小民,以存體也。

這樣就算有一些事依靠道德觀得以解決,可是法律上的漏洞一味去用道德觀填補,沒準有一些沒有道德觀的官員回去鑽法律漏洞,以圖私利。但是如果讓法律高於一切,就會造成像秦朝的短亡。更何況,無論制定法律的人想得多麼面面俱到,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法律肯定會有漏洞,這個時候又沒有道德觀,社會將會更加腐敗。只有讓法律和道德齊頭並進,社會纔會和諧。可是自秦朝以來,各朝統治者怕蹈秦之覆轍,所以致使儒生目空一切。

2、文官集團的弊端。由於天下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讓皇帝過目,所以各朝統治者創建文官集團,就是爲解決問題,可是久而久之,統治者們發現問題本身就是文官集團。但是這個時候要改是不可能的,因爲文官集團這個制度已被天下有學之士所接納,如果徹底改變,天下人都會說統治者無道,局部改變又無濟於事。文官集團的`問題出現在哪裏呢?科舉制度。

如果想入朝爲官、名揚天下,這缺不祖父的生財致富、父母的辛苦養育、妻子的賢淑達惠、老師的辛勤培養、朋友的鼓勵加油、考官的欣賞錄取、上級的提拔教導等等等等,所以說一個人當官之後都要回報這些人,可是明朝官員的俸祿僅夠溫飽,與實際脫節,就算俸祿可以維持小康,但是不夠回報幫助他的人。所以要收常例,有良心的人就收一點,沒良心的就會造成苛政。這全看當政的人的品行。所以張居正想改革,最後措施全部作廢;申時行和稀泥,最後雖然使明帝國苟且殘喘,可還是阻止不帝國的衰亡。

如果真的想改變這一狀況,還是需要林達所提出的“平衡與制約”。

當然,《萬曆十五年》裏對封建社會制度的看法遠不止這兩條,還有許多的側面描寫和一筆帶過的東西,如:重文輕武的利與弊,憤青的不顧全局等等等等。這裏我就不多說,如果想全面解,就去看一下《萬曆十五年》吧。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0

一直以來都有一種說法,“明亡於萬曆”。這是明朝走向衰亡的轉折點,而萬曆十五年又是極其重要的一年,這一年發生了許多看似平淡的小事,卻引起了蝴蝶效應,對中國歷史產生重大影響。

以前就聽朋友誇張的闡述,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文風恣肆雍容,讓很多沒有飽讀史書的人,豁然開朗,一旦捧起來,就會陷進去,抱着不信邪的心態,我也試一試,原來歷史可以真的這樣好看呢,夾敘夾議夾評論,不僅能夠深入瞭解了明朝萬曆年間文化政治制度的癥結所在,人心被制度的扭曲,更是讓我學習了一種大視野看問題的思維。

以前的史書裏,歷史人物都是被有着屬於自己的固定模式化“人設”並誇張處理,而這本書採用的卻是“聚焦”的寫法。萬曆十五年,這個春寒料峭的公元1587裏發生的林林總總,看似平淡無奇,卻已爲大國本朝的衰頹埋下了伏線。怠政罷工的萬曆皇帝,雷厲風行卻悲劇收場的張居正,位極人臣卻未老先衰的首輔申時行,戰功卓著卻孤獨終老的將領戚繼光,剛正不阿卻爭議不斷的海瑞……某一年,某一人。這些在歷史課本中出現的角色,在《萬曆十五年》中一一出現。但是在這本書裏,這些歷史人物都是立體的、飽滿的、鮮活的,也並不都是我們所認爲的`那樣的。認真讀下去,就彷彿在親歷他們的處境、他們的苦惱,他們的夢想,他們的野心,他們的無奈,他們不爲人知的那一面......這種切入筆法細微得很,但牽動全文的是一條張馳自如的線:牽出這高拱、鄭貴妃、鄒元標,牽出耕織伍旅、財貸制度、民德風俗,牽出官場的陰與陽,皇尊的欲和權。合上書後我鮮明地感受到書中的裏承外合、互文相應的妙處。

黃仁宇寫的不是“巧合”,而是“必然”。他通過萬曆十五年前後幾個典型人物的命運,告訴了我們,明朝錯過16世紀末改革機會的原因,不是官員陽奉陰違腐敗無能,不是皇帝怠政懶散昏庸無道,不是首輔拒絕改革無德無能,更不是將軍守土無方拘泥成例,而是明朝以“仁”治天下的立國之精神,已經耗盡了生命力,這種單純以意識形態來約束子民,用道德代替法律的制度,不但將龐大的帝國拽入了深淵,還使16世紀末,萬曆御宇之下的每一個改革者,要麼身敗名裂,要麼壯志未酬。歸納《萬曆十五年》,黃仁宇的中心意思是要表達:萬曆年只是明朝建國以來矛盾衝突的爆發點,而王朝的根本矛盾則早已埋定。正如其序中所言“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至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因爲這個癥結的存在,所有人在其中的角色都是悲劇。

也許,對於一本好書,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讀法,每一個人都能讀出自己的《萬曆十五年》。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1

最近我把《萬曆十五年》重看了一遍,當然還沒看完。我就看了三章,可是這三章讓我明白許多,也讓我明白了黃仁宇先生在《萬曆十五年》裏極力想說的觀點。

1、道德與法律的位置,也就是儒與法的位置。自從秦朝因重法而滅亡後,自西漢以來,各朝都開始任用儒生。但是治國不能光靠儒家的道德觀念,還是需要法家的,於是明儒暗法這一治國之道誕生了。但是一直以來儒都是高於法的,也就是說道德是高於法律的。這一點到了明朝最爲顯著。明朝的官員遇到法律所不能包括的案件時,是在用道德觀念來判定對錯,而明朝的道德觀念是被朱熹的四書概括的。海瑞的斟酌標準裏就非常強有力地表現出這一點:

凡訟之可疑者,與其屈兄,寧屈其弟;與其屈叔伯,寧屈其侄。與其屈貧民,寧屈富民;與其屈愚直,寧屈刁頑。事在爭產業,與其屈小民,寧屈鄉宦,以救弊也。事在爭言貌,與其屈鄉宦,寧屈小民,以存體也。

這樣就算有一些事依靠道德觀得以解決,可是法律上的漏洞一味去用道德觀填補,沒準有一些沒有道德觀的官員回去鑽法律漏洞,以圖私利。但是如果讓法律高於一切,就會造成像秦朝的短亡。更何況,無論制定法律的人想得多麼面面俱到,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法律肯定會有漏洞,這個時候又沒有道德觀,社會將會更加腐敗。只有讓法律與道德齊頭並進,社會纔會與諧。可是自秦朝以來,各朝統治者怕蹈秦之覆轍,所以致使儒生目空一切。

2、文官集團的.弊端。由於天下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讓皇帝過目,所以各朝統治者創建了文官集團,就是爲了解決問題,可是久而久之,統治者們發現問題本身就是文官集團。但是這個時候要改是不可能的了,因爲文官集團這個制度已被天下有學之士所接納,如果徹底改變,天下人都會說統治者無道,局部改變又無濟於事。文官集團的問題出現在哪裏呢?科舉制度。

如果想入朝爲官、名揚天下,這缺不了祖父的生財致富、父母的辛苦養育、妻子的賢淑達惠、老師的辛勤培養、朋友的鼓勵加油、考官的欣賞錄取、上級的提拔教導等等等等,所以說一個人當官之後都要回報這些人,可是明朝官員的俸祿僅夠溫飽,與實際脫節,就算俸祿可以維持小康,但是不夠回報幫助他的人。所以要收常例,有良心的人就收一點,沒良心的就會造成苛政。這全看當政的人的品行。所以張居正想改革,最後措施全部作廢;申時行與稀泥,最後雖然使明帝國苟且殘喘,可還是阻止不了帝國的衰亡。

如果真的想改變這一狀況,還是需要林達所提出的“平衡與制約”。

當然,《萬曆十五年》裏對封建社會制度的看法遠不止這兩條,還有許多的側面描寫與一筆帶過的東西,如:重文輕武的利與弊,憤青的不顧全局等等等等。這裏我就不多說了,如果想全面瞭解,就去看一下《萬曆十五年》吧。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2

這是我第二次讀這本書。第一次是在大一上學期的時候,那時候看的是電子版的。當時因爲“久仰大名”就去找了電子版的資源讀。結果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不忍卒讀”。對當時的我來說,這本書像百年孤獨一樣難看,常常的篇幅,堆疊的術語,還有複雜的人物關係、敘述的風格讓我望而生畏;加上我本人也比較急功近利,靜不下心來看這種難看的書,所以那時候的我看了十幾頁就失去了繼續看下去的慾望。

然後到了這學期,由於我參加了讀書分享會,加之有前車之鑑,我下定決心要把這本書讀下去。於是花了差不多4天的時間,每天閱讀四五十頁,終於把這本書啃完了。期間爲了能更加了解其中歷史,我還在B站上找了關於張居正的百家講壇。看完這一遍之後,對本書有了一些瞭解,對明朝的歷史也是,甚至對於整個中國兩千年來的歷史都有了一些思索。也算是讀了這本書的一些收穫吧。

這本書之所以難讀,我覺得正是它的優點吧——正經、堆料十足。裏面所敘述都有章可循,大量引用史料來佐證自己的觀點。而且言辭中肯,極少有不正經,片面的言辭。這是一本暢銷的學術性著作——欠缺暢銷書的通俗易懂,不能像暢銷書那樣一目十行那樣就能懂得其中所寫,反之你應該一行一行地認真去讀;但是這本書又比其他的學術性著作容易讀的多,像看小說一樣。我覺得書名也取得不錯——萬曆十五年。取一個年份來當書名,裏面有什麼奧祕嗎?說實話我也是被這個書名吸引的。

說到書名,就要提到書的`內容了。我覺得,萬曆十五年是一個引子,引出了書中故事的前因後果。書中所講的人物,有六個,分別是萬曆皇帝、申時行、張居正、海瑞、戚繼光、李贄,出來萬曆皇帝做兩章來論,其他五人各做一章。但是每章並不是脫節的,相反,者些人只是相應章節裏的主角,其他人充當配角。書中講述了這些人,這些故事的發生、發展、和結局。宿命般的結尾,餘韻悠長。

作爲一部歷史性著作,它的寫作是成功的。作者考究了很多史料,詳實得記敘了當時的情況,然後又由此引發出自己的歷史觀,即是:“中國官僚體制以道德代替法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人們理智上的自由被壓縮在極小的限度之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宗教上善良也無法彌補技術上的不足,這便是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大失敗的主要原因。”且不論這種觀點對不對。不過這本書確實試圖提出一個理論對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做一個原因。歷史上也不止他一個人試圖提出一個理論可以全面籠統地對中國歷史做一個適用的法則。如金觀濤在《興盛與危機》中根據系統的控制論得到的“超穩定結構”社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