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教案《小珊迪》案例分析範文

【教材分析】

六年級教案《小珊迪》案例分析範文

《小珊迪》是浙教版第九冊第五單元的第三篇課文。課文主要講了英國一個賣火柴的男孩爲了一便士賣掉一盒火柴而苦苦哀求,又爲了急着送還先生的零錢而被馬車撞了,悲慘死去的故事。故事生動感人,以第一人稱敘述,運用對話展開故事情節,適於朗讀訓練。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智慧的啓迪,享受審美的樂趣。

語文教學是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也就是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靈活運用多種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

【設計特色】

自主閱讀,讀中感悟。

【教學目標】

一、基礎目標:

感悟小珊迪的可憐和純潔善良、誠實守信的美好人品。通過小組合作,憑藉情境解決,使每位學生能入情入境,主動參與,在讀中體會,讀中感悟。

二、發展性目標: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自主閱讀、探究閱讀、批判閱讀的能力。

【教學重點】

感受小珊迪的可憐,感悟小珊迪的純潔善良、誠實守信的美好人品,培養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學難點】

創設一個利於學生學習、感悟的情境。

【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 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在導入課文時,教師出示了“美麗、金錢、機智、誠信、榮譽、健康”等詞語,說:“這些都是我們人生的朋友,如果現在只允許你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朋友伴隨你的一生,你喜歡那一位?”學生情緒很高漲,說了各種各樣的答案和理由,教師並沒有肯定或否定學生的答案,而是引導學生說:“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見一個外國的小朋友,他叫小珊迪,(板書:小珊迪)認識了他之後,就會知道答案了。”然後讓學生帶着這個疑惑去讀課文。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營造了一個有利於閱讀主體情緒化的“場”,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使其去和文本對話,主動地去讀書,專注地讀,興致勃勃地讀。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對文章有了初步的理解和體驗,對小珊迪有了初步的認識和思考。】 1/4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二、整體感知,體會情感

小珊迪是個怎麼樣的孩子?爲什麼在他身上我們能夠找到答案?在學生初讀課文後教師出示:小珊迪是個 的孩子。學生交流了初讀後的感受,經過教師的引導點撥,總結爲兩點(教師板書):小珊迪有着苦難的童年(可憐)和美好的人品(純潔、善良、誠實、守信)。

【如果漫無目的地讀,也許讀過之後只會留下一個模糊的印象。教師在導入激趣的基礎上,讓學生初步感知小珊迪是個怎樣的孩子,學生便會潛心閱讀,這樣便有效地調動了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了學生髮現問題的能力,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教師引導學生對交流的內容進行總結,既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又明確了學習的目標。】

三、潛心會讀,領悟情感

1、 感受可憐

教師讓學生讀讀課文:“把課文中表現小珊迪可憐的句子劃下來,仔細地讀讀,想想你是怎樣感受到這一點的,帶着自己的體會再動情地讀幾遍。”

學生先自由閱讀,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教師讓小組之間交流各自的學習體會,然後再集體交流。

(1)“(他)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單衣,瘦瘦的小臉凍得發青,一雙赤腳又紅又腫。”

從“瘦瘦的小臉”一詞體會到小珊迪經常吃不飽。

從“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單衣”“凍得發青”“一雙赤腳又紅又腫”體會到小珊迪也非常寒冷。

(2)教學片斷

師:還有別的句子嗎?

生:爲了他不在糾纏,我打算買一盒。小珊迪爲了賣掉一盒火柴,像乞丐一樣跟着“我”。

師:你怎麼知道的?

生:糾纏。

師:知道這詞的意思嗎?

生:(不作聲)

師:你看這兩個字有什麼特點?

生:兩個字都有絞絲旁。

師:現在明白了嗎?

生:纏繞在一起。

師:課文中指什麼?

生:小珊迪纏住“我們”不放,要我們買他的火柴。

(研讀四次“求” ,進一步感悟小珊迪的可憐。) 2/4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

師(整體出示四次“求”的.句子):同學們,請你們有感情地讀一讀這四句話,如果你是那位先生的話就會發現小珊迪的四次“求”有變化。

(生自由地感情朗讀小珊迪的四次“求”)

生:我覺得小珊迪的要求越來越低。

師:怎麼看出來的?

生:他先是1便士只能買1盒火柴,後來是1便士可以買2盒火柴。

(師板書:1-1——1-2)

師:你能把這變化讀出來嗎?

(生讀,指名讀,齊讀)

生:我覺得他的態度越來越懇切,因爲他開始只是求,後來是請求,最後是乞求。

(師板書:求——請求——乞求)

師:幾個“求”的區別你知道嗎?

生:乞求不是一般的求,而是像乞丐一樣地求。

師:你能把小珊迪的態度變化讀出來嗎?

(生讀,指名讀,齊讀)

師:你知道小珊迪爲什麼會這樣做嗎?

生:他餓,他需要錢買吃的。

生:他冷,他需要錢買衣服穿。

……

【教師抓住關鍵詞語“糾纏”,燭照了這個教學過程,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又通過讓學生觀察四句話的變化,鼓勵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由“請求”與“乞求”的含義比較,情味比較的認知活動,到朗讀體驗情感展示了教學的魅力,使學生進一步感悟到小珊迪“糾纏”“我”的心態及原因,這既是一次語言文字的訓練,又是一次情感體驗活動。】

2、 感受小珊迪的誠實守信

(1)教師深情地引入:“爲了找還那幾個便士,找還那部分不屬於他自己的錢,小珊迪被馬車軋斷了腿,不幸死去。老師心裏想,如果小珊迪不急着把這幾個便士還給那位先生,也許就不會死去,我又想小珊迪難道真的不需要這錢嗎?學生默讀思考,劃出有關詞句仔細體會,然後全班交流。

(2)學生交流後,教師又引導學生想象,如果小珊迪現在想花這1便士,他最想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