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文閱讀教學總結

引導語:羣文閱讀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精讀文章的新方式。以下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羣文閱讀教學總結,歡迎閱讀!

羣文閱讀教學總結

總結一

今天我上的這節課是一年級的一節羣文閱讀研究課《有意思的兒歌》。讓一年級的孩子來開展課堂上的羣文閱讀活動本身就是一種挑戰,因爲他們識字少,沒有閱讀基礎,連教材裏的課文都讀得不夠流暢……但我心裏就有一個強烈的願望,想讓孩子們從一年級開始感受閱讀的樂趣,學會閱讀,進而愛上閱讀,因爲羣文閱讀課題研究在我校開展一年多以來,我越來越感覺到閱讀,特別是有主題的羣文閱讀對孩子將來的發展乃至未來的人生都有着重要的意義。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都應該做兒童閱讀事業的推廣人,在孩子們的心裏撒下閱讀的種子,讓這粒種子生根、發芽、枝繁葉茂。

今年我接一年級的新班,忙過了黑色的九月,坐下來靜靜地思考:一年級的孩子該怎樣來開展羣文閱讀教學?我想,首先是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吧!而兒歌無疑是孩子們最早接觸、最多接觸,也是他們最感興趣的兒童文學形式,他們也是從兒歌開始接觸祖國的傳統文化。所以我想到了讓一年級的孩子通過讀兒歌,說兒歌,表演兒歌,創編兒歌等環節,讓他們感受讀兒歌的樂趣,在讀中訓練孩子的思維,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同時體驗創造的快樂,從而引導孩子們喜歡上課外閱讀,養成主動閱讀的好習慣。

兒歌如此之多,如何選一個議題將幾首兒歌放在一起在一節課裏完成呢?思考了很久,想到過寫動物的兒歌,寫春天的兒歌,寫秋天

的兒歌……但都沒有一個議題很集中,在大量的閱讀了很多兒歌后,突然發現其實兒歌的種類很多,每一種都很有意思,也有自己的特點,何不選擇其中幾種典型的、孩子們又感興趣的兒歌讓孩子們來閱讀呢?於是我選擇了《有意思的兒歌》這個主題。

圍繞主題,我定下了學習的目標: 1、通過朗讀、誦唱兒歌,讓孩子感受兒歌明快的節奏、真摯的情感及蘊涵其中的文化,激起對兒歌的興趣和對生活的熱愛。2、通過學習,瞭解兒歌的基本類型,開發他們的智力,發展他們的思維和想象能力。3、在誦讀兒歌的過程中訓練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幫助孩子積累語言,並逐步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4、通過學編兒歌,讓孩子們初步感受創作兒歌的樂趣。

根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我設計了五個環節:一、交流導入,二、誦讀兒歌,讀出節奏,三、自由誦讀,感受兒歌的不同類型,四、學編兒歌,感受樂趣,五、總結點題,推薦課外閱讀書籍。總的來說,本節課的教學環節很清楚,孩子們也很喜歡這樣的閱讀教學活動,思維很活躍,在讀、唱、演、玩中激發了閱讀興趣,提高了聽、說、讀、寫的能力,基本達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

不過也有許多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如導學部分的教學還不夠。教學《小白兔》這首兒歌時,讓孩子們學會用拍手打節奏的方法讀兒歌后讓他們想其他辦法來讀兒歌時,孩子說到“表演讀”時就應該讓孩子們馬上來表演着讀這首兒歌,也爲後面的表演自己創編的兒歌打下基礎,後面的表演會更豐富多彩。

在引導學生說《比尾巴》這首兒歌有意思在哪裏時,沒有讓學生說得夠,就急於引導孩子去發現問答歌一問一答結構上的特點。

此外,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創設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讓孩子們走進他們感興趣的情景中才能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激活思維,而我在創設“回家用這首謎語歌去考考你的爸爸媽媽”這個情景時做得還不夠。

老師還應在教學活動中更多的關注生成的問題,還要更充分的營造學習的氣氛等。當然,也留給我們一些思考:我們的教學設計如何兼顧學習能力強的孩子和學習能力較弱的孩子?這些都有待我們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去探索、去總結。

最後,用教科書教閱讀,有不小的改革空間,但畢竟是有限的,而推進兒童閱讀發展的空間是無限的。如果課堂教學、兒童閱讀這兩手長抓不懈,語文的教學前程似錦,學生的發展前程似錦,祖國的未來前程似錦。

搞好我們的羣文閱讀教學,語文的教學前程似錦,學生的發展前程似錦,祖國的未來前程似錦。

總結二

羣文閱讀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精讀文章的新方式。百度百科上的解釋是:羣文閱讀是羣文閱讀教學的簡稱,是最近兩年在我國悄然興起的一種具有突破性的閱讀教學實踐。簡單地講,羣文閱讀,就是把一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組合在一起,指導學生閱讀,並在閱讀中發展出自己的觀點,進而提升閱讀力和思考力。羣文閱讀就是師生圍繞着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文章,而後師生圍繞議題進行閱讀和集體建構,最終達成共識的過程。羣文閱讀的教學模式在豐都縣已經如火如荼地開展了幾年了,遺憾的是在我入職的這一年裏我只聽過三次羣文閱讀的課。因此,我對羣文閱讀的感受還是太少、太淺,只能談談上完一課後自己的一點點見解。

一、與傳統閱讀教學的區別

傳統閱讀教學是一堂課就只精講上一篇課文,針對課文中的`有價值的知識點詳細講解,促使學生理解課文的意思。然而羣文閱讀打破了存在已久的教學模式,爲閱讀教學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進入到一個新的世界。

羣文閱讀的教學不是一篇文章,而是一組文章。而這一組文章也不是隨便的幾篇文章的隨便組合,這組文章一定是有一定關係才能組合在一起,以便用來指導學生閱讀,並在閱讀中發展出自己的觀點,進而來提高閱讀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擁有的優點

這節課打破了以往單篇的教學模式,把四篇文章捆綁起來,採取了“合——分——合”的教學方式,體現了羣文閱讀的理念。通過幾篇故事瞭解文中的狐狸有何不同,尋找共同點。在這當中教師進行了大膽的取捨,只抓重點但又不做細緻的分析,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把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引向深入,感受狐狸的多面性。在這當中學生表現的非常好,他們積極踊躍的談出了自己感觸最深的地方。大量故事的引入也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最後在合起來思考,總結本堂課的收貨,並且制定以後的閱讀計劃。這個問題有點難,要給了學生一定的時間思考和討論。學生雖然不能很準確的制定出以後的閱讀計劃,可是學生的計劃是對的,在他們的相互交流之中,一份實用的計劃逐漸露出水面,學生也清楚的認識到了,讀書不只是讀而已,還要思考。

三、存在的不足

這節課看似很順利的走了下來,但是這其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首先,教師太急於讓學生說沒有給足學生思考的時間,有時學生還沒有反映過來,教師就開始引導了。其次,教師還是脫離不了教案,總想着這事還沒有說那事還沒有完成,一定要完成了,所以總有點趕時間。尤其是在最後多數學生還沒有思考好教師就讓他們說,學生固然是說不好的。再有,教師還是不能大膽的放手,牽引的痕跡比較明顯。最後,羣文閱讀不能面面俱到,但是要抓住關鍵的點,要讓學生理解透,課上學生是主抓了關鍵內容但是總感覺教師的智慧不夠,沒有讓學生更深入的走進文本,給聽課老師留下的印象也不深刻。

四、關於羣文閱讀的思考雖然今天第一次上羣文閱讀課感覺還不錯,但是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思考。羣文閱讀不是簡單的把幾篇相關聯的課文組合到一起課上逐一的學習,而是要找到幾篇課文的共性,還要找到課文的個性,要在分、合當中學習。分,就是學習每篇課文中你想體現的議題,合就是要找到幾篇課文中相通的地方,正所謂“合而不同”怎麼合?怎麼保留原汁原味?這都需要我們仔細思考。羣文閱讀一節課容量大,教師很容易佔據主要地位,牽引學生學習,所以我們要儘量讓學生說,讓學生在彼此討論和交流中學習課文,教師要學會把球拋給學生,而不是直接解答學生的問題。羣文閱讀對於議題的選擇是多方面的,而我們要針對學生實際情況確定議題,議題要鮮明,切莫處處都照顧到。和單篇課文相比較起來羣文閱讀難度大,對老師的要求高,教師的付出要高於以往單篇閱讀的幾倍,而教師現有的能量(知識儲備和能力)唯恐不能滿足學生,所以我們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補充自己,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

關於羣文閱讀的問題,我還有很多的地方需要學習和改進。而且羣文閱讀對於我班學生閱讀具有重要的意義,它能夠使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具有非常有價值的實際作用。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繼續進行相關的教學,利用好羣文的優勢爲日常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