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發聲原理與方法

每個人自呱呱落地起,就無時無刻不以發出不同的聲音符號來同這個世界取得聯繫,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所思所感,但這是一種未經雕琢的自然的本能的聲音。而作爲一個話劇演員,在舞臺上面對千百觀衆,要把每個詞清晰地送人他們的耳朵,要把每一種內心情感通過語言傳達給觀衆,只憑自然的聲音,沒有科學發聲的技巧和方法是不行的。朗誦和念詞都要儘先天的資本——聲音的質和量……但在這先天條件之外,應該盡後天的技巧或方法。尋求這種技巧與方法的活動便是科學化,這些方法和技巧如被闡明起來,使大家可以知道,先天條件充分地可以增加他的光輝,即使稍不充分,也可以補嘗他的缺陷,詩歌與臺詞的效果,便能保持着他們一定的難度,這種科學化的工作,我們目前正感覺有迫切從事的必要。我們戲劇學院聲樂教師的教學任務,即尋找闡明舞臺語言發聲上存在的各種不良習慣,最終達到清晰、洪亮、起伏跌宕的發音和符合各自人物的聲音造型,從而淋漓酣暢地表達人物情感,爲塑造各種舞臺人物形象服務。由於每個學生的先天條件不一樣,在整個教學中並沒有一種固定的教學模式可遵循,整個教學過程實際上是一個不斷觀察、發現解決問題的過程。對我們教師來說,主要是解決怎樣把科學發聲結合到舞臺語言實踐中去。

聲樂發聲原理與方法

人以概念進行思維,有了明確的概念,纔有思想和行爲的`方向,對於話劇這門課程來說,正確的聲音概念就是學生努力的方向。有了對聲音概念的清楚認識,才能對照出自身的毛病,才能明白該先練什麼,該提高什麼,該發展什麼。當然,最終這種聲音技巧還是要運用到塑造人物中去,但在教學第一階段,面對剛入學的新生,他們對發聲技巧這種抽象的概念還沒有充分的理性認識時,作爲教師必須明確闡明什麼是正確的發聲方法,什麼是話劇演員所需要的聲音和技巧。這個概念可以這樣來表示:話劇演員的舞臺聲音,以真聲爲基礎,強調高部位頭腔共鳴同時兼口腔、胸腔混合共鳴的聲音,在此基礎上,能靈活地運用氣息,調節共鳴腔與聲音位置,使聲音具有最大程度的可塑性和靈活性,它既不同於日常生活中淺顯、直白、沒有穿透力的自然聲,又不同於歌唱吐字那樣誇張的各聲部具有一定的穩定性。爲了便於說清這個概念,我常在上課時有意識地把歌唱發聲和語言發聲作一些比較,下面結合實踐談幾點說與唱的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