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醫學微生物學衝刺重點:產氣莢膜梭菌

曾稱魏氏梭菌或產氣莢膜桿菌,產氣莢膜梭菌(ringens) 是臨牀上氣性壞疽病原菌中最多見的一種梭菌,因能分解肌肉和結締組織中的糖,產生大量氣體,導致組織嚴重氣腫,繼而影響血液供應,造成組織大面積壞死,加之本菌在體內能形成莢膜,故名產氣夾膜梭菌。

最新醫學微生物學衝刺重點:產氣莢膜梭菌

  (一)生物學性狀

G+粗大桿菌,無鞭毛,有莢膜,芽胞橢圓形,位於次極端 ,寬度小於菌體。不嚴格厭氧,營養要求不高,繁殖快(1代8min)。血平板雙層溶血環(內環β溶血、外環α溶血)。在蛋黃瓊脂板上,菌落周圍出現乳白色渾濁圈,是由細菌產生的卵靈芝酶(α毒素)分解蛋黃中卵磷脂所致。生化代謝活躍,分解多種糖、產酸產氣,“洶涌發酵”,在牛奶培養基中分解乳糖產酸,使其中的酪蛋白髮生凝固,同時產生大量的'氣體,可將凝固的酪蛋白衝成蜂窩狀,氣勢兇猛。根據其主要毒素的抗原性分A、B、C、D、E5個型,A型爲主。

  (二)致病性

  1、致病物質

能產生十餘種外毒素,有的是酶類。

α毒素(卵磷脂酶)——增加血管通透性,溶血、壞死作用,最重要

β毒素——組織壞死

ε毒素——增加胃腸壁通透性

ι毒素——壞死

  2、所致疾病

1)氣性壞疽(產氣莢膜梭菌爲主)

傷感染、傷口條件與破傷風相似,潛伏期短8-48h,局部組織壞死,產生大量氣體,組織氣腫(捻發音),壓迫神經末梢,劇烈疼痛並伴有惡臭,最後大塊肌肉壞死,毒素入血(毒血癥),全身中毒症狀,休克、死亡(30%)。

2)食物中毒——較輕,1-2天自愈。

  (三)微生物學檢查與防治

  微生物學檢查

由於氣性壞疽發病急劇、後果嚴重,病原學診斷十分重要

直接塗片鏡檢:革蘭大桿菌,白細胞少形態不典型,伴有雜菌。

  分離培養鑑定

動物試驗

防治原則——無類毒素特異性預防

及時清創、擴創,切除壞死組織,必要時截肢,大劑量青黴素,氣性壞疽多價抗毒素和高壓氧艙法聯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