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技師/士考點:產生莢膜梭菌檢驗診斷

人類氣性壞疽的`主要病原菌。1892年,美國病理學家W.H.韋爾奇等自一屍體分出本菌,因而又稱韋氏梭菌。菌體較大,大小爲(0.9~1.3)×(3.0~9.0)微米,無鞭毛,有莢膜。芽孢橢圓形,位於偏端。專性厭氧。菌落直徑2~5毫米,血瓊脂平板上有溶血圈。糖發酵能力強,產酸產氣。本菌的特徵之一是在牛乳培養基中呈暴烈發酵現象。形成的毒性物質有12種,可損傷細胞膜、血管內皮細胞並使糖類分解,導致細胞壞死、組織水腫、充氣等病變。

檢驗技師/士考點:產生莢膜梭菌檢驗診斷

氣性壞疽發病急劇,後果嚴重,及早診斷甚爲重要。由於本菌分佈廣泛,所以單憑創口發現此菌還不足以診斷。尚需結合臨牀表現,才能確診。

  1.直接塗片

鏡檢從傷口深部取材塗片,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革蘭氏陽性大桿菌,並有莢膜,常伴有其他雜菌,白細胞甚少,形態不規則,這是氣性壞疽標本塗片的特點。

  2.分離培養與鑑定

取壞死組織製成懸液,接種於血球脂平板上或皰肉培養基中,厭氧培養,觀察生長情況。取細菌培養物塗片鏡檢,並進一步用生化反應鑑定。

  3.動物實驗

取培養液0.5~1ml給小鼠或家兔靜脈內注射,10分鐘後殺死動物,置37℃5~8小時。如動物軀體膨脹,即行解剖,可見臟器和肌肉內有大量氣泡,尤以肝臟最爲明顯,稱“泡沫肝”。取內臟或心血塗片鏡檢或分離培養,可發現有革蘭氏陽性大桿菌,並有明顯莢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