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七年級學生的學習習慣的方法

七年級學生處於由童年期向青年期過渡的初期,他們已經過國小階段的教育,語言、文字、詞彙、句子、閱讀理解、寫作等基礎知識、基本訓練均已涉及,這爲他們完成國中階段的學習任務,提供了必要的知識基礎。

培養七年級學生的學習習慣的方法

然而,國小畢業生全部升入國中後,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加上國中知識比起國小來,深度和難度都有所加大,各種要求有所提高,如果強求全班同步前進,一開始便達到教學要求,這顯然是不現實的。所以,教師必須因材施教,對後進生不能諷刺、挖苦,要想方設法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首先,抓好朗讀,培養語感。

培養語感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朗讀。大聲的朗讀,會使學生全神貫注地沉浸在文章的語境中,從而一心一意地領會文章的精華。語文課必須有琅琅書聲,每學一篇課文,至少要求學生朗讀三遍。在早自習時大聲朗讀,課堂上也要提供學生朗讀的機會,讓語文課真正上成讀書課。晚上也是記憶的好時候,可讓學生自選喜歡的內容,可以是詩文,可以是優美的散文,可以是現代文,也可以是古文。朗誦聲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晰。每天堅持朗誦,語感就會不斷提高,閱讀和理解能力也會不斷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也會越來越濃厚,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其次,進行詩文背誦比賽。

背誦是傳統的學習語文的方法,它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發展記憶和思維,提高閱讀能力,培養語感,爲說話和寫作積累語言材料。國小所學的詩歌已達幾十首,還有不少優秀的篇章,學生們都曾花許多時間背誦過。開學初,將相鄰座位的每四個同學編成一組,進行國小詩文背誦競賽,每小組再將優勝名單報給老師,全部背出就算優勝,學生們經過幾天的摘錄、複習,絕大多數同學都能成爲優勝者。這樣既複習了舊知識,又讓學生有了一次在新同學和教師面前表現自己的`機會。教師再趁勢提出新學期的背誦任務,總結背誦方法,每篇再予以具體輔導,仍以小組競賽,教師抽查的方式進行背誦。這比老師硬性佈置任務,板着面孔檢查的效果要好得多。

再次,練習寫字,打好基礎。

新教材中沒有安排寫字活動,但在新學期開始,教師應結合教材,講清道理,嚴格要求,教給方法,精心組織。不少學生在國小階段養成了不良的寫字習慣,有的把書本橫放扭着頭寫字,有的歪坐桌前、有的臉貼課桌、有的躬腰搖腿、有的手指緊靠筆尖……這些不良的寫字姿勢需要花大氣力進行矯正,至於書寫潦草、格式不合要求、錯別字連篇的現象,更不是一天兩天所能解決的。於是,筆者讓學生人手一冊鋼筆正楷字帖,規定每天臨驀的字數和具體要求,定期進行張貼評比,注意從學生中樹立榜樣,並結合優秀作業展覽、糾正錯別字競賽等活動,進行適時表揚和鼓勵。全班學生在整體氣氛中糾正了寫字習慣,同時在前後對比中看到了自己的長進,增強了信心,提高了興趣。

最後,勤於觀察,寫好日記。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務,從生活中取材,不斷豐富自己的作文內容,寫日記是有效良藥。對寫日記,要求“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可使學生戒除緊張、應付心理。自己批閱,充分尊重學生,保證爲其保密,可以讓他們心之所想則筆之所及,感情自然流露,語句順暢。而定期收看、適當表揚,也是督促和鼓勵學生養成日日觀察、練筆習慣的必要手段。

綜上所述,要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教師要注意教學方法,根據教學目的與要求,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在正確的閱讀過程中去辨詞析句,仔細咀嚼課文,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要滿堂灌,也不要滿堂問,從而真正達到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