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下半年國小教師資格教育知識與能力實踐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注重對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體現經驗和生活對學生髮展價值的實踐性課程。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國小教師資格教育知識與能力實踐活動,歡迎大家參考學習。

2017下半年國小教師資格教育知識與能力實踐活動

  (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概念和性質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注重對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體現經驗和生活對學生髮展價值的實踐性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以下性質:

1.實踐性

綜合實踐活動以活動爲主要開展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調查”、“考察”、“實驗”、“探究”、“設計”、“操作”、“製作”、“服務”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2.開放性

綜合實踐活動超越了封閉的學科知識體系和單一課堂教學的時空侷限,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其課程目標和內容具有開放性。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富有個性的學習活動過程,關注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獲得的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和個性化的表現,其學習活動方式與過程、評價與結果均具有開放性。

3.自主性

綜合實踐活動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注重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學生自己選擇學習的目標、內容、方式及指導教師,自己決定活動結果呈現的形式,指導教師只對其進行必要的指導,不包攬學生的活動。

4.生成性

綜合實踐活動注重發揮在活動過程中自主建構和動態生成的作用,處理好課程的預設性與生成性之間的關係。一般來說,學生的活動主題、課題或活動項目產生於對生活中現象的觀察、問題的分析,隨着實踐活動的不斷展開,學生的認識和體驗不斷豐富和深化,新的活動目標和活動主題將不斷生成.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形態隨之不斷完善。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主要內容

《綱要》在規定新課程的結構時做出瞭如下闡述,從國小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爲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

1.研究性學習

(1)含義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基於自身興趣,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形成一種積極的、生動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特點

①實踐性。研究性學習要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親身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同時,研究性學習的設計與實施應爲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提供條件和可能。

②過程性。研究性學習重視結果,更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維方法的掌握、感受和體驗。在某種意義上講.研究性學習的過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結果。

③開放性。研究性學習要求把學生置於一種動態、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努力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

④自主性。在整個過程中學生成爲某一個課題的提出者、設計者、實施者,學生真正被置於學習的主體地位。

⑤體驗性。研究性學習十分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親身體驗,這對培養學生優良的道德品質,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創新意識等有重要的意義。

⑥探究性。研究性學習的課題,不宜由教師指定某個材料讓學生理解、記憶,而應引導、歸納、呈現一些需要學習、探究的問題。

(3)價值

研究性學習是爲了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中有其獨特的價值:①保持學生獨立的持續探究的興趣。

②豐富學生的體驗。

③使學生養成合作與共享的個性品質。

④增進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⑤使學生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

⑥使學生養成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

⑦培養學生關注現實、關注人類發展的意識和責任感。2.杜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1)社區服務的基本理念

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走出教室,參與社區和社會實踐活動.以獲得直接經驗、發展實踐能力、培養社會服務意識、增強公民責任感爲主旨的學習領域。設置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徑,是強化課堂、學校與生活、社會的聯繫的重要紐帶,是增強學生對他人、對集體、對社區乃至整個社會的使命感、責任感和奉獻精神的重要舉措。

(2)國小階段服務目標(3~6年級)

①開闊眼界,初步獲得社會經驗與能力。②學會交往與合作,遵守社會規範與公德。③熱心公益活動,關心他人與社會。

④關愛自然,逐步形成環境保護的意識和能力。⑤珍視生命,陶冶性情,熱愛生活。

⑥初步瞭解自我,發展興趣.展示才能。

(3)實施原則①親歷性原則

教師應利用各種物質條件、精神條件,通過多種途徑爲學生提供具體的現實的情境.改變學生單一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的空間,讓學生走出課堂,置身於廣闊的大自然和豐富的社會生活中去親自接觸和感知各種人和事,使他們通過親身經歷、實際操作與活動來獲得探究問題、與人交往的能力以及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②自主性原時

教師應根據本課程的目標和特點自主選擇教學內容和活動場所,自創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教師應認識到自己既是課程的執行者,更是課程的開發者和設計者。教師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自己去活動、體驗乃至創造,使其享受探究的樂趣、活動的愉悅、服務的充實。獲得並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生存體驗。

③協同性原則

由於本課程的開放性、跨學科性、主題性等特點,課程的實施既要求學校各科教師共同協作,又要求學校教師與社會各界人員(如家長、社會有關機構的工作人員等)相互配合,學校、家庭和社會形成合力,協同完成教學任務。學校應善於協調各方人員的關係,調動各方積極性,共同發揮作用。

④整合性原則

教師要注重幫助學生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發展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學校要注重以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爲切入點,統整研究性學習和勞動與技術教育及信息技術教育,整合性地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

3.勞動與技術教育

(1)勞動與技術教育的開設

勞動與技術教育是以學生獲得積極勞動體驗、形成良好技術素養爲主的多方面發展爲目標,且以操作性學習爲特徵的學習領域。勞動與技術教育中所內含的技術教育,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職業技術教育,也不是專科院校所開

辦的高度專門化的技術教育,它是指普通基礎教育階段進行的技術教育。技術教育是未來社會成員基本素養的教育,它強調學生通過人與物的作用、人與人的互動來從事操作性學習,強調學生動手與動腦相結合。是開發人的潛能、促進人的思維發展的教育,是人人都必須接受和經歷的教育。它是區別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標誌,是現代教育具有“現代性”的重要支柱。技術教育對中國小生的發展有着廣泛而又獨到的教育價值。

(2)新課程中勞動與技術教育的特點①形成了綜合形態的課程設王

勞動與技術教育是跨學科的學習領域,具有內在的綜合特徵。它綜合運用了數學、物理、化學、地理、語文、藝術、社會等學科的基本知識,同時也融合了經濟、法律、倫理、審美、環保等方面的教育視野。對學生來說,勞動與技術教育不僅是已有知識的綜合應用,而且也是新的知識與新的能力的綜合學習。

②進行了課程內容的結構性重組

國家制定的《勞動與技術教育實施指南》在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內容結構上確立了勞動、家政、技術、職業準備等方面的教育內容,形成了既相互聯繫又相互區別,既有一定獨立性又有一定滲透性的內容結構。同時,根據國中和國小的性質、特點,進行了課程內容的階段定位,如在技術方面,國小確立爲“技術初步”,國中確立爲“技術基礎”;在職業準備方面,國小確定爲“職業瞭解”,國中設計爲“職業吲導”。這充分反映了勞動與技術教育在內容上的現代性和開放性。

③建構了富有彈性的目標體系

《指南》提出了目標與內容分成基礎性和拓展性兩部分。基礎性內容是完成各階段勞動與技術教育目標的主要載體.而拓展性目標和內容是供各地選擇的.實施條件相對較高。有些內容體現了技術發展的方向性。

④拓展了勞動與技術的學習空間

《指南》首次將簡易的技術設計、技術產品說明書的閱讀、簡單的技術作品評價,正式引入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學習內容.農業技術的學習內容也從傳統的作物栽培和動物飼養向品種改良、技術試驗、產品貯存與加工、市場調研與營銷等方面擴展。勞動與技術教育學習內容在範圍上的拓展,必將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和改變學生的傳統學習方式,將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中發揮積極作用.

⑤確立了旨在促進學生髮展的評價體系

勞動與技術教育的考覈與評價一直是課程實施中的難題。《指南》根據勞動與技術教育的特點提出了旨在促進學生髮展的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的評價體系。

⑥注重了學校、家庭和社會在勞動與技術教育中的功能區分

由於勞動與技術教育的特殊性,家庭和社區在勞動與技術教育過程中不僅是潛在的教育資源,而且也是負有一定教育使命的教育主體,但我們往往忽視它們的功能定位和功能區分,以至形成了勞動與技術教育中學校教育功能的擴大化甚至泛化。《指南》注重了這種不同主體在勞動與技術教育中的功能定位,並在教育內容的選擇、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教育設施和教育基地的建設管理等方面做出了必要的區分。

4.信息技術教育

(1)信息技術教育概述

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是爲了適應技術迅猛發展的信息時代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而設置的學習領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術操作能力爲主要目標,以操作性、實踐性和探究性爲特徵的基本學習領域之一。信息技術教育爲學習者提供資源(這裏的資源指的在學習過程中可被學習者利用的與信息技術有關的一切要素)和環境,具有與其他科學整合的特性.是學習者全面持續發展的可靠保障,是教育走向信息化、產業化、民主化、經濟化的支持性技術基礎。

(2)信息技術教育的主要任務

①加強中國小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資源建設

中國小充足而配置合理的信息基礎設施以及面向中國小教學和學習的豐富的信息化課程資源,是實現信息技術教育跨越式發展的必需的物質基礎。我國已經開始全面實施中國小“校校通”工程。計劃用5~10年時間。加強我國中國小的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資源建設.使全國90%左右獨立建制的中國小校能夠上網,使中國小師生都能共享網上教育資源.提高中國小的教育教學質量。

②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程.迅速全面地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

當前,我國中國小的信息技術必修課的目標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全面提高中國小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即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形成對信息技術積極的態度和價值觀.進而使學生能有效利用信息技術作爲支持其他學科的學習和終身學習的工具.

③加快信息技術教育與其他課程的整合

在中國小具備充足的信息基礎設施.教師和學生具備必需的信息技術素養的基礎上.我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將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正在組織力量研究信息技術與課程以及各學科領域教學和學習的有效整合模式。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信息化課程資源以及有力的學習工具。

除上述指定領域以外,綜合實踐活動還包括大量非指定領域,如:班團隊活動、校傳統活動(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學生同伴間的交往活動、學生個人或羣體的心理健康活動等等.這些活動在開展過程中可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定領域相結合,也可以單獨開設,但課程目標的指向是一致的。總之,指定領域與非指定領域互爲補充,共同構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

  (三)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原則

第一,正確處理學生的自主選擇、主動實踐與教師的有效指導的關係。

第二,恰當處理學校對綜合實踐活動的統籌規劃與活動具體展開過程中的生成性目標、生成性主題的關係。

第三,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

第四,整合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

第五,以融合的方式設計和實施四大指定領域。

第六,把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和實施過程有機整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