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基本流程基本內容講解

對於社會工作是一種專業活動,用以協助個人、羣體、社區去強化或恢復能力,以發揮其社會功能,並創造有助於達成其目標的社會條件。那麼,下文是由小編講解社會工作基本流程基本內容,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社會工作基本流程基本內容講解

  介入

  一、什麼是介入?

“介入”是社會工作助人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是社會工作者和服務對象採取行動,按照服務協議落實社會工作計劃的目標,幫助服務對象改變,解決預估中確認的問題,實現助人計劃的重要環節。從社工的角度來說,介入是社工運用專業知識、方法與技巧協助服務對象系統達到計劃服務目標的過程。

  二、介入的分類

1.直接介入

直接介入是指以個人、家庭和小羣體爲關注對象,針對個人、家庭和小羣體採取的直接行動。直接介入的重點在於改變家庭或小羣體內的人際交往,或改變個人、家庭和小羣體與其環境中的個人和社會系統的互動方式。

2.間接介入

指個人、家庭、小組、組織和社區甚至更大的社會系統爲關注對象,由社會工作者代表服務對象採取行動,通過介入服務對象以外的其他系統間接幫助他們。

3.綜合介入

社會生態系統理論認爲,人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不同的社會系統成了人所處的具體環境,而人與他們所處的環境被視爲相互依賴且彼此輔助的一個整體。這種從人與環境兩個環節進行的介入策略構成了將直接實務活動和間接實務活動結合在一起的綜合介入行動,是對各種與服務對象系統有關的系統進行的介入,體現的是一種綜合治理的理念。

  三、選擇介入行動的原則

1.以人爲本、服務對象自決

介入行動要體現以人爲本的原則,從服務對象的需要和利益出發,並且在決定介入行動時要有服務對象的參與。由服務對象決策和參與的介入行動將會使他們有更強烈的願望去承擔責任和完成任務。

2.個別化

針對服務對象系統的特殊性採取介入行動纔能有助於解決問題。例如,對於艾滋病患者來說,並不是所有艾滋病患者的家庭都排斥他們,故對不同的服務對象社工要有個別化的介入行動。

3.考慮服務對象的發展階段和他們的特點

4.與服務對象相互依賴

社工不能單槍匹馬地採取介入行動,而要與服務對象緊密配合,雙方共同合力參與介入行動,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服務對象系統的積極性與能動性。

5.瞄準服務目標

6.考慮經濟效益

  評估

  一、評估的目的

(一)什麼是評估

社會工作評估是指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技術,系統地評價社會工作的介入結果,總結整個介入過程,考察社會工作的介入是否有效、是否達到了預期目的與目標的過程。

(二)評估的目的

1.考查社會工作介入效果、服務對象進步情況以及介入目標的.實現程度。

2.總結工作經驗、改善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提升服務水平。

3.驗證社會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4.進行社會工作研究。

(三)評估的類型

1.過程評估

過程評估是對整個介入過程的監測評估,包括社會工作介入進行中的評估。它對工作過程的每一步驟、每一個階段分別作出評估,關心的重點是工作中的各種步驟和程序怎樣促成了最終的介入結果,方法是瞭解和描述介入活動的內容,回答服務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以及爲什麼發生。

2.結果評估

結果評估是指工作完成的最終成果。結果評估是在工作過程的最終階段進行的評估,包括目標結果和理想結果兩個部分。目標是指介入要努力達到的方向;結果評估是檢視計劃介入的理想結果以及這些結果實現的程度及其影響。相對而言,目標是比較概括的,而結果則是具體並可以度量的。

  二、評估的方法

(一)收集評估資料的方法

大致包括三種手段:(1)利用檔案記錄進行評估。(2)收集服務對象對介入過程和結果的意見與看法。(3)使用調查方法,收集介入效果的數據和事實資料。

(二)基線測量評估

1.什麼是基線測量評估

基線測量評估是在介入開始時對服務對象的狀況進行測量,建立一個基線作爲對介入行動效果進行衡量的標準基線,以評估介入前後的變化,判斷介入目標實現的程度。

2.應用範圍

基線測量方法可以應用於對個人、家庭、小組或社區的工作介入評估,通過對服務對象介入前、介入中、介入後的觀察和研究,比較服務提供前後發生的變化。

  結案

  一、結案階段的主要任務

1.總結工作(完成評估,與服務對象分享,報告機構,處理服務對象情緒)。

2.鞏固已有改變(回顧工作過程、強化服務對象已有的改變、給服務對象積極支持)。

3.解除專業工作關係(包括轉介)。

4.撰寫結案記錄。

  二、結案時服務對象的反應及其處理方法

結案是一個轉折性事件,意味着一種狀況的結束和另一種新經驗的開始。服務對象在這個階段可能出現兩種情感反應,即一方面對即將到來的分離產生失落、難過等負面情緒,另一方面也充滿興奮、希望和成就等正面情緒。

(一)結案的類型

1.目標達成的結案。

2.因服務對象不願繼續接受服務而必須終止專業關係的結案。

3.存在不能實現目標的客觀和實際原因的結案。

4.社會工作者或服務對象身份發生變化時的結案

(二)服務對象的正面反應

結案時社會工作者要強化正面反應,以增強服務對象面對未來的信心。需要注意的是,工作者要避免可以渲染這種氣氛,以防止產生離別的傷感情緒,影響服務對象正常的情緒反應。

(三)服務對象的負面反應

常見的負面反應包括:

1.否認——不願意承認已經到結案期,避免討論關於結案的話題。表現爲不準時與社會工作者見面、心不在焉等。

2.倒退——回覆到以前的狀態,以此拖延結案的到來。

3.依賴——對社會工作者過分依靠。

4.抱怨——對社會工作者不滿意。

5.憤怒——表現爲對龔自珍不滿,批評、攻擊和挑戰其他人。

6.討價還價——當發現沒有可能阻止結案時,有些服務對象會尋找理由拖延結案。

7.憂鬱——當所有延長結案時間的努力都無效時,有些服務對象會表現得無精打采、失落而無助,對結束關係充滿焦慮。

(四)結案反應的處理方法

1.與服務對象一道討論他們對結案的準備情況。

2.提前讓服務對象知道結案時間,早些做好心理準備。

3.在結案階段工作者要逐漸減少與服務對象的接觸,提醒服務對象要學會自立,給服務對象以心理支持,告訴他們在有需要時工作者將繼續提供幫助。

4.工作者也要估計一些可能會破壞改變成果的因素,預防問題的產生,繼續提供一些服務,併爲服務對象提供能夠對他們有幫助的資源系統的支持,待穩定了服務對象的改變成果時,才最後結束專業的助人關係。

5.必要時安排正式的結案活動,讓服務對象分享各自的收穫,以建設性的方式表達感受,相互鼓勵,面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