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楊凌喪葬習俗是怎樣的

楊陵區,陝西省咸陽市轄區,因轄區內有隋文帝楊堅的泰陵而得名。位於陝西關中平原中部,東距省會西安市82公里,西距寶雞市86公里。那麼陝西楊凌有怎樣的喪葬習俗?下面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陝西楊凌喪葬習俗是怎樣的

 楊凌區的喪葬習俗

1、臨終支牀 老人臨終前,兒女給洗身、整容、穿壽衣、並搬到提前支好的牀上;禁忌老人死在炕上。老人絕氣後燒倒頭紙,點蠟燭,蓋遮臉紙,大門貼上白紙,以示老人去世。

2、報喪 人亡後,由族中1至2人迅速將噩耗報於親戚,使親屬做好弔唁準備。

3、勾穴 請陰陽先生選擇墳地,卜埋葬日期,動土挖墓,列“期單”,寫“訃告”。“躲煞”(亡者靈魂回家)時,家裏人和牲畜全部撤離,以防“驚煞”。躲煞後,家人回家。由兒女1人抱1只白公雞,提上小鑼,邊走邊打。隨後家人慢慢步入屋內。

4、盛殮 盛殮前,主要親人必須提前到場。男者必須是舅家人,女者必須是孃家人。族中主要男女親屬也要到場,穿白帶孝,由族中年長者3至5人將遺體由牀上移入棺材內,封蓋,燒紙舉哀。

5、開弔 掛門牌,圍帳布,設靈桌,孝子守靈開弔。上午,同輩鄰里親戚弔唁(弔喪)。下午,晚輩親友弔唁(燒紙),兒女陪同哀哭。

6、祭奠 安葬前1日下午舉行隆重的集體弔唁儀式。一般請4樂或8樂,將靈位由樂工迎上,移至門外靈棚,所有的親屬黃昏前,擔擡祭品、金銀鬥、筒紙、花蠟、祭亭、金童玉女、銘旌等前往。樂隊奏樂,孝子列隊遠迎,俗稱“迎祭”。晚上舉行祭奠儀式,行“三獻禮”,此俗延用至今。

7、出殯 出殯前,由族中1年長者掃墓,掃墓人禁忌與喪車相撞。出殯時,先是起喪,用8人擡的棺罩;棺罩前拴幾丈長的白布,男孝子扯着布哭走,女孝子跟在靈柩後。禮賓、樂班走在靈柩前,銘旌、金銀鬥、金童玉女等緊隨。十字路口摔孝盆,進行“路祭”。樂人奏樂,敲鑼打鼓送至墳上。

8、埋葬 將棺材放入墓穴中,移正,封墓口,填土成墳(封土堆)。賓主舉哀祭奠。

9、扶山 埋葬後,同一天中午飯前,孝子、賓客以樂先導,到墓前再祭奠,孝子執杴圓墳,俗稱“扶山正穴圓墳”。

10、七期 死後每7天一祭,共7次,稱“七期”。

11、百日 老人去世100天祭奠爲“百日”。

12、週年 老人去世日,每年此日一祭,連祭三年,分別稱做頭週年、二週年、三週年。

建國後,喪葬習俗不斷改革。逐步用開追悼會的方式代替弔孝,用遺像代替木主神位,用花圈代替金銀鬥,喪葬禮儀簡便。80年代開始,提倡火葬,在機關、單位、工廠多實行,在農村逐漸推行。

楊陵區的`民俗風情

婚嫁

訂婚

建國前,成婚的前提,一般重視“門當戶對”,成婚程式,由父母包辦,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須由男方和女方父母請鄰里親友向對方提親,俗稱“說媒”。經雙方父母同意後,媒人將男女的生辰“八字”送對方家中,如雙方“命合”或“屬相合”,即可通過媒人締結婚約。建國後,多由男女自主戀愛。男女雙方會面後,如無意見,即可訂親。彩禮雖減少,但習俗未變。

確定婚期

結婚前,男方須宴請媒人,俗稱“發媒”。然後將相士確定的結婚吉日單、布料、鞋腳錢、包頭、耳墜錢、棉花等,由媒人送至女方。婚期前1個月,女方給親友送帖,通知婚期,備置“添箱”。

結婚

男稱娶媳婦,女稱起發。出嫁前1日,女方家親友送錢或物,稱“添箱”。

.再婚

舊社會婦女受封建思想束縛,丈夫死後多不改嫁,只能爲夫守節。婦女要改嫁,關卡很多。孃家索要“追往錢”,財禮比初嫁姑娘大1倍多,結婚一般晚上舉行。翻穿裙子,有的還要頂黑鍋。

建國後禮俗有所變化。195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頒佈實施,規定婚姻由婚者雙方自主。男女雙方經過一段時間接觸瞭解,雙方都同意後,男方帶酒肉糖果及衣料等物到女家訂親,女方再到男家“認家”。此後男女互相往來,商定日期到本地民政部門登記並領取結婚證書。

生育

生育前

一是由孃家母給未出生的外孫、女做衣服,以備孩子出生急用。

二是“解包袱”,即孃家母在女兒生育前1月用麥面蒸包子送至女兒家,女兒食用孃家母送來的包子饃,據說就生得快、順當、少受痛苦。

孩子出生後

父母先記下嬰兒生辰,在產婦房門上掛一塊紅布,意在避邪。

嬰兒20天或滿月時,娘、婆家所有親戚、朋友都要帶上小兒衣物、花布、食品等來祝賀,有的送紅包給孩子,有的送長命鎖、富貴鎖、銀項圈等。

農曆正月初六至初十,舅家爲小外甥送燈籠(第一年爲紅火罐燈籠),直至12歲。

祝壽

境內有做生日習俗。建國前,富裕人家老人,年滿60歲即開始做壽,每年1次,以辭世爲終。壽辰日,親朋好友帶上禮品來祝壽,主人家設宴款待。晚上鄰里街坊、族人到家磕頭賀壽。建國後,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給老人祝壽普遍化,晚上多演電影或唱自樂班戲助興。

喜慶

主人家建新房架樑上頂時,外甥、女婿及朋友鄰里都要祝賀添彩、幫忙。來時帶上鞭炮、彩紅(過去一條紅布,以後送被面、彩色布料)、菸酒、副食等。將被面、布料搭在房頂或樑上,放炮慶賀。幫忙人、工匠等分食帶來的副食品和菸酒,主人設宴招待賓客和幫忙人。

陝西楊凌區廟會

舊時,楊凌境內廟會一年四季都有,春季尤盛。

恩義寺(建子溝寺)廟會始於隋朝。每年農曆正月二十三、二十四、十月十三、十四爲廟會日。

鏡照寺廟會 始於唐代。農曆正月十八、六月十九爲廟會日。

福陽寺廟會 始於唐代。原農曆二月二十五、九月二十八日爲廟會日。建國後,1992年,經五泉鄉政府、五泉村同意,確定農曆七月十二日爲廟會日。

玉皇閣廟會 相傳始於北周。農曆正月初九、六月十九日爲廟會日。

背陽觀廟會 始於唐代貞觀年間。農曆三月九年級、七月十二日爲廟會日。

小靈山廟會 始於唐代。農曆四月七年級爲老母會,十月八日爲地母會。

三星堂廟會 始於清乾隆年間。農曆正月初九、三月九年級、六月初九爲廟會日。

龍巖寺廟會 始於清代。農曆正月初九、初十、十一爲廟會日。

每逢廟會,寺院人流擁擠,善男信女前來拜神燒香,捐佈施。這天,商販雲集,有戲劇、雜技等表演。恩義寺、鏡照寺、半坡寺、背陽觀等大寺院組織鑼鼓隊(進香)耍社火,是民間一種娛樂活動。

建國後,恩義寺、鏡照寺、龍巖寺等廟會已成爲物資交流會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