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的喪葬習俗是怎樣的

德昂族原名“崩龍族”。1985年9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改名爲德昂族。德昂族是西南邊疆現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那麼這個古老的民族有着怎樣的喪葬習俗呢?下面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德昂族的喪葬習俗是怎樣的
  崩龍族(德昂族)的喪葬習俗

崩龍族中若一家有人病故老死,家屬即在門外對天鳴放三槍,寨裏的鄉親、鄰里聞訊,便揹着米、提着菜、拿着肉陸續來到死者的家裏。男人們找來一點銀器放進死者口裏,說是給他到陰間時做擺渡錢。接着用紅木樹葉蘸水洗屍體,換上新衣入棺。棺一般在家中停放三天,每天早晚對天鳴放三槍。

出殯前,男人們擡起棺木,由死者的侄兒侄女在棺木底下來回鑽兩次纔出殯。

崩龍族一般實行土葬。寨裏建有公共墓地。死者不分姓氏,等級,凡本寨成員皆可入葬。棺木擡到墓地時,男人在地上挖一個長坑。一個男人,用一火把,在坑內繞三週,然後把棺木橫着放進土坑裏。據說,這是不讓死者的靈魂來危害活着的人。死者的子女,各捧一捧土,撒到棺木上,隨後大家才填土,真到填平。不建墳,不立碑。

坑填好後,在墓地的人都站起來,由一老者唸咒語,大意是:死者和活人是兩條路,死了的去找歸宿,活着的快快回去。待老者唸完,每個人拿樹葉掃掃身體,家人和親戚也不哭泣。大家頭也不回地回村去,安葬就此結束。

葬後第七天,家屬再請請佛爺念一次經,安撫亡靈。從此以後,家屬既不認墳,也不獻墳。

但是對暴死、凶死、孕婦難產死亡,崩龍人認爲是惡魔纏身,需實行火葬。火化後,留下的骨頭用清水洗淨放入土罐,葬於公墓以外的特定地方,既不超度,也不壘墳,更不獻墳。

  爲什麼崩龍族人崇拜佛爺,不認祖墳?

相傳很早以前,崩龍族的山寨有一個大頭人叫臘有,他的老婆叫哈木。夫婦倆到40歲時才得了個兒子,取名阿託。阿託長到十歲,不幸得了瘧疾,不久就死了。老兩口哭得死去活來,最後請木工修了一幢陽光曬不到,雨水淋不着的大房子,把阿託的屍體放進去,每天派長工送三頓飯去。三年後一天晚上,長工照樣送飯去,誰知遇上大雨,山洪暴漲,正在這時,長工看見釋迦牟尼的三個弟子傳教路過這裏,長工便將手中的肉和飯虔誠地獻給了佛爺。這天晚上,臘有夫婦同時做了一個相同的夢,夢見兒子對他們說:“我走了三年,直到今天晚上才吃到家裏送的飯。”臘有夫婦大吃一驚,他們把長工叫來詢問:“昨晚的飯送給了誰?”長工如實說:“送給三個佛爺吃了。”臘有夫婦感慨地說:“哦,看來獻墳不如獻佛!”從此,崩龍族中死了人,埋葬以後,再也不認墳,不獻墳,只到奘房裏獻佛。

  德昂族的風俗習慣

德昂族在長達兩千多年的發展變遷中,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文化。

德昂族的服飾,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表現了本民族特有的審美觀及其對美的追求。德昂族男子多穿藍 、黑色大襟上衣和寬而短的褲子,裹黑、白布頭巾,巾的兩端飾以彩色絨球。德昂族婦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對襟短上衣和長裙,用黑布包頭,上衣襟邊鑲兩道紅布條,用四五對大方塊銀牌爲鈕釦,長裙上織有彩色的橫條紋。青年人不論男女均喜歡佩戴銀項圈、耳筒、耳墜等首飾 。

在德昂族的服飾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婦女身上的腰箍。按德昂人的習慣,姑娘成年後,都要在腰部佩戴上數個、甚至數十個腰箍。腰箍大多用藤蔑編成,也有的前半部分是藤蔑,後半部分是螺旋形的銀絲。藤圈寬窄粗細不一,多漆成紅、黑、綠等色。有的上面還刻有各種花紋圖案或包上銀皮、鋁皮。這一獨特的習俗是唐代德昂族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纏腰”爲飾習俗的延續。其來歷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德昂族的祖先是從葫蘆裏出來的,剛出來的時候,男人們都長得一模一樣,女人到處亂飛。後來天神將男子的容貌區分開來,男人們爲了拴住女人,就用藤蔑編成圈將她們套住,女人們再也飛不動了,只好同男人生活在一起。現在的腰箍,就是由那時的篾圈發展而來的。從這個神話可以看出,腰箍的起源有一定的功利目的`,但隨着歷史的發展,這種象徵意義失去了,腰箍變成了一種裝飾品,成了一種美的標誌。德昂族認爲,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越精緻,越說明她聰明能幹、心靈手巧。因此,成年婦女都佩帶腰箍並以多爲榮。青年男女在戀愛期間,小夥子爲了博得姑娘的愛,也往往費盡心機,精心製作刻有動植物圖案花紋的藤蔑腰箍,送給自己心愛的姑娘,於是腰箍又成了她們愛情的信物。

此外,在德昂族的飾品中,五彩斑斕的絨球也頗具特點。男子包頭巾的兩端、胸前,婦女衣服的下襬、項圈上,男女青年的耳墜上和筒帕的四周都裝飾有彩色的絨球。

德昂族婦女與許多南方少數民族婦女一樣喜着筒裙,但不同的是她們的筒裙爲彩條水波橫紋長裙,它上遮乳房,下及踝骨,顯得新穎大方,鮮豔奪目。不同支系的婦女筒裙的紋飾有明顯的差異。自稱“樑”支系的婦女筒裙上,橫織紅、綠、黃、黑等顏色的寬線條紋飾;自稱“別列”支系的婦女的筒裙上,橫織大紅線條紋飾;自稱“汝買”支系的婦女筒裙,則以黑線做底色,夾雜有紅、白色細線條紋飾。因此,當地人們根據德昂族婦女筒裙上的線條紋飾顏色特徵,分別稱之爲“花德昂”、“紅德昂”和“黑德昂”。

  德昂族的節日

潑水節(當地人稱“澆花水”)是德昂族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時間在每年清明節後的第七天。節日一共有三天。儀式開始這天,德昂羣衆都穿上節日的盛裝,背上從井裏打來的清水,帶上自己準備好的各種食物,手捧一束束鮮花,彙集到本寨的佛寺(奘房)去過節。儀式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長老主持,並致祝詞。致罷祝詞,男青年們敲響了象腳鼓,跳起了象腳鼓舞。女青年合着鼓聲,跳起了“堆沙舞”。其他人手捧竹水筒,舉過頂,依次往雕龍畫經的水槽裏倒水,爲象徵佛祖化身的佛像衝浴,意即緬懷先輩的恩德,預祝來年風調雨順。其間,人們還提着空竹筒,爭先恐後地去接從佛像上淌下來的水,或喝進肚,或洗臉洗手,以示避開病魔,來年吉祥。潑水首儀過後,人們開始將所帶食物置於供盤上,供於佛像前,齊聲朗誦祭詞,然後讓參加潑水節的人們品嚐。以上儀式過後,人們便以象腳鼓隊爲前導,排成長隊,翻山越嶺,來到井邊、泉邊、河邊取水,以取水來歡度自己的節日。其間,每取一次水,都要舉行取水儀式和供物儀式。還要舉行傳煙和對歌的儀式。取水的程序有一定的規矩。第一天只能分別在寨邊的井裏取水,第二天到山箐裏的泉水邊取,第三天再到河邊取水,先近後遠。意即要靠自己的雙手開發水源,不要等待大自然的恩賜。潑水有着嚴格的規定,第一天只能先向佛像澆水,再爲佛爺、和尚洗手,不能澆到身上。羣衆之間更不能相互潑水。第二天一早,男女青年或小孩,提着竹水筒,分別到長老們的家中,爲他們洗手、洗臉,意即感謝他們所作的奉獻,預祝他們健康長壽。從第三天開始才以花束着水灑在對方身上的方式,相互澆水,而澆水的主要對象又是新婚夫婦,意即祝賀他們和睦相處,永遠幸福。澆水時,新婚夫婦不得隨意拒絕或反抗,否則,將會被人們視爲不懂規矩的人。

關門節,德昂語稱“進窪”。每年傣歷九月十五日(農曆六月中旬)始,爲期3個月。關門節是農業生產最忙的時候,它要求青年男女們自我約束,集中精力,從事農業生產勞動。即關起愛情、婚姻之門,節日期間不準談情說愛,不準男娶女嫁,也不準僧侶們到村寨中留宿,他們要淨居佛寺,專心念經,提高德性。關門節中的前3天,衆人到佛寺賧佛,不下地勞動,青年男女們則集中在一起唱“別杆柴”(德昂族民歌),跳舞。3天過後,每7天衆人都要用花、香、燭等小供一次佛,第八天要到佛寺去祭佛,聽佛爺誦經,祈禱佛保佑人畜平安,五穀豐登。

開門節,德昂語稱“出窪”,是在每年傣歷十二月十五日(農曆九月)舉行,爲關門節最後一天,節期3天。開門節即啓開愛情婚姻之門。這時,農忙已經結束。頭天,德昂村寨舉行宗教儀式,慶祝糧食豐收。次日未婚少女都要到佛寺燒香敬佛,感謝佛爺開禁愛情婚姻之門。最後一日早晨,青年男女們要聽佛爺講經佈道,而後當地羣衆進行趕擺(集市)和賧佛。

做擺,也就是做大貢,又稱“趕擺”,一般在農曆二、三月份農閒時間裏擇日舉行。做擺是以村寨爲單位。在做擺前,村寨裏要事先準備好糧食、經費和黃牛、肉等用品,以便爲遠近其他寨子趕來參加者提供食宿。頭一天爲迎佛,次日拜佛後,衆人聽佛爺講經。最後一日,客人離開,寨子裏的人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據說做擺可以使本村寨羣衆清潔平安,免遭災禍,並能驅鬼邪。

燒白柴,德昂語稱“孔通”,在每年農曆十二月十四日晚舉行。所謂白柴就是一種無皮、表層爲白色的樹木。節日之前,德昂村寨派人上山砍白柴,按“井”字形狀架在村寨附近。節日當天晚上,吃完晚飯,衆人到佛寺將佛像“請”到白柴堆旁,點燃白柴堆,村寨中的人們都圍坐在火堆旁烤火,寺院中的僧侶當夜也要參加燒白柴,爲大家誦經祈禱,願佛保佑德昂人吉祥如意;衆人待到柴堆燒盡,纔將佛像擡回寺院,各自散去。次日,由佛寺裏的佛爺將炭灰置於土罐中,供於神壇,以示給佛祖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