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精選25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萬曆十五年》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精選25篇)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1

這是美籍華人學者黃仁宇寫的一本好書,1979年首先在美國出版,並多次重印。我是在閱讀了王小波的“不新的《萬曆十五年》這本書”一文後,才上網購得此書閱讀的。在讀書中,通過書裏提到的文章和人,再去找自己有興趣的書來讀,這種是我自稱爲“順藤摸瓜”讀書法。由於這個讀書法,我最近重點購買了一些“讀書筆記”類的書籍來閱讀。

《萬曆十五年》這本書是一本歷史學範疇的書。在我的讀書目錄裏,應該是文(文學)、史(歷史)、哲(哲學)三類爲主。在閱讀一個人的著作前,最好先閱讀他的傳記或者簡介,這樣,纔會對作者寫作的立場、背景、動因等有一個初步的瞭解,有利於自己對作品的理解。這個也是我自稱爲“摸清背景”的第二個讀書法。由於這第二個讀書法,我也購買了比較多的人物傳記來閱讀。

通過讀書,我要建立起自己的讀書方法和閱讀書目體系。

再來談談《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吧。全書以萬曆十五年(公元1587年)爲歷史時間的橫斷面,然後講述了與這個橫斷面有關的六個人物――一個皇帝(萬曆)、兩任元輔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一個模範官僚(海瑞)、一個傑出孤獨的將領(戚繼光)、一個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最後,從作者的大歷史觀得出結論:1587年,即萬曆十五年,表面上無事可記,然而四海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國崩潰的隱患早已埋下,所以,書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劇性結局(皇帝也不例外),故萬曆十五年的歷史,也是失敗的歷史!

讀了這本書後,引發了我的另一個思考,就是我們現在一再提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究竟我們民族歷史那個階段、那種機制值得我們驕傲,更值得我們在當今列強環伺的國際形勢下提出“復興”的口號?如果說中國的漢唐盛世值得我們後人“復興”,那麼,萬曆十五年的悲劇,不是由漢唐而來的嗎?

希望通過閱讀更多的歷史書籍和做歷史的思考,能對以上問題做出解答。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2

前一章寫萬曆皇帝,黃仁宇描繪的其中的繁文縟節不禁讓我想起了前幾天看的夢工廠動畫《功夫熊貓感恩節特輯》。

這樣的看似毫無關係的兩個東西,之所以在我腦子裏形成詭異的聯繫,全然要歸功於其中對中國古代禮節的刻畫。萬曆中皇帝的早朝制度,還有慈聖皇太后對萬曆皇帝奇怪的親情表達,(不是通過親切的語言,而是請學士寫文章,並誦讀)這些甚至有些可笑的禮儀表達,阻礙了情感的傳遞,就像功夫熊貓裏的武俠大會上各種禮節,各種嚴肅怎麼也抵不過在家裏吃麪條的溫馨。

過分的禮儀有時是一種災難,儘管作爲表象的禮儀在現實裏世界所表達的內核已經不如之前那樣反應等級,但這種形式化的東西在社會上仍然蔓延,具體有如把老人折磨得不行的被志願服務等。因此從古到今,無論是外國人看我們,還是國人看自己的這種形式化禮儀,是不是應該有所改觀。 萬曆後篇,有關於張居正經濟方面的變法,以及戚繼光在軍事方面試圖進行的改革通通失敗,不得不讓人聯繫其失敗的根本原因是當朝竭力維護的體制,一個要求思想同質化,毫無異端聲音的體制。這種體制總歸是要維護皇權。另外,思想上同質化的延續,導致了今日的教育體制培養出的孩子成爲了世界上最缺少想象力的'一類人。這樣的聯繫看似無稽之談,無可考證,但我相信事情的形成還是有歷史根源的。 關於對歷史的態度,請允許我胡言亂語幾句。國人以自己的歷史爲傲,但太依賴歷史,會讓人難以暢想未來。就像電影產業一樣,當中國人執着於拍攝武俠大片時,美國人已經用《阿凡達》《盜夢空間》來闡釋未來的樣子,沒有歷史便創造未來,在貧瘠時反而能造就更好的創意,國人應該多一點憂慮意識吧。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3

偉人和政治家,誰更值得敬仰?你又想成爲誰?張居正太善良,太殘忍;太聰明,太愚蠢。張居正有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他意識到改革必須以摧枯拉朽般的力量摧毀原本的一切,在廢墟上重建。他劍指文官作風,甚至過於嚴厲。他想要富國強兵,百姓安康。他之所以要辛苦鑽營,權傾朝野,是因爲不做一個殺伐決斷的首輔,改革必然受到阻礙。即便在這過程中他謀取私利,那麼試問做到內閣首輔的位置想要斂財何須至此?

太善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何須大動干戈推行新政?太殘忍,想要根除陳腐做派必然會在當時造成損傷。太聰明,出身貧寒要有多大的才能和城府能坐上首輔的位置,又是怎樣的深謀遠慮能找到國家運行的軟肋?太愚蠢,耗盡了自己的一生,卻落得了滿朝文武的批評,死後甚至成爲了攻擊的符號。

所謂錯誤,“張居正的根本錯誤在自信過度,不能謙虛謹慎,不肯對事實作必要的讓步”。張居正從來都沒有錯,只是成爲一個偉人和得到善終,中間橫亙着最遙遠的距離。

申時行,大智慧的.典範。申時行是處理人際的高手,“沒有忽略文官的雙重性格:即雖爲公僕,實系主人;有陽則有陰。他必須恰如其分地處理此中矛盾。”時勢要求申時行充當和事老,他就擔任這樣的角色,至於別人的評論如“首鼠兩端”,就只能付之一笑。

申時行是機器運轉的潤滑劑。這個世界需要偉人竭心盡力將光明帶到人們眼前,更需要有這樣的人拼盡全力將黑暗擋在背後。申時行是太極高手,懂得怎樣協調()皇帝與文官,以及文官之間的關係,保證思想的傳承和國家的有序。更令人驚歎的是,做完了這一切,他能夠全身而退。然而,出色的政治家和偉人之間,仍然橫亙着最遙遠的距離。

然而,世間沒有張居正,那麼時代永遠不會進步;世間沒有申時行,那麼國家將會陷入混亂。爲人若如張居正,無愧於心,卻不得善終;爲人若如申時行,左右逢源,卻無所作爲。

這兩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4

早在兩年前,朋友便送了我這本書,但最近我纔剛剛開始翻閱,本書一共有七章,我一口氣看完了第一章——萬曆皇帝。

萬曆(1573年-1620年7月),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明朝使用此年號共48年,爲明朝所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萬曆10歲就早早登基,是個不折不扣的小皇帝,在元輔張居正的輔佐之下,迅速成長起來,張居正在職期間,萬曆皇帝對他十分信任,認爲張居正“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在萬曆剛登基時,先皇的元老重臣高拱認爲他只是小孩兒,不能擔此大任,讓萬曆的處境十分爲難,而這時張居正建言獻策,建議直接罷免其官職,解決了登基以來的`第一個危機,由此保障了皇室的安全。

此後,張居正又監管了萬曆的教育事務,對其非常嚴厲,小萬曆時刻把敬天法祖(作爲皇帝最重要的任務)放在心上, 在他登基還不滿4個月的時候,天上出現了類似流星的天文現象,那是被認爲這是上天降災的警告,因此小萬曆爲了讓消除天心的不快,保證國泰民安,修省(時刻檢討自己的行爲、思想)兩年之久。之後物力的節約也在進行,張居正教導萬曆,爲人主者,應該注意天下臣民的衣食,而不是珠寶玉器是否充足等等,萬曆皇帝對張居正已經不僅僅是信任了,到後來已經成爲了依賴,張居正的父親去世,按照慣例,張應該返鄉守孝兩年,但是萬曆認爲他自己不能離開張居正的輔佐,不顧羣臣的反對,讓張居正留京守孝。

在張居正父親去世後的第五年,張居正也去世了,享年58歲,萬曆皇帝加封他爲太師銜,這是文臣中至高無上的榮譽。但是這個榮譽並沒有持續多久,張去世之後,百官們紛紛投訴張居正,認爲張是個鉅貪之人,在其位不謀其職,四處斂財,彷彿張居正是一個窮兇極惡之人,之後,萬曆收繳了張居正的所有財產,並狠狠地懲罰了他的家族。

身前無限光榮,死後悽慘無比。張居正也沒辦法再出口解釋,身爲臣,那麼必然懂得君心難測。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5

《萬曆十五年》通過記錄在16世紀中國的歷史背景下,萬曆年間朝中上下七零八落的事,折射出以德替法制度的混亂,反映了當時社會,高級官員的悲慘人生。

這本書用傳記的手法敘述了當年張居正他生前得志、揚名立萬,死後失勢、遭掘棺之恥;大英雄戚繼光在張居正生前位至“總理薊州軍務”,在張居正死後罷官家居;名士李贄失勢後,以知府身份掛冠而去;海瑞,一個富有傳奇性的人物充分重視法律的作用並且執法不阿,但是作爲一個賢傳培養下成長的文官,他又始終重視倫理道德的指導作用……即便是鄭貴妃、張鯨、馮保、高拱、盧鏜、也統統沒有好結果,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

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無不成爲以德替法制度的犧牲品。黃仁宇先生認爲:中國兩千年來,以德替法制度,到明代爲極限,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

本書告訴我們在以德替法的封建專制制度下,爲民、爲官之人是沒有保障的。因爲帝王維護或保護的不是他的`子民,而是他的統治地位。爲了帝國的傳承,帝王可以犧牲一切,包括所謂的“德”。“德”字何解,就是執法公正不阿,待人謙虛,對朋友不分高低官職。對底下臣民則應該視如兒女,這就是君王所要有的“德”。

沒有保障的爲官之人整天就遊手好閒,吃喝玩樂,沒有保障的爲民之人不屑爲朝廷盡忠,在異族的鐵蹄下,明帝國最終灰飛煙滅。我想一個國家的潮起潮落不全在於國主,民衆纔是最重要的,俗話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想讓船跑得快,水纔是關鍵。順勢的話,朝廷會發展和快,逆勢則會慢,嚴重的話船也保不了。最後,大臣們的貪福之心也因此破滅,居民們的生活保障就得看下一個君王了。

歷史滄桑,萬曆皇帝萬世傳承的願望隨同歷史的波濤一起消失在我們目光盡頭,漸漸的久遠……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6

這次墨跡到現在纔來寫讀後感,着實因爲我有一個不好的習慣。總是在下一本書讀完纔來寫上一本書的想法。中間這段時間腦海裏總是偶爾浮現出來關於上一本書的'想法,有時候會記下來,有時候就忘記了,下面說說萬曆十五年這本書。(中篇,閱讀大概需3分鐘)

這又是我第一次沒看完,回頭補的書。萬曆十五年大的框架是從經濟上來貫穿全書,小的則是見微知著,從關鍵人物抉擇一窺當時大明王朝的時代命運。說實話只是從本書實在是無法全面評價這幾個人。

本書實在是字字珠璣,兩個多小時內寫了又刪,刪了又寫,實在是沒有資格評價這幾位人物。每個人物都極其複雜。

萬曆皇帝和張居正是萬曆年間影響最深遠的人物,這個時間王陽明已經去世,留下了心學學派,後面李贄也受其影響,黨爭也由此開始。申時行在張居正之後繼承首輔出任文淵閣大學士,開始在萬曆和文官集團中間和稀泥,此時張居正已死,政策已廢除大部分。戚繼光自稱張居正門下走狗,得張居正支持創建戚家軍,戚家軍自成一派。海瑞擡棺進諫萬曆,後被貶。李贄削髮,著書,最後死在獄中。

每個人物都可以單獨成書,每個人物又極其有代表性。以我們上帝視角來看,所有的人物都受儒家哲學思想影響,無法超越那個時代。每個人都是不幸的。萬曆被禮教道德約束,事事無法得償如願;張居正權傾朝野,抱負未盡,死後經營大部分付之流水。申時行踐行中庸之道卻招文官集團唾棄。戚繼光被稱爲孤獨的將領。李贄焚書與藏書自相沖突,慘淡收場。

作者用極其冷酷的語言訴說這些已經發生的事。在作者大歷史史觀下,大明王朝上層奉行儒家哲學以道德禮教約束人們,以人治代替法治。上層中庸之道、中層道德腐化、下層土地兼併,整個大明王朝已走向沒落。

末尾作者提到了一國兩制,寫本段話時正值港亂,說明一國兩制也不是萬能的,要綜合時代變化,改進制度,要目光長遠。所謂合作共贏是發展的基石。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7

只能說粗略看了看這本書,並且發表了一些淺顯略顯幼稚的言論。

這不是正史,作者在寫本書時帶上了很多自己的觀點,但有時候可以幫助我解讀一下人物。

其實我對萬曆沒有太大的情緒,我總覺得他也是小孩子氣,想以一己之力動天下,後來發現哪怕是皇帝也是很難做到的'。在看清楚自己的無能無力和渺小之後,他選擇了放棄,他並不屬於越戰越勇的人。按理來說,張居正教出來的學生並不會太差,我就想說到底是被壓抑了多少怨恨,才能在張死後由着百官一起清算他。

所以我想,所謂“嚴師出高徒”,有時候也並不一定是準確的吧。唉。不想多說什麼啦,身爲上帝視角,只能說身在這個時代的人,身不由己,盡力做點爲國爲民的事也不容易,可悲,可嘆。蚍蜉怎能撼大樹?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8

王國己,男,1971年出生於甘肅省民勤縣。現任教於一省級示範高中。

讀書,正在爲一家雜誌英譯論語供連載。有多篇教學論文發表。

“當年,在我國的朝廷上發生了若干爲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係因果,恰爲歷史的重點。”這一段可謂是爲《萬曆十五年》整本書定下了基調。後面的內容恰是圍繞它逐次展開,讓我們看到明朝歷史錯綜複雜的局面,那種表面上平靜而其實暗流涌動,一股無形的力量推動者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然而並非是帝國的發展和強盛,而是走向式微和衰敗。此書在以後的敘述中則讓人深刻地感受到歷史並非總是在辯證中展開,也不是黑格爾所謂絕對理念的最終勝利。

正如作者所言,這本書對“中國以道德替代法律”“已經批評得很透徹”。皇帝,無非是象徵,是抽象的道德和智慧的代表。而所謂德行大部分就體現於各種禮儀之中。“一登皇位,他的全部言行都要符合道德規範”“任何個性的表露都有可能被指責爲逾越道德規範”。所謂“有德者居之。”正是聖賢的訓誡。皇帝即是以自己的德性爲國家做出貢獻。然而道德規範的解釋卻屬於文官。從此書的敘述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九五之尊的皇帝實在是在臣僚們以道德的名義爲要挾而牢牢地被控制在文官集團之下。然而“四書”中的原則,在有些人無非是具文,拿來做職業上的口頭禪。從皇帝親手安排皇太后入殮時的一切細節,卻又以偶患溼毒、敷藥未愈、行走不便作爲理由,免除自己應該在衆目睽睽之下參加的繁文縟節就可以看出文官制度對皇帝本人的要挾與節制已經超出了皇帝本人所能接受的.程度。這正是文與質的矛盾。在此種較量中,萬曆皇帝遭受了越來越多的挫敗感,最後以“罷工”作爲對抗的武器,帝國的衰亡也就是遲早的事了。

從前邊的敘述可以看出,倫理道德無非是拿來作爲維護帝國統治的工具而已。這正是儒家倫理道德的虛僞性,對此,鄧曉芒寫有一篇長文《從康德的道德哲學看儒家的“鄉愿”》對此加以了批判,令人信服。

“表面看來皇帝具有傳統賦予的權威,他想要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而其實皇帝是在臣僚們以道德的名義爲要挾下按照文官集團所確定的規範來行動。任何超越和違背此種規範的行爲將被加以“昏庸無道”之罪名,萬曆皇帝就曾受到臣下如此的指斥。原來,“百官之所以絕對服從皇帝,即使不是有條件的,但也決不是無目的的。君主專制本來與文官制度是相輔相成的。”皇帝越過這個界限行事的不是沒有譬如萬曆的叔祖正德皇帝就曾經“毫不費力地作弄了他的臣僚”正德皇帝有“超人的膽量、充分的好奇心、豐富的。”他曾親自訓練老虎,差點就此死於非命;親自操練兵馬;率軍作戰,得勝回朝;自己給自己加封“威武大將軍”稱號……諸如此類自然引起了文臣們的惶惑以至憤慨,而其中真正的原因就在於“皇帝挖空了他們苦心構築的政治體系”。萬曆皇帝“缺乏他叔祖的勇氣、積極性和尋找快樂的情趣”,那就只能當“紫禁城中的一名囚徒”,那就是參加代表着道德的各種禮儀。苦悶之餘,只有“用一些更爲無聊的消磨時光”。一個喜歡活動的人物具備着充沛的精力,但又無法用之於作出積極的創造。”自此埋下歷史悲劇的禍根。

我們可以看到歷史乃人性、社會責任、道德倫常、體系的文化語法規定等等交織而成。其間的複雜很難用一個維度講得清楚。而且只有拉伸前後的歷史歲月,方能看清楚一部分的歷史走向。這也正是黃仁宇提出大歷史觀的一個原因。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9

何爲歷史?何爲大歷史觀?爲何要讀歷史?爲何要懂歷史?

《萬曆十五年》讀來,像一個個人物傳記,又像一個個故事片段,而他們集合在一起,映射出的是整個明朝,是否也代表了封建制度呢?這讓我想起了小時候語文老師們常說的“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就好像整個人生中最關鍵的幾年或者幾次轉折,區別在於人生中會有人在旁不斷提醒要注意把握住關鍵的重點。而在浩瀚的歷史裏,身處其中的`人沒有人知道或者察覺,即便察覺了或者也無力改變,歷史的滾滾車輪下,他們或者奮進或者掙扎或者妥協,看似平淡的年份或許就決定了往後的漫長歲月,而平靜中也蘊含着改革與流血。

歷史到底爲什麼成爲了歷史,路線爲什麼沒有發生轉變,是人的作用還是人沒有發生作用?即便是貴爲皇帝的萬曆也似乎只是一個擺設,一個龐大機器下的門面。而門面也累了,也消極怠工了,可是也改變不了他想立三子的願望,也不能和心愛的鄭妃死後同穴;更別說那個善於打太極、時刻調和着陰陽的申時行了;海瑞這個不合時宜的文官也沒有辦法從根本上改變財稅制度;戚繼光要不是有張居正的居中調和,連練兵打倭寇的器械和糧餉都成問題,又談何英雄;張居正風光幾何,最後不也是死後清算、妻兒離散;那個落髮爲僧的李贄,避開了氏族和案牘,卻也只得牢騷滿腹,在矛盾中找不到出路,雖解決了生活清貧的苦惱,卻也只能含恨而去。這一切都讓我想到了太祖朱元璋的兢兢業業和他樸素簡潔的農業社會理想,種種措施、種種預判,到最後或是促成了他最不想看到的江山破碎……

一直以來,歷史爲人所津津樂道的便是他們的借鑑意義,對比古今,剖析中外,人們是否就能夠預測歷史,建築出完美的發展歷程呢?朱太祖沒有做到,只是簡單的因爲所處的階級和時代嗎?站在巨人肩上的我們,就能夠完美避開雷區嗎?能夠聰明一點,明理一些也總是好的吧!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10

這本書有多麼出名就不必說了,以往我有在聽書中聽過兩個版本的講述人講過,這次是因爲一個《一本好書》的綜藝節目引發看全書的想法,所以轉了一本回來看。

書不厚,但是內容很多,每次看萬曆的故事總感覺他就是個巨嬰,作爲一個被推上位的皇帝,他的工作出發點竟然是和大臣們置氣,所以即便不是從現在回看,在那個當下看,他也不是一個好的.皇帝。用人不明,意氣用事。但是換成一個青年人來看,他又是可憐的,可以被理解的,從小周圍所有的人對他均有所圖,大臣們圖名,以一個道德模範要求他,小人們圖利自不必說。他的日常就是壓抑和被騙。

這種奇異的矛盾點也讓我看書的時候覺得作者切入點真準,萬曆的糾結何嘗不是每個人的糾結,到底是規則重要還是個人喜好重要?不過明朝確實給我們一個切實的結果,當規則不被遵守,帶來的只有毀滅。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11

趁着國慶假期,趁着舉國民衆都在人山人海中翻雲覆雨之際,獨自留在家裏,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閱讀、去健身,餓了就想吃,困了就去睡。當然,這大概也是沒能周祥計劃假期最好的藉口罷了。上班的時候,閱讀總是斷斷續續,不能一氣呵成體驗那種酣暢淋漓的快感,現在,我端坐在鍵盤前,胸前捧着的`是尚有餘熱的《萬曆十五年》,花了將近一天的時間,將前期落下的三分之一左右的文字

因之我們的政事,注重體制的安定,而不計較對一人一事的絕對公允。犧牲少數人,正是維持大局的辦法。——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當一個人口衆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力,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

他們從大歷史的眼光觀察,應該在讀我書時看出中國傳統社會晚期的結構,有如今日美國的“潛水艇夾肉麪包”(submarine sandwich),上面是一塊長麪包,大而無當,此乃文官集團;下面也是一塊長麪包,也是沒有有效的組織,此乃成千上萬的農民。其中三個基本的組織原則,此即尊卑男女老幼,沒有一個涉及經濟及法治和人權,也沒有一個可以改造利用。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12

讀《萬曆十五年》,讓我這個本沒有歷史觀的人耳目一新,腦洞大開。作爲“一本老的好書”,成功地幫我釋放了仇恨,對那些刻板乏味的“新的爛書”——歷史教科書的仇恨。恰好前幾天還和朋友發牢sao:我們學習歷史的過程其實並沒有幫助我們形成歷史觀,歷史課本用千篇一律的套路式手法麻痹了我們的神經,遮蔽了我們的視野,當然也怪自己不求甚解。

黃仁宇的《萬》的.開篇和敘述方式在我看來具有《百年孤獨》之於小說寫法的魅力。將歷史抽絲剝繭,娓娓道來,活生生的一個個歷史人物躍然紙上。沒有讀過類似的書,會讓人產生時空錯覺,那些細緻入微的描寫:萬曆皇帝的無奈和任性;海瑞、戚繼光從政治軍的理念;張居政的成與敗……拉近了我們與歷史人物的距離,閱讀感覺上像小說一樣容易上手。

可惜黃先生的大歷史觀:歷史上表面看來極易忽視的事件(這正是我們的教科書所幹的事),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由於我知識的匱乏和認識的片斷性,所以無法融會貫通。甚至還有一些不同與作者的看法。

他寫作本書的落腳點是,當一個人口衆多的國家個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無法補助技術之不及。我反倒認爲,在我們沒有更加系統、科學、完善和有效的制度之前,不妨放低身段,用好這幾千年的精華。當今的很多組織追求的高、大、上,實際上是空中樓閣,遠遠沒有中庸的申時行來的實在。當然,這一點都不會影響我對這本書的好感和認同。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13

三月十七,帝都飄雪,盛世之瑞雪。

但對於四百多年前的帝國,異常的天氣並不是好事,在1587年,或者1587年之前的嘉靖時期,正是明朝小冰河期的開始,很多國外的學者認爲小冰河期是導致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北方、華北、中部地區因氣溫過低導致糧食持續減產導致流民徒增;牧區草場乾旱導致少數民族南下掠奪,引發社會的動盪,流民而引發的農民起義迸發不窮。而帝國的統治者們,依靠道德和禮儀代替法制,低效、低能的處理着各種危機,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無不在這種制度下成爲犧牲品。

《萬曆十五年》就是這樣一本,通過很多細節的事實,從技術的角度去還原歷史真實面目,以一種不帶有主觀的論調去帶你認識明朝幾位印記很深的人物,從而通過人物去感受下明朝中後葉時期的上層建築。

1、制度的僵局

帝國經歷了200多年的統治,以保護傳統農業及維持帝國的穩定性作爲主旨,文官集團作爲統治的主體,以儒家的“仁”作爲核心理念,團結整個文官集團的精神,但只是以“道德代替法制”,忽視文官集團個體“陽與陰(陽只指明面的仁義道德、陰是指個人的私慾)”存在割裂性,而作爲帝國最高權威的皇帝只是一個牌位,逃離不了制度要求其承擔虛位,成爲一個禮儀上無缺的象徵,喪失其作爲“人”的特點,臣子給予不了其同情和關懷。在實例上,萬曆從開始的勵精圖治到中後期的消極怠政說明了這點。而從洪武皇帝開設的軍戶供養政策(如金吾衛由附近的民戶供養),則從客觀上減少了長途交通運輸的必要性,從而降低了商業發展。

2、個體的掙扎

書中一共主要描寫了:萬曆、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其中李贄的章節我還是難以領會,怪異的哲學家太多的批判,和各種哲學流派的分析,底蘊不夠,就不詳說了。

萬曆掙扎於制度所給其限定的角色,作爲皇帝的角色,雖是九五之尊,但是權利給予了你相應的位置,也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不是開國之君,也不是中興之君,只能按照設定好的崗位職責行事,雖然皇權具有一定範圍的伸縮性,但由於萬曆性格趨於懦弱,只能以不配合態度表達自己的意見,但帝國經過長年的運轉,在缺位的情況下,依然能夠低效的運行。

首輔張居正、申時行,前者權傾天下,懂得與宦官妥協,是備受後世稱譽的政治家,後者雖感覺任期無功無過,但是用心良苦。體制裏絕對的.精英和領袖,也深知帝國運行的體系,和文官集團下的各種規則,但終免不了人亡政息和整個文官集團的壓下辭相。張叔大是因爲英年早逝,而申時行卻受制於整個規則體系,雖知道政策的實施依賴於文官集團的共同習慣,不去追求理論上的完美,但是由於上述的割裂性,導致也難以取得所有文官的一致認可,只能把施政的目標定爲“不肖者猶知忌憚,而賢者有所依歸”這個低標準,其實這也是很難量化的標準。

極端的清流海瑞大人,以固化的祖製爲精神及施政要領,實施最高標準的法制,但因其行事及名聲,成爲體制內難以容忍的存在,但又不得不供起來。可敬又可悲的人物,極度自律自虐(可能他並沒有覺得自己自虐)的人物。在帝國,遵循着位卑者服從於尊上,女人服從男人,愚民則以讀書人作爲楷模的邏輯,單純靠着政治上的壓力和道德的宣傳去治理,不用技術和經濟手段;正如只畫餅,而不給予直接的技術、數據、平臺支持。

戚繼光智商、情商高,又努力又勤奮,貴人也多的將領,在文官集團最高點,武將最低點的時期,能夠有所成就,完成消滅倭寇的任務,不得不說,這種被各種事情牽制、環境又差,人員不行的情況下,還能適應於環境發揮其天才的將領,真是跪服,但戚繼光的成就與譚綸、張居正密不可分。

想想在那個年代,就算你是穿越回去,也難改變歷史的洪流。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14

通覽全書,萬曆的成功在於仁慈,終萬曆一朝,他沒有用凌遲,也沒有任用一個大太監。失敗在於懶政,歸根結底是對鄭貴妃的寵愛和在立嗣問題上的爭執。

申時行的成功在於圓滑,他既不得罪皇上,也不得罪同僚。失敗在於無爲,但是通覽全書,他的下場最爲美好。海瑞的成功在於清廉,他能夠嚴於律已,嚴於律人。失敗在於極端,須知不是每個人都能像他一樣安守清貧。

戚繼光的'成功在於務實,他放棄了俞大猷使軍隊現代化的建議。失敗在於爲時代所不容,畢竟明朝重文輕武,不允許武官作大。

李贄的成功在於真誠,同時他結交了大量的豪門貴族。失敗在於妖言惑衆,有些事看破不說破,特別是在以一個以孔孟禮教爲意識形態的農業國。

通覽全書,本書既講政治,又講經濟,講了軍事,還講哲學。好像什麼都講了,又好像什麼都沒講。

我懷疑作者是理科生,他對歷史的理性分析大於感性認識。對技術的研討大於對善惡的見解。雖然篇幅甚短,但是整體架構要比明朝那些事兒成熟的多,不愧是博士生導師。

要研究明史,還是要看明實錄,然而那個太長了,我決定還是先看錢穆的書。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15

《萬曆十五年》歷史小說由以“大歷史觀”享譽華人學界的黃仁宇先生所著,是作者本人奇特經歷和感受的作品。今讀之,猶如前人所說:“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

《萬曆十五年》記錄了公元1587年前後歷史事件的枝端小節,敏感而準確的定義,全書看似以六個人物的視角展開,以萬曆皇帝、申時行、張居正、海瑞、戚繼光、李贄等分爲七個章節,大如抗倭,小如妃嬪鬥爭的歷史事件,各事件相互關聯、互爲因果,均爲歷史的重點。揭露了中國傳統社會管理層面存在的種種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探索現代中國應當汲取的經驗和教訓,爲中國歷史的研究和創作開闢了新天地。

《萬曆十五年》從表面上看是寫人物事件,實則講的是成熟的文官集團給大明王朝帶來的影響,上至萬曆皇帝、首輔,下至武將、思想家,都不能擺脫文官集團的控制。文官集團和宦官集團是凌駕於皇帝之上的主宰者,統治者。他們以儒家思想爲核心,以道德爲說辭,作爲工具,操縱國家,形成了一個以道德實現統治目的國家。而國家缺乏真正意義的法律,大明帝國只不過是個空殼而已。文官集團具有陰陽二面性。“陰”是官員利用職務之便中飽私嚢,以此謀取個人益,“陽”是官員多少懷有忠信仁義理念,能夠在關鍵時刻捨身取義,也就是官員的大義與私心形成的陽與陰的二個方面。

大明王朝走向沒落,並非沒有人才,並非他們不努力。宋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並非一開始就是昏君。“萬曆中興”、“萬曆三大徵”,都是萬曆年間的大事件。並且萬曆居帝位48年,是大明朝在位最長的皇帝。從公元1572年即帝位,一度勤政上進,支持張居正改革,具有千古明君潛質。中後期受制於文官集團才選擇了消極逃避,疏於政務,窮奢極欲,橫徵暴斂。由立儲事件可以看出皇帝寬容柔弱的性格,在面對文官系統牽制時竟無還手之力。被後人稱爲“千古一相”的大學士張居正,自擔內閣首輔以來,以鐵手腕建章立制,大膽進行改革,壓制文官“陰”的釋放,短期內取得了震懾效果。他的具體做法是:在政治上整頓吏治,實行考成法;軍事上整飭軍備,加強邊防,用賢能,對蒙採取安撫睦鄰政策;經濟上,清丈全國土地,實行一條鞭法;統一役法--攤丁入畝;田租徵銀,官收官解;治理黃河,效果顯著。由改革發展,太倉積糧可用10年,國庫錢財400多萬。國家空前一片繁榮。這就是“萬曆中興”。張居正幾乎以一人之力挽大明於既倒,成功爲朱家王朝續命數十年。但權謀只是改革強國的工具,張居正終因樹敵太多,死後受到了天子和文官集團的清算。大明王朝失去了復興的唯一可能性。而繼任首輔申時行奉行折衷主義,左右逢源,調和陰陽矛盾,以超級和事佬姿態做事,這種老好人,並未能改變文官的陰陽性,只是爲自己的明哲保身。而南京都察院御使海瑞可謂大美的人格,最美的逆行。他倡議恢復開國重典之制,改革田賦制度,實行井田制。限制豪紳地主兼併土地,並致力還田於民。試圖來挽救腐敗的大明帝國,剛直迂腐,不畏權貴,連前首輔徐階也不放過。貪貴污吏們紛紛改漆黑大門以掩蓋朱門之豪奢。海瑞罷官抗逆在民間後世廣爲流傳,影響深遠,可稱爲反腐英雄。被百姓稱頌的“海青天”死後銀兩不過十兩,薄田不過四十畝,與當朝二品大員的身份格格不入,可見其清廉之至。

明朝後期重文輕武,戚繼光是帝國最後的榮光。他不僅是軍事家中的政治家,又是政治家中的軍事家。一個真正肩扛國家之命運,毅然決然奮力前行的人。他發明火器,改進作戰裝備,在福建東南沿海抗倭,訓練明長城守軍,戚家軍戰功卓著,聲名天下,令敵人聞風喪膽。有力的捍衛了國家尊嚴。晚明還出現了一位思想啓蒙運動開創者,他就是前雲南姚安知府李贄。他提出“天之立君,本以爲民”的主張,拯黎民於水火,探求一條益國利民的道路。在文學方面,他提出“童心說”爲核心的新思想體系,主張創作“絕假還真”,反對歷史保守主義,反對儒家的泛道德主義,倡導“與世推移”的歷史發展觀。他無情地揭露封建社會“無所不假”、“滿場是假”的虛僞現實。由此可發現,大明帝國不缺人才,是儒教誤國,腐朽的官僚制度是罪魁禍首。重道德輕法制,重禮儀輕細節,重人事輕制度,不能爲國家選拔人才,系統無法革新和修復,不能發現消極,及時更正,不能批評和自我批評,造成國家走向衰亡的結局。可見是否有完善的'制度,有效的立法司法體系,關乎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萬曆十五年》前後發生的史實,讀完後令人掩卷深思。在僵化腐朽的管僚制度下,文官系統口口聲聲的道德下,道德只適用於能夠自我約束的羣體,所謂的封建道德體制下,被主宰者悲哀的命運,對每個人都適用。打破道德的桎梏,重視禮儀,選拔人才,選賢任能,並用健全的法制規範整個國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並能不斷革故鼎新,才能形良性循環發展。當年萬曆皇帝心懷虔城步行二十里到天壇祈雨,不也令上下人心激昂,萬民歸心嗎?通過考試爲國家選拔優秀的人才,在好的體制下,多年寒窗苦讀選出的才子,無不感念皇恩浩蕩,爲國盡忠效力。有了人才,上下一心,國泰民安,國富民強。又怎會有後金在東北虎視耽耽,迅速崛起呢?

我們讀到書中說,“1587年,是爲萬曆十五年,丁亥次歲,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這看來似乎是萬曆年間某一年份的史實,其實是濃縮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制度史,思想文化史和社會經濟史。唐太宗李世民說:“以銅爲鏡,可正衣冠;以古爲鏡,可知興替;以人爲鏡,可明得失。”西漢文學家賈誼說:“鄙諺語:“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君子爲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因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閱史可以知今,發現當前社會現象其蝴蝶效應的源頭。減少工作決策失誤,少走彎路,對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16

對於明朝,異常是萬曆年間的歷史,是極其枯燥無味的,主要原因就是這個王朝,大部分時間都處於黑暗時期,而至於好皇帝,更是屈指可數。

萬曆這個年號本身過去的就很平庸,除了萬曆末年與努爾哈赤的幾場決定性戰役,幾乎能夠略過,而至於萬曆十五年這一年則更是可有可無。但聰明的歷史學家就能發現其中奧妙,其實在之後,發生的一系列大事都與這一年有很大機緣。

黃仁宇老先生,主張從技術的角度看歷史的大歷史觀。關於這個,確實讓我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着頭,因爲這個對我來說實在是有些深奧,令我費解。而從書中資料來看,也是比較枯燥的,然而要深知,像這樣的一類書,並不是說一昧地去看故事情節,這不是小說,也不是故事書,而是純粹的歷史書籍,也有着教科書的意思。既然這樣,那就應以一名學習者的身份來挖掘它的精華,品味其意思所在。此書分七章,每一章中都介紹一個人物,以每個人物來反映這段歷史;它從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這些人的角度來寫的'。反映當時從皇帝、首輔、地方官員、將軍、哲學家的方方面面,冷暖人生。

從這些朝廷中各種人中,我們能夠看出,明朝的太陽早已成夕陽,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了。從軍事上來說,戚繼光――這個孤獨的將領,帶領戚家軍平倭寇之後,並沒有所以受到重用,也許是因爲明朝的重文輕武,導致戚繼光在此後黯然死去,他的死也沒有得到什麼重視,而後軍事掌控於庸才之手,軍事力量也逐漸下滑,到了努爾哈赤起兵之時,明朝的軍事力量早已成爲不堪一擊的“紙老虎”了。再加上朝中無人可用,自然而然的被滿族的鐵騎埋沒。而從統治階級中,上至皇帝,下至芝麻小官,更是政治黑暗,歪風邪氣盛行,一些忠義之臣也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消逝。像這樣的朝廷難道還能長治久安?只能等着滅亡了。而萬曆十五年,恰恰爲此埋下了深遠的伏筆!

這本書閱畢,到有一種憤慨之情,熱血噴張的感受,與對世道蒼涼的哀嘆!即使是那麼平凡、枯燥的文字,卻使我情不自禁,歷史的確有它的魅力啊!對此我也嗟嘆不已!我還得到了題外的啓示:黃仁宇善於着手於小事當中,而發現大症結;那我在生活當中不也應處處留心,從小事做起,善於發現問題與觀察思考。而我自我也正是缺乏這一點啊!《萬曆十五年》使我受益匪淺啊!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17

萬曆十五年是公元1587年,平平常常的一年,作者黃仁宇開篇即說道"當日四海昇平,全年並無大事可敘",既然如此,作者又是爲何執意將此年份用作書名?作者指出,該年份發生的一些不爲史學家注意的小事,雖是"末端小節",但實質上確是"前事之節症、後事之機緣,期間因果,恰爲歷史之節點"。從這些小事上,也許更能看清楚歷史的真面目,還原一個本來的神宗,和神宗統治下的明王朝。

作者開篇即爲讀者介紹了皇帝的繁重工作,每日早朝、祭天祀祖、慶節封賞、見賓閱軍等等活動都是由皇帝親爲,並按照嚴苛的禮儀行事。皇帝貴爲天子,即爲天命所選之人,是全國臣民無上權威的象徵,也是全國臣民行動的指南。因而,皇帝的許多行動也帶有象徵性,不可過分隨性,以亂禮法。

事實上,作爲龐大的帝國,要想井而有序地運行,包括皇帝在內的'整個文人官僚階層都明白,僅依嚴刑峻法是不夠的,甚至是錯誤的。有效的統治必須以"禮"治人,儒家的禮教已實行千年,"禮"之所以能被有效地貫徹並非強大行政力量的強制,也不是嚴酷懲罰性後果的威懾,而是自上而下"穿透式"的實行和"上行下效"的學習、模仿。這一系列活動的關鍵人物即是皇帝,這位天選之子、人之楷模要"事必躬親"地踐行禮教規範,再由文官記錄並撰文,傳頌天下以爲範。

儘管皇帝作爲帝國的最高統治者,掌有至上權利,但皇帝在維持統治的禮教面前也是無能爲力的。文中以早朝爲例,從朱元璋時起就確立的早朝制度意在督促皇帝主動了解國情,行使權力。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工作狂,自朱元璋後,早朝制度逐漸成爲皇帝的包袱,想甩也甩不掉,這種百官受累、皇帝厭倦的制度卻又不得不實行,原因即在"禮"。早朝制度是先帝所定,不僅百官要遵守,當朝皇帝也不能避免,不上早朝即是不守祖訓。

弘治皇帝因宮中失火徹夜未眠,精神恍惚之餘用央求的語氣要求免朝一日,經過大學士們的商議才同意輟朝一日,足見皇帝爲"禮"所累。若皇帝有不符合禮教之態,整個文官集團,包括皇太后等皇室成員會羣起而攻之,進而矯正,以復規矩,達到合"禮"。十七歲的萬曆皇帝因一場縱酒狂歡、恣意而爲的遊園鬧劇被認爲是有失禮教,皇太后自責督育不足,衆百官齊奏何爲之過,甚至皇太后以廢失德之君以立新主爲要挾迫使萬曆悔改。

成年以前的神宗處處受張居正和皇太后的管教,不得胡作非爲,更不得恣意妄爲,有板有眼地遵守着"禮"的規制。但在其成年後,張居正去世時,神宗儘管已經大權在握,卻絕望地發現縱使再無喋喋不休的張嚴師和皇太后,他依然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獲得突破"禮"的自由,這一點充分暴露在立皇子時。

"立長不立幼"的固化觀念使得整個文官階層不懼嚴刑、前赴後繼地反對神宗,使得他連立皇子都不能自己決定,因爲不守祖訓即是違背禮教,而不守禮教將會被推向道德的反對面,除非神宗想做昏君,否則就必須被文官集團牽着走。此時的文官集團已經成爲禮教的象徵,而在強大的禮教面前,即便貴爲天子,也不得不屈服,成爲禮教的代言人。

皇帝從禮教中受益,統治全國,同時也爲禮教所虜,成爲禮教的代言人。沒有禮教,就沒有穩定的社會秩序,而沒有皇帝,禮教就不可能有效地實施。這種相輔相成的關係使得皇帝逐步淪爲統治帝國的工具,藉助這個工具,文官集團可以盡享魚肉百姓之樂,而免受嚴苛禮教之苦。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18

我在網上搜了一下,這本書的介紹說:“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書之一”。介紹還引用了溫總理的話(真實性存疑):“這本書每天都放在我的牀頭。我可能已經讀了100遍,而且我每天都讀。”溫總理百看不厭。經典中的經典。

所以我買了這兩本書。到目前爲止,我已經閱讀了這兩本書。

萬曆雖然沒有想象中的精彩,也沒有讀來的精彩,但至少感覺有點豁然開朗。這本書讓我明白,三項基本原則和五項基本原則只是概念上的,或者是在中下層中運行的規則,或者是統治者控制中下層的工具,但它們在政治上完全無視他們。我們在萬曆看到的不是“君爲臣之引”,也不是“臣死君必死”。,更別說離出這種大事了。

當然,帝王有強有弱。但對於已經處在中後期的明朝來說,就不僅僅是強弱的問題了。此時萬物皆根深蒂固,螻蟻悔大樹何其難!所以萬曆再次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還是要建立健全制度,靠制度治國,纔是長遠發展之道!

萬曆無力改變,只好消極怠工。張居正積極改過自新,未能力挽狂瀾,最終被破棺而死。海瑞一生耿直耿直,甚至還諫言晏牆,吹向煙熏火燎的`明朝不過是一陣涼爽的夏風,而身後卻悄悄吹來一陣刺骨的寒風。

書中還有一個人物,作者描寫得非常詳細,那就是戚繼光。在史書上,我們只知道戚繼光是抗擊倭寇的民族英雄。但從萬曆中,我們讀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英雄,也感受到了英雄暗中的悲涼。

是的,明朝已經走到了盡頭。就算有英雄,也只能永遠活在人間,不能力挽狂瀾!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19

看完了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對萬曆年間的歷史有了一些認識。

歷史書上的內容總是乾巴巴的,遠不如這些書內容有趣且容易被人理解。不過,總體來說,黃仁宇的說,還是相對偏學術一點,如果硬要扣字眼,讀起來還是很費解的。所幸現在又不是學生,可以像晉代陶淵明一樣讀書——不求甚解。

整本《萬曆十五年》基本上是以張居正展開敘述的(萬曆皇帝朱翊鈞反倒是無關緊要的角色)。張居正在萬曆年間可真是叱吒風雲雷厲風行說一不二的人物啊!他的確做了那麼多好事,但是,同時也積下了太多的個人恩怨,以及與文官之間難以協調的矛盾。他死後的下場,讓人有一種深刻的感悟,那就是做事的'時候,一定要給自己留後路,否則“連死是怎麼死的都不知道”。他的內閣身份讓他權傾一時,但是,卻不可以權傾一世。這也充分證明了,花無百日紅,當然。他的結局,也遠沒有申時行好——儘管在外人看來,申時行過於老誠,穩重,懦弱,怕事。

可是,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爲人處世的方式與方法。畢竟百人百xing。申時行所處的環境,以及他所受到的教育和他的修養決定了他必須採取那樣一種妥協的方法,來處理文武官員之間本已不可協調的矛盾。依我看來,這反而是最高的智慧。至少,從最後的結局來說,申時行得以善始善終。這絕對得益於他四平八穩的性格。否則,他一定會比張居正死得更慘!

得饒人處且饒人。可是張居正沒有做到這一點。沒辦法,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改不了的。時代造就了他,但是也毀滅了他。這是《萬曆十五年》看後給我的最大的啓示。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20

還沒看這本書之前,我對萬曆皇帝的印象就是明朝的荒唐皇帝,三十年不出宮門、不理朝政、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可看了這本書之後,我才知道萬曆皇帝並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樣。由於嘉靖皇帝的荒唐事,萬曆皇帝的母親和首輔張居正在他小時候用儒家的道理來教導他,要求十分嚴格。例如萬曆皇帝很喜歡寫大字,而且年幼時就能寫很好。可正是由於這樣,首輔張居正並沒有表揚他,反而剝奪了他寫大字的時間,認爲是浪費時間,改學四書五經。在我看來,一個孩子能把大字寫得很好,是值得稱讚的。可萬曆皇帝並沒有得到應有的表揚,反而被剝奪了寫大字的愛好。可以說萬曆皇帝的童年是很艱苦的,沒有一點樂趣可言。欲帶皇冠,必承其重。也許在大多數人眼裏,這是身爲人君所應該承擔的責任,但萬曆皇帝也是一個人,他也有作爲一個人的需求,他也渴望玩耍、表揚。萬曆皇帝執政後期的荒唐與童年長期的壓抑也有一定的關係。因此,現代教育比較注重鼓勵孩子,關注孩子的身心發展。

而萬曆皇帝登基後,在位初十年,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親政後,勵精圖治、生活節儉,有勤勉明君之風範,開創了“萬曆中興”局面。期間主持了著名的“萬曆三大徵”,鞏固了漢家疆土。這些都是萬曆皇帝的功績,但現在我們大多數人印象中的萬曆皇帝都只是一個荒唐皇帝而已。因爲萬曆皇帝執政後期,常常沉迷酒色,荒於政事,致使大明王朝逐漸走向衰亡。而爲什麼萬曆皇帝會突然變得如此荒唐呢?這又不得不提他的太傅張居正了。張居正生前的名聲很好,萬曆皇帝也很信任他。由於改革,張居正得罪了很多人,在他死後,他的政敵開始攻擊他。起初,萬曆皇帝還是很信任自己的老師,維護張居正。但張居正本人在改革期間,由於過於自信和心急,有些手段不太光明磊落,並不符合他臣子的身份。而且張居正並不是清廉的人,他經常收受手下的“孝敬”。也許在張居正看來,自己位高權重,一心一意輔助皇帝,底下官員的“孝敬”是應當的.,並沒有什麼不妥之處。

在張居正逝世後,他的這些過錯就被他的政敵利用。當他的這些行爲被曝光後,萬曆皇帝覺得自己被騙了,在他心中太傅是忠誠的、清廉的,可事實卻狠狠打了他一記耳光。這與他一直受到的儒家教育並不一樣。至此,萬曆皇帝終於瞭解到儒家表面一套背後一套的本質了。萬曆皇帝的信仰崩塌了,他不知道到底什麼纔是正確的,所以萬曆皇帝后期變得如此荒唐並不是沒有原因的。(趙婉羽)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21

首輔申時行,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來寫張居正時代的改革、做法、措施,以及張居正和文官集團這個羣體的矛盾來源和結果,以給申時行和事佬的做法做解釋。申時行下定決心做和事佬,是在吸取前人教訓和仔細分析各個利益集團的基礎上所做的決定。

作爲申時行的前輩和推薦人,張居正一心想要改革,想要以法治國,然而他只能做到強推政令、利用他的門人和私人勉強在部分地區推行。不僅如此,他深知“爲官之道”,自己不做表率,卻只想動他人的“饅頭”,改革難以推行也是自然的。況且,一切歸根究底是官員的俸祿過低,沒有改變這個基本事實,就想要大刀闊斧的改革。改革沒有錯,但改革前的分析做的不夠。這就好比沒有奠基就像蓋摩天大廈、沒有鐵軌就像要火車跑起來。

申時行深知張居正錯在何處和改革行不通的原因,爲了與文官集團和解或者向其示好,在上臺後就將僅施行一年的改革制度取消了。

作者還花了較大的篇幅來論述文官集團的形成,和倫理道德與行政效率的'關係。文官集團具有雙重人格,他們既遵從四書五經的倫理道德,也同樣不會放棄吞沒百姓的錢財、收受他人的賄賂以維持自己相當標準的生活。正直,是一件商品,用來在皇帝面前展示的。

在那個普通百姓人微言輕的時代,大多數人將做官看做發財致富的道路,而張居正的改革觸動了多數官員的利益,所以行不通。制度好與不好,沒有客觀的評判標準,它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就是好的;反之則不好。既得利益者沒有評論的權利。而張居正作爲既得利益者,不僅說舊有的制度不好,改了它,還不加遵守。制定了規矩,只來約束旁人,而不約束自己的,當然就羣起而激憤了。

申時行懂這些,他儘量避免惹怒這些個人,盡力做好皇帝和大臣們的傳話筒,從不惹是生非,用力維護着平衡,沒有出大錯,也沒有出彩的地方。

同張居正比,申時行可能過於平和了,但他參透了社會運行的規則,知道自己無能與它對抗,所以他選擇了適應,不做那個出頭人。從他本人做和事佬的決心來看,他盡力了,做的不錯。

歷史告訴我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無力改變的情況下,適應不失爲一種選擇。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22

很多歷史書總是像流水賬似的介紹什麼年份發生什麼事情,可是《萬曆十五年》這本書介紹的都是萬曆十五年這一年的事,事無鉅細,把許多正史沒有記載的都羅列清楚,這也是這本書吸引我的地方之一。

中國帝制延續了近兩千多年,走過許許多多皇帝,這種帝制下想以道德代替法制,以倫理綱常爲思維判讀依據,但在官場甚至社會都是行不通的,以致張居正死後,那些封建官員會將他的屍體挫骨揚灰。在儒家道德中,每個人都要做到忠孝信悌禮義廉恥,高調地說爲人做事要高尚。可是明朝官場,多了一種勢力,也就是宦官,他們惟皇帝遵命,貪圖錢財,心狠手辣。東廠,西廠就是代表作。張居正想改革,必先觸動他們的權益,牽一髮而動全身,甚至牽涉到整個官場利益,提倡爲官清廉在他們的利益面前不值一提,有時甚至宦官亂政,連皇帝都管不了,所以改革怎能成功。

因此,一個悲劇式的人物出現,海瑞——一個“奇葩”的官員,爲政清廉,深受百姓愛戴。三次罷官,體現出他高潔的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可也體現出他那保守的性格。他被朝廷封了個閒官,無所作爲,甚至家徒四壁,子女有些也餓死了,在自命清高時卻身不由己,空談道德只會被社會遺棄。民族英雄戚繼光,帶領軍隊在福建臺州抗倭,當時在張居正當政時期,儒家提倡重文輕武,戚繼光只能也能用民兵的.武器抗倭,也因爲他與張居正的關係,戰功赫赫的他被撤職,最終含恨離去。這體現出當時社會的腐敗,在皇帝提倡道德治國時,僞道德卻支配着國家,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在這個極其普通的萬曆十五年體現出末日的氣息。

在書中,張居正要求下面官員要廉潔,卻私下斂財,出乎我的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在那個社會,人情世故大於道德,僞道德橫行,有着宏偉大略的皇帝也最終意志消沉。儒家制度凡事都講求高尚,最終卻導致僞道德橫行。張居正改革雖然有成效,但是他死後制度被完全推翻。可見,不能根本的追求所謂的高尚道德,在現實的條件下提倡道德與法治結合,推陳出新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成效。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23

提筆即是練字時,寫下即永恆!

看完了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後,讓我又重新認識了歷史。

全書共分七章,分別寫了最高統治者萬曆皇帝、大學士申時行、首輔張居正、模範官僚海瑞、自由派知識分子李贄、抗倭英雄戚繼光等。同時,也寫了他們之間存在的重重矛盾,如皇帝與羣臣的矛盾,保守派與自由派的矛盾,官員與官員之間的矛盾等等。

《萬曆十五年》從“大歷史觀”的研究視角出發,選取了明朝萬曆十五年作爲考察切入點,運用歷史小說的敘事模式和傳記體式的章節,通過對關鍵歷史人物悲慘命運的描述,探析了晚明帝國走向衰落的深刻原因。這充分體現了作者的.大歷史觀,即宏觀的、系統的歷史,也即“從技術的角度看待歷史”。

《萬曆十五年》以1587年爲關節點,在歷史的脈絡中延伸,從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的歷史大事與人物着手,記敘了明朝中晚期的種種社會矛盾和開始走向衰敗的跡象。作者指出,“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係因果,恰爲歷史的重點”。正是從這些細枝末節的中,作者認識到,萬曆十五年是明朝甚至是整個中國封建社會走向滅亡的轉折點,是歷史的關節點。

推薦大家可以去讀一讀這本書。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24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生活不只有詩和遠方,還有眼前的苟且。

兩個極爲相似的句子,沒什麼波瀾壯闊,也沒什麼引人深思的道理,但是卻傳播極廣。因爲這兩個相似的簡單句子,精準到可悲地描述了絕大多數人的生存狀態。這個絕大多數當然不只是包括我們,就算是遠在明朝萬曆年間,乃至於更遙遠年代的古人們,也依舊跳不出這個大多數。他們窮其一生所做的,可能就是在自己的詩和遠方以及眼前的苟且中,尋找一個可能從來都不存在的平衡點,以此慰藉自己,從而能在明朝混亂的官場中求得一席之地,而又不必被自己的良心所譴責。

萬曆年間的首輔申時行可以說是明朝多數官員的典型之一,這位在當時位極人臣權同宰相的大官,歷經了各種風雨,從內閣的末尾爬到首輔的位置,期間艱辛不必贅述。按理來說,一個曾經高中狀元的內閣首輔,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存在,總該是個很威風的人,但是這位首輔跟他的前任,前前任,前前前任比起來,真是一點都不威風。而因爲提拔他的前任首輔張居正在當時的名聲已經臭了,因此這位首輔豈止是不威風,甚至是有點卑微。

申時行的歷史風評不太好,他在位期間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和稀泥,而這也構成了大多數人對他的看法,大家不認爲這位首輔有什麼值得稱讚的功績,以至於很多人都對這位狀元持輕蔑的態度。但事實上,一位狀元怎麼可能沒有一點能力?申時行雖然看上去沒什麼政績,但事實上,對於當時的官場,他看得很透徹。至少這位任期達八年半之久的內閣首輔,對於當時多數官員的心理狀態是瞭如指掌的。

申時行並非是一開始就是個和稀泥的和事佬,曾幾何時,他也懷有打造一個“萬曆之治”的理想,但是受到皇帝無心禮教,滿朝上下都只顧着打着道德理想的名號滿足一己私慾的打擊後,他的追求終於變成了最低限度的“不肖者猶知忌憚,而賢者有所依歸”。對於如何達到這個最低標準,申時行提出了一個理論,也即是官員的“陰陽”,“陽”指的是官員的理想,而“陰”則代指官員的私慾,放在現在,也就與詩和遠方以及眼前的苟且有些異曲同工之妙。他指出“陰陽”同時存在,而不論通過任何手段都不可能消滅其中的任何一方。對官員們的本質做了如此簡潔而形象的描述,不能不說他對官員們的心理有很深的瞭解。他通過這個學說得出了一個結論,達到這個最低限度標準的手段,就是調和陰陽。表現出來,就成了“和稀泥”。

申時行的這種發現放在當時可真是一頂一的前衛,他敢於把這種東西說出來實在不失爲一種勇氣。他對官員的瞭解之深,無愧於他首輔的名號。應該說他其實發現了自己應該使用的方法,但最後,他的行爲卻變成了和稀泥,幾近是單純地去滿足所有官員的私慾,或是將這種私慾引導向其他的地方。專注於“陰”而不能很好地發展“陽”,專注於眼前的苟且而最終忽略了詩和遠方。使得他的行爲只能是將隱患埋藏起來,留待他被迫卸任之後一併爆發,表面看起來他的任期風平浪靜,但在水面下潛藏的暗流卻在一天天地積蓄力量,等待着有一天鬧個天翻地覆。

申時行自己並不自知,確實,當時看上去他很好地調和了陰陽,在遠方和眼前之間找到了所有人都喜歡的一個完美的平衡,他好像達到了自己的目標,也就能躺在自己的“遠方”自我陶醉。可我們後人再看歷史,細細思索,他的卸任,如何不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呢?

申時行的例子,其實可以套用在當時的很多官員身上,他們往往以爲自己將事情處理得天衣無縫,認爲自己站在大義的一邊,站在仁義道德的一邊,享受着到達“遠方”所帶來的愉悅。他們沒有想過,“遠方”真的是那麼容易到達的嗎?“遠方”真的是可以到達的嗎?可惜,申時行本來已經站在了突破這個溫柔鄉的門檻邊上。

申時行代表着矇蔽自己的大多數。雖然連首輔都沉浸在看似是“遠方”的“眼前”之中,但當時的明朝官場或許並不是沒有人做到在“遠方”和“眼前”之間找到一個最恰當合適的關係。

這個人是個十分出名的民族英雄,那就是薊州總兵戚繼光。

對戚繼光的記載其實是譭譽參半的,雖然現在很多人會把戚繼光描寫成一個完人,但其實僅論操行,豈止遠比不上海瑞這樣的清官,就算是一般的普通官員(明朝官俸微薄到養不起家,官員弄一點化外收入養家餬口無可厚非)他也比不上。爲了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求得生存,戚繼光會給那時的首輔張居正送禮,禮物應該是很貴重,就算是平時生活比較奢華的張居正也不好意思收太多,象徵性地拿一點,然後剩下的還給戚繼光,由此恐怕能夠很輕易地想象出禮物的貴重程度。稍微瞭解明朝的人都應該知道,明朝的俸祿低得令人髮指,那麼如此貴重的禮物從哪裏來的,似乎就無需多言了。

戚繼光貪了這麼多,我們後世還依然把他看做民族英雄不是沒有原因的,其一當然是因爲他南滅倭寇,北御韃靼,戰功彪炳,其二則是他雖然貪墨,但在當時的環境下貪墨的其中一部分實屬必要,使他的過錯顯得小了一點。戚繼光在成爲總兵的過程中,張居正可謂是如日中天,國家大事雖然有張居正處理,但是在很多地方依然是烏煙瘴氣。例如張居正並不反對送禮,其他的官員都送禮,就你戚繼光不送,難道是不想要烏紗帽了嗎?還是嫌棄自己官階太高想要低一點?當時的'中國,將才很少,幾個總兵中能頂用的很少,這時爲了保證自己的才能得到發揮,倭寇和韃靼不會威脅到民衆,那麼送一些禮物來保證才能充足的發揮空間就情有可原了。而事實上,有了張居正的支持,戚繼光確實更好的保衛了邊關,而同時又沒有利用張居正的信任而謀更多的私利,由此可見,戚繼光即使存有一些合理的私慾,其理想是一直不變的,那就是保護民衆的安全。這個纔是申時行所推崇的陰陽調和,保存部分無傷大雅的私慾的同時,行正義之事。

在當時緊急的軍事環境下,內部的一些諸如貪墨之類的事情便顯得小了,實在是火燒眉毛。當然,戚繼光本人確實可能存有貪墨之心,在這裏也並沒有爲貪墨這一行爲辯護,但是史書記載他不事私蓄,那麼真實目的到底如何,因爲史書中很多自相矛盾的言語,也就顯得不甚清楚,因此在本文中不做討論。

假如我以上的論斷還是正確的,戚繼光貪污的緣由只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話,那麼這種錯誤的行爲就還可以原諒。而這就顯示出一個在當時環境中的平衡點,也是戚繼光可能相信的理論:眼前不得不行的苟且,都是爲了遠方的詩和光明。在迫不得已之時,爲了達到真正的“遠方”,在不違背原則的前提之下,便應該妥協於眼前的苟且,但與此同時,自己的眼睛應該一直看着那個可望不可即的遠方,並且保證自己所做的一切妥協都有其意義,同時危害最小。

朱熹所謂:“存天理,滅人慾。”實在太遠了。人既然生存在天和地之間,自然不可能事事盡善盡美。與其讓一個時代出一兩個存天理滅人慾的聖人,剩下的全是市井小民,不如每個人都能達到一個更加簡單的標準,讓每個人都保留自己的一點私慾,而大體上行正義之事。我們普羅大衆,雖然要向着“遠方”不懈前進,但也不該對眼前的苟且過分苛責,以至於被自己加諸的苦難折磨,從而只知道抱怨眼前,失去向“遠方”前進的動力。

假設能夠做到存私慾行義事,可能就達到孔子所謂的“仁”了吧。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25

海瑞其人——他的身份作爲一個傳奇比他活生生的本人更爲有血有肉。面對這個污濁的世界,海瑞以爲只有自己看到了黑暗,他認爲,自己是唯一的清醒者。

然而他是糊塗的,事實證明,徐階看到了,高拱看到了,張居正也看到了,他們不但看到了問題,還有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海瑞唯一能做的,只是痛罵而已。當他回顧他的做官史,他還是一個小小教諭的時候,面對知府的視察,他拒不下跪,因此得名“海筆架”。縱觀他那沒有一絲灰色收入的一生,可以稱其爲“自然經濟的'忠實擁護者”。當他成爲戶部雲南清吏司主事,他敢於直接向皇帝上奏,說他一意修煉成仙;竭盡老百姓的脂膏,濫興土木;二十多年不臨朝,法規紀律鬆懈。官吏貪贓枉法,胡作非爲,老百姓無法生活,水旱災害時常發生,盜賊四起而且越來越厲害。

陛下試想當今的天下,是什麼樣子啊?連嘉靖看了都連連搖頭,說:“這個人大概是比干吧,可惜我不是紂王。”看到了帝國的黑暗,只是一個義憤填膺的勇士,卻不是一個好的執行者。他的身份作爲一個傳奇比他活生生的本人更爲有血有肉。從始至終,他只是一個傳奇的榜樣,和一件好用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