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3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體會呢?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萬曆十五年》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3篇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1

讀書是習慣,但不一定是好習慣!如吸菸、如酗酒。中學時爲了逃課而不過於自責,養成了讀閒書的習慣,這習慣一養成就戒不掉了,一直保持到今天,以至於每年都要網購些閒書來讀。說這習慣未必是好習慣原因有二,一是讀書多了不但不會促進思考,而是怠於思考了,以至於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要到書本中去求證纔算得到了認證;二是書讀多了思想雜了,以至於對於現實中的事事與非非不能果敢地認知與判斷,往往在茫然中斷送了許多機遇。書是一定要讀的,但要讀適合的書,讀適可的量。

《萬曆十五年》是非管理類、非金融類、非法律類書,於我來說自然是閒書。看電視劇時,育良書記讀了,沒有引起我的興趣,我沒讀;逛書店時,書店老店熱情地推薦過一回,我沒讀;在朋友的桌面上發現了它的存在,我沒讀。十月間利用早晨、晚上、出差的`空閒讀完《白鹿原》後,突然沒有什麼想讀的書了,空閒時間一下子空閒了下來。閒來無聊,在與一位摯友聊天時,他鄭重並誠懇地推薦了《萬曆十五年》與《北京法源寺》,於是這二本書就擺到了書桌上。

萬曆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1573-1620年),共使用了48年,爲明朝所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萬曆十五年是1587年。黃仁宇先生選擇萬曆十五年,不是爲了講述萬曆十五年所發生的事情,只是以萬曆十五年爲切入點,對明朝的政治(明神宗)、經濟(張居正、申時行)、軍事(戚繼光)、文化(李贄)進行剖析,闡述自己的歷史觀、社會觀、人性觀等等。書中從文官政治體制中審視個體的掙扎與存在,用現代政治、經濟、歷史技術分析評判明代中後期的歷史變遷,自人性的角度看待歷史人物的處世觀,總之此書大視野、小視角,字字珠璣、句句灸痛。

開國君主有開國的難,萬物皆衰、百廢待興、陳章立制、千頭萬緒;守成君主有守成的難,舊例積循、上祖下效、臣僚雜利、新盾待破。讀後感萬曆十歲即位,李太后稱制,張居正獨攬軍政,推行“一條鞭法”,是爲“萬曆中興”。萬曆即位時明代立國二百餘年,幾經中興,國庫雖不線腐錢散,但也不會像崇禎朝一樣捉襟見肘;積弊雖深,改之亦艱,不改也不至於國傾家覆。整上國家似乎是一鍋六、七十度的溫水一樣,不冷、不熱,不至於凍成一坨,更不至於沸騰!

萬曆欲有所爲,偏偏又掣肘過多,性格儒弱,與其因變革打破平衡、生出事端,還不如避舍靜觀、左提右挈、相互制約、無爲而治。國如此,人如此,能奈何,只如此!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2

首輔申時行,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來寫張居正時代的改革、做法、措施,以及張居正和文官集團這個羣體的矛盾來源和結果,以給申時行和事佬的做法做解釋。申時行下定決心做和事佬,是在吸取前人教訓和仔細分析各個利益集團的基礎上所做的決定。

作爲申時行的前輩和推薦人,張居正一心想要改革,想要以法治國,然而他只能做到強推政令、利用他的門人和私人勉強在部分地區推行。不僅如此,他深知“爲官之道”,自己不做表率,卻只想動他人的“饅頭”,改革難以推行也是自然的。況且,一切歸根究底是官員的俸祿過低,沒有改變這個基本事實,就想要大刀闊斧的改革。改革沒有錯,但改革前的分析做的不夠。這就好比沒有奠基就像蓋摩天大廈、沒有鐵軌就像要火車跑起來。

申時行深知張居正錯在何處和改革行不通的原因,爲了與文官集團和解或者向其示好,在上臺後就將僅施行一年的改革制度取消了。

作者還花了較大的篇幅來論述文官集團的形成,和倫理道德與行政效率的關係。文官集團具有雙重人格,他們既遵從四書五經的倫理道德,也同樣不會放棄吞沒百姓的`錢財、收受他人的賄賂以維持自己相當標準的生活。正直,是一件商品,用來在皇帝面前展示的。

在那個普通百姓人微言輕的時代,大多數人將做官看做發財致富的道路,而張居正的改革觸動了多數官員的利益,所以行不通。制度好與不好,沒有客觀的評判標準,它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就是好的;反之則不好。既得利益者沒有評論的權利。而張居正作爲既得利益者,不僅說舊有的制度不好,改了它,還不加遵守。制定了規矩,只來約束旁人,而不約束自己的,當然就羣起而激憤了。

申時行懂這些,他儘量避免惹怒這些個人,盡力做好皇帝和大臣們的傳話筒,從不惹是生非,用力維護着平衡,沒有出大錯,也沒有出彩的地方。

同張居正比,申時行可能過於平和了,但他參透了社會運行的規則,知道自己無能與它對抗,所以他選擇了適應,不做那個出頭人。從他本人做和事佬的決心來看,他盡力了,做的不錯。

歷史告訴我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無力改變的情況下,適應不失爲一種選擇。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3

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在史學界地位頗高。他不是二十四史那樣訴說着單一歷史事件,也不是《明朝那些事》用現代口吻調侃過去,它經過萬曆十五年這一看似平淡歷史年份爲支撐點,從各色人物杯具結局,梳理當朝政治、經濟和文化脈絡,剖次明王朝甚至是封建社會沒落的制度、體制原因。以往平面的歷史人物,經過閱讀此書之後變得立體而豐滿:閱讀之前,我以爲萬曆可是是個懶惰至極的昏君,但縱觀全書後,我懂得萬曆消極怠工的背後有他皇權與禮教抗爭的無奈;閱讀之前,張居正被視爲雄心滿懷勵精圖治的政治家,但我看到在其大刀闊斧的改革背後,也有着與整個文官集團不合時宜的矛盾;閱讀之前,我以爲首輔申時行可是是個和稀泥的的何事佬,但透過他左右示好我看到了他大局的權衡;閱讀之前,我以爲海瑞是位模範的“青天大老爺”,但剝去個清官楷模的外衣,海瑞也有他憤青般的悲哀……

中華五千年禮貌,儒家孔孟,道家莊老,爲何到淪落至今卻成爲餘秋雨口中的“無信仰、無道德、無感恩”國人素質?也許,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中,撥開歷史迷霧給了我們一個解釋,歷朝歷代,經過龐大的文官集團,來統治全國。在文官集團和萬千小民之間,明朝所採用的就是以禮和道德來維持國家秩序,也能夠理解爲,明朝並沒有真正以《大明律》來維護他們的統治秩序,而是靠道德和禮教,而道德和禮教又是比較抽象的一些準則,在私慾面前,不堪一擊。道德以陽的一面存在,而私慾則以陰的一面存在。當道德能夠代替管理國家的時候,文官集團裏的官員,則會打着道德的幌子滿足自我的私慾,彷彿海瑞,成爲了文官集團的標籤,每個人仰望着他,可是,沒有人願意做海瑞,那些文官們內心深處有着尷尬和不安,一方面是聖賢書的教導,一方面是現實裏必須理解的官場潛規則。一個個充當着紙筆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正是這腐朽的`制度,才造就了一幕幕慘絕人寰的改朝換代的杯具。

綠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歷史是一條時間的大河,擁有很多史籍的中國人能夠從中得到更多歷史的啓迪,讀史以明志,我們如何來建設我們的國家,不走禮與法的脫節,體制與道德相脫離的老路,值得探究與考量。從微觀說,確立“法”的思想、樹立“法治”觀念,擺脫人情因素或許是公務員工作的基礎,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制度理念貫穿於心中將帶我們遠行。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4

真是好喜歡這本書,相見恨晚。

合上書本才知道,曾經學過的那種固話了的歷史教科書原來那麼的扁平。比如萬曆皇帝,在我原來的認知中他只是個非常平庸的皇帝,甚至沒有什麼影視作品願意去闡述他的故事。

讀過《萬曆十五年》才明白,在萬曆皇帝的平庸之下,是他對自己身份的無奈和痛苦。皇帝在體制中逐漸成了一種象徵,他的身份帶給他的限制完全不少於任何一個普通人。他甚至不能根據自己的心意去立儲,正是意識到了自己只是這強大體制中的一個象徵,而非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所以他只能消極怠工,這是他反抗的一種方式。而和皇帝對立的文官集團,他們信仰道德禮教,相信世世代代傳下來的規矩禮法,而在皇帝“無爲”的'統治之下,他們一腔熱血毫無用武之地。皇帝和文官之間長久的博弈,使得矛盾日漸加深,最終成爲雙方皆敗的悲劇。

另外還有張居正和戚繼光,他們是那個時代中璀璨奪目的人,就如黃仁宇先生所說,他們有造反的能力,但沒有造反的心思。但是這種能力終究是讓人忌憚的,因此他們最終也是樹倒猢猻散的結局,只能感嘆一句“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末了”。還有海瑞,以前他給我的映像就是個十全十美的清官、完人,然而真正看了這本書才知道海瑞的侷限,真的有點可憐,不合時宜地想要以一己之力去撼動體制,但最終因爲能力和智力都不夠,只能活成一種正義清廉的象徵,而將自己的人生搞得一塌糊塗。李贄就更復雜了,我大概還要去多看一些書才能真正讀懂他。

最終,黃仁宇先生這本書裏的人,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他們都有自己的抱負和理想,但在個人之上還有體制,體制之上還有更大的命運,人們身處其中無力反抗,造成了本朝巨大的歷史遺憾。所以,作者提出了自己大歷史觀裏一個很重要的東西,他說“人世間很多殘酷的事都用道德的名義去施行,也是中外古今一律。”所以在一個法制不健全朝代中,皇帝和官員只能以聖賢的“道德”標準去行事,在這樣強大的道德壓力之下,每個人或多或少地活成了自己身份的象徵,而非有血有肉的靈魂,於是大家被禁錮的姿態都顯得異常絕望。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5

統觀萬曆十五年這本書,是採取傳記體鋪敘方式展開了對明朝萬曆年間的六位重要歷史人物故事的描述,這些人物包括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以及李贄。整本書讀起來很有意思,在黃仁宇先生的筆下,這些人物都個性鮮明。之所以以他們爲故事主線,大概是因爲他們在明朝歷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他們在歷史長河中又顯得是那麼渺小,在時代面前他們都是芸芸衆生,自身的命運從一開始就被限定了發展軌道,他們試圖打破它,卻發現到頭來一場空,因爲所有人都被時代裹挾着前行。

萬曆十五年是平淡的十五年,似乎沒有發生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實際上,從這年起,王朝的覆滅已經不可避免了。或者並不應該這麼說,應該說王朝的覆滅已經註定了,而只是從那時起,端倪更明顯罷了。

本書中提到了歷史的慣性。在我看來,萬曆年間的各種事務都可以用它來解釋。從明朝建立起到萬曆年間,它已經經歷了二百多年以四書中的'道德作爲最高意識形態的日子。換句話說,是明太祖所建立的以封建道德爲最高指導的思想綁架了明朝。及至萬曆年間,明朝的發zhan方向已經不是皇帝或是某些臣工可以改變的了,萬曆皇帝的“罷工”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俗話說,國不可一日無君,而萬曆皇帝因爲立儲問題與羣臣鬧矛盾,消極怠工長達三十年。而帝國統治機器依然正常運轉,居然沒有出現什麼大問題。

萬曆皇帝表面上看是那個時代的中心,是那段歷史的主宰者,因爲他有高高在上的皇權。然而事實上,他是最可憐的人,他所處的時代是文官集團勢力龐大的時代,他所處的時代是思想受程朱理學深刻影響的時代,所以他有“人慾”則不達,一是受文官集團勢力的牽制,二是受他內心思想的羈絆。他當然不能像正德皇帝一樣,不顧名聲爲所欲爲,因爲他是那個時代的產物,他從小所有的教育與文官集團集體認同的道德標準如出一轍,這些從始至終束縛着他。他試圖打破這個無形的牢籠,以至於在張居正死後要那般絕情的清算他,但最後這種種在後人看來竟像個孩子打翻瓶瓶罐罐撒撒氣而已,這種報復行爲對於他自身獲得真正的自由沒有任何裨益。身爲皇帝又怎樣,時代決定了他的命運。

時代的潮流是難以改變的,但這並不影響我們跟隨着它,發揮自己的力量。有志向有抱負的人,理應懂得如何與時代相處。但凡聯繫一下過往的歷史,我們可得知,唯有符合大勢所趨、站在時代風口上的人與事,纔可成事、做人。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6

萬曆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等一批歷史人物在黃的筆下重新閃現出靈光,掩卷而思,我們也不得不考慮人在官場,特別是中國社會應該如何適應。

讀這本書,使我想到一句夏新公司總裁李曉忠會議上的話:“如果你現在對共產黨不滿意,則更要入黨,因爲只有這樣才能改變她!”誠然,對中國社會也是如此,如果你想改變中國社會,則首先要適應這個社會上的規則,也只有這樣你才能夠改變社會。

但在萬曆時期,卻沒有人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萬曆帝採取了消極的做法,使得朝內矛盾增加;張居正採用高壓策略,令壓力在其去世後瞬間爆發;申時行總結經驗,卻採取中庸之道,基本一事無成;海瑞用其獨有的性格,在精神上可以照耀千年,卻無法與現實接軌;戚繼光雖心有國家,外在表現卻是組建私家軍隊——“戚家軍”,這在任何朝代都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綜合以上,我說充分認識到“目的”與“途徑”各有所重,可以說,目的重要,達成目的的手段更加決定了努力是否成功。很多人都可能想爲國家出力,但如果途徑不對,則目的無法達成。

中國畢竟不具有一個直來直去的文化,大家講“面子”,重“含蓄”,所以做事的手段就更顯重要。在西方,“溝通”同樣是一門科學,而在中國“溝通”卻更重技巧。即然是技巧,作爲當事人就要有識破別人真實目的的能力。

萬曆皇帝在別人指責張居正之時沒能認清這些人的.真面目,所以釀成後來的一系列問題與錯誤。所以這要求我們任何一個人都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一個人做一件事他真正的目的是什麼?其達成的效果是什麼?這都非常重要!

正如唐朝魏徵所講,一個連親情都不顧,邊兒子都可殺的人是不值得信賴的。所以,一個人做事情如果違反了大原則,其心術則肯定是有問題的。

當然,我們也不提倡海瑞似的作風,因爲人畢竟是人,有“陰”、“陽”兩面,即私俗與奉獻精神並存,所以在制度完善的情況下,高薪`養廉肯定比低薪要好的多。

所以,今後一定要記住,要改變社會,首先要適應社會;要改變一個人,也要首先與這個人建立良好關係。同時,要認清一個人,首先看其言行,但最主要是重視其言行背後的真實目的及即得利益者到底是誰。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7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我的感受:那就是被主宰的悲哀命運。我覺得這句話適用於這本書裏面的每一個人。

黃仁宇的這本《萬曆十五年》,介於學術與通俗之間,讀起來有如在讀一本小說。他的文字雖然通俗,文筆也不失生動,卻在深入淺出中演繹了深刻的道理,字裏行間充滿了微言大義,爲中國歷史的研究和寫作開闢了一塊新的天地。每一位閱讀這本書的人都會覺得,原來歷史可以這樣寫,原來歷史是如此的有趣、複雜、豐富,原來歷史人物並不是只有歷史書上才真正靈動、有趣。

讀到張居正時,我感到了世態炎涼,生前的榮華和身後的悲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當時,張居正搞經濟體制改革,在道德立國的環境下,試圖改變文官系統,以效率代替道德倫理對官員進行績效管理,卻得罪了全體官員,招致死後兩年被抄家。申時行試圖建立和諧社會,希望通過誠意感化官員們道德的一面,使“不肖者猶知忌憚,而賢者有所依歸。”卻因爲立太子一事被迫辭職。海瑞試圖保持執政意識形態集團先進性,卻僅憑一人之理想,干預境內的農田所有權,同時損害了地主和農民的經濟利益,而被迫辭職。戚繼光試圖實現國防現代化,採用現代軍事理念管理軍隊,並且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但是張居正倒了,戚繼光也跟着被革職。李贄主張個性解放、思想自由、提倡功利主義,但在當時的環境下,最後選擇了自殺。作爲他們的統治者萬曆皇帝,實際上也失敗了,雖然貴爲皇帝,他並不自由,他不能出皇宮到各地視察,不能將自己喜歡的兒子立爲太子,甚至不能決定死後和自己喜歡的嬪妃葬在一起,於是他三十年不理朝政。

從他們身上,我們清楚地看到,整個明代社會在發展,但是國家管理系統卻保持原樣,而且一切改革都被視爲異端。所以那些歷史人物雖然努力想作出改變,但在整個一成不變的體制面前卻只能碰壁,帝國也就走到了盡頭。

以史鑑今,通過讀《萬曆十五年》,我們瞭解到,法治與德治在中國自古就是一對矛盾,當今中國正進入社會轉型期,改革所產生的利益的重新分配,需要我們居安思危,時時去撥開安定的表象,看清這個時代的脈絡和架構。這也是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想要告訴我們的,就是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待歷史。不要片面瞭解歷史的一部分內容,只有這樣我們才知道每個人物與每個朝代又爲何會發展成這樣。

——我們無奈與幽暗,也儘量做到讓幽暗無奈於我。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8

到上一搜,有關這本書的介紹是這樣說的:“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書之一”。介紹中還引用了一句溫總理的話(真實性值得懷疑):“這本書天天放在我的牀頭,我可能讀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讀。”溫總理都百讀不厭,定是經典之中的經典之作了。

因此就買了這兩本書。至此兩本書我也已看完。

萬曆雖然沒有我想像的`精彩,讀起了也沒有甘之如飴般美妙,但至少有點醍醐灌頂的感覺。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三綱五常只是在概念上,或者是在中下層百姓中運行的規則,或者是統治者控制中下層百姓的工具,在政治上卻是全然不顧這一套的。在萬曆中我們看到的,並不是“君爲臣綱”,也不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不但控制不了朝政,控制不了大臣,他甚至在妻妾問題上都是那麼地無奈,更不用說在立儲這樣的大事情上了。

當然皇帝有強弱之分。但對已是中後期的大明王朝,又不僅僅是強弱的問題。此時一切都已根深蒂固,螞蟻憾大樹,是何其之難!所以萬曆再一次告訴我們,單個人力量是有限的,還是要建立健全的制度,靠制度來管理國家,纔是長久發展之計!

萬曆改變不了,只好消極怠工。張居正積極變革,但並未力挽狂瀾,最終還被斷棺戮屍。海瑞一生剛直不阿,甚至犯顏強諫,但也只是給烏煙瘴氣的大明王朝吹來了一陣夏日的 涼 風,而他背後卻悄然颳起了凜冽寒風。

書中還有一個作者濃墨重彩描寫的人物,那就是戚繼光。在歷史書中我們只知道戚繼光是一個抗擊倭寇的民族英雄。但從萬曆中,我們讀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還感受到了一個英雄的闇然神傷。

是的,大明王朝已是窮途末路,縱然有英雄蓋世,也只能是浩氣長存於天地,而不能力挽狂瀾!

所以,萬曆還是有些看頭的,對於明歷史、觀當今、思未來應都是頗有受益的。一本書能這樣讓人有所看,有所思,就算是本好書了!

《沉思錄》是一本徹頭徹尾的垃圾書。此書所有的內容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與人爲善。而這句話二千多年前的孔聖人早就開始教導咱炎黃子孫。所以,咱中國人不必讀了!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9

很多歷史書總是像流水賬似的介紹什麼年份發生什麼事情,可是《萬曆十五年》這本書介紹的都是萬曆十五年這一年的事,事無鉅細,把許多正史沒有記載的都羅列清楚,這也是這本書吸引我的地方之一。

中國帝制延續了近兩千多年,走過許許多多皇帝,這種帝制下想以道德代替法制,以倫理綱常爲思維判讀依據,但在官場甚至社會都是行不通的,以致張居正死後,那些封建官員會將他的屍體挫骨揚灰。在儒家道德中,每個人都要做到忠孝信悌禮義廉恥,高調地說爲人做事要高尚。可是明朝官場,多了一種勢力,也就是宦官,他們惟皇帝遵命,貪圖錢財,心狠手辣。東廠,西廠就是代表作。張居正想改革,必先觸動他們的權益,牽一髮而動全身,甚至牽涉到整個官場利益,提倡爲官清廉在他們的利益面前不值一提,有時甚至宦官亂政,連皇帝都管不了,所以改革怎能成功。

因此,一個悲劇式的人物出現,海瑞——一個“奇葩”的官員,爲政清廉,深受百姓愛戴。三次罷官,體現出他高潔的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可也體現出他那保守的性格。他被朝廷封了個閒官,無所作爲,甚至家徒四壁,子女有些也餓死了,在自命清高時卻身不由己,空談道德只會被社會遺棄。民族英雄戚繼光,帶領軍隊在福建臺州抗倭,當時在張居正當政時期,儒家提倡重文輕武,戚繼光只能也能用民兵的武器抗倭,也因爲他與張居正的關係,戰功赫赫的他被撤職,最終含恨離去。這體現出當時社會的腐敗,在皇帝提倡道德治國時,僞道德卻支配着國家,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在這個極其普通的'萬曆十五年體現出末日的氣息。

在書中,張居正要求下面官員要廉潔,卻私下斂財,出乎我的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在那個社會,人情世故大於道德,僞道德橫行,有着宏偉大略的皇帝也最終意志消沉。儒家制度凡事都講求高尚,最終卻導致僞道德橫行。張居正改革雖然有成效,但是他死後制度被完全推翻。可見,不能根本的追求所謂的高尚道德,在現實的條件下提倡道德與法治結合,推陳出新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成效。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10

對於明朝,異常是萬曆年間的歷史,是極其枯燥無味的,主要原因就是這個王朝,大部分時間都處於黑暗時期,而至於好皇帝,更是屈指可數。

萬曆這個年號本身過去的就很平庸,除了萬曆末年與努爾哈赤的幾場決定性戰役,幾乎能夠略過,而至於萬曆十五年這一年則更是可有可無。但聰明的歷史學家就能發現其中奧妙,其實在之後,發生的一系列大事都與這一年有很大機緣。

黃仁宇老先生,主張從技術的角度看歷史的大歷史觀。關於這個,確實讓我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着頭,因爲這個對我來說實在是有些深奧,令我費解。而從書中資料來看,也是比較枯燥的,然而要深知,像這樣的一類書,並不是說一昧地去看故事情節,這不是小說,也不是故事書,而是純粹的歷史書籍,也有着教科書的意思。既然這樣,那就應以一名學習者的身份來挖掘它的精華,品味其意思所在。此書分七章,每一章中都介紹一個人物,以每個人物來反映這段歷史;它從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這些人的角度來寫的。反映當時從皇帝、首輔、地方官員、將軍、哲學家的方方面面,冷暖人生。

從這些朝廷中各種人中,我們能夠看出,明朝的太陽早已成夕陽,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了。從軍事上來說,戚繼光――這個孤獨的將領,帶領戚家軍平倭寇之後,並沒有所以受到重用,也許是因爲明朝的重文輕武,導致戚繼光在此後黯然死去,他的`死也沒有得到什麼重視,而後軍事掌控於庸才之手,軍事力量也逐漸下滑,到了努爾哈赤起兵之時,明朝的軍事力量早已成爲不堪一擊的“紙老虎”了。再加上朝中無人可用,自然而然的被滿族的鐵騎埋沒。而從統治階級中,上至皇帝,下至芝麻小官,更是政治黑暗,歪風邪氣盛行,一些忠義之臣也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消逝。像這樣的朝廷難道還能長治久安?只能等着滅亡了。而萬曆十五年,恰恰爲此埋下了深遠的伏筆!

這本書閱畢,到有一種憤慨之情,熱血噴張的感受,與對世道蒼涼的哀嘆!即使是那麼平凡、枯燥的文字,卻使我情不自禁,歷史的確有它的魅力啊!對此我也嗟嘆不已!我還得到了題外的啓示:黃仁宇善於着手於小事當中,而發現大症結;那我在生活當中不也應處處留心,從小事做起,善於發現問題與觀察思考。而我自我也正是缺乏這一點啊!《萬曆十五年》使我受益匪淺啊!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11

《萬曆十五年》是即我在牀頭讀完《明朝那些事》之後又一本關於中國階段歷史的描述,由於習慣性失眠,書中其中感慨也大多因爲深夜的躁動而隨風去了,但也卻有一部分隨着可吸入顆粒物一齊沉澱到了我的血液裏。

我驚詫,此書中許多人物身上,竟都有當今現實社會的影子。

若將萬曆兒時看做我們的當代,他原本聰明敏感、樂於上進,也以往勵精圖治、喜歡讀書,他本不是暮氣沉沉、消極厭世的人,怨只怨那些作爲臣僚的教師或家長,從不曾將他當作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確切的說是有尊嚴的獨立個體來看待,同樣也像像我們的學生時代,很多時候被當成了學習的機器,原本活潑好動、樂於思考,最終卻極度厭學。諸如參加完升學考,要將書本剪碎或早上依舊習慣的坐在寫字檯前卻不明白該幹什麼。所以,萬曆皇帝作爲學生,臣僚做爲教師,最大的失敗之處,是大臣們剝奪了萬曆作爲一個聰明的'年輕人應有的個性、思想和活力。

張居正不讓他練習書法,申時行不讓他練兵,所有人都不讓他立三皇子爲太子,甚至與他生前形影不離的愛妃都不能與自我埋在一個墳墓裏。失去了如此自由,就算做着皇上,又有什麼趣味?但他畢竟是皇上,依然擁有無盡的奢華和整個國家,而當今社會我們的悲哀何至於此。

張居正作爲首輔原先言行不一,到我們看見了太多人士的虛僞。官二代,富二代,軍二代,黑二代。這個社會原先已經並正在真正屬於這些有錢有勢有權和不要命的,“學校十年功,不如一棵蔥”的現象難免出現。

我一向感覺,張先生本不是奸臣,他也是期望明朝國富民強的,他僅僅是一個有缺點的聰明的剛愎自用的大臣而已。孔子說,“唯女人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其實,“難養”的豈止是女人和小人?任何人彼此接觸久了,都難免“不遜”起來,皇帝如此,張居正如此,恐怕包括我在內的大多數人也難免如此。事實擺在眼前,改變雖不及萬難卻也非一朝一夕之功。

由此,我唯有在心田播種善的種子,也時刻提醒自我,只要是人都會產生某些偏見和不可避免的缺點,學習如何體諒並選擇,哪些是我們應當學習的,那些是“見不善而內自省”的,現實無奈與社會種種幽暗的側面,但卻必須允許這些幽暗的存在,因爲他畢竟是“豐富多彩”這個詞的重要部分。

應對如次、遇到問題、唯有進取想辦法,努力讓自我多一些才能,開闊些眼界,理清些思緒。而決不能消極怠工,心灰意冷。充滿期望才能使我們歡樂生活。

——我們無奈於幽暗,也儘量做到讓幽暗無奈於我。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12

讀完黃仁宇老先生的《萬曆十五年》,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他筆下的海瑞。海瑞是明朝一位清官,最著名的事蹟便要屬他向嘉靖皇帝上奏的《治安疏》,然而他卻並沒有像一個尋常的的清官一樣受人讚揚。讚揚者說他清廉正直,爲百姓說話。批評者說他古怪、冷僻而執拗。海瑞的政治生涯,終歸到底是失敗的,因爲他並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或者不如說,他的理想本身在當時就是不可能實現的。

一個君子何以有志於當官?海瑞說是出於惻隱和義憤。他同情飢寒困苦的流民,也爲別人被欺壓而感到不平。在他心目中,出仕做官是爲了取得爲國家盡忠、爲百姓辦事的機會,而不是借官職謀私利。如此看來,他的確是官員中的典範。

海瑞這種精神的本質也和創建本朝的洪武皇帝的治國思想完全一致。然而海瑞所不知道的是,當朝文官們的行事標準就是在上層頒佈一個道德標準,而責成下面的人在可能的範圍內照辦,行不通就打折扣。而海瑞卻不懂這種所謂陰陽之道。他憑一己之力即想改變整個社會制度的想法,不免有些草率。

不僅如此,海瑞的個人道德之長,不能補救組織和技術之短,更不能代替周密的考察和詳細的法律。

海瑞對國家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責任感,他也確是一個公正而廉潔的官員,他想讓人民生活更幸福,國家更強大,但因爲對當時的問題沒有有效的處理辦法,加上他的操之過急,而幹不成實事。他既沒有對情形做過周密考察,又沒有宣佈法律的準則,也沒有建立專門的機構去調查案情。僅僅有他自己奮力踐行維護的倫理道德,是遠遠不夠的。明朝是以農民爲基礎的農業社會,缺乏有效的商業法律和貨幣制度,經濟制度也較爲僵硬。想要改變這些,明朝現有的政府機構是沒有能力辦到的,要在當朝力挽狂瀾,就要依靠有力的技術與組織。而海瑞偏偏沒有意識到這點。海瑞以爲只要自己以身作則,實行新制度就能改變現狀。

關於海瑞,還有一件小事:海瑞簡樸的屋舍裏,掛着的立軸上是“忠孝”二字。這是海瑞畢生的信仰。但只能說海瑞空有信念。海瑞的失敗,在於他不能洞明世事。他一心崇尚着洪武皇帝的制度,卻不知制度早已在潛移默化地改變。他用自己的是非標準衡量着一切,卻不知道這標準早已失效。最終,海瑞也對官場,對政治死了心,在貧寒困苦中離世了,想必他的心裏,也是充滿了苦澀與不甘的吧。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13

萬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國,在這看似平平淡淡的一年中,發生了若干爲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事件。書中着重寫了萬曆皇帝、改革家張居正、調和者申時行、清流海瑞、武將戚繼光、哲學家李贄等六人的事蹟和思想,從正面或側面描繪了該王朝的面貌,讓今人讀來,能夠感知那個年代,也對明代的政治、經濟、文化有一個較爲直觀的認識。

對明王朝道德的認識:

明王朝沒有西方一樣強大的宗教力量,他們只有以四書五經爲代表的儒家文化,規範着帝國的道德,儒家文化是明王朝的.根本,成爲指導人們的唯一的道德標準,進而成爲治國標準。道德規定着包括皇帝在內的所有人的行爲和思想。地方鄉紳自治用傳統道德爲標準;官員判案以“四書”爲準繩;皇帝欲廢長立幼也要受到倫常的制約。道德綱常爲國之根本,它不僅可以指導判案,甚至可以替代法律。用傳統的儒家道德文化治國,缺乏“公正性”。道德至高無上,它不僅可以指導行政,而且可以替代行政。沒有了“公正”的法律,用“人治”的方式,社會的腐敗容易滋生,腐敗者本人,多數爲人治的執行者。

對明王朝政治的認識:

儘管明王朝的皇權在歷朝中已經非常強大,但是書中則反覆強調文官集團和皇權的博弈,文官集團擁有相當大的權力。萬曆皇帝坐姿不雅,他們會立馬批評,萬曆皇帝喜愛書法,他們會加以限制,萬曆皇帝欲立三皇子爲太子,他們則堅決反對。以至後來萬曆僅爲皇權的象徵,其權力的行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官的制約。萬曆本人可以免去或誅殺冒犯他的文官,但卻對整個文官集團無能爲力。萬曆皇帝和文官集團因缺乏調和者而導致萬曆長達二十年的消極怠工。

《萬曆十五年》給予我的啓示:

1、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爲鏡,可以知得失。

2、一個國家體制僵化,發展停滯,沒有活力,必須改革。成功則興旺發達,不徹底則江河日下,不改革或改革失敗則墜入深淵。

3、人有兩面性,陰面和陽面,人是自私的。明朝一直依靠儒家思想、四書五經的原則來管理人民是行不通的。

4、歷史自古就是強者的天堂,弱者的地獄,所謂勝者王侯敗者寇。

5、當皇帝也有當皇帝的無奈,萬曆皇帝雖然爲一國之君,但其實活的也很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