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德國考察學習心得體會

這次到德國,在短短的10天時間裏,一共去了8個城市,從法蘭克福到柏林、從東德到西德,幾近天天都在搬家和趕路。但每到一處都能感遭到德國人的真誠、熱情、細緻、周到和自覺,清晨電梯裏陌生人主動給予的微笑,因我們一行人晚登機而照成航班延誤但仍耐心等候並給予微笑的機長和乘客,參觀學校實驗室時學生們的主動問候和拍照、因公事遲到兩分鐘的市長而真誠的道歉每個人、每個地方都讓人感遭到暖和、安閒和隨和。

赴德國考察學習心得體會

我在Berufschulzentrum職業教育中心的兩所職業學校和安哈爾特利用技術大學、北黑森利用技術大學、埃森利用技術大學都通過不同方式問過一個題目,學校是否是展開學生活動,比如運動會、新年晚會等,得到的答案几近都是沒有展開。緣由很簡單,由於學生們都不住校,天天放學後不是回家就是回到學校所在城市的出租屋裏,沒有時間和條件展開學生活動。

但是我所遇見的德國人及德國學生爲甚麼都那末陽光、自信、自覺和討人喜歡呢?所以,我想表達的就是,我們的完滿教育實質上就是在給學生補課。

一、補中國小基礎教育的課

中國小基礎教育的弊端和薄弱環節我們已不再贅述,學習知識本是一件非常快樂並且很有樂趣的事情,但是大學聯考完後拋掉所有溫習資料、扔掉所有書本的高中生不在少數,我們的學生不想學習了,我們的學生對知識不感愛好了?我們要反思。

學生進入大學階段後,一下襬脫了一切以分數作爲評價導向的成長環境,忽然就覺得自由和放鬆了。在我們兩所學校通過完滿教育、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等***度的選擇與自我實現,有效地彌補了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成上進程中的好奇心、創造力、發散性思惟等的缺失。

記憶最深的是11月30日上午,我們走進有着現代大學之父美譽的洪堡大學參觀,這個成績驚人的高等學府正好座落在柏林的市中心,古樸的建築、厚重的主樓大門、院子裏參天的銀杏樹讓人不由自主的感到畏敬。當我們沿着主樓拾級而上時,一位學生家長樣子的中年人興奮的告知我們,二樓有圍比賽。迎着這位家長的視野,我信步走進一間教室,發現數十名少年兒童端坐在桌旁,聚精會神的下着圍棋。大學的厚重感與國小生悄然相遇,一切顯得那末自然和貼切。

我們國家的中國小教育提倡了多年的素質教育,但在具體的實踐進程中還是多以分數定勝敗,考試幾近決定了學生的選擇與命運。完滿教育踐行的育人理念、修建的成長氛圍、構建的活動體系,正是讓每個學生都有自我選擇與實踐的機會、都有朋輩成長與進步的可能,因此,我說完滿教育是在補中國小教育的課,是必定的。

二、補傳統課堂教學的課

依照智仁勇的育人思路,我們就是要讓學生實現智者不惑、仁着不憂、勇者不懼,以期成爲完全的人。從理論上講,我們的課堂教學可以給學生智及一定的仁和勇,但這遠遠是不夠的,由於,仁和勇需要更多的體驗和實踐才能得來,這也是完滿教育爲甚麼大量構建學生活動體系和平臺的緣由。

赴德國考察學習心得體會 [篇2]

2017年1月,我很榮幸作爲鞍山市職教城赴德國培訓項目的一員,在不萊梅應用科技大學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柏林建築專業職業學校、巴登-符騰堡州曼海姆雙元制職業大學三所學校進行了學習培訓和實地考察,此次學習培訓,讓我受益匪淺、感觸良多,對德國的職業教育體制、模式,社會的參與、認同和需求等方面有了比較深刻體會,現將培訓學習情況報告如下:

一、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簡介

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是在職業教育裏提供多元化知識,採用彈性的教育方式,進行職業教育能力的轉換的一種教育形式,是由聯邦、地方政府與企業三方合作建立的適應德國國情的一種職業教育體制。這種體制下聯邦政府提供法律保障,是體系的基本結構;地方政府提供學校平臺,培養公共技能和基礎理論知識;企業提供技術和崗位,並擁有職業的要求權,由這三方共同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技能人才。

接受雙元制培訓的學生,一般必須具備主體中學或實科中學(相當於我國的國中)畢業證書之後,自己或通過勞動局的職業介紹中心選擇一家企業,按照相關法律的規定同企業簽訂培訓合同,得到一個培訓位置,然後再由行業公會協調分配到相關的職業學校登記取得理論學習資格。這樣他就成爲一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下的.學生。他具備雙重身份:在學校是學生,在企業是學徒工;他有兩個學習受訓地點:培訓企業和職業學校。

正規雙元制畢業的學生不存在就業難的問題,因爲要獲得學校培訓機會前學生必須被某個企業錄取作爲培訓生,這是企業爲社會應盡的義務,學生在學校是學生身份,由學校進行管理,每週1-2天在學校進行理論培訓,每週3-4天在企業以學徒的身份進行培訓,學習時間爲3年,畢業時如果通過了工商聯合會的考試拿到了技術證書加上本人願意,就能成爲企業的正式員工。

《赴德國考察學習心得體會》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