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級質量工程師考試《綜合知識》模擬卷(14)

參考答案

2015中級質量工程師考試《綜合知識》模擬卷(14)

1.B解析:固有特性: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來就有的,尤其是那種永久的特性。賦予特性:是完成產品後因不同要求而對產品所增加的特性。不同產品的固有特性和賦予特性不同,某種產品賦予特性可能是另一些產品的固有特性。

2.B解析:驗證所指"客觀證據"是規定要求已得到滿足的證據,所以是產品質量檢驗記錄。

3.B解析:質量保證的概念,質量保證是質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於提供質量要求會得到滿足的信任。

4.D解析:閉環處理式檢驗站的特點,就是對一次檢測後拒收的產品,要進行認真的原因分析,查出不合格的原因,這種分析不僅決定是否可進行返修處理,而且要分析標準的合理性,分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採取改進措施,反饋到加工中去,防止重新出現已出現過的不合格。

5.D解析:方針目標管理的理論依據是行爲科學和系統理論。目標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運用行爲科學的激勵理論來激發、調動人的積極性,對企業實行系統管理。這就要求,在實施目標管理的全過程中,要牢牢抓住系統管理和調動人的積極性這兩條主線。

6.A解析:用"預防、鑑定和故障"作爲科目將成本分類的模式,稱爲PAF模式。 7.c解析:質量檢驗程序文件由質量檢驗部門起草。

8.D解析:組織的活動有三種:作業活動、戰術活動和戰略計劃活動。作業層信息系統的特點:重複性、可預見性、歷史性、詳細性、來源內部化、形式結構化和高精確度。

9.C解析:標準可分爲強制性和推薦性兩種性質,對應稱爲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

10.B解析:質量管理八項原則之一過程方法的解釋。

11.D分析: "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隱含的和必須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12.A分析:計劃是確立組織目標,制定實現目標的策略;組織是確定組織機構,分配人力資源;領導是激勵並管理員工,組建團隊;控制是評估執行情況,控制組織資源。

13.A分析:IS0 10015是質量管理培訓指南;IS0 10014是質量經濟性管理指南;IS0 14001是環境管理體系規範及使用指南;IS0 10017是統計技術指南。

14 C分析:內外審糾正措施費用計入內部故障成本。

15.B分析:通用化是指在互相獨立的系統中,選擇和確定具有功能互換性或尺寸互換性的子系統或功能單元的標準化形式。通用化是以互換性爲前提的,通用化的實施應從產品開發設計時開始,這是通用化的一個重要指導思想。通用化設計通常有三種情況:(1)系列開發的通用化設計;(2)單獨開發某一產品時,儘量採用已有的通用件;(3)老產品改造時,儘可能通用。

16.C分析:企業方針目標是由總方針、目標和措施構成的有機整體。企業制定的方針目標應包括總方針、目標和措施三個方面,並使其有機統一起來。方針目標展開是指把方針、目標、措施逐層進行分解、加以細化、具體落實。

17.B分析:企業標準體系的構成,以技術標準爲主體,包括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企業標準由企業制定,由企業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權的主管領導批准、發佈,在有相應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時,國家鼓勵企業在不違反相應強制性標準的前提下,制定充分反映市場 顧客和消費者要求的,嚴於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企業標準,在企業內部適用。

18.c分析:當供應商提供的產品的質量對生產工藝有很強的依賴性時。特別是其關鍵、特殊過程,企業有必要對供應商進行過程審覈。

19,A分析:需求是指對有能力接受並願意接受的某個具體產品的慾望,當具有接受能力時,慾望便轉化成需求。期望是指對接受(獲得)某個具體產品所有的希望(預期達到的)。顧客需求或期望反映了顧客要求,即決定了認知質量。

20 8分析:理所當然質量,當其特性不充足(不滿足顧客要求)時,顧客很不滿意;當其特性充足(滿足顧客要求)時,無所謂滿:意不滿意,顧客充其量是滿意。一元(線性)質量,當其特性不充足時,顧客不滿意,充足時,顧客就滿意。越不充足,越不滿意,越充足越滿意。魅力質量,當其特性不充足時,無關緊要顧客無所謂,當其特性充足時,顧客就十分滿意。

21.A解析:當質量管理體系與環境管理體系或其他管理體系一起接受審覈時,這種情況稱之爲 "結合審覈"。

22.B解析:驗證是指通過提供客觀證據對規定要求已得到滿足的認定。它是一種管理性的檢查活動。

23.c解析:化學檢驗包括化學分析(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和儀器分析。探傷分析屬物理檢驗法。

24.A解析:在檢測過程中,發現樣品或試樣(件)損壞、變質、污染,無法得出正確的檢測數據時檢測失效,應改用備用樣品或者重新抽取樣品重新進行檢測。以後者的檢測數據爲準,不得將前後二者的檢測數據拼湊在一起。

25.C解析:由設計、技術部門編制質量特性分析表可供檢驗人員及其他與產品實現過程有關人員(如作業管理人員等)參考和使用,並作爲編制檢驗規程(檢驗指導書)的依據之一,可用來指導檢驗技術活動。

26.D解析:返工返修後不管是否合格都需要重新進行檢驗,以確定產品的質量狀況。

27.c解析:糾正措施是生產組織爲消除產品不合格發生的原因所採取的措施,只要措施正確、有效,就可以防止不合格再次發生。

28.B解析:測量是以確定量值爲目的的一組操作。

29.D解析:sl基本單位共7個,它們是構成sl的基礎。分別是:長度單位(米)m、電流單位(安培)A、發光強度單位(坎德拉)cd、物質的量(摩爾)mol、質量單位(千克[從斤])kg、時間單位(秒)S、熱力學溫度(開爾文)K。

30.A解析:通常認爲,首次檢定費應計入安裝成本,而週期檢定費應計人維護成本。

31,ACD解析:WT0/TBT協議通報制度規定:當各成員在制定技術法規和合格評定程序時,有下述兩種情況必須進行通報--相應的國際標準不存在,或與相應的國際標準不一致;--對其他成員貿易有重大影響。

解析:企業在分析供應商基本情況的基礎上,對於l類和Ⅱ類供應商,如果認爲有必要,可以對其做進一步的審覈,瞭解供應商的優點和缺點,作爲供應商選擇和確定哪些供應商可以優先成爲供應商和戰略伙伴的依據。新入選的供應商,對提供重要零部件、大批量供貨或有可能成爲供應商的主要供應商進行審覈;對現有的供應商,主要是對批量提供產品的供應商或質量有問題的供應商進行重新評價審覈。

解析:產品審覈的主要內容包括:產品的功能性審覈、產品的外觀審覈和產品的包裝審覈等。

解析: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契約,主要分爲以下幾類:j(1)產品技術信息;(2)質量協議;(3)基本供貨協議;(4)技術協議。 ’

解析:與產品有關的指標:特性/經濟性、可靠性、安全性、美學性。

解析:顧客關係管理應用支持顧客關係生命週期中相應的業務過程:(1)營銷;(2)銷售;(3)電子貿易;(4)服務。

解析:2000版IS09000族標準通用性強,結構精簡,強調顧客第一,突出質量改進。

解析:刪減的內容僅限於標準的第7章"產品實現"的範圍。

解析:對組織而言,質量管理體系是客觀存在的,質量體系是唯一的,質量手冊也具唯一性。標準要求對下列六項活動,組織要有形成文件的程序:(1)文件控制;(2)記錄控制;(3)內部審覈;(4)不合格品的控制;(5)糾正措施;(6)預防措施。

解析:文件控制包括對外來文件的控制,應確保外來文件得到識別,並控制其分發。

解析:資源至少應包括人力資源、基礎設施和工作環境。

解析:一般情況下,根據產品實現策劃的安排,所規定的對產品的監視和測量的安排都已圓滿完成後,產品才能放行和交付使用。除非:(1)有關授權人批准;(2)適用時顧客批准。

解析:用網絡圖、流程圖或文字,科學而合理的描述這些過程或子過程的邏輯順序、接口和相互關係。

解析:審覈證據:與審覈準則有關的並且能夠證實的記錄、事實陳述或其他信息。

解析:審覈結論以審覈發現爲基礎,與審覈目的有關,是由審覈組確定的審覈結果。不一定是最終的審覈結果。

解析:第一方審覈,亦稱內部審覈,由組織自己或以組織的名義進行,出於管理評審或其他內部目的,可作爲組織自我合格聲明的基礎。

解析:審覈:爲獲得審覈證據並對其進行客觀的評價,以確定滿足審覈準則的程度所進行的系統的、獨立的並形成文件的過程。

解析:質量檢驗的主要功能i(1)鑑別功能;(2)"把關"功能;(3)預防功能;(4)報告功能。

解析:質量檢驗的步驟:(1)檢驗的準備;(2)獲取檢測的樣品;(3)測量或試驗;(4)記錄;(5)比較和判定;(6)確認和處置。

解析:監視是對某項事物按規定要求給予應有的觀察、注視、檢查和驗證。有些產品在形成過程中,過程的結果不能通過其後的檢驗來確認,或產品的形成過程是連續的,其產品特性取決於過程參數。而停止作業過程來進行檢測調整參數是十分困難、代價很大或者是不可能的,對這些過程,往往通過必要地監視手段,確保過程穩定,實現保證產品質量符合規定要求的目的。

分析:由產品設計、工藝、檢驗人員、作業管理人員、過程作業(操作)人員一起聯合評審流程圖方案的合理眭、適用性、經濟性,提出改進意見,進行修改。流程圖最後經生產組織的技術領導人或質量的最高管理者(如總工程師、質量保證經理)或授權人員批准。

分析:檢測之前,應檢查樣品或試樣(件)的技術狀態是否完好,檢測用儀器設備的功能和準確度是否符合要求、使用狀態是否符合檢定和校準狀態,環境技術條件是否滿足檢測的技術要求,樣品、儀器設備及環境狀態的檢查結果應如實記錄。操作人員資質符合要求。

分析:產品驗證的主要內容:(1)查驗提供的質量憑證;(2)確認檢驗依據的技術文件的正確性和有效性; (3)查驗檢驗憑證的有效性和檢驗數據的完整性,產品數量、編號和實物的一致性,確認簽章手續是否完備;(4)產品複覈檢驗。

分析:相除的單位符號間用斜線或採用負指數。

分析:準確性是指測量結果與被測量真值的一致程度。一致性是指在統一計量單位的基礎上,無論在何時何地採用何種方法,使用何種計量器具,以及由何人測量,只要符合有關的要求,測量結果應在給定的區間內一致。也就是說,測量結果應是可重複、可再現(復現)、可比較的。溯源性是指任何一個測量結果或測量標準的值,都能通過一條具有規定不確定度的不間斷的比較鏈,與測量基準聯繫起來的特性。法制性是指計量必需的法制保障方面的特性。

分析:檢驗是對使用中測量儀器進行監督的重要手段,其內容包括檢查測量儀器的檢定標記或檢定證書是否有效、保護標記是否損壞、檢定後測量儀器是否遭到明顯改動,以及其誤差是否超過使用中最大允許誤差等。

分析:穩定性通常是指測量儀器保持其計量特性隨時間恆定的能力。通常用以下兩種方式定量地表徵:(1)計量特性變化某個規定的量所經歷的時間;(2)計量特性經過規定的時間所發生的變化量。

分析:準確度的值無法準確地給出。我們可以說準確度高低、準確度等級或準確度符合 XX標準等,而不宜將準確度與數字直接相連。

分析:測量過程中有許多引起測量不確定度的`來源,它們可能來自以下十個方面:(1)對被測量的定義不完整或不完善;(2)實現被測量定義的方法不理想;(3)取樣的代表性不夠,即被測量的樣本不能代表所定義的被測量;(4)對被測量過程受環境影響的認識不周全,或對環境條件的測量與控制不完善。(5)對模擬儀器的讀數存在人爲偏差(偏移);(6)測量儀器的分辨力或鑑別力不夠;(7)賦予測量標準和標準物質的值不準;(8)用於數據計算的常量和其他參量不準;(9)測量方法和測量程序的近似性和假定性;(10)在表面上看來完全相同的條件下,被測量重複觀測值的變化。

分析:選用測量儀器應從技術性和經濟性出發,使其計量特性(如最大允許誤差、穩定性、測量範圍、靈敏度、分辨力等)適當地滿足預定的要求,既要夠用,又不過高。在選擇測量儀器的最大允許誤差時,通常應爲測量對象所要求誤差的l/3~1/5,在選擇測量儀器的測量範圍時,應使其上限與被測量值相差不大而又能覆蓋全部量值。在選擇靈敏度時,應注意靈敏度過低會影響測量準確度,過高又難於及時達到平衡狀態。

解析:管理幅度是指管理者直接領導下層的數量。管理層次是最高管理者到具體執行人員之間的不同管理層次。在管理幅度給定的條件下,管理層次與組織規模的大小成正比,即組織規模越大,成員人數越多,管理層次就越多。

解析:作爲一種科學管理的方法,方針目標管理具有以下特點:(1)強調系統管理;(2)強調重點管理,不代替日常管理,只是重點抓好對企業和部門的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重點目標、重點措施或事項;(3)注重措施管理。要切實將目標展開到能採取措施爲止,對具體措施實施管理;(4)注重自我管理,它要求發動廣大職工參與方針目標管理的全過程,而不是僅靠少數人的努力。

解析:質量經濟性管理程序中,從組織的角度識別和評審過程主要包括識別過程活動,明確所有過程的控制手段和資源。

解析:信息傳遞是指在信息系統中將信息按照規定的方式和途徑,經過一定的載體從一處傳到另一處的過程。信息傳遞大體由三部分組成:信源-信道-信宿。信道是傳遞的通道;信宿是傳遞的終點,一般指接受信息和處理信息的部門。

解析:國際標準化組織於2001年發佈了<《ISO 10015質量管理--培訓指南》國際標準,該標準作爲IS0 9000族標準的組成部分,爲質量培i)ll系統的開發、實施、保持、改進提供了詳細的指南。根據該標準,組織選擇、實施培訓一般包括四個階段的活動:確定培訓需求,設計和策劃培訓,提供培訓,評價培訓效果。

解析:國家標準的制定對象包括八個方面的技術要求:(1)互換配合,通用技術語言要求; (2)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技術要求;(3)基本原料、燃料、材料的技術要求;(4)通用 基礎件的技術要求;(5)通用的試驗、檢驗方法;(6)通用的管理技術要求;(7)工程建設的重要技術 要求;(8)國家需要控制的其他重要產品的技術要求。

解析:《產品質量法》規定了認定產品質量責任的依據,主要有三方面:~是國家法律、行政法規明確規定的對於產品質量規定必須滿足的條件。二是明示採用的產品標準,作爲認定產品質量是否合格以及確定產品質量責任的依據。三是產品缺陷。

解析:合作伙伴關係模式是一種互利共贏的關係,強調在合作的供應商和製造商之間共同分享信息,通過合作和協商協調相互的行爲,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這種關係模式有以下特徵:(1)製造商對供應商給予技術支持,幫助供應商降低成本、改進質量、縮短產品開發週期;(2)供應商參與制造商的新產品的早期開發;(3)通過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4)長期穩定的緊密合作取代短期的合同;(5)較多的信息交流與信息共享;(6)主動地尋求優秀的供應商。

解析:企業要在綜合分析零部件的重要性、成本、市場供應情況、供應商的供貨能力和可靠程度,以及與供應商的關係等因素的基礎上確定供應商的數量。一般來說,對於同一種外購產品企業可以保持2~3個供應商,對於經營穩健、供應能力強、信譽好、關係密切韻供應商可以只保留一家。 解析:感知價值體現了顧客在綜合產品或服務質量和價格以後對其所獲利益的主觀感受。在一定的質量下,價格越低,顧客的感知價值越高。感知價值與顧客滿意度存在正相關關係。

71. B

72. B

73.D

74.C

79.A 80.A 81.A 82. C 83. C

81~83題解析:國家根據國際通用的質量管理標準,推行企業質量體系認證制度。企業根據自願原則可以向國務院產品質量監督部門認可的或者國務院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授權的部門認可的認證機構申請企業質量體系認證。經認證合格的,由認證機構頒發企業質量體系認證證書。

解析:國家參照國際先進的產品標準和技術要求,推行產品質量認證制度。企業根據自願原則可以向國務院產品質量監督部門認可的或者國務院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授權的部門認可的認證機構申請產品質量認證。經認證合格的,由認證機構頒發產品質量認證證書,准許企業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使用產品質量認證標誌。

F解析:僞造產品產地的,僞造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的,僞造或者胃用認證標誌等質量標誌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86.B解析:對產品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性能通過試驗取得資料。如汽車的行駛速度、載重量、油耗量(或油耗率);機車的牽引功率、速度、油耗量、制動力和距離、運行平穩性和穩定性等。

解析:結構力學試驗一般用於承受動、靜載荷的產品,進行機械力學性能試驗。試驗時,往往加載到規定的載荷法加載時間或直至結構破壞以測定其內部應力和結構的強度,驗證產品設計及參數計算的正確性。

解析:負載試驗:按照試驗規範所規定的試驗方法,在加載條件下測試、評定產品的各項性能參數;檢查各運動部分的可靠性、安全性;檢查控制、驅動、冷卻、測量各系統的工作狀況。

89.D分析:質量手冊是規定組織質量管理體系的文件,質量手冊的內容至少應包括:(1)質量管理體系的範圍,包括非適用情況的說明及對其判斷的理由;(2)爲質量管理體系所編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對這些程序的引用;(3)質量管理體系過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分析:文件是指信息及其承載媒體。媒體可以是紙張、計算機磁盤、光盤或其他電子媒體、照片或標準樣品,或它們的組合。

分析:內審員可來自組織內部、也可以是組織外部有資格的人員,爲保持獨立性,內審員不可審覈自己的工作。對不符合項提出糾正措施的建議不是內審員職責。

分析:內審要形成文件化程序,制定計劃,按規定的時間間隔進行。內審結論是基於可獲得的信息作出的。

93.B分析:IS0 9001規定了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可作爲合同或認證的依據。

分析:管理評審過程的輸入應包括以下信息:(1)審覈結果;(2)顧客反饋;(3)過程的業績和產晶的符合性;(4)預防和糾正措施的狀況;(5)以往管理評審的跟蹤措施;(6)可能影響質量管理體系的變更;(7)改進的建議。

95.B分析:企業按照供應商提供零部件對產品影響的重要程度分l,Ⅱ,Ⅲ三類。

96.B分析:IS0/TSl6949:2002《汽車生產件及相關維修零件組織應用GB/Tl9001--2000的特別要求》規定了汽車工業質量管理體系的基本要求

分析:在評價供應商業績時,不僅要重視產品質量指標和服務質量指標,而且應把滿足企業訂貨的情況、及時交付產品的情況等物流質量指標作爲重要的評價依據。

98.A分析:不合格評分法:根據供應商提供不合格品對企業產成品的影響程度定期進行不合格分級評定。例如某公司規定致命不合格的分值爲5分,嚴重不合格的分值爲3分,輕微不合格的分值爲1分。質量工程師定期對供應商的不合格總分進行統計,據此對供應商進行等級評定,並將評定結果及時通知供應商。這種方法操作簡單,節省人力,但評價指標偏少,無法反映供應商的綜合業績水平,因而適合於提供簡單、量大、價值低的零部件的供應商業績評定。

99.B分析:對於I類供應商,其業績至少要達到B級。

100.D分析:按照供應商定點個數爲3時的管理對策示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