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國學書苑

中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作者爲孔子後裔子思,後經秦代學者修改整理。下面小編爲大家整理推薦了中庸國學書苑,歡迎大家前來參閱。

中庸國學書苑

  《中庸》內容提要

《中庸》是《禮記》的篇目之一,在南宋前從未單獨刊印,相傳爲戰國時孔子之孫子思所作。宋代朱熹將其與《大學》、《論語》、《孟子》並稱“四書”。“中庸”主張處理事情不偏不倚,認爲過猶不及,是儒家核心觀念之一。全書集中講述性情與封建道德修養,肯定“中庸”是道德行爲的最高準則,“至誠無息”,將“誠”看作是世界的本體,並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過程和認知方法。

“中庸之道”在現代人心目中幾乎成了迂腐、缺乏個性、走中間路線、不思進取的代名詞,細讀《中庸》,你就會發現這種觀點有失偏頗。《中庸》通篇都在告誡我們要至誠至性,率性而爲,行乎當行,止乎當止,並且不厭其煩地列舉各種例子,感情充沛地讚美“聖人之道”。書中“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等成爲習見的成語,足見本篇有豐富的思想內容。

《中庸》歷代注本很多,重要的有宋程顥的《中庸義》、程頤的《中庸解義》、朱熹的.《中庸章句》,清李塨的《中庸傳注》、戴震的《中庸補註》等,近代康有爲的《中庸注》、馬其昶的《中庸誼詁》、胡懷琛的《中庸淺說》等。通行本有清阮元《十三經注疏》校刻本。

  《中庸》道德標準

在《論語》中,孔子把在“中庸”看成是一個最高的道德標準,也是他解決一切問題的最高智慧。其含義大致有三:

執中守正

就是 恪守中道,堅持原則,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

折中致和

就是 執兩用中 和而不同。

因時制宜

何謂“中庸”?“中庸”並不是“中立、平庸”,而是“執中、中和”的意思。所謂:“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在一個人還沒有表現出喜怒哀樂時的平靜情緒爲“中”,表現出情緒之後經過調整而符合常理爲“和”。

“中庸”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標準,是對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精神的傳承,是對儒家學者世代相傳的“忠恕之道”的發展,其主旨在於通過自我教育,達到“至誠”的境界。

“誠”是充分表達個人的本性,所以《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人的天性本來是誠的,若能依着這天性去做,若能充分發展天性的誠,便是“教”,便是“誠之”的工夫。

所以綜合起來,中庸,就是恪守中道,堅持原則,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在處理矛盾時善於執兩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穩定、和諧。並且隨時以處中,因時制宜,與時俱進。

  《中庸》主題思想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學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內容並非現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於修養人性。其中包括學習的方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規範如“五達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達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養的最高境界是至誠或稱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爲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這一主題思想主要體現在《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言簡意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這一主題思想的核心是自我管理。此《中庸》之性不等同於《孟子》之性。“天命之謂性”是指天命也屬於人性;“率性之謂道”是說要自我管理而不是放縱本性;“修道之謂教”是說改善自我的仁道就是儒教(聶文濤談《中庸》)。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遠,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自我教育貫穿於人一生之中,人們一刻也離不開自我教育。要將自我教育貫穿於人生的全部過程,就需要有一種強有力的自我約束、自我監督的精神。這種精神就叫做慎獨。也就是說,在自己一人獨處的情況下,別人看不到自己的行爲、聽不見自己的言語,自己也能謹慎地進行內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約束、自我監督。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監督的目標。“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標的重大意義。“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是歌頌達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標後的無量功德,也就是具備至仁、至善、至誠、至道、至德、至聖的品德後的效應。中和是自我價值的實現,致中和是社會價值的體現。

宋朝臨江黎立武著《中庸分章》分析《中庸》第一章時也對中庸作了極高的評價。他說:“中庸之德至矣,而其義微矣。首章以性、命、道、教,明中庸之義;以戒懼謹獨,明執中之道;以中和,明體用之一貫;以位育,明仁誠之極功。”

朱熹對這一章也有極高的評價。他在《中庸章句》中說:“右第一章。子思述所傳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於天而不可易,其實體備於己而不可離,次言存養省察之要,終言聖神功化之極。蓋欲學者於此反求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楊氏所謂一篇之本要是也。”

當然,他們不可能像我們今天這樣明確地指出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就是自我修養、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監督、自我完善,以求把自己培養成爲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誠、至仁、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