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國學書苑

列子,名寇,又名禦寇(又稱“圄寇”“國寇”),鄭國莆田(今河南鄭州)人,與鄭繆公同時。下面小編爲大家整理推薦了列子國學書苑,歡迎大家前來參閱。

列子國學書苑

  《列子》內容提要

《列子》,道家學派著作,相傳爲列子所撰。列子,生卒不詳,名禦寇,戰國時期鄭國人,主張虛靜無爲,獨立處世,善於修身養性。《莊子》中有很多關於他的傳說,西漢劉向《列子傳》謂“其學本於黃帝老子”,屬道家學派。

《列子》共八卷,《漢書·藝文志》有著錄,今本已非原書,約成於晉太康二年後。內容形式多爲神話、傳說、寓言,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等成語便均出自其中。《列子》把“道”融匯於故事之中,入乎其內,出乎其外,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幷包含深刻的哲學思想,以《天瑞》、《力命》、《楊朱》三者爲最。主旨爲萬物生於無形,變化不居,人要掌握並利用自然規律。

《列子》有晉人張湛作注。唐天寶年間詔號爲《沖虛真經》。北宋景德年間加封“至德”,號曰《沖虛至德真經》,列爲道教重要經典之一。近人有楊伯峻的《列子集釋》(中華書局,1979年)。

  《列子》人物思想

莊子在其書第一篇《逍遙遊》中,就提到過列子可以“御風而行,泠然善也”,似乎練就了一身卓絕的輕功。因爲莊子書中常常虛構一些子虛烏有的人物,如“無名人”、“天根”,故有人懷疑列子也是“假人”。不過《戰國策》、《屍子》、《呂氏春秋》等諸多文獻中也都提及列子,所以列子應該實有其人。列子的學說,劉向認爲:“其學本於黃帝老子,號曰道家。道家者,秉要執本,清虛無爲,及其治身接物,務崇不競,合於六經。”《爾雅.釋詁》邢昺《疏》引《屍子.廣澤篇》及《呂氏春秋不二》說:“子列子貴虛”。《戰國策.韓策》有:“史疾爲使楚,楚王問曰:‘客何與所循?’曰:‘治列子圄寇之言。’曰:‘何貴?’曰:‘貴正’。”張湛《列子.序》認爲:“其書大略明羣有以至虛爲宗,萬品以終滅爲驗,神惠以凝寂常全,想念以著物爲表,生覺與化夢等情。鉅細不限一域,窮達無假智力,治身貴於肆仕,順性則所至皆適,水火可蹈。忘懷則無幽不照,此其旨也。”

列子認爲“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他因爲窮而常常面有飢色,卻拒絕鄭國暴虐的執政者子陽饋贈的糧食。其弟子嚴諱問之曰:“所有聞道者爲富乎?”列子曰:“桀紂唯輕道而重利是以亡!”列子還主張應擺脫人世間貴賤、名利的羈絆,順應大道,淡泊名利,清靜修道。

《列子》裏面的.先秦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中不乏有教益的作品。如《列子學射》(《列子·說符》)、《紀昌學射》(《列子·湯問》)和《薛譚學謳》(《列子·湯問》)三個故事分別告訴我們:在學習上,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領是從勤學苦練中得來的;知識技能是沒有盡頭的,不能只學到一點就滿足了。又如《承蜩猶掇》(《列子·黃帝》)告訴我們,曲背老人捕蟬的如神技藝源於他的勤學苦練;還有情節更離奇的《妻不識夫》(《列子·湯問》)說明一個人是可以移心易性的。

  《列子》本書目錄

天瑞第一

黃帝第二

周穆王第三

仲尼第四

湯問第五

力命第六

楊朱第七

說符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