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天興赴成都考察學習心得體會

6月12日—6月16日,本人蔘加了由縣委組織部統一組織的赴四川成都考察學習。學習內容是統籌城鄉發展、鄉鎮集鎮建設和推進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的經驗和做法。通過學習,確實開闊了我的視野,感覺自己真正是一個井底之蛙,他們經驗和做法,值得我們學習。考察學習使我明確了方向、堅定了信心。本人認爲四川省成都市在統籌城鄉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方面創造的好經驗、好做法、好路子值得認真總結、認真地學習、認真地借鑑。

趙天興赴成都考察學習心得體會

成都市是國務院批准的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他們統籌城鄉發展的核心經驗和基本方法是“三個集中”,即工業向集中發展區集中,農民向城鎮集中,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 在推進城鄉一體的過程中,成都市用轉包、租賃、互換經營和入股的方式實現了土地流轉。成都市在土地流轉上有過諸多摸索。比如,成都三聖鄉紅砂村(土地租賃)、以及互換經營(專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股民),雙流、蒲江等地出現的土地轉包模式(通過龍頭企業實施規模經營)等等。成都市在創新土地經營機制中,做了土地確權頒證工作,建立土地流轉平臺,在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的帶動下,成都市發展起一批具備一定規模的農產品基地。爲了保障農民的利益不受傷害,成都市制訂了《放棄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民參加社會保險實施細則》,保障了農民的利益。

今年年初,我村以實現農業產業化發展爲目的,引進亞盛集團興農辣椒公司在四組和七組以每畝地每年550元(三年一付款,三年隨糧食漲幅調整租金)的價格連片流轉土地1400畝,開闢了中傑村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規模化經營的新局面,有力促進了勞動力城鎮化轉移步伐,充分發揮了土地經濟社會效益。但比起四川成都,我們還差的很遠,一是農民對生活保障的後顧之憂阻礙

着土地經營權流轉。絕大多數農民還是把承包地作爲自己主要的生產資料和最終的生活保障。儘管目前務工報酬上漲,有部分勞力已開始轉向農外產業並獲得一定的收入,但由於勞動力轉移收益的不確定性,再加之農村部分老年人外出務工沒有出路,社會保障能力不足。部分農戶寧願守田種地,不願放棄土地承包經營權,對土地流轉存有戒心,把土地看成了“保命田”、“退路田”,羣衆的後顧之憂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土地經營權流轉的進程。二是承包地面積和實際經營面積不符的矛盾比較突出。我們發現在土地流轉過程中部分農戶現有承包地面積和實際丈量面積存在差距,因此類問題在土地流轉過程中引發了不必要的矛盾糾紛,農民羣衆的切身利益有時候不能得到更好地保護。三是流轉機制不健全、流轉服務缺位。土地流轉與土地市場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土地流轉可以促成土地市場的發育和完善,健全的土地市場能爲土地流轉提供規範的交易場所,使土地流轉更趨合理化。當前,農村土地流轉市場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更未形成統一規範的土地流轉市場,嚴重製約我村土地流轉的有序進行。 成都市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結合本地實際理出了“一二三產業互動、城鄉經濟相融”、城鄉統籌“四位一體”科學發展等一系列好思路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發展的理念和思路讓人耳目一新、深受啓發。 按照統籌城鄉一體發展的要求在實踐中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真招、實招、好招。通過深入推進“六個一體化”探索構建新型城鄉關係和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通過統籌推進“三個集中”加快構建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通過大力實施農村工作“四項基礎工程”推動廣大農村的發展和繁榮進而形成了城鄉協調、健康發展的繁榮局面。

我們要把成都市統籌城鄉發展、土地流轉等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帶回來、學到手進一步豐富完善我村統籌城鄉發展、推進新

農村建設的新思路和新舉措,加快土地流轉的步伐,解決土地流轉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問題,全面推進土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促使農民增收致富。

趙天興赴成都考察學習心得體會 [篇2]

近期,我隨市黨政代表團赴天津、成都學習考察城市建設、統籌城鄉發展、產業園區建設等方面的工作經驗。通過實地考察、相互交流和親身體驗,深受啓發、收穫很多。下面,我簡要談一談對天津成都統籌城鄉發展的體會和認識。

一、天津成都統籌城鄉發展的主要成效

東麗區屬天津市十個農業郊區縣之一,他們在統籌城鄉發展的過程中採取的創新舉措以及取得的輝煌成績令人震撼。東麗區將農村城市化作爲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的重點,探索出“城中村改造”、“宅基地換房”、“依託大項目有序撤村”三個城市化實現路徑,城市形象不斷改善,城市功能不斷提升。尤其是轄區內的華明示範鎮,緊扣“宅基地換房”核心,大力實施“三區”聯動戰略,樹立了天津市“宅基地換房”典型,其公認度、價值度和推廣度得到國內外專家的充分肯定,成功入選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榮獲“中國十大和諧宜居鄉鎮”稱號。

《趙天興赴成都考察學習心得體會》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