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不能盲目依靠教師的“想象”

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想象力是新課程的一大理念,但在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想象力時我們不能盲目地靠教師的“想象”,更不能走極端。

有一名教師在講解成語“濫竽充數”故事時,爲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便告訴學生,根據思維定勢,人們總是一味地批判南郭先生,你們覺得這樣合理嗎?請講出你的理由。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的答案多了起來:“南郭先生也有長處,因爲他有自知之明,這說明他是一個敢於發現自己缺點的人。”“濫竽充數不是南郭先生的錯,而是這一制度的錯,如果不齊奏,就不會有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南郭先生的同伴應最早了解他的技藝,但他們從未好言相勸過南郭先生,這種人最應該受到批判。”……

一個好端端的育人故事,硬是被賦予了這麼多的豐富的“情節”和“續集”,這真可謂是該教師的“大手筆”。但偏離了教育主題的這種“想象”對學生的成長有何益處?教師如果在講解完成語以後,引導學生思考一下身邊有哪些“濫竽充數”的例子,“濫竽充數”有哪些危害,那樣豈不更精彩?

真正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想象力的課堂是什麼樣的?如下是一位老師教《草》的課堂紀實:有個學生把春風畫成了黃色,老師問其原因,他說:“當春風裹着黃沙時,它是黃色的。”老師說很好。一個學生不同意,說:“春風應該是綠色的,是大自然染綠了春風。”老師對他的說法大加讚賞。又有一個學生說:“他們都不對,春風是無色的。”老師又馬上肯定了他的想法。所有這些學生的想法和說法都是現實的、正確的和美麗的,都是學生真情實感的流露。老師巧奪天工,將他們的各種思想匯成了一幅五彩繽紛的春風圖。

想象是靈魂飛翔的翅膀,培養想象力要追求思維品質,要根據文本特點,體現教育價值,要追求一種水到渠成的境界,切不可主觀臆斷,爲想象而“想象”。

教師需過“權威關

是什麼導致了中國學生的想象力低下?在8月14日舉行的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成立30週年慶祝大會上,多位專家指出,應試教育是罪魁禍首。循規蹈矩,唯“標準答案”是從,極大地影響了學生探索未來的興趣,使他們變成沒有個性、缺乏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考試機器。而傳統文化的負面影響也不容低估,鼓勵順從、聽話,不鼓勵獨特見解;鼓勵中庸、隨大流,不鼓勵競爭、冒尖;鼓勵穩妥、可靠,不鼓勵異想天開……這些也都嚴重束縛了兒童想象力的形成。基於此,教師如何才能開啓學生的想象空間,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呢?筆者認爲,開啓學生的想象力,教師需要過“權威關”。

“師道尊嚴”是傳統教育體制下的痼疾,隨着素質教育與新課改的實施,學生的主體地位雖然得以確立,但學生真的就搖身一變成了學習的主人嗎?我看未必。一是對教材的處理,還是離不開以教師的講解灌輸爲主,知識內容不能跨躍,思想行爲不能跨躍,學生只有亦步亦趨的份兒。二是對知識的運用,老師手中擁有一份標準答案,而學生卻只有一本練習用書,應該說這很好,有利於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但面對五花八門的答案,老師總要把它們糾正過來,唯“標準答案”是從,可以說這也是教師唯自己是從。三是對問題情景的設置,預先總要加一道框框,按照這個設定,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去做。爲什麼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從學生頭腦中挖掘資源呢?當前,在教師羣體中把自己當成權威的人還有很多,即使學生有什麼想法也都被視爲“異端”而被糾正。長此以往,學生便會懶於思考,等着教師對標準答案。這無疑束縛了學生的手腳,最終使學生失去探索未知領域的興趣,學生的創造力又如何才能得到培養呢?因此,教師應該轉變思想觀念,從權威神壇上走下來,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探究的主人。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想象力有生髮的土壤。

教育當保護好學生的天性

對學生進行創造力的教育,首要的原則是保護學生的天性。

下面是我班生活老師的日記片段:

我推門進去,問:“都打過鈴了,你怎麼還不睡覺?”

“老師,您聽我講一個故事,我講完了就睡覺。”

“你快說說吧!”

“今天我給兩個玩具辦理了離婚手續。”

“什麼?”我疑惑地望着她。

看我來了興趣,她更起勁了:“因爲福娃說:老鼠,我是小主人花128塊錢買的,你才值20幾塊錢,我怎麼能和你一起過日子呢。”

“哦,那老鼠怎麼說呢?”

“小老鼠說:我纔不要娶你這樣的嬌小姐呢,我在想念我那下水道里的娘子。” ……

真是慶幸,學生遇上了這樣的老師。她沒有訓斥學生違反作息紀律,沒有恥笑學生“荒唐可笑”,而是耐心地聽完了故事,保護了學生愛想象、愛表達的天性,從而保護了學生的靈性和創造力。

《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